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15第1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15第2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15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15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15,共12页。
    课时作业15 万有引力与航天()时间:45分钟12017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C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解析: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的轨道半径与组合体运行的轨道半径相同.由Gmr可得T,可见周期与m无关,周期不变,A项错误.由Gmv,可知速率vm无关,故速率不变,B项错误.组合体质量m1m2>天宫二号质量m1,则动能变大,C项正确.由maa,可知向心加速度与m无关,故不变,D项错误.2(多选)荷兰某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让志愿者登陆火星、建立人类聚居地的计划.登陆火星需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T>T>TB.飞船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C.飞船在P点从轨道变轨到轨道,需要在P点朝速度方向喷气D.若轨道贴近火星表面,已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T>T>T,选项A正确;飞船在P点从轨道变轨到轨道,需要在P点朝速度方向喷气,从而使飞船减速到达轨道,则飞船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选项B错误,C正确;根据G2R以及MπR3ρ,解得ρ,已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选项D正确.故选ACD.3.如图所示,abcd为四颗地球卫星,a静止在地球赤道表面还未发射,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若bcd的运动均可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a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B.在相同时间内bcd转过的弧长相等Cc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为Dd的运动周期可能为20小时解析:静止在地球表面还没有发射的卫星,万有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其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即FNma0,而mg,所以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a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选项A正确;由Gm可得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v,由于b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小,其线速度最大,d卫星的轨道半径最大,其线速度最小,所以在相同时间内b卫星转过的弧长最长,d卫星转过的弧长最短,选项B错误;地球同步卫星c运动周期为24小时,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为,选项C错误;高空探测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其运动周期一定大于24小时,选项D错误.42017925928期间,微信启动新界面,其画面视角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变成华夏大地中国().新照片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风云四号拍摄,见证着科学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风云四号可能经过无锡正上空B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C.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运动的动能都相等D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解析:由题可知,风云四号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而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正上空,且高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根据Gman,得an,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r为轨道半径,因风云四号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月球的轨道半径,故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故B正确;与风云四号同轨道的卫星都是同步卫星,故线速度一定相同,但不知道各个卫星的质量是否相等,根据Ekmv2知动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7.9 km/s是卫星围绕地球表面运行的最大线速度,它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而风云四号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根据v可知,其线速度小于7.9 km/s,故D错误.52018212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工程的两颗组网卫星.已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21 500 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地球同步卫星离地的高度约为36 000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B.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C.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D.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北斗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根据公式Gmr可得T可知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北斗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周期,即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小于24小时,选项A错误;根据公式G2r可得ω,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所以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选项B正确;根据公式Gm可得v,可知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所以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选项C错误;根据公式Gma可得a,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故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选项D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圆a和椭圆b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卫星轨道,其中圆a是地球同步轨道.现在有AB两颗卫星分别位于ab轨道运行,但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已知AB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地球自转周期为T0P为轨道b的近地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卫星A是地球同步卫星B.卫星BP点时动能最大CT0T1DT1<T2解析:a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A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所以不是地球同步卫星,选项A错误;卫星B在椭圆轨道上,在近地点P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选项B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r,得出周期T,可知卫星A与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高度相等,周期相同,选项C正确;椭圆轨道与圆轨道对比周期,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常数),卫星A的轨道半径大于卫星B的轨道半长轴,所以T1>T2,选项D错误.7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系统.2017115,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1号和2号在西昌一箭双星发射升空,其中的1号卫星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把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1)1号卫星绕地球的线速度v的大小;(2)1号卫星绕地球运行周期T.解析:(1)1号卫星绕地球的线速度是vGm 解得v(2)1号卫星周期为T,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m2(Rh)解得T2π(Rh)答案:(1) (2)2π(Rh)8(2018·天津卷)(多选)201822,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CD )A.密度   B.向心力的大小C.离地高度   D.线速度的大小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灵活掌握卫星向心加速度的不同表达式是解题关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mamm(Rh),其中GMgR2,可以求得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和卫星线速度v;由于不知道卫星的质量m,无法求出卫星所受向心力和卫星的密度.故选项AB错误,选项CD正确.
    9(2019·江苏省淮安、宿迁联考)(多选)2017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假设天舟一号从B点发射经过椭圆轨道运动到天宫二号的圆轨道上完成交会,如图所示.已知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为r,天舟一号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AB两点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AC )A.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B.天舟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D.天舟一号在A点的速度大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解析:7.9 km/s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卫星越高,线速度越小,则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选项A正确;11.2 km/s是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则天舟一号的发射速度小于11.2 km/s,选项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为常数,已知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r,天舟一号的周期T以及半长轴(rR),可求出天宫二号的周期T1,再根据Gmr可求解地球的质量,选项C正确;天舟一号在A点加速才能进入天宫二号所在的轨道,则天舟一号在A点的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选项D错误;故选AC.10(2019·河南郑州一模)(多选)20168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如图所示为墨子号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500 km高的轨道上实现两地通信的示意图.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工作时,两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雷达方向一直是固定的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 km/sC.可以估算出墨子号卫星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D.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解析:由于地球自转的周期和墨子号的周期不同,转动的角速度不同,所以工作时,两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雷达方向不是固定的,故A错误.7.9 km/s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则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 km/s,故B正确.由于墨子号卫星的质量未知,则无法计算墨子号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故C错误.由mg可求出地球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可求出其体积,进而可以求地球的密度,故D正确.11(多选)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解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可得T,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A项正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可得v,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B项错误;如果测出周期,则有M,如果再知道张角θ,则能通过几何关系求得该星球半径为rRsin,从而求出星球的体积Vπr3πR33,两者结合可求得星球的平均密度ρC项正确;而D项中由轨道半径无法求得星球半径,故不能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项错误.12(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两个天体(包括人造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并具有由相对位置决定的引力势能.如果两个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当它们相距无穷远时势能为零,则它们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为Ep=-G.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一般是把它先送入较低的圆形轨道,如图中轨道,再经过两次点火,即先在图中a点处启动发动机,向后喷出高压气体,卫星得到加速,进入图中的椭圆轨道,在轨道的远地点b处第二次点火,卫星再次被加速,此后,沿图中的圆形轨道(即同步轨道)运动.设某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轨道距地面非常近,轨道距地面的距离近似为6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并且每次点火经历的时间都很短,点火过程中卫星质量的减少可以忽略.求:(1)从轨道转移到轨道的过程中,合力对卫星所做的总功是多大?(2)两次点火过程中高压气体对卫星所做的总功是多少?解析:(1)卫星沿轨道做圆周运动,满足GmmgEk1mvmgR卫星沿轨道做圆周运动,则GmEk2mv合力做的功WEk2Ek1mgR=-.(2)卫星在轨道上的引力势能Ep1=-=-mgR卫星在轨道上的引力势能Ep2=-=-高压气体所做的总功W(Ep2Ek2)(Ep1Ek1).答案:(1) (2) 

    相关试卷

    课时作业15—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物理全册综合课后复习题,共7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1: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1,共9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36: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36,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