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靖江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测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物质的转化或性质用途均摘自教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2O3
    B.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 SO2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但由于有毒,故不可以做食品添加剂
    D.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该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故A错误;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SO2具有还原性,常用于葡萄酒酿制,作葡萄酒的抗氧剂,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故C错误;
    D.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但该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化化合态的氮,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l2
    C. 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作外墙涂料
    D.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3作制冷剂的原因是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并且不与氯气反应,因此常可用于干燥Cl2,故B符合题意;
    C.Fe2O3是红棕色粉末,可用作外墙涂料,故C不符合题意;
    D.NaHCO3可与盐酸反应,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因此NaHCO3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溶液
    B.制氨气
    C称量
    D.检验钾离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备氨气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得到,故B错误;
    C.NaOH是易腐蚀性药品,应在烧杯中称量,故C错误;
    D.检验钾离子时,做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诶D。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酸性溶液中:K+、Fe2+、MnO、SO
    B. 强碱性溶液中:Na+、Fe3+、NO、SO
    C. 含有0.1 mol∙L−1 HCl的溶液中:K+、Mg2+、HCO、NO
    D. 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Na+、NO、SO
    【答案】D
    【解析】
    【详解】A.强酸性溶液中含有H+,H+、Fe2+、M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强碱性溶液中含有OH-,OH-、Fe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含有0.1 mol∙L−1 HCl的溶液中,H+、H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Na+、NO、SO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 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Fe+2H+=Fe2++H2↑
    D. 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OH) 2:H++OH-=H2O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4+,故B正确;
    C.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铁粉中加入稀硝酸不能生成氢气,故C错误;
    D. 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OH) 2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0.1 mol∙L−1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2NA
    B. 标况下,11.2L SO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1.5NA
    C. 7.8g Na2O2所含阴离子数为0.1NA
    D. 标况下8.96L HCl配制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制氯气,转移电子数为0.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0.1 mol∙L−1BaCl2的溶液,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Cl-物质的量,故A错误;
    B.标况下,SO3是非气态物质,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B错误;
    C.Na2O2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7.8g 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阴离子数为0.1NA,故C正确;
    D.标况下8.96L HCl配制的浓盐酸,其物质的量为0.4mol,由于浓盐酸反应过程中逐渐变稀,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因此标况下8.96L HCl配制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制氯气,转移电子数为小于0.2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 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B. 亚硫酸钠固体密封保存
    C. 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加入铜粉以防止氧化
    D.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易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但与煤油不反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故A正确;
    B.亚硫酸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而变质,需要密封保存,故B正确;
    C.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故氯化亚铁溶液存放时加入少量铁粉,防止氧化,但不能加入铜粉,会引入杂质离子,故C错误;
    D.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与水,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冷暗处,故D正确;
    故选C。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
    B
    向某白色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粉末一定是碳酸盐
    C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SO
    D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有氨气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故A符合题意;
    B.向某白色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粉末可能是碳酸盐、碳酸氢盐或亚硫酸盐,故B不符合题意;
    C.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SO或Ag+,故C不符合题意;
    D.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一定是钠元素的溶液,不一定是钠盐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饱和溶液除去气体中的
    B.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C. 配制溶液需称取固体9.6g
    D. 溶液与溶液中前者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酸钠溶液也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应该用饱和溶液除去气体中的,A错误;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此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B正确;
    C.配制溶液需250mL容量瓶,因此需称取固体的质量是0.25L×1mol/L×40g/mol=10.0g,C错误;
    D.溶液与溶液中一样大,均0.3mol/L,D错误;
    答案选B。
    10. 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是酸性氧化物
    B. 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C. 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D. 由NH3→N2,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化合价分析得到X为N2O5,则X是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被氧气氧化为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因此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故B正确;
    C.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因此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由NH3→N2,氨气具有还原性,NO2具有氧化性,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反应实现,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与CaCl2溶液不反应,反应A不符合题意;
    B.Fe与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符合题意;
    C.氧化铜是难溶于水的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2. 某实验小组进行Cl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下列装置和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甲制备Cl2
    B. 利用乙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C. 利用丙的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
    D. 利用丁中气球膨胀,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则常温下不能利用甲制备Cl2,A不正确;
    B.乙装置中,Cl2与潮湿的有色布条接触后,会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能力的HClO等,所以利用乙不能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B不正确;
    C.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Cl2中混有HCl,HCl溶于水也能电离出Cl-,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C不正确;
    D.丁中气球膨胀,表明圆底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表明Cl2可与NaOH反应,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验证SO2有强氧化性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颜色褪去
    B
    探究铝在浓硝酸中会形成致密氧化膜
    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水洗净,并快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是否有紫红色固体产生
    C
    检验久置的Na2SO3粉末是否变质
    将久置的Na2SO3粉末配成溶液,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D
    验证氧化性强于Fe3+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2具有强还原性,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故A符合题意;
    B.将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水洗净,并快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是否有紫红色固体产生,若没有紫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铝在浓硝酸中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故B不符合题意;
    C.将久置的Na2SO3粉末配成溶液,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Na2SO3粉末已变质,反之则未变质,故C不符合题意;
    D.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紫红色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铁离子,则氧化性强于Fe3+,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 硝酸厂烟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NOx)。常温下,将烟气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可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Ce4++H2=Ce3++2H+
    B. 反应Ⅱ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 该转化过程的实质是NO被H2氧化
    D. 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Ce3+和Ce4+离子总数一定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进出图可知,Ce4+把H2氧化为H+,自身被还原为Ce3+,然后Ce3+在酸性条件下再被NO氧化为Ce4+,NO被还原为N2,同时还生成水,据此解答。
    【详解】A.过程Ⅰ发生的反应为Ce4+把H2氧化为H+,自身被还原为C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H2=2Ce3++2H+,故A错误;
    B.过程Ⅱ为2NO+4Ce3++4H+=N2+4Ce4++2H2O,氧化产物为Ce4+,还原产物为N2,两者之比为4∶1,故B错误;
    C.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H2还原为N2,H2被氧化为水,故C错误;
    D.处理过程中,Ce3+和Ce4+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数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5. ClO2和亚氯酸钠(NaClO2)都是广泛使用的漂白剂、消毒剂。高浓度 ClO2气体易发生爆炸,在生产、使用时需用其他气体进行稀释。某工厂生产 ClO2和NaClO2的工艺流程为∶

    ClO2发生器中反应为(未配平),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中 Na2SO3是氧化剂
    B. 反应中 ClO2氧化产物
    C. 每生成1 mol ClO2转移2 mol 电子
    D. 参加反应的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NaClO3+Na2SO3+H2SO4→Na2SO4+ClO2↑+H2O中,Na2SO3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生成Na2SO4,硫的化合价为+6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做还原剂,故A错误;
    B.氯元素化合价从反应前NaClO3中的+5价降低到ClO2中的+4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ClO2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生成1 mol ClO2转移1 mol电子,故C错误;
    D.1 mol Na2SO3参加反应,失去2mol电子,1 mol NaClO3参加反应,得到1 mol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
    16. 和亚氯酸钠()都是广泛使用的漂白剂、消毒剂。高浓度气体易发生爆炸,在生产、使用时需用其他气体进行稀释。某工厂生产和的工艺流程为:

    下列关于生产流程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将制成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
    B. “操作A”包括过滤、洗涤、干燥
    C. 生产时向发生器中通入空气,可避免发生危险
    D. 吸收器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产ClO2和NaClO2的工艺流程为: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2NaClO3+Na2SO3+H2SO4=Na2SO4+2ClO2↑+H2O,ClO2吸收器中发生反应2ClO2+H2O2+2OH-=2ClO+O2↑+2H2O,将吸收器中的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获得NaClO2(s),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高浓度ClO2气体易发生爆炸,说明其性质不稳定,而NaClO2固体性质稳定,故工业上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故A正确;
    B.从NaClO2溶液中获得NaClO2固体,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故B正确;
    C.高浓度ClO2气体易发生爆炸,在生产、使用时需用其他气体进行稀释,据此可知生产时向ClO2发生器中通入空气,可避免发生危险,故C正确;
    D.根据流程可知,该反应在碱性环境下进行,不能生成氢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OH-=2ClO+O2↑+2H2O,故D错误;
    故选D。
    17. 将32gCu投入到80mL5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再加入200mL2mol/LH2SO4溶液,使之充分反应,两步反应共生成NO在标况下的体积
    A. 2.24L B. 6.72L C. 8.96L D. 11.2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32g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80mL5mol/L的HNO3溶液中含有HNO3的物质的量为0.08L×5mol/L=0.4mol,200mL2mol/LH2SO4溶液中含有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L×2mol/L=0.4mol,因此溶液中含有1.2mol H+,0.4mol NO,根据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若0.5mol完全溶解,消耗的H+为0.5mol×=mol>1.2mol,消耗的NO为0.5mol×=mol<0.4mol,因此氢离子不足,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应根据H+的物质的量来计算,则生成NO物质的量为1.2mol×=0.3mol,在标况下的体积V=nVm=0.3mol×22.4L/mol=6.72L,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会继续与铜反应放出NO,因此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根据离子方程式计算。
    18.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有气体产生,得到甲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
    ③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下列关于原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肯定存在、、 B. 肯定存在、
    C. 肯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D. 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实验测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验①中,氯水中的HCl可以与反应生成CO2气体,同时引入,得到甲溶液;实验②中,向甲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根据生成的白色沉淀可以检验到溶液中的,但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实验③中,向原溶液加入,产生的白色沉淀可部分溶解于稀盐酸,可知沉淀为BaCO3和BaSO4,即原溶液中有,没有,因此溶液中阳离子只能是。
    综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肯定存在、、,不确定是否有,不存在、。
    因此正确选项为A。
    第Ⅱ卷(主观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
    19.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模拟该实验过程,用水吸收制取硝酸,并用硝酸制取Cu(NO3)2∙3H2O晶体:
    (1)若用装置A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分液漏斗内为浓氨水,则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固体药品为_______。

    (2)氨气在装置B中发生催化氧化,若条件控制不当,B中可能发生副反应,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写出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产生的氮氧化物尾气(含NO、NO2)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下列措施能提高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4)若产生的氮氧化物用用石灰乳吸收,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1:1,则会导致_______。
    【答案】(1)Na2O2固体
    (2)2NH3+2O2N2O+3H2O
    (3)BC (4)亚硝酸钙中混有硝酸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若用装置A制取NH3和O2的混合气体,分液漏斗内为浓氨水,常用氧化钙或NaOH固体和浓氨水得到氨气,而氧气常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而该装置要得到氨气和氧气,因此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固体药品为Na2O2固体;故答案为:Na2O2固体。
    【小问2详解】
    氨气在装置B中发生催化氧化,若条件控制不当,B中可能发生副反应,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到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2O2N2O+3H2O;故答案为:2NH3+2O2N2O+3H2O。
    【小问3详解】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气液接触时间减少,不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故A不符合题意;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使气液充分接触,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故B符合题意;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故C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C。
    【小问4详解】
    根据题意,若n(NO):n(NO2)<1:1,则过量的二氧化氮发生,导致生成的亚硝酸钙中混合硝酸钙;故答案为:亚硝酸钙中混有硝酸钙。
    20. 实验室以锈蚀程度很大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FeCl3·6H2O晶体的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已知:在水溶液中Fe2+能与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Fe3[Fe(CN)6]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发生主要反应有:
    ①Fe +2H+=Fe2++H2↑;②Fe2O3+ 6H+=2Fe3++3H2O;③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溶”需控制温度在40℃左右,最佳的加热方式是____。
    (3)“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
    (4)“氧化”过程可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

    ①装置A中KMn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装置C的作用是____。
    ③为使Cl2能充分发生反应,除在B中使用多孔球泡和搅拌外,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
    ④证明装置B溶液中Fe2+已完全被氧化成Fe3+的实验方案是___。
    【答案】 ①. 2Fe3+ + Fe=3Fe2+ ②. 在40℃水浴中加热 ③. 玻璃棒、漏斗 ④.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⑤.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⑥. 减慢分液漏斗中浓盐酸的滴加速度(或增大B中溶质的浓度等) ⑦. 取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Fe2+已完全被氧化
    【解析】
    【分析】根据流程图,以锈蚀程度很大的废铁屑为原料制备FeCl3·6H2O晶体的流程为:废铁屑中加入30%的盐酸,铁和氧化铁均溶解,分别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同时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在滤液中通入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FeCl3·6H2O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酸溶”过程中盐酸能够溶解铁和氧化铁,溶解生成的铁离子能够氧化铁,发生主要反应有:①Fe+2H+=Fe2++H2↑;②Fe2O3+6H+=2Fe3++3H2O;③2Fe3+ + Fe=3Fe2+,故答案为:2Fe3+ + Fe=3Fe2+;
    (2)“酸溶”需控制温度在40℃左右,最佳的加热方式是在40℃水浴中加热,故答案为:在40℃水浴中加热;
    (3)“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
    (4)①装置A中KMn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②氯气有毒,尾气中的氯气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答案为: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③为使Cl2能在B装置中与FeCl2溶液充分发生反应,可以减慢氯气的通入速度,或者增大B中FeCl2溶液的浓度,除在B中使用多孔球泡和搅拌外,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还有减慢分液漏斗中浓盐酸的滴加速度、增大B中溶质的浓度等,故答案为:减慢分液漏斗中浓盐酸的滴加速度(或增大B中溶质的浓度等);
    ④在水溶液中Fe2+能与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Fe3[Fe(CN)6]2,因此证明装置B溶液中Fe2+已完全被氧化成Fe3+的实验方案是:取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Fe2+已完全被氧化,故答案为:取B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Fe2+已完全被氧化。
    21. 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定名为“84"消毒液。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84”消毒液与洁厕剂(含有盐酸)不能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实验需用480mL 0.1mol·L-1的NaClO消毒液,现用该“84”消毒液配制,需要用量取该“84”消毒液的体积为_______mL。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4)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
    B. 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C.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5)为测定某品牌“84”消毒液的浓度,准确量取10.00mL。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溶液,酸化、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2mol/L Na2S2O3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2O3溶液38.50mL。反应过程中的相关离子方程式为:,;通过计算求出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答案】(1)4.0 (2)ClO-+ Cl-+2H+=Cl2↑+ H2O
    (3) ①. 12.5 ②.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BC
    (5)3.85mol/L
    【解析】
    【分析】需用480mL 2.0 mol•L-1NaClO的消毒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根据稀释公式计算所需浓NaClO溶液的体积;在配制该84消毒液的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等仪器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容量瓶、胶头滴管;
    【小问1详解】
    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故答案为:4.0;
    【小问2详解】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剂(含有盐酸)中含有HCl,二者混合生成黄绿色气体Cl2,同时还生成NaCl、H2O,反应方程式为NaClO+2HCl=Cl2↑+NaCl+H2O,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危害人体健康;
    故答案为:ClO-+ Cl-+2H+=Cl2↑+ H2O;
    【小问3详解】
    实验需用480 mL 0.1 mol/L的NaClO消毒液,应选500mL容量瓶,根据稀释的原理,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0.5L×0.1mol/L=4.0mol/L×V,解得V=0.0125L=12.5mL,则需要用量简量取该“84”消毒液的体积为12.5mL;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需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12.5;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小问4详解】
    根据,如果n偏小、V偏大都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n、V无影响,配制溶液浓度不变,故A错误;
    B.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导致n偏小,则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则V偏大,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C正确;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偏小,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小问5详解】
    反应消耗n(Na2S2O3)=cV=2 mol/L×38.50×10-3L=7.7×10-2mol,由2CH3COOH+2I- + C1O- =I2+Cl- +2CH3COO- +H2O、,可得关系式,则,解得x=3.85×10-2mol,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故答案为:3.85mol/L。
    22. SO2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
    (1)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②向仪器a中滴加浓硫酸之前,需先通入一段时间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③实验时,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取下装置B,向其中滴加适量氨水,生成的白色沉淀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④装置C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二氧化硫具有_______性。
    (2)某兴趣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模拟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当注入标准状况下VmL空气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停止实验。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用含V代数式表示)。

    (3)某化工厂用图所示工艺流程除去燃煤产生的SO2。
    ①过程I发生的反应为,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②过程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硫、水反应 ③. BaSO3 ④. 氧化
    (2)
    (3) ①. ②.
    【解析】
    【分析】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无现象,通入氢硫酸中,溶液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防止污染环境。
    【小问1详解】
    ①根据图中信息得到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②装置中有氧气,氧气会与二氧化硫、水反应,向仪器a中滴加浓硫酸之前,需先通入一段时间N2,此操作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硫、水反应;故答案为: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硫、水反应。
    ③实验时,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取下装置B,向其中滴加适量氨水,氨气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铵和亚硫酸钡,因此生成的白色沉淀为BaSO3;故答案为:BaSO3。
    ④装置C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二氧化硫和氢硫酸反应生成硫沉淀和水,二氧化硫中硫化合价降低,因此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氧化。
    【小问2详解】
    某兴趣小组用图所示装置模拟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当注入标准状况下VmL空气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停止实验。根据关系,2~5SO2,则VmL中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2.5 ×0.001 mol∙L −1 ×0.05L=1.25×10−4mol,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过程I发生反应为,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故答案为:。
    ②过程Ⅱ是二氧化硫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和硫酸亚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高级中学、花桥康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高级中学、花桥康桥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对糖类的认识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验证淀粉水解的实验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春海创优少预部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春海创优少预部阶段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