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课课件ppt
展开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 (前256-前195) 字季,沛郡丰邑人。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被项羽立为汉王。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定国号 “汉”,定都长安,史称 “西汉”。
项羽 (前232-前202) 名籍,字羽,下相人。楚将之后,随叔父项梁起义,与刘邦争天下,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在垓下被围,突围至乌江自刎身亡。
作壁上观;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匹夫之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破釜沉舟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史记》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中国的传记文学。 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逐渐由通称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
飨( ) 卮( ) 俎( ) 玦( ) 瞋( ) 杓( ) 戮( ) 鲰( )跽( ) 彘( ) 啖( ) 眦( )
沛公欲王( )关中 道芷阳间( )行
距关,毋内诸侯要项伯令将军与臣有郤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置之坐上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距”通“拒”,把守;
“郤”通“隙”,隔阂,嫌怨
无伤告密,项羽大怒 范增献计,欲杀刘邦
项伯夜访,张良献计 刘项约婚,项伯游说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沛公逃席,张良留谢 间至军中,诛杀无伤
飨,偶那个酒肉招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可译为“劝告”
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
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为( )击破沛公军
给(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无所……:……没有被……
小的方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有所……:……有被……
财物没有被拿,妇女没有被宠幸,由此看来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急击( )勿失( )
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机会)
本段写了些什么?有何作用?
展示了初入函谷关时,项羽、刘邦的实力和矛盾冲突的起因。
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善,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
2、张良是时从沛公,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夜,在夜晚,名词作状语
使……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兄,表对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一样
亲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
给……登记上册。名词作动词
毋从( )俱死也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谁替大王定下这条计策的呢?
以事具告( )
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
不要跟着刘邦一块送死。
5、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您就可以占领秦全境称王了。
文言固定格式,即“跟……比,谁……”
(他)跟你比,谁小谁大?
表原因的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派遣将领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结合开端和发展两部分思考:
1、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2、各个人物对故事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3、初步分析刘邦、项羽二人的性格及对战争成败的影响
人物对故事的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导火线,使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1、分析、讨论:刘、项二人的性格
2、自由发言: 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会对整个战争形势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使动用法,使……止。“止”后省略了宾语
10、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杀
举、胜,都有“尽”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耳,“而已”的合音,罢了
有什么可以用来。“以”介词,用来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之,代词,指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
15、沛公起如厕
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类,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秦王有虎狼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完,对人用刑好像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我私下认为大王不应采取(这样的做法)。
体会作者叙事的跌宕起伏
1、刘邦明知项羽有杀他之心,却敢赴宴,是否笃定项羽不会杀他?
2、他在席间是否遇到危难?哪几次威胁到了刘邦的性命?又是如何化解的?
三起 三落
刘邦是如何一步步打消项羽疑心的?
樊哙义正词严地斥责项羽
项伯以保美名为由帮忙说情
刘邦亲自谢罪,只带百余骑以表诚意
刘邦巧言诡辩,迷惑项羽
间,名词作状语,从小道
我们这些人即将被他俘虏了。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干大事不必顾及细小(的地方),讲大礼不必避免小小的责备。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句末表反诘的语气词,常用语疑问句末
现在人家正是刀和案板,我们是鱼肉,还告辞什么呢?
刘邦是一个十分小心谨慎的人,在这一部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4)备礼物讨好项羽、范增,降低项羽的怒气
(1)留下车骑、随从,以掩人耳目
(2)带走随身猛将,以策万全
(3)抄小路回营,缩短路程,减少危险
(事先打探回营小路,足见其小心谨慎)
常见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1、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进行刻画。
2、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描写人物。
3、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
对待相同问题的不同态度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秋毫不敢有所近……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根据人物言行大致概括人物性格
巧言善辩,善于应变,小心谨慎
政治无知、暴躁轻敌,带有赳赳武夫性格
智谋深远,深谙谏言之道
粗中带细,勇敢大胆,能言善辩
对问题实质认识不够,半途而废
1、情节曲折、生动而完整,富有戏剧性
2、用对照、映衬等手法,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沛公军霸上 (驻军)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于项羽曰 (告诉) 籍吏民 (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 (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 (以目示意) 刑人如恐不胜 (用刑) 道芷阳间行 (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 (称王) 若入前为寿 (走上前)
于是项伯复夜去 (连夜) 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 (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 (向上) 四人持剑盾步走 (徒步) 道芷阳间行 (抄小路)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 从百余骑 (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停步) (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为王)
1、素善留侯张良 (与……交好) 2、秋毫不敢有所近 (接触,沾染)
1、此其志不在小 (小的方面)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急事) 3、君安与项伯有故 (旧交情)
此亡秦之续耳 (后续者)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非常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北) 今义:河南(北)省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仔细说来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刘邦 今义:现在的人 7、沛公已去 古:离开 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8、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译为“……的原因”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9、沛公奉卮酒为寿 古:敬酒 今:岁数大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①为(省介词宾语“之”) 击破沛公军 ②则与(省介词宾语“之”)一生彘肩 ③旦日(省主语“你”)不可不蚤自来谢(省介词宾语“于”)项王
④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俱去 ⑤毋从(省介词宾语“之”)俱死也 ⑥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⑦将军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北 ⑧置之(省介词宾语“于”)坐上(5)固定结构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无所……”,“即……没有被……”) ②孰与君少长 (“……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 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③何辞为 (“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④军中无以为乐 (“……无以……”,……没有……的)
1、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动词,好像) 沛公起如厕 (往,到……去)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比得上)
2、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意愿)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 3、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 (全、尽) 4、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动词) 哙拜谢 (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 (兼道歉和告辞义)5、言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说,动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话,名词)
6、军 沛公军霸上 (驻军,动词) 从此道至吾军 (军营,名词) 为击破沛公军 (军队,名词) 7、幸 妇女无所幸 (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故幸来告良 (幸亏,副词)8、去 亡去不义 (离开,动词) 相去四十里 (距离,动词)9、当 当是时 (正当……时候,介词)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对等,比得上)
10、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副词) 故听之 (所以,连词) 11、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坐下,动词) 因击沛公于坐 (座位,名词) 12、从 张良是时从沛公 (跟随,动词)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带领,使……跟着,动词)13、胜 刑人如恐不胜 (尽,形容词) 沛公不胜杯杓 (禁得起,动词)
14、击 为击破沛公车 (动词,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 (动词,刺杀) 15、辞 卮酒安足辞 (动词,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动词,告别,辞别) 大礼不辞小让 (动词,顾及)
1、于 长于臣 (介词,比)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介词,对,向) 樊哙覆其盾于地 (介词,在)
2、为 客何为者 (wéi,做,干,动词)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wéi,做,干,动词) 窃为大王不取也 (wéi,认为,动词) 为击破沛公军 (wèi,替、给,介词) 我为鱼肉 (wéi,是,动词) 吾属今为之虏矣 (wèi,被,介词) 何辞为 (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第一个“为”, wèi,给,介词) (第二个“为”, wéi,动词,成为) 军中无以为乐 (wéi,动词,作为) 且为之奈何 (wèi,对,动词)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wéi,是,动词)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wèi,给,介词)(wéi,做,动词)3、因 因言曰 (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 (趁机,趁着)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就) 4、以 具告以事 (介词,把) 籍何以至此 (介词,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介词,拿) 还军霸上,以待项王 (表目的连词,来)
5、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副词,尚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将要) 且为之奈何 (副词,况且) 6、然 然不自意 (然而,连词) 不然 (这样,代词) 项王默然不应 (……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7、之 珍宝尽有之 (代词,指代珠宝)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到) 为之奈何 (代词,指这件事) 吾得兄事之 (代词,指他)
与之同命 (代词,指沛公)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结构助词,的)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代词,指关中地区)
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
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含贬义。
高中人教统编版3* 鸿门宴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3* 鸿门宴背景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链接材料一,链接材料二,链接材料三,学生16,链接材料四,链接材料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字词注音,无伤告密,亚父定计,关于鸿门宴上的坐次,被动句式,曲高和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3* 鸿门宴教学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写作背景,课文探究,深入探究,内容小结,主题归纳,知识梳理,重要字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