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上学期 同步练习全册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优秀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优秀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中国的河流 第2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在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读图,回答下列1-2小题。
1.黄河在A河段塑造的平原是( )
A.成都平原B.三江平原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
①土质疏松②夏季多暴雨③采矿修路④植被稀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图示意长江水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城市代表武汉市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形成长江“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有( )
①江阔水深②水能丰富③无结冰期④水流湍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美化环境,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左图黄河水系图及下右图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6-8小题。
6.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处河段有凌汛现象B.乙处河段含沙量剧增
C.丙处河段为“地上河”D.各河段均有结冰期
7.左图所示地貌区域内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8.随着黄河流域的不断治理,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可能的变化有( )
A.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B.水能更丰富 C.汛期流量更大 D.结冰期变短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据图完成下面9-11小题。
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郊农业蓬勃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B.水热条件C.交通发展D.劳动力变化
10.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在下游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枢纽 B.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C.退耕还湖 D.裁弯取直
11.下列能够反映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
A.鱼米之乡B.风吹草低见牛羊C.林海雪原D.大漠茫茫沙如雪
12.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B.湖口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D.城市、工业沿江分布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图为黄河水系图,读图完成给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A________海;支流B的名称是________河
(2)图中C_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D是________平原,因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E行政区划的名称是________省
(3)探究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请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的空白方框内(每个序号限填一次)。______
①流经黄土高原 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 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黄河上游有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请分析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
14.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____。
(2)乙地为我国的三江源保护区,是黄河、____江和长江的发源地。
(3)图中甲(阴影部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4)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归纳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成都平原是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处冲积平原;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在几字形的黄河湾。由图可知,黄河在A河段塑造的平原是宁夏平原,C对,ABD错;故选C。第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且集中等,采矿修路属于人为原因,①②④对,故选B。
【答案】3.C 4.B 5.D
【解析】第3题,图中城市代表武汉的是③,C正确;图中①是重庆, A错;②是宜昌,B错;④是九江,D错。故选C。第4题,长江通航条件优越,被称为黄金水道;江阔水深,有利于通航,①正确;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正确;落差大的地方水能丰富,水流湍急,不利于通航,不是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②④错;①③正确,故选B。第5题,长江中上游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正确;交通道路两的森林功能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A错;较干旱地区森林功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错;城市森林的作用是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错。故选D。
【答案】6.A 7.C 8.A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甲是黄河发源地附近,没有凌汛现象;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乙是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河流含沙量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丙处是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黄河位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各河段均有结冰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选A。第8题,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地貌看,是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7、8月份,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含沙量最大。故选C。第8题,随着黄河治理,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小,再加上小浪底等水利枢纽的调节作用,进入下游的泥沙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小。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水能不丰富,汛期流量不会更大,结冰期与气候有关。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9.A 10.B 11.A
【解析】第9题,城郊农业面向城市市场,以蔬菜、花卉、乳畜产品为主,因此城郊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A正确;水热条件、交通、劳动力也有影响,但没有市场重要,B、C、D错。故选A。第10题,为防治长江洪涝灾害,下游地区可加固堤坝、疏通河道,B正确;三峡水利枢纽位于上游,A错;中游洞庭湖、鄱阳湖退耕还湖,C错;中游荆江段裁弯取直,D错。故选B。第11题,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和水稻种植发达,被称为鱼米之乡,A正确;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的是内蒙古地区,B错;林海雪原反映的是东北地区,C错;大漠茫茫沙如雪反映的是西北地区,D错。故选A。
【答案】12.C
【解析】第12题,长江中下游平原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所以A正确。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湖口,所以B正确。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所以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工业多沿江分布,所以D正确。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
【答案】13.(1)渤海 渭河 (2)青海湖 河套平原 山东省 (3)①③②(4)①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②水量丰富
【解析】
(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A渤海;支流B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主要流经陕西省。
(2)读图可知,图中C是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D是河套平原,因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E行政区划的名称是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
(3)黄河在中游①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进入黄河,是黄河含沙量大增,到了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水流变慢,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寂下来,使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人们被迫筑堤来防备洪水,但是遇到暴雨和洪峰,很容易造成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所以黄河也成为最难治理的河流。从从左到右应填:①③②。
(4)黄河上游从流经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量较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14.(1)气候(气温与降水)(2)澜沧(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盛产稻米;河湖众多,河网稠密,盛产淡水鱼。(4)充足的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产品;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中虚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界线大致经过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该线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乙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为三江源地区,是黄河、澜沧江和长江的发源地。
(3)图中甲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是该美誉形成的原因是地形平坦,水热充足,盛产稻米;河网密布,盛产淡水鱼。
(4)从农业角度,河流能够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从交通角度,河流提供便利的水运;从水源角度,河流提供生活用水,从生产角度,河流可用于工业用水,水产品等;从旅游角度,河流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优秀第3课时巩固练习,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中国的河流 第3课时,07万平方公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精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中国的河流 第1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精品第2课时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幅员辽阔,读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长江的发源地位于,歌曲《大中国》歌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