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8470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8470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8470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展开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11页。
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 【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命题角度】角度一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根据图文材料 →分析 →区域自然特征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归纳总结成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全球气候变暖等;②人为原因—不合理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角度二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根据图文材料 →分析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制定治理措施【模块构建】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角度成因答题模板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过度开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湿地锐减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人为原因开荒,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消亡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2.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野生动物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梯田,建挡土坝,建水利枢纽,加固堤坝,裁弯取直等技术措施农业上喷灌和滴灌,地膜覆盖,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工业上达标排放等【经典例题】【例一】(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不仅柔软无暇,更是热销各地。新疆棉花品质优良,产量占国内产量的87%,约占全球产量20%,以机械化种植、采摘为主,人均管理超过100亩。下图为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请说明大面积种植棉花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____。【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答案生成生态环境问题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种植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尝试解答】 土地荒漠化 【例二】(2021·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发源于我国境内,流经六个国家。湄公河沿岸的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消费水平较低。图8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开采金矿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答案生成地形条件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可知,图中所示金矿分布区的海拔最低为200米,属于平原地区,金矿分布区的地形条件多样,有平原有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生态环境问题开采金矿→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尝试解答】 坡地水土流失;原始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例三】(2021·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其流域内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雨林遭受严重破坏,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材料二南美洲地形和亚马孙河水系图(下图)推断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并说出其影响。【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答案生成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当地大量砍伐、开垦土地、修路、采矿等活动→雨林大面积减少影响雨林大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尝试解答】 原因:乱砍乱伐 开垦、采矿 修路等 影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巩固训练】1.(2021·湖北恩施·中考真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恩施州人民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材料二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2021年5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湖北恩施州作为本次展会唯一的主宾市,以州域公用品牌“恩施硒茶”亮相茶博会,浙江杭州市恩施州东西部精准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取得明显成效。材料三“湖北恩施州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浙江杭州某地采茶图”结合左图,恩施州主要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为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拟在B处修大坝建水库,水库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尝试解答】 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 蓄水、防洪、灌溉 【解析】由图可知,恩施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且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产生水土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在B处修大坝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防洪、减少水土流失等积极作用。2.(2021·上海中考真题)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读图表回答:2020年巴西主要贸易对象的进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中国美国阿根廷进口349.624177.88出口840.821584.75(1)巴西部分地区为追求大豆产量,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采用不合理的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请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数码填入相应框内,完成结构图。_____①降低森林环境效益 ②施用化肥农药③土壤、地下水等被污染 ④砍伐森林植被(2)近几年来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加剧了全球气候________现象。为减轻这一现象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请写出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合作的理由:________。【尝试解答】(1)③④①(自上而下,自左向右) (2)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解析】(1)巴西施用化肥农药和砍伐森林植被,增加耕种面积都会使大豆产量增加;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地下水受污染;砍伐森林植被会降低森林环境效益,所以巴西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图中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为③④①。(2)森林对二氧化碳有显著的吸收作用,而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分。因此近几年来热带雨林面积急剧减少,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全球变暖主要归因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及植被的破坏。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命运加了一道枷锁。“解铃还须系铃人”,工业革命的参与者是全体人类,气候问题也不是由单个国家引起,解决气候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3.(2020·山西太原·中考真题)[地理实践]走进山西地质博物馆资料一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借此契机,山西太原某中学的地理教师带领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山西地质博物馆。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展览,认真仔细地聆听讲解,在整个活动中切身感受到“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爱护共同家园的应有之义,更应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行。资料二“黄土高原位置范围示意图”(1)“衣被天下”展厅陈列着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模型。请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被誉为“煤海“、“煤乡”之称的山西省,在“大地宝藏”展厅有详细介绍。请为保护煤炭等能源资源和我们生存的环境,献计献策 。(3)除“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外,请为世界地球日设计一句宣传口号 。【尝试解答】(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植被稀少等;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不合理开矿、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2)关闭小型煤矿,合理开采利用煤炭资源;推广使用新型能源;植树造林,做好采后复垦;以煤炭为基础,发展多元化经济;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植树种草,美化环境;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等(3)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解析】(1)“衣被天下”展厅陈列着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模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包括:黄土土质疏松、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植被稀少等自然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不合理开矿、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人为原因。(2)为保护煤炭等能源资源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应当:关闭小型煤矿,合理开采利用煤炭资源;推广使用新型能源;植树造林,做好采后复垦;以煤炭为基础,发展多元化经济;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植树种草,美化环境;加大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等(符合题意即可)。(3)为世界地球日设计的宣传口号如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提升训练】1.(2021·山西晋中·中考真题)(聚焦热点)主题倡导低碳生活资料一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功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资料二为加快建设新型,清洁、低碳的综合能源基地。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转变,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升新能源、清洁能源比重,坚定走“减”“优”“绿”之路。资料三“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思考完成:(1)说明“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及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2)概括山西能源工业走“减”“优”“绿”之路的措施。(3)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举你的低碳生活方式。【尝试解答】(1)问题: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影响: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岛屿;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极端天气频发;影响生态系统等。(2)减少煤炭的传统开发利用;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3)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提倡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实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水、用纸;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解析】(1)由材料三可知,“碳达峰”和“碳中和”强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是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分,因此“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灾害性天气频发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等。(2)分析材料二可知:“减”指的是减排: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优”指的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绿”指绿色、环保。因此山西能源工业走“减”“优”“绿”之路的措施应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开发利用,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3)由材料三可知,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衣着:少买衣服,并且尽可能选择棉、麻等质地的衣服;合理使用洗衣机,尽量手洗代替机洗;适量使用洗衣粉。低碳饮食:节约不浪费;少点外卖,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饮酒适量,少抽烟。低碳居住: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合理使用空调、电风扇等家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低碳出行: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系统、步行或骑行等方式出行,减少驾车出行的次数;选购汽车时,尽量选择小排量汽车。2. (2021·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在脱贫攻坚战中,我国贫困区因地制宜,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陕西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脱贫攻坚战中,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这种做法为当地带来的环境效益是______。【尝试解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绿化面积等)【解析】陕西郝家桥村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当地植被少,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国家脱贫政策就是引导当地农民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为当地带来的环境效益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绿化面积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10 经济区建设评价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7页。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9 旅游发展评价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8页。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7 交通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