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
    • 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第1页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第2页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第3页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第1页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第2页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

    展开

    这是一份章末综合检测1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文件包含章末综合检测1中国的疆域与人口解析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章末综合检测1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原卷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测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四个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读图完成1-2题。
    1.四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河南B.新疆
    C.广东D.西藏
    2.该图反映了我国人口( )
    A.基数大B.增长速度快
    C.老龄化严重D.地区分布不均匀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是由当地的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以上四个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广东省,西藏、新疆的人口密度小,河南和的人口密度要比广东省小,故选C。第2题,人口密度表示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从图中可已看出,我国新疆和西藏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稀疏,广东和河南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所以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故选D。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A.①——甘B.②——琼C.③——滇D.④——贵
    4.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①B.②C.③D.④
    5.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3.A 4.C 5.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 ①是甘肃省——甘 B. ②是台湾省——台 C. ③是重庆市——渝 D. ④是云南省——云;故A符合题意。第4题,四川盆地天气比较湿润,当地居民喜欢吃火锅,无辣不欢,故③重庆火锅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第5题,过桥米线是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吃的文化)融合,故C符合题意。
    下图为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图。读下图,完成6-8题。
    6.1953-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变化( )
    A.增长速度一直在增加B.增长速度一直在下降
    C.1965 - 1982年增长速度最怏D.每年增长的数量在减少
    7.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人口总数在减少
    C.人口分布不均匀D.已不需要“计划生育”
    8.下列漫画中,能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 )
    A.B.C.D.
    【答案】6.C 7.A 8.B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知,1953﹣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是先增长,再下降,其中1965﹣1982年增长速度最快,故C符合题意。第7题,人口政策的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产重,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而调整政策,故A符合题意。第8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一般会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B图中就是人口过多,资源紧张;故B符合题意。
    9.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以下各图,表达信息与四川省相符的是
    B.C. D.
    【答案】9.D
    【解析】第9题,A为湖南省简称湘,省会城市是长沙,故A错误;B为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城市是广州,故B错误;C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城市是西安,故C错误;D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城市是成都。故D正确。故选D。
    10.北回归线通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有:( )
    A.台湾、广东、海南、云南B.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答案】10.C
    【解析】第10题,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通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四省区。
    为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某兴趣小组查阅了我国2018年人口统计资料。根据他们查阅到的部分地区数据资料。完成下列11-12小题。
    1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
    A.人口分布疏密不均B.人口增长速度快
    C.西部省区人口密度大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
    12.影响我国东部省区人口分布特征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B.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C.城镇多,交通便利D.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
    【答案】11.A 12.D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山东、江苏人口稠密,西藏、青海人口稀疏。说明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故选:A。第12题,我国东部省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东部地区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阔,适宜人类居住。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多,交通便利是社会经济条件,故选:D。
    13.下列关于我国位置优越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湿润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大量降水,水能资源丰富
    ②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可以与中亚、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
    ③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大
    ④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13.B
    【解析】第13题,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临太平洋,湿润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形成大量降水,水资源丰富,故①叙述错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可以与中亚、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故②叙述正确;我国东西跨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大,但不是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故③错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故④正确。根据题意选B。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她的轮廓犹如昂首高歌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从纬度位置看,我国(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D.与俄罗斯陆上相邻
    15.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我国(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冬季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岛树木葱郁
    C.乌苏里江金色阳光时,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
    D.华北平原麦花飘香时,天山脚下牛羊成群
    【答案】14.C 15.C
    【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是从半球位置上看,海陆兼备是指海陆位置,与俄罗斯是指我国的陆地邻国,故选C。第15题,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了60多个经度,这就导致我国东西之间的时间差异大,当最东边的乌苏里江洒满阳光时,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一山有四季是指垂直差异大,黑龙江与海南省的差异是纬度差异,“华北平原麦花飘香时,天山脚下牛羊成群”是同一季节时不同地区的景象,与降水有关,故选C。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事物(山脉、河流等)为界线,划分了9个区域,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物产、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下图为禹贡九州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文中“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描述了我国的( )
    A.地形特征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气候特征
    17.“海(渤海)岱(泰山)惟青州”,《禹贡》中划分的青州,属于现在的( )
    A.山西省B.河南省C.山东省D.河北省
    【答案】16.B 17.C
    【解析】第16题,“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讲的就是我国东部临海,西部紧邻内陆沙漠地区,这主要讲的是我国的海陆位置。故答案选择B。第17题,泰山位于我国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并且山东濒临渤海,是五岳之首,故答案选择C。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据此完成下面18-19小题。
    18.下列有关我国民族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
    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D.各民族的文化精粹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包括
    A.西南、西北、东北地区B.东北、东南、中南地区
    C.西北、华北、东南地区D.西南、华南、西北地区
    【答案】18.D 19.A
    【解析】第18题,由于有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已经放弃自己的语言以及文字了.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比如自治区、自治州等,基本上还是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同时普及汉语.故A错。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故B错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故C错误。各民族的文化精粹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上所述,选D。第19题,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故A正确。
    20.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民居图及少数民族舞蹈邮票,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民居形式分析,该地区气候湿热
    B.从舞蹈、服饰分析,该少数民族为傣族
    C.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为雪顿节
    D.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省
    【答案】20.C
    【解析】第20题,读图可知,该图为云南省傣族的孔雀舞,该地位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雪顿节是少数民族藏族的传统节日;故答案选C.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________,人口增长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_______线上升趋势。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________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_。
    【答案】21.(1)高 缓慢 (2)直 (3)消费 经济 资源 环境 计划生育 数量 素质
    【解析】
    (1)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自然方面____________,社会经济方面____________。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其中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填数字代号),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大家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活动。
    【答案】22.(1)人口分布不均,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土地生产力高;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土地生产力低 东部交通便利,开发早,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则相反。 (2)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①③⑤ ①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
    (1)我国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3%,占全国总人口的94%,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56%,占全国总人口的6%,人口稀疏。东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耕地多,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社会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
    (2)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中国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①内蒙古自治区、③西藏自治区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有①③⑤。其中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①,该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它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多在夏秋季节举行,一般一年一次。早期只有摔跤、赛马、射箭三个项目,如今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等比赛内容,同时举办商贸节庆活动。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与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________,B________;隔海相望的国家:D________;内海:①________,③________;海峡:②________;海域:⑤________,⑥________。
    (2)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__大陆的东部,________洋的西岸。
    (3)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和寒带
    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
    D.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答案】23.(1)蒙古 印度 菲律宾 渤海 琼州海峡 台湾海峡 东海 南海 (2)北 东 亚欧 太平 (3) D
    【详解】
    (1)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图中A是蒙古,B是印度,D是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①是渤海,③是琼州海峡。②是台湾海峡,⑤海是东海,⑥海是南海。
    (2)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A叙述错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是我国最东端,B叙述错误;我国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C叙述错误;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D叙述正确。故选D。
    24.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A________族,B________族,C________族。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___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答案】24.(1)维吾尔 傣 朝鲜 (2)D
    【详解】
    (1)图中四幅图中,A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B是傣族的孔雀舞,C是朝鲜族的跳板舞,D是蒙古族的摔跤。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内蒙古大草原的景观,即对D图所示蒙古族的草原景观的描述。题 号


    总分
    评卷人
    得 分

    相关试卷

    章末综合检测4 天气与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章末综合检测4天气与气候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章末综合检测4天气与气候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检测2 地图-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优秀测试题,文件包含章末综合检测2地图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章末综合检测2地图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章末综合检测1 地球-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章末综合检测1地球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章末综合检测1地球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