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5第1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5第2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5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5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45,共10页。
    课时作业45 机械波时间:45分钟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海豚发出的声波比无线电波传播的速度快,方向性好B.蝙蝠利用超声脉冲导航,当它飞向某一墙壁时,接收到的脉冲频率大于它发出的频率C.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D.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能产生稳定的干涉解析: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海豚的声呐系统发出的是超声波,故A错误;蝙蝠利用超声脉冲导航,当蝙蝠飞向某一墙壁时,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它接收到从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脉冲频率大于它发出的频率,故B正确;当声波的频率等于玻璃杯的固有频率时,玻璃杯震荡最剧烈,最容易被击碎,即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故C正确;根据干涉产生的条件可知,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能产生稳定的干涉,故D正确.2(多选)B超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向人体发射一组超声波,其遇到人体组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类似回声),通过探头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经过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处理,形成了我们今天的B超图象(如图甲所示).图乙为仪器检测到发送和接收的超声波图象,其中实线为沿x轴正方向发送的超声波,虚线为一段时间后遇到人体组织后沿x轴负方向返回的超声波.已知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速度约为1 50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根据题意可知此超声波的频率约为1.25×105 HzB.图乙中质点A在此后的1 s内运动的路程为1 500 mC.图乙中质点B此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D.图乙中质点AB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由图象可知该超声波的波长为12 mm,波速为1 500 m/sT,可得f1.25×105 HzT8×106 s,故A选项正确;质点A振动的路程s×4A2 000 m,故B选项错误;虚线为沿x轴负方向返回的超声波,可知质点B此时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C选项正确;图乙中质点AB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D选项错误.3(多选)均匀介质中相距为a的两个波源S1S2,振动频率均为f,产生的简谐横波沿其连线相向传播,振幅为A,波速为v.OS1S2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两波源的振动方向和初始相位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质点O的振动频率为fB.质点O的振动频率为2fC.质点O的振幅为2AD.只要不满足an(n1,2,3),质点O的振幅就一定小于2AE.质点O的振动可能与波源S1S2不同步解析:S1S2的振动在O点叠加,路程差x1x20,所以O点为振动加强点,即振幅为2A,频率仍为f,故AC正确,BD错误;只有到波源的距离等于波长整数倍的质点的振动才与波源同步,所以质点O的振动可能与波源S1S2不同步,故E正确.4(多选)波源St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abcab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2 m6个质点,SaSa2 mt0时刻各质点均处于平衡位置,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 m/s,当t0.25 s时波源S第一次达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t5.25 s时质点b处于波谷Bt1.35 s时质点a的速度正在增大C.波传到c质点时,质点c开始向上振动D.任意时刻质点a与质点a的振动状态完全相同E.若接收器向距它20 m的波源S匀速远离,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1 Hz解析:t0.25 s时波源S第一次达最高点,波源S振动了周期,波的周期为T4×0.25 s1 s,波传到b质点的时间为t s1 s,则T5.25 s时,b质点已经振动了4.25 s4T,又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则t5.25 s时质点b处于波峰位置,选项A错误;波传到a质点经历的时间是0.5 s,则t1.35 s时,a质点已经振动了0.85 sTT,又a质点初始时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知t1.35 s时质点a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正在增大,选项B正确;因波源S起振方向向上,则当波传到c质点时,质点c的振动方向向上,选项C正确;因质点a与质点a与波源距离相同,则任意时刻质点a与质点a的振动状态完全相同,选项D正确;波的频率为1 Hz,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若接收器向距它20 m的波源S匀速远离,则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小于1 Hz,选项E错误.5(多选)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内,有三个质点abc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ab6 mac8 m.在t10时刻ab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象均如图乙所示,所形成的机械波在水平面内传播,在t24 sc点开始振动( ABC )A.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 m/sB.该列波的波长是2 mC.两列波相遇后,c点振动加强D.两列波相遇后,c点振动减弱E.两列波相遇后,c点振动先加强后减弱解析:a点振动产生的机械波最先到达c点,则根据关系式v可知波速v2 m/s,选项A正确;由于v,则λvT2 m/s×1 s2 m,选项B正确;a波比b波早到达c点的时间t1 s,即两列波到达c点时,使c点振动加强,产生共振,由于两列机械波频率相同相干涉,故c总是振动加强点,选项C正确,选项DE错误.6(多选)(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E )A.波向左传播B.波速为40 m/sCt0.10 s时,质点Py轴正方向运动D.从t0t0.05 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20 cmE.从t0t0.25 s,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50 cm解析:(a)(b)两图可知,波向右传播,A项错误.由(a)图可知波长λ8 m,由(b)图可知周期T0.2 s,则波速v40 m/sB项正确.由于t0.10 s,则t0.10 sP处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C项正确.从t0t0.05 s的这内,P运动的路程小于20 cmD项错误.0.25 s1T,则从t0t0.25 s时间内,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5A5×10 cm50 cmE项正确.7.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此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且当t0.55 s时质点P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问:(1)该简谐横波的波速v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t0t1.2 s,质点Q运动的路程L是多少?(3)t1.2 s时,质点Q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s的大小是多少?解析:(1)此波沿x轴负向传播;t10t20.55 s这段时间里,质点P恰好第3次到达y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则有T0.55 s,解得T0.2 s简谐波的波长为λ0.4 m,则波速v2 m/s(2)t10t31.2 s这段时间里,质点Q恰经过了6个周期,即质点Q回到始点,由于振幅A5 cm,所以质点Q运动的路程为L4A×64×5×6 cm120 cm(3)质点Q经过6个周期后恰好回到始点,则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为s2.5 cm.答案:(1)2 m/s,沿x轴负向传播 (2)120 cm(3)2.5 cm8(2019·山东聊城一模)(多选)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图甲是t1 s时的波形,图乙是介质中x2 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E )A.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1 m/sBt2 s时,x2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为y轴负向Cx1 m处质点和x2 m处质点振动步调总相同D.在1 s的时间内,波动图象上任意质点通过的路程都是10 cmE.在t1 st2 s的时间内,x0.5 m处质点的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由甲图知,波长λ2 m,由乙图知,质点的振动周期为T2 s,则波速为v1 m/s,由乙图知,t1 s时刻,x2 m处质点向上运动,根据甲图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A错误;由乙图知,t2 s时刻,x2 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为y轴负向,故B正确;因Δt1 s,则在x1 m处质点和x2 m处质点相距半个波长,振动步调总相反,故C错误;1 s的时间内,波的图象上任意质点通过的路程都是两个振幅,为10 cm,故D正确;在t1 st2 s经历的时间为Δt1 st1 s时刻x0.5 m处的质点位于波峰,则在t1 st2 s的时间内该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E正确.9(2019·四川成都一诊)(多选)两波源分别位于x0x20 cm处,从t0时刻起两波源开始振动,形成沿x轴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为t0.04 s时刻两列波的图象.已知两波的振幅分别为A12 cmA23 cm,质点P的平衡位置在x1 cm处,质点Q的平衡位置在x18 cm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E )A.两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相同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为12Ct0.05 s时,质点P向下振动,质点Q的坐标为(18 cm,-3 cm)D两列波将在t0.1 s时相遇,之后叠加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Et0.12 s时,x10 cm处的质点位移为零解析:由图可知,简谐横波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简谐横波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而波源的起振方向与波前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故A错误;由图可知简谐横波的波长为λ2 cm,简谐横波的波长为λ4 cm,则两列波的波长之比为12,故B正确;由图可知,t0.05 s时质点P处在平衡位置且正向下振动;质点Q处在负向位移最大处,同时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则质点Q的坐标为(18 cm,-3 cm),故C正确;两列波的波长不相等,波速相等,所以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无法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故D错误;由波的图象和波的平移法可知t0.12 s时,简谐横波x10 cm处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简谐横波x10 cm处的质点也处在平衡位置,所以此处的质点位移为零,故E正确.10(2019·河南濮阳一模)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为传播方向上一质点,图象为t0时刻的波形,此时P点的纵坐标为 cm.若经过时间Δt0.1 sP点首次到达波峰.求:(1)波的传播速度v(2)t0时刻起,再经过t0.5 s质点P的位置坐标和在这段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解析:(1)根据波形可知:λ1 m,质点振幅A2 cm由图象可知,波动方程为y0.02sin2πx(m),将P点纵坐标代入,结合图象解得P点的坐标为由于经过时间Δt0.1 sP点首次到达波峰,即P点左侧相邻的波峰传播到P点,距离等于Δx m m波的传播速度v代入数据可得v1.25 m/s(2)波的传播方向上任意质点的振动周期T代入数据可得T0.8 s假设质点P在此过程中振动了n个周期,则tnT代入数据可得nt0时刻P向上振动,t0.5 sP点首次到达波谷位置,所以质点P运动的路程s(2)2A(6) cm此时P在波谷位置,所以P点坐标为.答案:(1)1.25 m/s (2) (6) cm11.有两列简谐横波ab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a波的周期Ta1 s.(1)求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2)t0时刻开始,最短经过多长时间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解析:(1)由题图可知ab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a2.5 mλb4.0 m,两列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为v2.5 m/s(2)a波的波峰传播到x1.0 m处经历的时间ta(m0,1,2)b波的波峰传播到x1.0 m处经历的时间tbΔx1.5 m(n0,1,2)tatbt 联立解得5m8n1分析知,当m5n3时,x1.0 m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0.16 m,经过时间最短.m5代入t,解得t5.4 s答案:(1)2.5 m/s (2)5.4 s 

    相关试卷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2: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2,共10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37: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37,共11页。

    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35: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课时作业35,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