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地区专用)
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成都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成都专用),文件包含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成都专用解析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成都专用考试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成都专用参考答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成都专用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
物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学校组织体检时测得小高的身高是1.68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后一位数字“0”可以省去不写
B.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C.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D.0.680m是估计值
【答案】C
【解答】解:A、末位数字零,表示估读值,不可以省去不写,故A错误;
B、测得小高的身高是1.680m,其中最后一个0就是估计值,8对应的分度值为cm,故B错误;
C、由记录结果可知,准确值是1.68m,此结果精确到cm,故C正确;
D、估读值为0.000m,故D错误。
故选:C。
2.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并把载人航天活动拓展到空间站的国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以下列哪项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
A.大地 B.发射架
C.中国天宫空间站 D.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
【答案】D
【解答】解: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它与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与大地、发射架、中国天宫空间站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故认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
故选:D。
3.甲、乙两小车运动速度之比为3:2,运动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运动时间之比为( )
A.3:4 B.3:1 C.1:4 D.1:3
【答案】D
【解答】解:根据t=可知甲、乙运动时间之比:==×=×=。
故选D。
4.在如图所示的小实验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甲图:时轻时重地拨动钢尺
B.乙图:正在抽气的真空罩中的手机铃声
C.丙图:改变塑料片划过梳子的速度
D.丁图:发声的音叉弹开小球
【答案】B
【解答】解:A、如图,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轻重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A错误。
B、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瓶内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传声能力越来越差,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可以推知当瓶内是真空时,不能听到声音,说明声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
C、如图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改变塑料片划过梳子的速度,改变梳子齿的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音叉的微小振动引起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排箫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长短不一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答案】A
【解答】解:排箫由参差不齐的竹管组成,是为了改变竹管内空气柱振动时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A。
6.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利用次声预报仪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答案】B
【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利用次声预报仪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7.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树叶缝隙间一个“△”形的小孔上,则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形 C.“□”形 D.“〇”形
【答案】D
【解答】解: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物体的像,而不是小孔的像;
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形的小孔上,会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因为太阳是圆的,因此光斑的形状是圆形,即:“〇”形。
故选:D。
8.下列成语所涉及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一叶障目 B.坐井观天
C.杯弓蛇影 D.凿壁偷光
【答案】C
【解答】解:A、一叶障目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坐井观天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
C、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正确;
D、凿壁偷光,是由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晓华家的小猫每天都要在镜子前美美地欣赏一番。当小猫逐渐靠近平面镜时,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B.逐渐变大,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C.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D.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答案】C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小猫逐渐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但是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故选:C。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B.若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移到光具座70cm刻度处,此时像距等于物距,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
C.若只移动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D.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需将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故A错误;
B、由A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20cm>2f,所以当光屏移动至70cm处,此时u=v≠2f,所以不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由于在凸透镜成实像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只将凸透镜移到45cm时,光屏上依然成像,故C正确;
D、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延迟光线的会聚,所以需将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11.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激光矫正近视,是对眼角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图A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厚,图B中间薄边缘厚,符合凹透镜的特点,图C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不符合题意,图D是多块凹透镜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雨后的彩虹说明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称其为色光的三原色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紫外线会增强
D.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答案】B
【解答】解:A、雨后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彩虹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A错误;
B、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故B正确;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发出的红外线会增强,故C错误;
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13.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甲的体温示数是38.5℃,因为匆忙体温计没有甩,就来测量患者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一定发烧了
B.乙不一定发烧
C.乙的体温可能高于38.5℃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38.5℃
【答案】B
【解答】解:甲的体温是38.5℃,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乙的体温等于或低于38.5℃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是38.5℃;如果乙的体温高于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5℃,即乙的实际体温,四个选项中只有B判断是正确的。
故选:B。
14.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答案】B
【解答】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
故选:B.
15.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答案】C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共36分)
16.如图所示,请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完成以下问题。
(1)图(a)甲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在探究海波熔化时的特点实验中应该选择温度计 (选填“甲”或“乙”)。
(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 s。
(3)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c)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g。
(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的和。
【解答】解:(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海波的熔点是48℃,为保证温度计不被损坏,要选择量程大于48℃的温度计,所以选择乙;
(2)图(b)中分针位于“4”、“5”之间,偏向5一侧,秒针位于38.5s处,所以秒表的读数是4min38.5s=278.5s;
(3)由图c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3g,物体质量m=100g+50g+20g+5g+3g=178g。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乙;(2)278.5;(3)178。
17.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解答】解:(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6.75×103m=1.35×104m,
由v=可得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9s。
故答案为:液体;9。
18.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 减弱噪声。
【解答】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20;传播过程。
19.国庆期间,观看电影《长津湖》时,大家自觉把手机设置成静音状态,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影片中通过声音能分辨不同的角色是因为 (选填声音的特性)不同,银幕常用 (选填“粗糙”或“光滑”)白屏,是因为白屏能反射 颜色的色光,发生了 反射(“镜面”或“漫”)。
【解答】解:(1)把手机设置成静音状态,有来电或信息等时,手机将不再发出声音,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区分不同的角色。
(3)银幕之所以采用粗糙的白布,是因为:①白色的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②光照射在粗糙的物体表面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这样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就都可以看到画面。
故答案为:声源;音色;粗糙;所有;漫。
20.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成功。火箭里的液态氢和液态氧是采用降低温度、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发射时,火焰喷到发射台下方的水池,水 ,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同时发射台周围出现很多“白气”,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
【解答】解:火箭里的液态氢和液态氧是既用降低温度,也用压缩体积的方式使气体液化的;火箭升空瞬间,喷向水池的火焰使水池中的水迅速汽化成为水蒸气,利用水的汽化吸热,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白气”是水蒸气在上升过程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汽化吸热;液化。
21.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ρ冰=0.9×103kg/m3)。
【解答】解: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根据ρ=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ρ′=2.5kg/m3;
水的质量为m=450g=0.45kg;
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4.5×10﹣4m3=450cm3,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由ρ=可得冰的体积V冰===0.5×10﹣3m3=500cm3。
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V=V冰﹣V水=500cm3﹣450cm3=50cm3。
故答案为:2.5;50。
三、作图计算题(共16分,22,23题每题2分,24,25每题6分)
2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3.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
【解答】解:选作出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与人眼的连线交平面镜于点为入射点,从而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和入射点连线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
24.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求:
(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
(2)从福州至上海需多长时间;
(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里程
1
福州
始发站
08:00
0km
2
南平北
08:33
08:35
2min
121km
3
建瓯西
08:53
08:55
2min
174km
4
武夷山东
09:11
09:13
2min
225km
12
上海
12:37
终点站
876km
【解答】解:(1)由表可知,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s=876km﹣0km=876km。
(2)由表可知,从福州开车的时间t1=08:00,到上海的时间t2=12:37,
则从福州至上海所用时间:
t=t2﹣t1=12:37﹣08:00=4h37min≈4.62h。
(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
v==≈189.6km/h。
答:(1)从福州至上海的距离为876km;
(2)从福州至上海需要的时间为4.62h;
(3)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189.6km/h。
25.一只空瓶质量是5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05k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25kg。(ρ酒精=0.8×103kg/m3,ρ盐水=1.2×103kg/m3,ρ植物油=0.9×103kg/m3)
(1)求这个瓶子的容积;
(2)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它可能是什么液体?
【解答】解:(1)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1.05kg﹣0.05kg=1.0kg,
由ρ=得水的体积:
V水===1.0×10﹣3m3,
则这个瓶子的容积V=V水=1.0×10﹣3m3;
(2)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1.25kg﹣0.05g=1.2kg,
另一种液体的体积:
V液=V=1.0×10﹣3m3,
液体的密度:
ρ液===1.2×103kg/m3;
(3)由题知,该液体可能是盐水。
答:(1)这个瓶子的容积为1.0×10﹣3m3;
(2)这种液体的密度为1.2×103kg/m3;
(3)它可能是盐水。
四、实验题(共18分)
2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斜面应选择 (选填“较缓”或“较陡”)的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选填“路程”、“速度”或“时间”)。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cm/s。可以发现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1)斜面应选择较缓的坡度,这样设计可以使小车下滑速度较慢,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3)实验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A点在80.0cm位置,B点在40.0cm位置,C点在0.0cm位置,因此AB段的距离为:
sAB=80.0cm﹣40.0cm=40.0cm;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vAB===25cm/s;
BC段的距离为:
sBC=40.0cm﹣0.0cm=40.0cm;
小车通过BC段的时间为:
tBC=tAC﹣tAB=2.4s﹣1.6s=0.8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
vBC===50cm/s;
因为vAB<vBC,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较缓;时间;
(2)25;50;小于。
27.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 。
②在调整铁圈B的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③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段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
(2)待冰完全熔化后取出试管,将温度计玻璃泡放入水中(与容器不接触),用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④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FG段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正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
【解答】解:(1)①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碎冰块受热均匀;
②调整铁圈高度时,应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铁圈高度,因此需要点燃酒精灯;
③分析图象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为晶体,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从图丁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为98℃;
故答案为:(1)①使碎冰块受热均匀;②需要;③晶体;固液共存态;(2)④98;不变。
28.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 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40cm3;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60cm3,则小物块的体积为 cm3。
(4)小物块的密度ρ= g/cm3。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如图丙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为20cm3。
②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为36cm3。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上升至V3为40cm3。
由以上测量数据可知:物块的质量m= g,物块的密度ρ= g/cm3。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调节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乙可知,天平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示数是1.2g,物体的质量是10g+5g+1.2g=16.2g;
(3)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此时量筒示数是60ml,物体的体积是60ml﹣40ml=20ml=20cm3;
(4)物体的密度ρ===0.81g/cm3;
(5)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20cm3,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为36cm3;V排=36cm3﹣20cm3=16cm3,漂浮时物体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m=ρ液V排=1.0×103kg/m3×16×10﹣6m3=16×10﹣3kg=16g;
将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用细针压物体,将物体浸没入水,记下此时量筒的读数V3=40cm3,则物体的体积V=V=V3﹣V1=40cm3﹣20cm3=20cm3;
根据公式得,=0.8g/cm3。
故答案为:(1)水平;右;(2)16.2;(3)20;(4)0.81;(5)16;0.8。
B卷(共20分)
一、 不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得0分)
(多选)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答案】AC
【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正确;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2.以下操作中,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答案】ACD
【解答】解: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改变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改变响度,但不能改变频率,所以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
故选:ACD。
(多选)3.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米,再经过2秒钟,他的影子长为1.8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灯距离地面8.5米
B.路灯距离地面约为4.8米
C.头顶的影的移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D.头顶的影的移动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AC
【解答】解:据题意,可得到以下示意图:
如图,人的身高CG=EH=1.7m,路灯高为AB,第一次影子长为CD=1.3m,第二次影子长为EF=1.8m,2s内人前进的距离CE=1m/s×2s=2m,根据题意得:
(1)因为△GCD∽△ABD,所以=,
代入数据得:=;
(2)因为△HEF∽△ABF,所以=,
代入数据得:=;
(1)(2)两式联立解得:BC=5.2m,AB=8.5m;故A正确,B错误。
设人从图中B点开始向右以v1速度匀速右移,移动时间为t,则人头影子也从B点开始,移动速度为v2,BD=v2t,BC=v1t,因为△GCD∽△ABD,所以 =;
所以=,变形后得,v2=v1,因AB为路灯高,CG为人高,v1为人运动速度,在本题中均为定值,故v2为定值,即人头影子为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错误。
(2)另解:设经任意时间t,影子移动到D点,再经时间t影子移动到F点(图依然可用第一问的图),人速度为1m/s,则BC=CE=t
因为△GCD∽△ABD,所以CD/BD=CG/AB,由已知得(BD一t)/BD=1.7/8.5,解得BD=8.5t/6.8
又因为△HEF∽△ABF,所以EF/BF=HE/AB,由已知得(DF一DE)/(BD+DF)=HE/AB,继续代入已知得(DF﹣(2t﹣BD))/(BD+DF)=1.7/8.5,将BD=8.5t/6.8代入该式解得DF=8.5t/6.8,即BD=DF,
由设知BD,DF为两个任意时间间隔t影子所走距离,同样时间,距离相同,即影子速度相同,证明影子匀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多选)4.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答案】AC
【解答】解:
A、读图可知,甲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0min﹣10min=10min,乙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7min﹣17min=10min,二者时间相同,说明吸收热量相同。故A正确;
B、读图可知,乙图象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高,即乙的熔点高,故B错误
C、从图象可以看出,在前10min之内,甲乙均为固态,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加热时间较长,说明乙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故C正确;
D、从图象可以看出,甲在20min之后为液态,乙在27min之后为液态,两条图线平行,说明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热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5.用同种金属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球,其中有一种是实心的,有一种是空心的。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金属球是空心的
B.甲、乙两种金属球的质量之比为5:3
C.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3
D.空心的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之比为2:5
【答案】ABD
【解答】解:“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甲球,在天平的右盘放5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可得3m甲=5m乙,即=,
因m甲重,二者体积相等,所以甲球是实心的,乙球是空心的;
总体积等于甲球的体积V=
乙球的实心部分体积V2=,空心部分V3=V﹣V2=﹣=,
空心金属球中实心部分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比:==。
空心金属球中空心部分体积与整个球的体积比:==。
综上分析,选项ABD正确。
故选:ABD。
二、综合题(第6题4分,第7题6分,共10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回答下列问题:
(1)双耳效应主要是利用同一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 不同和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 。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3)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解答】解:(1)根据文中“时间差”、“声级差”和“音色差”,可知同一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响度不同和音色不同;
(2)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距离左耳较近,即声源可能在人的左后方,故B正确;
(3)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雷声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地面、山丘等障碍物多次反射,传来隆隆不断的雷声,不是双耳效应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
BCD、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都是利用双耳效应,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故答案为:(1)响度;音色;(2)B;(3)A。
7.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现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试求:
(1)配制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
(2)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
(3)应加盐或加水多少g?
【解答】解:(1)设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ρ,
盐水的密度:
ρ===1.2×103kg/m3,
∵ρ>ρ0=1.1×103kg/m3,
∴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
(2)盐水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减小密度;
(3)设应加水的质量为△m,则加水后m总=m+△m,
而△m=ρ水△V,△V=,
∴V总=V+△V=V+,
由ρ0=得:
1.1×103kg/m3===,
解得:△m=0.5kg=500g。
答:(1)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
(2)应加水;
(3)加水500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成都专用),文件包含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成都专用解析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成都专用考试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成都专用参考答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C成都专用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重庆专用),文件包含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重庆专用解析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重庆专用考试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重庆专用答题卡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重庆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天津专用),文件包含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物理-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天津专用考试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