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精品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pptx
    • 教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doc
    • 视频
      央视公益广告《保护文物》长秒篇 中外名人.mp4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1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2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3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4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5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6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7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第8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第1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第2页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第3页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pptx、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doc、央视公益广告《保护文物》长秒篇中外名人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学设计【单元介绍】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新课导入】    视频:保护文物【目录 教学目标 重难点】目录: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书画艺术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3.了解明朝古典小说,体会其思想艺术特点。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分析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教学过程】模块一、科技名著   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李时珍:《本草纲目》一医药学宋应星:《天工开物》一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一农学认识李时珍——图片摘自刘旦宅绘《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主要内容: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C   )。A.张仲景      B.华佗C.李时珍      D.吴承恩阅读教材,找出《本草纲目》的相关信息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线索提示:1、本题主要考查《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2、关键词:《本草纲目》。3、《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故选A。总结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天工一词出自《尚书》,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一词出自《周易》,表示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两词合用作为书名,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的科学哲学观念。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1666),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下了《天工开物》一书。主要内容: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猜一猜:图中的人们分别在从事什么生产活动? 阅读教材,找出《天工开物》的相关信息材料研读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全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答: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阅读教材,找出《农政全书》的相关信息相关史事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科技名著总结模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阅读课本填表格问题思考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答: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相关史事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均为4-5米。城墙的外侧设有高约2米的垛口,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长城沿线重要位置上还修建关城,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和关卡,著名的有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等。北京城的概况1.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2.朱棣经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3.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紫禁城(故宫)是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总面积约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故宫鸟瞰图                           明紫禁城平面图故宫三大殿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随堂小练1.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D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线索提示:1、本题主要考查明长城的相关知识。2、关键词:明长城3、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故选D。2.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   D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线索提示:1、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北京城的相关知识。2、关键词:明 北京城3、北京城是明成祖时修筑。故选D。模块三、小说和戏剧小说(1)概况: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成书时间: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成就: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名称:《水浒传》成书时间: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成就:是我国的一部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名称:《西游记》成书时间:明代作者:吴承恩成就: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总结三部小说的特点及意义   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戏剧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2)代表作:《牡丹亭》     艺术特点: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主要内容: 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思想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模块四、书画艺术书法名家董其昌知识拓展《徐霞客游记》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丹霞地貌的考察和记,居当时世界的先迸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视频李时珍行医辨药,视频农政全书,视频利玛窦在中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一科技名著,轻视忽略,明长城,北京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篇章,科技名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科技名著总结,第二篇章,建筑奇观,明长城结构,第三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