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课件PPT+教学设计+素材整册
小学教科版 (2017)4.茎和叶完整版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4.茎和叶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14《茎和叶》课件教科版2017四年级科学下册ppt、14《茎和叶》教案教科版2017四年级科学下册doc、14《茎和叶》试题含解析教科版2017四年级科学下册doc、叶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mp4、叶的光合作用mp4、向日葵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mp4、植物的茎mp4、茎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mp4、蒸腾作用为何这样重要呢mp4、规则的叶序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重要意义mp4等10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4茎和叶 教学设计 课题 茎和叶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学科科学年级四下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茎和叶是植物营养器官。2、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和叶外部形态不同。3、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4、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6、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2、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和叶的功能。目标解读:通过茎吸水实验研究植物的运输作用;通过叶片遮光实验,知道叶片与光的作用;通过在叶片上套塑料袋,探究叶片的蒸腾作用。能够透过实验现实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结论。3、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对茎和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会影响植物生长,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1、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2、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难点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和叶的功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向日葵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过渡:种子破土而出时,长出了茎和叶。聚集: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观看视频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激趣导入讲授新课聚焦:茎和叶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1、茎的作用。学生猜测。小结:茎是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茎能输送水、矿物质和养料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并有贮存养料和支持枝、叶、花、果实等生长的作用。2、叶的作用。学生猜测。小结: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通常由叶片和叶柄组成,通称叶子。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化养料,促进植物生长。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探索一:从小组成员栽培的凤仙花中选择生长状况最好的一株,观察它的形态特征。观察目的: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及形态特征。观察工具:记录单、尺子。观察方法:1、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2、数一数一株凤仙花上叶片的数量。3、从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4、画出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观察记录:观察分析:随着茎的长高,植物的叶也越来越多。凤仙花的叶在茎上生长的方式是互生,从上往下看可以发现每一层叶子交叉排列,这样的生长情况有利于植物叶最大面积地吸收太阳光。观察结果:凤仙花茎的颜色变深了,变得更高更粗了;叶子的数量变多了,叶片平展、交叉生长。探索二:推测茎和叶分别有什么作用。1、茎的作用:重点强调:茎具有运输作用,可以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播放视频《植物的茎》小结:茎的作用。2、叶的作用:播放视频《叶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重点强调:叶的光合作用,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小结:叶的作用。探索三: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1、茎的运输作用实验目的:了解茎的运输作用。实验材料:一段凤仙花的茎、烧杯、红色水、小刀。实验步骤:①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将凤仙花的茎放入烧杯中。②过一段时间,取出凤仙花,用小刀取一小段茎,纵向切开,观察茎的纵切面。③接着取一小段凤仙花的茎,横向切开,观察茎的横切面。④仔细观察凤仙花的茎及茎切面的变化。实验现象:在红色水中放一段时间后,原本绿色的茎变成淡红色,由底部向顶端逐渐变淡;纵向切开后,可以看到红色水成线状遍布整个茎切面;横向切开后,可以看到一圈红色的点状结构。实验分析:凤仙花的茎的颜色的改变,与放入的液体颜色一致,这说明液体“流入”到凤仙花的茎中了;茎的的纵切面上可以看到线状红色液体,横切面上可以看到红色的点状结构,这说明茎可以用来运输液体。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讲解: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茎的运输作用分两种,第一种是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第二种是把叶子制造的“食物”(养料)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2、叶的光合作用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过渡:我们可以通过遮盖植物的叶片,来探究植物叶片与光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叶能吸收阳光。实验材料:一盆凤仙花、黑色纸,细线。实验步骤:①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这片叶子用黑色纸遮住,并用细线缠牢,使它见不到阳光。②3天后,观察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现象:3天后,被遮住光的叶子明显比其他叶子颜色淡,变得枯黄。实验分析:用黑色纸把植物的叶子两面遮住,这片叶子就失去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条件,它内部的叶绿素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植株会减少以至停止供应养分给它,因此它会比正常的叶子早衰败。实验结论: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3、叶的蒸腾作用。实验目的: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实验材料:一株植物、两个透明塑料袋、细线。实验步骤:①选择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如天竺葵、月季等;在其中两片叶子上各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并用细线缠住。②过一段时间,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塑料袋内有水珠出现。实验分析:因为塑料袋是被扎紧的,所以塑料袋上的水珠一定来自植物体。植物用根部吸收水分,通过茎把水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一部分水分通过叶子散发到空气中,变成水蒸气,这就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袋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上面,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使周围空气变得湿润。实验结论:植物的叶有蒸腾水分的作用,植物体内的水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的。播放视频《叶的蒸腾作用》 通过茎吸水实验研究植物的运输作用;通过叶片遮光实验,知道叶片与光的作用;通过在叶片上套塑料袋,探究叶片的蒸腾作用。能够透过实验现实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结论。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科学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研讨探究研讨一: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小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子,叶子平展时,接触阳光的面积最大。同时交叉使叶子不被遮挡,也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获得阳光。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通过叶片来进行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的蒸腾作用会比没有阳光时要快,这有利于植物体内的水分调节和温度调节。研讨二:植物茎、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课件分别出示茎和叶的作用。研讨三:根据植物根、茎、叶的特征,推测适合植物生活的环境。课件分别出示水瓶树、仙人掌等植物的图片,学生推测植物生活的环境。课件出示小结。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拓展延伸一、不同形态的叶。课件出示不同形态的叶并讲解。二、不同形态的茎。课件出示不同形态的茎并讲解。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课堂练习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4.茎和叶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养教科版科学四下14《茎和叶》课件pptx、叶的光合作用mp4、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根和茎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4.茎和叶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同步课件pptx、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同步教案docx、叶的光合作用mp4、叶的蒸腾作用mp4、茎的作用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4.茎和叶习题ppt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