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耒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一个由核膜包被的大型环状DNA分子
B. 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只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C.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都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这也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D. 绿色植物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A错误;动、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B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都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这也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绿色植物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2.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蛋白质用的蛋清需进行稀释处理
B. 检测还原糖时,试剂的颜色变化是从无色到红黄色
C. 甘蔗中含有较多的无色的糖,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检测
D. 向蛋清中同时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A和B,振荡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蛋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作为实验材料鉴定蛋白质,由于浓度过高需要将其稀释,A正确;
B、检测还原糖时,试剂的颜色变化是蓝色变为红黄色,B错误;
C、甘蔗中含有较多的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进行还原糖的检测,C错误;
D、向蛋清液中先加入双缩脉试剂A液混匀后,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且少量,溶液呈紫色,D错误。
故选A。
【点睛】
3. 下图①②③④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①为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 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C. 若③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则③一定是RNA
D. 若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可能是纤维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①可能是蛋白质(或多肽或氨基酸)等;②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的脂肪或者糖类,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核酸或磷脂、ATP等。
【详解】A.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①为氨基酸,A错误;
B.②的元素组成只有C、H、O,若②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则②是糖类或脂肪,B错误;
C.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若③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则③可能是DNA或RNA,C错误;
D.④的元素组成只有C、H、O,若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可能是纤维素,D正确。
【点睛】熟悉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如糖类和脂肪由C、H、O组成;蛋白质(氨基酸)主要由C、H、O、N组成;核酸、磷脂和ATP等由C、H、O、N、P组成等。
4. 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以下3种氨基酸,此多肽中含有的赖氨酸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
3、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
【详解】分析图中的三种氨基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可知,该多肽分子水解形成的三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即每个氨基酸中含有2个氧原子,R基中均不含氧原子),设该多肽链含有X个氨基酸,根据“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则有关系式(X-1)+2×1+0=9,解得X=8个;在甘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中,只有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两个N原子)、其它氨基酸均含有一个氨基(一个N原子),设该多肽中含有赖氨酸Y个,根据“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则有2Y+(8-Y)=11,解得Y=3个,即该多肽中含有的赖氨酸个数为3个,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 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4种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磷酸,乙是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丙是含氮碱基,有A、T、C、U、G五种。丁为核苷酸,有脱氧核苷酸和核苷酸两类,共8种。
【详解】A、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是相同的,A正确;
B、乙是五碳糖,有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B正确;
C、人体细胞中遗传物质为DNA,含氮碱基共有A、T、G、C4种,C正确;
D、丁是核苷酸,病毒只有一种核酸,病毒中核苷酸只有4种,D错误。
故选D。
6. 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 )
A. 淀粉、半乳糖和果糖 B. 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
C. 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 D. 糖原、乳糖和蔗糖
【答案】C
【解析】
【详解】果糖与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半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A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B错误;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是动植物共有的糖类,C正确;糖原、乳糖是动物特有的糖类,蔗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D错误。
【点睛】对于糖类的分类及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的区分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7.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D. 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朽木包括了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生态系统。
【详解】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
C、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
D、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故选C。
8.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 ①③②④ B. ③⑥②④
C. ⑥③②④ D. ⑥③④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准假螺旋)。同时也可使视野调亮,以便观察更清楚。
【详解】图中显示,B图气孔是A图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因气孔位于左下方,首先的操作是⑥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进行③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紧接着②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⑥③②④,C正确。
故选C。
9.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增大
C. 活细胞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C、H、O
D. 无机盐能够为心脏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1、水与代谢强度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代谢活跃时,生物体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动不活跃或进入休眠。②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2、无机盐的功能有: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种子萌发时,代谢加快,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增大,B正确;
C、活细胞含量最多两种化合物为水和蛋白质,水和蛋白质所共有的元素是H、O,C错误;
D、无机盐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B。
10. 下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依次属于( )
A.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 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 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细胞器膜既有单层膜结构也有双层膜结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双膜结构。
【详解】由题图知,①具有双膜结构,且两层膜都光滑,是叶绿体;②具有一层膜结构且光滑,可能是细胞膜、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或滑面内质网,③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内膜向内凹陷扩大内膜面积,为线粒体;④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具有小孔,外膜上分布核糖体,因此为核膜,D正确。
故选D。
11. 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 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 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 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详解】解:A、图中③代表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A正确;
B、图甲和图乙比较,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漏斗内溶液②浓度高于烧杯中溶液①,B正确;
C、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溶液②的浓度依然大于溶液①的浓度,C错误;
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水分跨膜运输的数量越多,则图乙中的水柱上升得越高,D正确。
故选C。
12. 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 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 实验①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
D.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实验①去质留核,培养一段时间后死亡,实验②去核留质,培养一段时间后死亡,实验③将分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重组,培养一段时间后细胞能够正常分裂。此实验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
C、实验①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C错误;
D、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13. “鱼香肉丝”是我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食物之一,由猪肉、胡萝卜、木耳、青椒等烹饪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鱼香肉丝”中含有的多糖都能被航天员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B. “鱼香肉丝”能为航天员提供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C. 可以利用斐林试剂来检测“鱼香肉丝”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和蔗糖
D. “鱼香肉丝”中的蛋白质已变性失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鱼香肉丝”由猪肉、胡萝卜、木耳、青椒等烹饪而成,里面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它们可以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进而被细胞吸收利用。
【详解】A、鱼香肉丝中含有植物,其中的多糖纤维素是不能被航天员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糖原和淀粉这种多糖是可以被消化吸收的,A错误;
B、鱼香肉丝中含有多糖、蛋白质、无机盐等,被消化分解之后形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被吸收利用,B正确;
C、斐林试剂是用来检测还原糖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C错误;
D、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改变,其肽键没有断裂,所以依旧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B。
14. 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合理的是( )
A. 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 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 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 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BCD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有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A错误;
B、Na+通过载体蛋白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通道蛋白只能进行顺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BCD。
15. 下图是真核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甲表示乳酸和CO2
B. ①②③④过程所需酶相同
C. 人体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
D. 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为CO2和H2O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析可知:图是真核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示意图,①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③④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甲为乳酸。
【详解】A、物质甲表示乳酸,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①②③④过程所需酶不相同,B错误;
C、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供氧不足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所以人体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C正确;
D、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D错误。
故选ABD。
16. 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下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B. 该局部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
C. 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 组成肉毒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答案】CD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图示片段为多肽,其含有4个肽键(-CO-NH-),因此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5个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种,因此这5个氨基酸是5种氨基酸,据此答题。
【详解】A、肉毒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其单体是氨基酸,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片段含有4个肽键,5种氨基酸,B正确;
C、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因此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 2个氨基和 2个羧基,C错误;
D、组成肉毒毒素的元素一定有C、H、O、N,可能含有S元素,D错误。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17.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______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________有关。
【答案】(1) ①. 主动运输 ②. 物质A为逆浓度梯度运输 ③. ② ④. Ⅱ→Ⅰ
(2) ①. 电子显微镜 ②. 流动镶嵌模型 (3)膜内外浓度差
【解析】
【分析】1、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
2、根据图乙分析,①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②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物质A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
【小问2详解】
图甲中细胞膜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该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故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小问3详解】
图乙中曲线①反映的是自由扩散,而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主要是膜两侧的浓度差。
18. 下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中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
(2)图中结构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它的结构特性是具有_________。
(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填代号)。结构⑤的功能是________。
(4)细胞内______(填代号)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5)⑩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_____,其与⑩的关系是________。⑩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
A. 氨基酸 B. 磷酸 C. 脱氧核糖 D. 含氮碱基 E. 核酸 F. 核糖
【答案】(1)差速离心法
(2) ①. 脂质和蛋白质 ②. 流动性##一定的流动性
(3) ①. ⑥⑪⑫ ②.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⑨ (5) ①. 染色体 ②.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③. ABC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左侧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但具有中心体,可判断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右侧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中心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核孔,结构⑥为细胞核,结构⑦为核仁,结构⑧为细胞壁,结构⑨为高尔基体,结构⑩为染色质,结构⑪为线粒体,结构⑫为叶绿体。
【小问1详解】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其原理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小问3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结构⑤为核孔,结构⑥为细胞核,结构⑪为线粒体,结构⑫为叶绿体;其中⑥细胞核、⑪线粒体、和⑫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结构⑤为核孔,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小问4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结构⑨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小问5详解】
①分析题图可知:⑩为染色质,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
②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③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彻底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BCD正确,EF错误。
故选ABCD。
19. 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 基础是因为其含有_________。
(2)A、D 两细胞都具有的是_____,由此看出不同类细胞之间具有_____性。
(3)湖泊水体被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湖中的 B 会大量繁殖,形成_____。严重时,湖面漂浮 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 B。你建议采用哪种简单方法进行判断?_______。
【答案】(1) ①. C ②. B ③. 藻蓝素和叶绿素
(2) ①.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 ②. 统一
(3) ①. 水华 ②.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细胞核来判断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A是细菌,B是蓝细菌(蓝藻),C是病毒,D是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小问1详解】
C无细胞结构,是病毒,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蓝细菌,其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小问2详解】
A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D是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
【小问3详解】
湖泊水体被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在宏观上,湖中B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绿藻是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细胞核来判断。
【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示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α-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______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pH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实验一的⑤补充完整________。
(4)如将实验一中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为什么?______。
(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无关 ②. 自
(2)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
(3)剩余量 (4) ①. 不科学 ②.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
(5)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ρ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
【解析】
【分析】表格分析: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实验二探究的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且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小问1详解】
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值属于无关变量,而在实验二中pH值属于自变量。
【小问2详解】
实验一的操作步骤有错误,该操作条件下可能酶与底物已经快速反应完成后又进行了相应的温度处理,导致实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处理保温后再混合。
【小问3详解】
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变量是酶活性,检测的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淀粉的 剩余量。
【小问4详解】
由于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因此实验一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即实验一中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不科学,无法排出温度对实验本身的影响,从而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问5详解】
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说明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ρ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