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 B.C. D.【答案】C【分析】用观察法总结其规律,写出一个通项公式即可.【详解】先不考虑符号,数列1,3,5,7,9,的通项公式为,然后再考虑符号(正负交替出现),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故选:C.2.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公差为( )A.1 B.2C.4 D.8【答案】C【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利用条件,列出关于与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数列的公差.【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联立,解得.故选:C.3.等比数列中,,则数列的前8项和等于A.6 B.5 C.4 D.3【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1a8=a2a7=a3a6=a4a5=10.再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解:∵数列{an}是等比数列,a4=2,a5=5,∴a1a8=a2a7=a3a6=a4a5=10.∴lga1+lga2+…+lga8=lg(a1a2…×a8)==4lg10=4.故选C.【解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4.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A.40 B.45 C.50 D.55【答案】A【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和的性质,分析即得解.【详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成等差数列,所以,解得.故选:A5.已知直线l经过点,,则直线l的倾斜角为( )A. B. C. D.【答案】A【分析】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倾斜角;【详解】解: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所以.故选:A.6.若与相外切,则( )A.9 B.10 C.11 D.12【答案】C【分析】根据两圆外切,得到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和,求出【详解】的标准方程是,圆心的坐标为,半径,的标准方程是,圆心的坐标为,半径,因为与相外切,所以,即,解得:.故选:C.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动点P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A. B. C. D.【答案】D【分析】由题意列式求的轨迹方程后结合圆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设点P坐标为,由,得,整理得,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点为圆心,半径的圆,所以.故选:D8.《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 B.4.5尺 C.3.5尺 D.2.5尺【答案】B【分析】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即可直接求解.【详解】设等差数列为,公差为,,解得,∴立夏日影长为.故选:B. 二、多选题9.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若,,则首项的值可能是( )A.18 B.19 C.20 D.21【答案】BC【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建立不等式组,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得,所以.故选:BC.10.已知直线l过点,倾斜角为,若,则直线l的方程可能是( )A. B.C. D.【答案】AC【分析】由求出,得到直线l的斜率,可求出直线l的方程【详解】因为,,所以,所以直线l的斜率.当时,直线l的方程为,即;当时,直线l的方程为,即.故选:AC.11.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数列是等比数列 B.数列是等差数列C. D.【答案】ACD【分析】利用求解出当时,,故数列是等比数列,求出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判断出答案.【详解】当时,,所以,当时,,所以,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故选:ACD.12.已知动点在圆上,直线过点,则( )A.当直线与圆相切时,l的方程为B.当直线过点时,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当直线的斜率为时,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D.若圆上恰有4个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直线斜率【答案】BCD【分析】分当直线斜率不存在和存在时两种情况讨论判断A;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与半径求和判断B;根据几何法求弦长判断C;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解不等式判断D.【详解】由题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对于A,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此时圆心到的距离为,等于半径,故满足;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则有,解得,故方程为,故当直线与圆相切时,l的方程为或,故A错误;对于B,直线过点时,其方程为即,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故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故B正确;对于C,当直线的斜率为时,其方程为即,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故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故C正确;对于D,若圆上恰有4个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设直线方程为,则,即,解得,故D正确.故选:BCD 三、填空题13.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______.【答案】【分析】两直线平行,则斜率相等,排除重合的情况.【详解】已知直线:与直线:平行,则且,解得.故答案为:14.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______.【答案】;【详解】试题分析:解:当n=1时,a1=S1=a1+,解得a1=1,当n≥2时,an=Sn-Sn-1=()-()=-整理可得an=−an−1,即=-2,故数列{an}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an=1×(-2)n-1=(-2)n-1故答案为(-2)n-1.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5.若“数列是递增数列”为假命题,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分析】先根据“数列是递增数列得的取值范围是,再根据命题的真假求范围即可.【详解】解:若数列是递增数列,则有对任意的恒成立,所以对任意的恒成立,所以,,所以,“数列是递增数列”为假命题时,的取值范围是因为“数列是递增数列”为假命题,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16.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答案】5【分析】依题意可得,设,,,则问题转化为求点到点,两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求出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则,再根据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设,,,则表示点到点,两点的距离之和,即,点是轴上的点,则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则,所以,所以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17.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为Sn=2n2-30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2)求Sn的最小值及对应的n值.【答案】(1) an=4n-32,n∈N+.(2)当n=7或8时,Sn最小,且最小值为S7=S8=-112.【分析】(1)根据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可求通项公式;(2)对于前n项和的最值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求解,方法一,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法(对称轴法)求解;方法二,根据数列的单调性求解,先判断从第9项开始,有an>0,之前各项为负,故其前7项或前8项之和最小.【详解】(1)∵Sn=2n2-30n,∴当n=1时,a1=S1=-28.当n≥2时,an=Sn-Sn-1=(2n2-30n)-[2(n-1)2-30(n-1)]=4n-32.∴an=4n-32,n∈N+.(2)方法一 Sn=2n2-30n=2(n- )2- ,∴当n=7或8时,Sn最小,且最小值为S7=S8=-112.方法二 ∵an=4n-32,∴a1<a2<…<a7<0,a8=0,当n≥9时,an>0.∴当n=7或8时,Sn最小,且最小值为S7=S8=-112【点睛】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求解方法:(1)把前n项和看作是关于n的函数,利用具体函数的最值求法解决;(2)首先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它的正数项或负数项的开始位置,再求和.18.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P,直线l经过点P.(1)若直线,求直线l的方程;(2)若直线l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答案】(1)(2)或. 【分析】(1)先求点坐标,由垂直关系得斜率后求解,(2)由题意得过原点或斜率为后求解【详解】(1)联立得即.因为,不妨设直线l的方程为,将点代入,得,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2)当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时,直线l的方程是,即;当直线l不经过坐标原点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将点代入,得,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是或.19.已知以点为圆心的圆与直线相切,,与相交于,两点.(1)求的方程;(2)若,求直线与之间的距离,【答案】(1)(2)或 【分析】(1)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得圆的半径,进而可得圆的方程;(2)由,设直线方程为,根据弦长可得圆心到直线距离,进而可得的值.【详解】(1)由与直线相切可知,的半径,所以的方程是;(2)因为,设直线的方程为,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解得或,所以直线的方程为或,当直线的方程为时,直线与直线的距离为;当直线的方程为时,直线与直线的距离为,所以直线与直线的距离为或.20.已知数列满足,.(1)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2)若且,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定义法证明等差数列,即证明为常数即可;(2)根据(1)的结论求出,得到,根据数列通项的形式,选择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由(1)可知,,所以.因为,当时,,所以,当时,也符合,所以,所以,所以,①,②①-②,得,所以.21.已知的方程是,直线l经过点.(1)若直线l与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2)若直线l与相交于A,B两点,与直线交于点M,求证:为定值.【答案】(1)或(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直线斜率不存在和存在两种情况,结合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列式求解即可;(2)设直线l的方程为,设线段的中点为N,则,再根据,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再结合韦达定理化简求解即可.【详解】(1)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是,圆心,半径,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2,所以直线l与相切,符合题意;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是,即,由直线l与相切,得,解得,所以直线l的方程是,即.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是或.(2)证明:因为直线l与相交于A,B两点,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联立得即点.设线段的中点为N,则,设直线的方程是,联立得即点,所以,所以为定值-12.22.已知圆C1:x2+y2﹣2mx﹣4my+5m2﹣4=0,圆C2:x2+y2=1.(1)若圆C1、C2相交,求m的取值范围;(2)若圆C1与直线l:x+2y﹣4=0相交于M、N两点,且|MN|,求m的值;(3)已知点P(2,0),圆C1上一点A,圆C2上一点B,求||的最小值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2)m=0或m(3)[3,+∞) 【分析】(1)根据|r1﹣r2|<|C1C2|<r1+r2,即可求解m的取值范围;(2)由C1到直线l的距离为,利用弦心距,半弦长,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可求解m的值.(3)通过作圆C2的对称圆C3,找到B的对称点B1,然后将||转化为||=||,即圆C1与圆C3上两个动点之间距离.最后通过圆心距与两圆半径解决即可.【详解】(1)解:圆C1的圆心为C1(m,2m),半径r1=2,圆C2的圆心C2(0,0),半径r2=1,因为圆C1,C2相交,所以圆心距|r1﹣r2|<|C1C2|<|r1+r2|,即13,解得或.(2)圆心C1到直线l:x+2y﹣4=0的距离d,因为d2+()2=r12,所以4,解得m=0或m;(3)如图所示:由向量加减运算得||=|()|,由联想到作出圆C2:x2+y2=1关于定点P(2,0)的对称圆C3:(x﹣4)2+y2=1,延长与圆C3交于点B1,则.所以||=|()|=||=||,即||就是圆C1上任意一点A与圆C3上任一点B1的距离.所以||min=|C1C3|﹣333,3,3,所以||的最小值的取值范围是[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圆心为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等3地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甘肃省三地(嘉峪关市、金昌市、临夏州)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