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阅卷的那些规则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505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作文阅卷的那些规则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505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作文阅卷的那些规则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505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作文阅卷的那些规则
展开一、高考作文阅卷的时间不同的省份每位阅卷老师每天的阅卷量是不同的,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从 10 秒到70 秒是不等的。以河南省为例,河南是全国考生最多的省份,每位阅卷老师每天的阅卷任务自然也是全最重的。评卷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约8个小时,按每天评1000份计算,平均每份试卷的评阅时间为40秒。但是我们要注意,老师的实际阅卷时间并不是总时间除以阅卷总量。因为,在这8小时不到的阅卷时间内,还要除去中间休息的时间、阅卷组对老师测评的时间、老师之间对于不太好确定等级的作文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实际算下来,每份作文平均的评阅时间应该在30秒以内。高考作文阅卷组以准度和速度为标准对作文阅卷老师进行评价:准度要看自评率、测评率、三评率和吻合指数等;速度看的就是每天的工作量完成情况和总体进度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与时间限制下,那些主题不清、立意不明的作文,就会被直接打入低档;那些看着费力、主题句没有找到或不好找到的文章,会被打低分;由于是电脑阅卷,那些字迹潦草、表达含糊不清的作文,老师看着吃力,自然也会影响最终的分数。二、原来如此的作文分数平时作文训练,老师一般是直接给一个总分。那么,高考作文阅卷与我们平时给分一样吗?明确地说:高考作文阅卷与我们平时给分是不一样的!那高考作文阅卷是如何给分的呢?按照全国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和作文阅卷系统的设定,作文阅卷给分的模式是:A+B C-D=总分。具体而言就是,基础等级的内容20分,加上表达的20 分,再加上发展等级的特色20分,再减去扣分项(主要是缺标题、字数不足与错别字,但总扣分不能超过6分),最终得才是考生作文的总分。实际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只需输入A、BCD四个分值,电脑自动生总分。作文阅卷老师评分的实际心理过程,大多是先给定一个总体的得分,然后再进行分解。如,有一篇作文,阅卷老师认为应该给48 分,而且这篇作文有标题,也不少于 800 字,关键的方又没有错别字,那么他就会很自然地把它分解为16+16+16-0=48可见,阅卷老师评分的时候,一开始还是据作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它的大体形式来给定一个总分,再按照规定分解为几个方面的具体分数。三、不可不知的阅卷规则1.作文阅卷的过程与方法阅卷的过程总体分为三步:一是培训。所有参与作文评卷的老师,在拿到作文评分细则与样卷后,由省评卷组指派专家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对作文试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解读,对每份作文样卷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给分的依据做详细说明。培训的目的是让每位作文阅卷老师都能理解评分细则、掌握评分标准。二是试评。在正式评卷之前,每位老师都要进行不少于200份的作文试评。通过试评尽快熟悉细则与标准,同时试评的效果也会被质检组进行跟踪评定,以便了解每位评卷老师对评分细则与标准掌握的情况。三是正评。试评结束后,作文组的评卷老师就开始“背对背”地在电脑上使用网上评卷系统对考生试卷进行评分。一篇作文至少由两名评卷老师进行评阅。在试评和正评过程中,作文评卷中心专家组还会随时进行测评,一般选取十篇不同等次的作文让每位阅卷老师打分,然后与专家打分进行比对,以监测每位评卷老师对评分标准掌握的情况。评卷过程一般为双评(两位老师评卷,即初评与复评),有时候也会有三评和四评。如果两位评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给出的分数差别在8分以内,评卷系统会自动把两个分数相加后除以2,得到的平均分就是这位考生的最终得分。如果两位评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给出的分数差别在8分及8分以上,系统就会自动把这篇作文发给第三位阅卷老师。第三位评卷老师给出的分数,如果与前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中的其中一个相近,系统就会把这两个分数相加后除以2,以平均分为最终得分;如果与前两位老师给出分数分差仍在8分及8分以上,系统就会把这篇作文发给第四位阅卷老师(主要是各小组阅卷组长),最后以阅卷组长给出的分数为最终得分。在阅卷过程中,阅卷组长的电脑上会有各种数据与图表。这些数据与图表是对全组以及每一位阅卷老师的评分情况进行统计,便于时时监控每位老师的评卷过程。2.作文阅卷要求及规则首先来看全国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的阅卷说明:(1)等级评看选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方法;⑪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意:⑫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6有个性特征。(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1-2 分。(4)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以上标准有的过于笼统,那作文阅卷老师如何操作呢?当然,各省在阅卷前都要对老师进行培训。笔者结合多年高考作文阅卷经历,再谈谈作文阅卷的具体要求和可操作性规则:(1)高考作文阅卷要求阅卷老师始终坚持一个方针: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2)具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不足8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只在内容项给一个总分(一般不超过20分);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标点错误较多也会酌情扣1-2分。(3)审题:偏离题意的,如果被判定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 分以下;如果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一般不会超过36分。(4)基分:作文评分的基准分一般定在44等级评上)。达到了基本要求,基本符合题意,语言也说得过去,比较平一些的文章,就可以打44 分(等级评分二类上)。(5)评分重点:在坚持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内容和表达)和发展等级的原则上,以卷面为前提,以立意为基础,以亮点为差别来打分。好作文应该在内容、语言和结构上有优点(6)抄袭与套作:抄袭的作文,只能在10 分以内给分,判考生作文抄袭必须找出证据,只要与原文有一些改动,就不能判抄袭。套作的作文,如果能与材料有一定的联系,也可酌情给分,但发展等级不能给分,一般是在30分以内。补充说明:近几年高考命题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有所不同,每年的阅卷具体标准也会略有调整。 3.准确理解创新立意创新不等于大唱反调。考场作文的立意应体现积极的人生观,切忌低俗或者偏激文体创新不等于追求花样。考场作文最好采用记叙文、议论文、散文三种常见文体,少采,诗歌、戏剧、寓言等体裁。选材出新不等于写社会阴暗面,以及玄幻、早恋、恐怖的东西。语言求新不等于语言异化。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因此,不要用文言文或繁体字写作;且多个省市评卷细则中都有规定,不允许考生在考场作文中使用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网络语言。4.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的作文由于考场作文是在快速地阅卷中被判分,所以写作考场作文一定要追求写成“一眼看起像是'好作文’的作文”。这句话有两个潜在的含义:第一,即使是好作文,如果一眼看起来不像是好作文,也容易被打低分。第二,即使作文的质量不是很高,但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也可能被判高分。例优秀作文《勿以善小而不为》河南考生修船工顺手为船补了一个洞,却在无意中挽救了几个孩子的生命。修船工的“小事”最终成了关乎性命的大事。可见,善事无小事。古人就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活中,一个备意的动作,一个微笑的眼情便能带给别人ー天的好心情,何况善事呢?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的社会便会变得和谐美好,赛天上人间。行善是人与人之间的调和剂,冲淡人们之间的误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菌相如和柯是上的左膀右臂,有了这两位将相的结合,才得以抵御外敌,国家得以国泰民安。然而樊以前是不服气蔺相如的,他认为蔺相如只是会“玩嘴皮子”,而自已却是战场上的英雄,但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看法。一次出行,蔺、樊马车相对,蔺便命车夫抨转车头,车夫不解。问其故,菌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他呢?只是不想发生冲突,伤害到国家利益罢了。”樊得后,惭愧不已,便上门负荆请罪。蔺相如善意的行为不但让他化敌为友,更是保卫了国家的泰平。行善是冬天里的一股温泉,温暖人心。想起前段时间网上的一个“爱心交换工程”,我져心生暖意。中山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别人的提议下将自己的情侣戒指作为交换物品,上演一场充满爱心的接力赛。从戒指到和田玉、钻戒,再到30万,她成功地为某偏远山区小学筹了30万元,用于建设教学楼。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室,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飞翔权力。她的一次善意的举动引起了“蝴堞效应”。她让我们看到了人间温情。行善是我们内心精神的食粮,快乐自己,充实自己。在上海世博会,在广州亚运会,在奥运会……一个个满腔热血的志愿者忙碌着。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奔跑在城市前面。他们高喊:“我奉献,我快乐!”他们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同样滋润着自己。行善是调和剂,是温泉,是精神的食粮。正如一首歌 世界可以更美丽。朋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篇文章紧扣材料的含意,提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中心观点,并以“行善是人与人之间的调和剂”“行善是冬天里的一股温泉”“行善是我们内心精神的食粮”三个比喻句作为文章的分论点,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论证,结尾处发出呼告,重申观点,做到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以上这些都是文章的优点,阅卷老师给出55分的评判,也是因为在快速浏览下瞄到了这些亮点。可是,如果我们再多用一些时间细看,就会发现这篇文章虽然优点不少,但缺点同样极为突出。具体表现在:①第一个分论点所用的蔺相如的材料显然与中心观点是没有联系的,考生硬是把它们扯在了一起,而且存在常识性的“硬伤”----是把“廉颇”写成了“樊柯”,二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秦王首创“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因此战国时期只能称“赵王”,不能称“皇上”,这都是知识性错误;②文中有多处表达不当,如:“一个微笑的眼情便能带给别人一天的好心情”等;③数处出现错别字,如:把“太平”写成了“泰平”,把“权利”写成了“权力”等。这些缺点充分表明该考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并不太高。综合考虑,这篇文章在45分左右给分才是正常的。可是,由于时间紧,阅卷老师看得快,最主要的还是该考生在关键的位置处理得较好,所以才使自己的二类作文得了个一类中上的分数。这个例子说明了考场作文“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写成“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的作文”呢?接下来,本书就将从“懂规则“卷面好”“立意准”“有亮点”“明指向”五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并借助大量典型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快速写出“一眼看起来像是'好作文’的作文”,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得到一个让人满意的作文分数,进而打赢高考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