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三顾茅庐》创新【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5095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第六单元24* 三顾茅庐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六单元24* 三顾茅庐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概述,预习提示,情节概括,理清思路,第三次拜访,问题探究,外貌描写,精读分析,汉代十三州地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从第三十四回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到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有些人给刘备推荐诸葛亮,他们都是谁,怎么推荐的?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情节主线: 刘备马跃檀溪路遇水镜先生——水镜先生荐诸葛亮——刘备访诸葛亮,诸葛亮出场。
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拜诸葛亮为军师。
1.备不听劝阻,要三请亮。
2.离草庐半里,下马步行。
3.亮昼寝未起,备拱立阶下。
4.亮醒来,整衣冠出迎。
5.备请亮助己,亮不去。
6.备以天下苍生劝亮。
8.备以诚意打动亮出山。
1.刘备来到庄前,敲开门,要童子去通报。童子说孔明正在午睡。刘备急忙阻止他,叫他不要惊醒孔明。
2.刘备命关羽、张飞二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跟随童子轻轻地走进门去。
3.进门后,
4.张飞见刘备在阶前站着,不由火起,对关羽说:“这先生如此傲慢!等我去放一把火,看他还睡不睡!”
5.张飞说着,便要动手放火,关羽连忙劝住他。
6.刘备却一直耐心等待。过了好久,孔明才睡醒。得知刘备来访,他整衣出来与刘备见礼。
(1)连环画中从侧面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对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这样回顾:“ ”(用原文回答) (2)结合前后内容,为第3幅画补写一段文字。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刘备看见草堂榻上正有个人睡着,谅必是孔明,就站在台阶下静静地等着。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已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知道荆、益二州的位置了吗?
1.隆中对策的依据是什么? 2.确定霸业的具体措施是怎样的? 3.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4.为什么最后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5.著名的“隆中对”,在《三顾茅庐》一文中起什么作用?
1.隆中对策的依据是什么?
天下的形势: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有利的地势: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2.确定霸业的具体措施是怎样的?
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3.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荆州的有利条件是物产丰富、地势险要、刘表无能。所以诸葛亮用反问句的方式来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传给了刘备。
4.为什么最后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由于荆州四通八达,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只能做外围,不能做主要的根据地,因此最后分析了益州。益州的有利条件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因此有机可乘,并且益州可以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5.著名的“隆中对”,在《三顾茅庐》一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诸葛亮对政治形势的深刻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正确预见。突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盖世才能和惊人智慧,也突出诸葛亮确实值得刘备三顾拜访。
刘备懂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共创大业,三顾茅庐,冒雪拜访。在拜访过程中怒斥张飞,下马步行,阶下恭候,对诸葛亮可谓是诚心诚意。通过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刻画了人物,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刘备和才华卓越、不出茅庐即知天下大事的诸葛亮,以及粗率急躁的张飞都跃然纸上,通过衬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渴求和诚意。
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连环画,就印象或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言。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2)字数在150——200之间。
1.诸葛亮驻军五丈原,旧病复发,又听说盟友东吴战败退兵,眼看北伐无望,口吐鲜血,晕倒在地。
2.诸葛亮病情日益严重,开始交代后事。他给刘禅写了一道表章,劝他勤政爱民,重用贤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4* 三顾茅庐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简介,情节梳理,关羽张飞刘备,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4* 三顾茅庐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知识,作者简介,字词学习,箪食壶浆,如鱼得水,度德量力,三顾茅庐,挟天子以令诸侯,课文解析,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4* 三顾茅庐教学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示例一至诚寻访图,任务三论辩与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