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5:质量和密度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5:质量和密度第1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5:质量和密度第2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5:质量和密度第3页
    还剩7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5:质量和密度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5:质量和密度,共79页。
    专题5: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2•岳阳)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
    B.“冰墩墩”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
    C.水结成冰后,密度不变
    D.飞机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
    2.(2022•玉林)当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2022•邵阳)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
    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4.(2022•陕西)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
    A.一枚硬币 B.一个鸡蛋 C.一支铅笔 D.一名中学生
    5.(2022•杭州)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6.(2022•南充)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36.8℃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C.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7.(2022•毕节市)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粒大米 C.比赛用铅球 D.小石块
    8.(2022•河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9.(2022•自贡)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10.(2022•兰州)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11.(2022•湖北)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收集了一满罐的月球土壤(简称“月壤”),科研人员称出其质量为1731g,与计划的2000g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收集罐的容积是按照月壤密度为1.6×103kg/m3而设计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小了
    B.若将月壤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则每份的密度都变小
    C.收集罐的容积为1.25×10﹣3m3
    D.月壤的实际密度大于1.6×103kg/m3
    12.(2022•陕西)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
    A.一枚硬币 B.一个鸡蛋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铅笔
    13.(2022•枣庄)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m3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14.(2022•绥化)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158g,0.75g/cm3 B.90g,0.9g/cm3
    C.140g,0.9g/cm3 D.248g,1.4g/cm3
    15.(2022•河南)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ρ水 B.ρ水
    C.ρ水 D.ρ水
    16.(2022•宜昌)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8倍
    17.(2022•扬州)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18.(2022•衡阳)同学你好!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我们都感知和体验了不少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物理量。请你指出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5m/s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19.(2022•泰安)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50cm3
    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7g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63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20.(2022•云南)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21.(2022•绍兴)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秒表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22.(2022•哈尔滨)小明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测量过程中,当横梁恢复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23.(2022•云南)如图所示,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块的质量,该物块的质量为    g。
    24.(2022•齐齐哈尔)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坐底深度10909米,到达海底后,它携带的一颗备用螺丝钉的质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歼﹣20”战机机身是用强度较高、密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25.(2022•眉山)夏天气候炎热,小明为了解暑将一杯凉开水放入冰箱速冻成冰,这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    、密度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6.(2022•安徽)用托盘天平测量一金属块的质量,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

    27.(2022•遂宁)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    g;最后用量筒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3。

    28.(2022•上海)某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2)金属会热胀冷缩;(3)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克/厘米3)
    0.9998
    0.9996
    0.9994
    0.9991
    0.9990
    0.9101
    ①根据表格中温度和密度的数据,得出结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0~4摄氏度时,   。
    ②指出水管“爆裂”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    。
    29.(2022•河池)某品牌盒装酸奶净含量250g,酸奶的体积约200mL,可估算酸奶的密度为    g/cm3;如果从酸奶盒中倒出一半酸奶后,剩余酸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2022•枣庄)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kg/m3。

    31.(2022•永州)金浩山茶油是永州的优质食用油,享誉全国。小文想测量金浩山茶油的密度,进行如下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调节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在一个空烧杯中倒入适量金浩山茶油,用调节好的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    g;将烧杯中的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茶油体积为    cm3;将烧杯和剩余茶油放在天平上称量,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36g。根据测量结果可计算出金浩山茶油的密度为    kg/m3。

    32.(2022•广安)小杰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    g。

    33.(2022•海南)一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为3.0×103kg/m3,体积为10﹣4m3,其质量为    kg。把它做成空心球放入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体水槽中,球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此时水对槽底的压强增大了150Pa,则球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c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4.(2022•广东)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    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35.(2022•邵阳)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小红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滴水龙头浪费水”的实验,先将一个质量为14g的空烧杯放在一个滴水龙头下面接水1h,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为    g。

    36.(2022•内江)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37.(2022•怀化)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怀化市某乡积极发展本地特色养蜂产业。该乡的小张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了解到蜂蜜品质与密度有关,他和同学想在实验室测量自家蜂蜜的密度
    (1)他首先应该把天平放在    上。
    (2)小张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    放在正确的位置。
    (3)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蜂蜜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m总=   g。
    ②将部分蜂蜜倒入量筒中,其体积如图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烧杯总质量为32.4g,则所测蜂蜜的密度为    g/cm3。
    (4)细心的同学发现量筒的侧壁上粘有蜂蜜,他们认真分析得出蜂蜜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小题)
    38.(2022•赤峰)小军同学测量一个长方体物体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军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横梁静止时天平情况如图甲所示。小军同学能否立即去调节平衡螺母:   ,请说明理由:   。
    天平调节好后,小军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情况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用刻度尺测量了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为40cm3。
    (2)小军回家告诉姐姐说:“我今天在学校测量出一个固态物体的密度为    g/cm3,它是密度表(表格所示)所列物质的一种。这应该是哪种物质?”请你替小军的姐姐做出正确回答:   (填物质名称)。
    物质
    密度/(kg•m﹣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0.9×103
    39.(2022•恩施州)为测量酸奶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时,将游码归零后,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可使横梁平衡;
    (2)利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5g,向水平台上的量筒中倒入酸奶,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其体积;将量筒中的酸奶倒入空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55.4g;则所测酸奶的密度为    g/cm3;
    (3)按上述测量方法,由于量筒沾附液体的影响,会使测得的结果偏    。
    40.(2022•十堰)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红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小红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乙、丙为某次实验的部分情景,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按测量操作的完整步骤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   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62.4
    40.0
    20.0
    ②   
    41.(2022•宁夏)近几年,宁夏各市、县对老旧小区楼房进行外墙保温改造。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研究保温材料的各种性能及其应用。他们从市场上选择了三种常用的保温材料进行研究,如图1,材料相关信息如表。
    项目
    Ⅰ号
    Ⅱ号
    Ⅲ号
    聚氨酯泡沫
    聚苯乙烯泡沫
    岩棉
    传热系数 W/(m•K)
    0.033
    0.042
    0.065
    防火性能
    阻燃B1级
    阻燃B1级
    不燃A级
    吸水性%
    ≤0.08
    ≤0.2
    ≤5
    隔音性


    一般
    最高使用温度℃
    75
    65
    600
    Z/(kg/m2)
    1.4
    1.0
    2.4

    (1)高空坠物存在安全隐患,同学们观察表格中缺少密度信息,于是选取了表中的一种材料进行密度测量,如图2所示。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小块这种材料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    g。
    ②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的体积。
    ③如图丙所示,用铁丝将保温材料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则该材料的密度为    g/cm3,此时测得的密度会比实际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由表中信息可知,保温材料的吸水性很小,忽略材料吸水性)
    (2)当保温材料的厚度一定时,为了方便比较材料的性能,在表格中的项目里引入参数“Z”,单位为kg/m2。同学们观察表格中的Z,猜想它可能与材料密度有一定关系。
    ①已知保温材料厚度均为h,请推导出Z与材料密度ρ的关系。(结果用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②三种材料厚度均为5cm,请利用上述实验中测出的密度值计算出该材料的Z值,并推断出它是哪种材料?
    ③若一栋楼某一侧面的面积为300m2,则需要Ⅰ号保温材料的质量是    kg。
    (3)请根据你家居住地的气候特点、房屋高度及表格中保温材料的相关性能,为你居住的房屋选出一种合适的保温材料,并说明选择依据。(注:传热系数越大,保温性能越差)
    选择    号保温材料。
    选择理由:   。
    42.(2022•北京)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43.(2022•长沙)篆刻爱好者小庆收藏了一枚印章,为了鉴别印章所用石料,他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印章的密度。

    (1)图甲是他在实验室用天平测量印章质量时的场景,请指出他操作的不当之处:   。
    (2)改为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枚印章的质量是    g。
    (3)小庆把印章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求出这枚印章的密度为    g/cm3。
    44.(2022•晋中)暑假,小明和同学们到灵石红崖大峡谷旅游。导游介绍说,峡谷泉水富含矿物质,密度比普通水大很多。小明装回一瓶泉水,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实验,测量泉水的密度并与普通水进行比较。
    (1)把天平放到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将适量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泉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泉水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你认为这样测出的泉水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泉水和普通水,分别测出它们的    ,这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45.(2022•山西)山西竹叶青酒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草本健康酒,它以汾酒为基酒,配以名贵药材加工而成。有同学认为竹叶青酒与酒精的密度相同。是这样吗?于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测量与判断。
    (1)把天平放到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将适量竹叶青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竹叶青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竹叶青酒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你认为这样测出的竹叶青酒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酒精和竹叶青酒,分别测出它们的    ,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46.(2022•湖北)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静止时,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由于天平砝码损坏,实验小组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
    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
    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为2mL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乙所示。
    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g(水的密度为1g/cm3),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7.(2022•常德)小明想知道家里洗衣液的密度,于是与小华一起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    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37g。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洗衣液,测出烧杯和洗衣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洗衣液倒入量筒中,洗衣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3)要精确的测量洗衣液的密度,步骤(2)的实验顺序排列合理是    (只写①②③的序号)。
    (4)实验测得洗衣液的密度是    kg/m3。
    48.(2022•临沂)临沂是农业大市,被誉为“山东南菜园”,为提高蔬菜的品质及产量,可向蔬菜喷洒密度在1.03~1.05g/cm3之间的叶面喷施肥。小明用固体颗粒肥料和水配制了叶面喷施肥,为了确定配制的喷施肥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需先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适量叶面喷施肥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喷施肥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喷施肥的体积为    cm3。
    (4)将倒空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分度盘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应    ,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37g。
    (5)小明所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为    g/cm3。
    (6)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喷施肥的密度是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49.(2022•江西)某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面上,将    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所示,是测量过程中的某一场景,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10g砝码,   ,直至天平平衡,读出物体的质量。

    50.(2022•连云港)小明的奶奶过生日时,爸爸给奶奶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明想测量这条金项链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小明应先    ,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金项链的质量是    g。
    (3)将金项链浸没在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项链的体积是    mL。小明计算出这条金项链的密度是    kg/m3。
    (4)爸爸提出不用量筒,用图丁的弹簧测力计也能测出这条金项链的体积,他设想将金项链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将金项链浸没在水中(但不沉底)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两次示数之差可以计算出金项链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然后通过浮力计算出金项链的体积。你认为爸爸的测量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    。
    51.(2022•德阳)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    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    g。

    52.(2022•成都)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    。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    。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    。
    53.(2022•重庆)学习化学后,小明对老师配置的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很感兴趣,于是找来天平、烧杯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50.4g;再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    处相平,量筒中液体体积V=   mL。
    (3)再次将天平调平衡,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如图乙),m2=   g。
    (4)根据ρ=   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用m1、m2和V表示)。
    (5)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溶液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会导致所测溶液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4.(2022•锦州)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把石块放在天平的    盘中,用镊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3)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20cm3,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3;
    (4)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2;
    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3;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55.(2022•娄底)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了鹅卵石密度的测量。

    (1)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明用天平称量鹅卵石的质量时,在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此时小明取下最小的砝码,下一步操作是    (选填“A”、“B”);
    A.调节平衡螺母
    B.调节游码
    (3)当横梁再次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鹅卵石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是    kg/m3。
    (4)小亮的鹅卵石放不进量筒,他用烧杯和水也测出了鹅卵石的密度,他的实验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如图丁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使鹅卵石浸没水中,在烧杯壁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④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内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⑤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m1、m2、m3和ρ水表示)。
    56.(2022•乐山)物理实验小组为了测量小物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选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    g。
    (3)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mL,用细绳系住小物块沉入水中,待完全浸没后量筒中液面上升至80mL处,则小物块的体积为    cm3。
    (4)通过上述数据可求得小物块的密度为    g/cm3。
    (5)小红同学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该情况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57.(2022•泸州)小明在家庭实验室里对一方形物块的密度进行探究。
    (1)他先将物块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感觉比较轻;再将物块放入水中,发现能漂浮在水面且不吸水,从而表明了该物块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2)他从家庭实验室找来烧杯、量筒、记号笔、足够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细针,来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物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用记号笔在烧杯水面处作标记A。
    ②用细针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用记号笔在此时烧杯水面处作标记B,如图乙所示。
    ③从水中取出物块,在量筒中倒入90mL的水。
    ④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至标记A处,此时量筒内剩余水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    mL,由此可计算出该物块的质量为    g。
    ⑤继续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至标记B处,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40mL,由此可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反思其探究过程,在确认读数准确的情况下,从水中取出物块会带出少量水,导致测得物块的体积    ,质量    (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8.(2022•营口)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居家必备用品。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    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    g;
    ④消毒液的密度为    g/cm3。
    (3)小强测量一个木块(ρ木<ρ水)的密度,由于木块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电子秤、一根细钢针、烧杯和水设计如下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①如图A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②如图B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③   ,电子秤的示数为m3;
    ④木块密度ρ木=   (用m1、m2、m3和ρ水表示)。
    (4)测完密度后,小强发现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2g,则测得的木块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59.(2022•天津)小芳发现家中的一串珍珠项链能沉在水底,乐于探索的她想测量这串项链的密度。受到“曹冲称象”故事的启发,她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量的水(含取水工具,水的密度为ρ0)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②将项链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体积V2;
    ……

    请你帮小芳完成实验。要求:
    (1)写出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
    (2)写出珍珠项链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五.解答题(共1小题)
    60.(2022•苏州)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小明找来电子秤、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进行实验。
    ①把    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ρ=   (用m、V1和V2表示)。
    (2)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大米,小华用芝麻。你认为    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

    专题5:质量和密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2•岳阳)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
    B.“冰墩墩”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
    C.水结成冰后,密度不变
    D.飞机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制造
    【分析】(1)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3)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4)制造飞机时,要尽可能地减轻其质量,如何减轻质量,可以利用公式m=ρV分析。
    【解答】解:A、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冰墩墩”从地球带往太空,质量不变,故B正确;
    C、水结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于物体有热胀冷缩后,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物体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飞机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客机的质量越小,所以制造客机时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其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密度也会改变。
    2.(2022•玉林)当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解答】解:水结冰后,状态发生变化,所含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属性的理解,属于基础题目,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3.(2022•邵阳)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
    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A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B符合实际;
    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50g,故C不符合实际;
    D、做一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故D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4.(2022•陕西)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
    A.一枚硬币 B.一个鸡蛋 C.一支铅笔 D.一名中学生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一枚硬币的质量约6g=0.006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支铅笔的质量约6g=0.006k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5.(2022•杭州)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自行车 D.一辆汽车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一个鸡蛋60g=0.06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科学书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20kg左右。故C 符合题意;
    D、一辆汽车的质量在150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6.(2022•南充)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36.8℃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C.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7s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0.1kg,故B不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cm=2.6d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7.(2022•毕节市)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粒大米 C.比赛用铅球 D.小石块
    【分析】测量固体的密度需要分别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但是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解:AB、因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质量较小,单独测量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质量误差较大,同时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体积也较小,无法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准确测出其体积,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测量其密度,故A、B不合理;
    C、比赛用的铅球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用量筒和天平无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和质量,故C不合理;
    D、用天平可以准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同时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也能准确测出其体积,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准确测量其密度,故D合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物质密度测量的基本方法,但是需要考虑特殊情况,所选方案要符合实际。
    8.(2022•河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最大刻度线处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
    C.被测物体的质量总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可以将其直接放在盘中
    【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测量物体质量时,应该用镊子夹取砝码;
    (3)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4)称粉状物体以及容易回潮的物体、潮湿的化学药品的质量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
    【解答】解: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A错误;
    B、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应使用镊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故B正确;
    C、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故C错误;
    D、称粉状物体质量时,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上,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属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9.(2022•自贡)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不随质量和体积而变化,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解:A、根据ρ=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故密度小,故A错误;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B错误;
    C、航空器材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航空器材的质量越小,所以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0.(2022•兰州)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根据图像可知若甲、乙体积相等时,甲、乙的质量大小关系;
    (3)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密度,进而可得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4)根据图像可知若甲、乙质量相等时,甲、乙的体积大小关系。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乙的密度为:ρ乙===0.5g/cm3,
    甲的密度为:ρ甲===2g/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2g/cm3:0.5g/cm3=4:1,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从图上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1.(2022•湖北)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收集了一满罐的月球土壤(简称“月壤”),科研人员称出其质量为1731g,与计划的2000g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收集罐的容积是按照月壤密度为1.6×103kg/m3而设计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小了
    B.若将月壤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则每份的密度都变小
    C.收集罐的容积为1.25×10﹣3m3
    D.月壤的实际密度大于1.6×103kg/m3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无关;
    (2)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密度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收集罐的容积;
    (4)知道月壤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月壤的密度。
    【解答】解:A、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无关,月壤从月球带回地球后位置变化,但是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将月壤分成等质量的两份,由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B错误;
    C、由ρ=可知,收集罐的容积V===1.25×10﹣3m3,故C正确;
    D、月壤的密度ρ月壤===1.3835×103kg/m3<1.6×103kg/m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质量及其特性、物质的密度以及密度的公式的灵活运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
    12.(2022•陕西)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kg的是(  )
    A.一枚硬币 B.一个鸡蛋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铅笔
    【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从所学的质量单位中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即可。
    【解答】解:
    A、一枚硬币的质量在6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枚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的质量在10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3.(2022•枣庄)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m3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相同,故A错误;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故B错误;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样本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同种状态下密度相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
    14.(2022•绥化)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158g,0.75g/cm3 B.90g,0.9g/cm3
    C.140g,0.9g/cm3 D.248g,1.4g/cm3
    【分析】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158g;
    当液体体积为V2=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248g,根据“液体的质量+空烧杯的质量=总质量”列方程求出液体密度和空烧杯质量。
    【解答】解:设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由可得变形式m=ρV,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158g
    可得:ρ×20cm3+m杯=158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248g
    可得:ρ×120cm3+m杯=248g﹣﹣﹣②
    ②﹣①得液体的密度:
    ρ=0.9g/cm3=0.9×103kg/m3。
    代入①得:
    m杯=140g。
    故选:C。
    【点评】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15.(2022•河南)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ρ水 B.ρ水
    C.ρ水 D.ρ水
    【分析】金牌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牌的体积等于金牌溢出水的体积,由于知道空烧杯的质量,再知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求出烧杯中水的质量,求出烧杯中水的体积,即金牌的体积,知道金牌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牌的密度。
    【解答】解:金牌放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牌的体积等于金牌溢出水的体积,由于知道空烧杯的质量m2,再知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m3﹣m2,
    烧杯中水的体积:V水=。
    由于金牌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所以金牌的体积:V=V水==,
    金牌的密度:ρ====•ρ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和只用天平测量固体的密度,是液体密度和固体密度测量的典型习题,一定要熟练掌握。
    16.(2022•宜昌)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8倍
    【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2)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其大小与状态有关;
    (3)根据图象结合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比较甲、乙的密度得出两者的密度关系;
    (4)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者的体积关系。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说明甲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即甲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等于密度)不变,故A正确;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体积是1cm3时,其质量是8g,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甲===8g/cm3,
    乙物质的体积是2cm3时,其质量是2g,所以乙物质的密度:ρ乙===1g/cm3,
    因此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C错误;
    D、由ρ=可知,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17.(2022•扬州)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分析】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分析出水的质量与需要测量水的质量关系,进而分析接下来的操作。
    【解答】解:由图2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表示左盘内水的质量小于20g,由于需要取20g水,因此不能改变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在测量过程中更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所以只能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直至天平平衡,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用天平测量一定质量的液体的方法,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18.(2022•衡阳)同学你好!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我们都感知和体验了不少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物理量。请你指出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正常骑行的自行车速度大小约为5m/s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C.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一般在2m左右,故B不合实际;
    C、人1min约呼吸20次左右,则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故C不合实际;
    D、一张纸的质量很小,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不到1g,故D不合实际。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9.(2022•泰安)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9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50cm3
    B.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7g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63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分析】读出剩余盐水质量从而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利用公式ρ=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A、由图甲中量筒分度值2mL,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60mL=60cm3,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20g+5g+2g=27g,故B错误;
    C、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90g﹣27g=63g,故C正确;
    D、盐水的密度ρ===1.05g/cm3=1.05×103kg/m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关于液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等。
    20.(2022•云南)下列对物理量大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解答】解: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故A正确;
    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B错误;
    C、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故C错误;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1.(2022•绍兴)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秒表
    【分析】用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排液法)。
    【解答】解:A、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故A不合题意;
    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故C不合题意;
    D、秒表是用来测时间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工具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22.(2022•哈尔滨)小明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测量过程中,当横梁恢复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74.4 g。

    【分析】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按照“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的原则调节;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由图可知,天平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4.4g,砝码的质量为70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70g+4.4g=74.4g。
    故答案为:右;74.4。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的测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022•云南)如图所示,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物块的质量,该物块的质量为  158 g。
    【分析】砝码质量与游码对应刻度值之和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天平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的刻度值是3g,物体的质量是m=100g+50g+5g+3g=158g。
    故答案为:158。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测量、天平的读数,属于基础题。
    24.(2022•齐齐哈尔)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坐底深度10909米,到达海底后,它携带的一颗备用螺丝钉的质量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歼﹣20”战机机身是用强度较高、密度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分析】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战机机身材料需要有高强度、低密度的性能特点。
    【解答】解: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到达海底后,它携带的一颗备用螺丝钉的质量不变;
    战机机身材料需要有高强度、低密度的性能特点。
    故答案为:不变;较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的性质和密度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5.(2022•眉山)夏天气候炎热,小明为了解暑将一杯凉开水放入冰箱速冻成冰,这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  不变 、密度  变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分析】(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解答】解:(1)水结冰后,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2)水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膨胀,由公式ρ=知: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特点,掌握影响因素,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6.(2022•安徽)用托盘天平测量一金属块的质量,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36.6 g。

    【分析】使用天平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
    【解答】解:
    物体的质量:m=20g+10g+5g+1.6g=36.6g。
    故答案为:36.6。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正确使用,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注意读数时不要漏掉砝码,游码所对刻度以左侧为准。
    27.(2022•遂宁)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  52.4 g;最后用量筒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2.62×103 kg/m3。

    【分析】(1)天平的调平遵循左偏右调或右偏左调的原则;
    (2)天平的示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在读数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
    (3)鹅卵石的体积等于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在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
    (4)根据ρ=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解答】解:由图甲知,指针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鹅卵石的质量为:m=50g+2.4g=52.4g;
    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等于40mL,
    则鹅卵石的体积为:V=40mL﹣20mL=20mL=20cm3;
    则鹅卵石的密度:
    ρ===2.62g/cm3=2.62×103kg/m3。
    故答案为:右;52.4;2.62×103。
    【点评】此题是测量鹅卵石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平、读数及量筒的读数,要掌握用水和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同时考查了密度的计算,都属基础性题目。
    28.(2022•上海)某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2)金属会热胀冷缩;(3)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克/厘米3)
    0.9998
    0.9996
    0.9994
    0.9991
    0.9990
    0.9101
    ①根据表格中温度和密度的数据,得出结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0~4摄氏度时, 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小 。
    ②指出水管“爆裂”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程  冬天温度降低,水会结成冰,体积增大;加上金属(水管)热胀冷缩,体积变小,管内的冰(水)膨胀时,遇到障碍,产生很大的力,撑爆水管 。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出温度和水的关系;水变成冰,体积变大,金属受冷会收缩,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力。
    【解答】解:①由表格可知,当0~4摄氏度时,温度降低,密度在变小;
    ②冬天温度降低,水会结成冰,体积增大;加上金属(水管)热胀冷缩,体积变小,管内的冰(水)膨胀时,遇到障碍,产生很大的力,撑爆水管。
    故答案为:①温度越低,水的密度越小;
    ②冬天温度降低,水会结成冰,体积增大;加上金属(水管)热胀冷缩,体积变小,管内的冰(水)膨胀时,遇到障碍,产生很大的力,撑爆水管。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实际应用,有一定难度。
    29.(2022•河池)某品牌盒装酸奶净含量250g,酸奶的体积约200mL,可估算酸奶的密度为  1.25 g/cm3;如果从酸奶盒中倒出一半酸奶后,剩余酸奶的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知道酸奶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已知酸奶的质量m=250g,体积约为V=200mL=200cm3,
    则其密度为:ρ===1.25g/cm3;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1.25;不变。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密度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过程中注意单位要配套。
    30.(2022•枣庄)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c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2×103 kg/m3。

    【分析】确定密度最大的物质时,可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最大的密度最大;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该物质的密度;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a、b、c三种物质体积相同时,c的质量最大,由ρ=可知,c物质的密度最大;
    由图象可知,当体积Vc=2cm3时,c物质的质量mc=4g,c物质的密度:ρc===2g/cm3=2×103kg/m3。
    故答案为:c;2×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图像解决密度的相关问题,难度一般。
    31.(2022•永州)金浩山茶油是永州的优质食用油,享誉全国。小文想测量金浩山茶油的密度,进行如下操作: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调节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在一个空烧杯中倒入适量金浩山茶油,用调节好的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为  63.6 g;将烧杯中的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茶油体积为  30 cm3;将烧杯和剩余茶油放在天平上称量,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36g。根据测量结果可计算出金浩山茶油的密度为  0.92×103 kg/m3。

    【分析】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天平读数等于砝码质量和标尺示数之和;
    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知道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可得液体密度。
    【解答】解: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60g+3.6g=63.6g;
    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30mL=30cm3;
    倒入量筒中的质量m=63.6g﹣36g=27.6g;
    ρ===0.92g/cm3=0.92×103kg/m3。
    故答案为:左;63.6;30;0.92×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液体的实验,涉及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计算,难度一般。
    32.(2022•广安)小杰把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天平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在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  61.2 g。

    【分析】(1)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
    (2)在读数时,天平上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数值即待测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1)调节天平在水平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所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如图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对应的刻度为1.2g,物体的质量:m=50g+10+1.2g=61.2g。
    故答案为:左;61.2。
    【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33.(2022•海南)一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为3.0×103kg/m3,体积为10﹣4m3,其质量为  0.3 kg。把它做成空心球放入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体水槽中,球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此时水对槽底的压强增大了150Pa,则球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350 c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分析】已知实心金属球密度和体积,根据m=ρV计算球的质量;
    球漂浮在水面上,水对槽底的压强增大了150Pa,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水面升高的高度,根据体积公式计算此时球浸入水中的体积,球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据此计算此时球的体积,进一步计算球体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已知实心金属球密度为3.0×103kg/m3,体积为10﹣4m3,则其质量为:m=ρ1V1=3.0×103kg/m3×10﹣4m3=0.3kg;
    球漂浮在水面上,水对槽底的压强增大了150Pa,此时水面升高的高度为:Δh===0.015m,
    此时球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SΔh=200×10﹣4m2×0.015m=0.0003m3,
    球漂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其总体积的,所以球的体积:V===0.00045m3,
    球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0=V﹣V1=0.00045m3﹣10﹣4m3=0.00035m3=350cm3。
    故答案为:0.3;350。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34.(2022•广东)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  8 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分析】知道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纪念币的密度,然后与金的密度相比较判断该纪念币是不是用纯金制成的;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受到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纪念币的密度:
    ρ===8g/cm3=8×103kg/m3,
    由ρ<ρ金=19.3×103kg/m3可知,该纪念币不是用纯金制成的。
    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其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8;不是;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要明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35.(2022•邵阳)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小红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滴水龙头浪费水”的实验,先将一个质量为14g的空烧杯放在一个滴水龙头下面接水1h,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则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为  48 g。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指示刻度之和,游码读数时以左侧为准。据此得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然后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可得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的质量。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把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
    (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50g+10g+2g=62g,则该滴水龙头1h浪费的水的质量为m水=m总﹣m杯=62g﹣14g=48g;
    故答案为:右;48。
    【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的测量与天平,要会正确的读出天平的示数,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36.(2022•内江)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  2.00 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  铝 (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

    【分析】如图所示,读出正方体金属块的边长,正方体的体积等于边长的三次方;已知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可由密度公式算出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金属块边长为2.00cm,故其体积为V=8cm3;
    金属块的质量是21.6g,
    金属块的密度ρ===2.7g/cm3=2.7×103kg/m3;
    所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铝组成。
    故答案为:2.00;铝。
    【点评】此题是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测量密度,需得知质量和体积两个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两种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应注意掌握。
    37.(2022•怀化)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怀化市某乡积极发展本地特色养蜂产业。该乡的小张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了解到蜂蜜品质与密度有关,他和同学想在实验室测量自家蜂蜜的密度
    (1)他首先应该把天平放在  水平台 上。
    (2)小张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没有把  游码 放在正确的位置。
    (3)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蜂蜜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m总= 62.4 g。
    ②将部分蜂蜜倒入量筒中,其体积如图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烧杯总质量为32.4g,则所测蜂蜜的密度为  1.5 g/cm3。
    (4)细心的同学发现量筒的侧壁上粘有蜂蜜,他们认真分析得出蜂蜜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1)(2)测量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并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3)①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
    ②根据两次质量计算出量筒中蜂蜜的质量;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由密度公式计算蜂蜜的密度;
    (4)量筒的侧壁上粘有蜂蜜,导致所测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分析解答。
    【解答】解:(1)测量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
    (2)由图甲可知,小张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时,没有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3)①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与蜂蜜的总质量:m总=50g+10g+2.4g=62.4g,
    ②量筒中蜂蜜的质量:m=62.4g﹣32.4g=30g,
    由图丙知,倒入量筒中蜂蜜的体积:V=20mL=20cm3,
    则所测蜂蜜的密度:ρ===1.5g/cm3;
    (4)测出同种蜂蜜和烧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此时会有一部分蜂蜜粘在量筒的内壁上,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台;(2)游码;(3)①62.4;②1.5;(4)偏大。
    【点评】本题是测液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和误差分析,难度不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21小题)
    38.(2022•赤峰)小军同学测量一个长方体物体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军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横梁静止时天平情况如图甲所示。小军同学能否立即去调节平衡螺母: 不能 ,请说明理由: 游码未归零 。
    天平调节好后,小军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情况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用刻度尺测量了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为40cm3。
    (2)小军回家告诉姐姐说:“我今天在学校测量出一个固态物体的密度为  0.9 g/cm3,它是密度表(表格所示)所列物质的一种。这应该是哪种物质?”请你替小军的姐姐做出正确回答: 蜡 (填物质名称)。
    物质
    密度/(kg•m﹣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0.9×103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游码归零,再调平衡螺母。
    (2)认识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天平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根据ρ=求酸奶的密度。
    【解答】解:(1)小军同学不能立即去调节平衡螺母,原因是游码未归零。
    (2)图中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
    m=20g+10g+5g+1g=36g
    物体的体积为40cm3,物体的密度:
    ρ==0.9g/cm3=0.9×103kg/m3,
    因为此物体是固体,所以是蜡。
    故答案为:(1)不能;游码未归零;(2)0.9;蜡。
    【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密度的测量,属于基础题。
    39.(2022•恩施州)为测量酸奶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时,将游码归零后,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端调,可使横梁平衡;
    (2)利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5g,向水平台上的量筒中倒入酸奶,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其体积;将量筒中的酸奶倒入空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55.4g;则所测酸奶的密度为  1.01 g/cm3;
    (3)按上述测量方法,由于量筒沾附液体的影响,会使测得的结果偏  小 。
    【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要进行调平,平衡螺母相对于指针的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酸奶的质量等于酸奶和烧杯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读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酸奶的密度;
    (3)由于量筒沾附液体的影响,酸奶不能全部倒入烧杯,导致酸奶的质量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分析所测酸奶密度的偏差。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盘质量偏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由题意可知,酸奶的质量:m=55.4g﹣15g=40.4g,
    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示数为40mL,即酸奶的体积:V=40mL=40cm3,
    所以酸奶的密度:ρ==≈1.01g/cm3;
    (3)由于量筒沾附液体的影响,酸奶不能全部倒入烧杯,导致酸奶的质量偏小,由ρ=可知,体积一定,质量偏小,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右;(2)1.01;(3)小。
    【点评】本题测量酸奶的密度,考查天平的使用、量筒的读数、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误差分析,难度不大。
    40.(2022•十堰)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红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错误之处是: 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
    (2)改正错误后,小红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乙、丙为某次实验的部分情景,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按测量操作的完整步骤将表格补充完整。
    ①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62.4
    40.0
    20.0
    ② 1.12 
    【分析】(1)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
    (2)实验中需要测量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求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由图可知,小红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50g+10g+2.4g=62.4g,故①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2=62.4g﹣40g=22.4g,
    则盐水的密度为:ρ===1.12g/cm3。
    故答案为:(1)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①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1.12。
    【点评】本题测量盐水密度,考查天平的调节、读数和密度公式的运用,难度变大。
    41.(2022•宁夏)近几年,宁夏各市、县对老旧小区楼房进行外墙保温改造。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择研究保温材料的各种性能及其应用。他们从市场上选择了三种常用的保温材料进行研究,如图1,材料相关信息如表。
    项目
    Ⅰ号
    Ⅱ号
    Ⅲ号
    聚氨酯泡沫
    聚苯乙烯泡沫
    岩棉
    传热系数 W/(m•K)
    0.033
    0.042
    0.065
    防火性能
    阻燃B1级
    阻燃B1级
    不燃A级
    吸水性%
    ≤0.08
    ≤0.2
    ≤5
    隔音性


    一般
    最高使用温度℃
    75
    65
    600
    Z/(kg/m2)
    1.4
    1.0
    2.4

    (1)高空坠物存在安全隐患,同学们观察表格中缺少密度信息,于是选取了表中的一种材料进行密度测量,如图2所示。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小块这种材料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它的质量为  0.4 g。
    ②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的体积。
    ③如图丙所示,用铁丝将保温材料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则该材料的密度为  0.02 g/cm3,此时测得的密度会比实际密度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由表中信息可知,保温材料的吸水性很小,忽略材料吸水性)
    (2)当保温材料的厚度一定时,为了方便比较材料的性能,在表格中的项目里引入参数“Z”,单位为kg/m2。同学们观察表格中的Z,猜想它可能与材料密度有一定关系。
    ①已知保温材料厚度均为h,请推导出Z与材料密度ρ的关系。(结果用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②三种材料厚度均为5cm,请利用上述实验中测出的密度值计算出该材料的Z值,并推断出它是哪种材料?
    ③若一栋楼某一侧面的面积为300m2,则需要Ⅰ号保温材料的质量是  420 kg。
    (3)请根据你家居住地的气候特点、房屋高度及表格中保温材料的相关性能,为你居住的房屋选出一种合适的保温材料,并说明选择依据。(注:传热系数越大,保温性能越差)
    选择  Ⅰ 号保温材料。
    选择理由: 面积相同时,质量不是很大,而且吸水性不好,最高使用温度高 。
    【分析】(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物体的体积等于水与物体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①参数“Z”,单位为kg/m2。根据单位分析解答推导出Z与材料密度ρ的关系。
    ②根据①推导的式子测出的密度值计算出该材料的Z值,并推断出它是哪种材料。
    ③根据密度公式分析解答。
    (3)面积相同时,质量不是很大,而且吸水性不好,最高使用温度高的材料。
    【解答】解:(1)物体的质量为:m=0.4g;
    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物体的体积为80mL,所以物体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20cm3
    物体的密度为:ρ===0.02g/cm3;
    由表中信息可知,保温材料的吸水性很小,忽略材料吸水性,铁丝排开水的体积没有考虑,此时测得的体积偏大,密度会比实际密度偏小;
    (2)①已知参数“Z”,单位为kg/m2;
    Z===h=ρh;
    ②已知材料厚度为5cm,该材料的Z值:
    Z=ρh=0.02g/cm3×5cm=0.1g/cm2=1kg/m2;
    该材料的Z值是1kg/m2,对照表中数据,可知是第Ⅱ号材料;
    ③由题意可知,三种材料厚度均为hcm=0.05m,若一栋楼某一侧面的面积为300m2,则这种保温材料的体积为:
    V′=Sh=300m2×0.05m=15m3;
    这种材料为I号保温材料,对照表中数据可知,Z′值为1.4kg/m2,这材料的厚度为0.05m,则这种材料的密度:
    ρ′===28kg/m3;
    这种材料的质量是:m′=ρ′V′=28kg/m3×15m3=420kg;
    (3)选择Ⅰ号材料;理由:面积相同时,质量不是很大,而且吸水性不好,最高使用温度高。
    故答案为:(1)0.4;0.02;偏小;(2)①Z===h=ρh;②Ⅱ号材料;③420;(3)I;面积相同时,质量不是很大,而且吸水性不好,最高使用温度高。
    【点评】本题主要对三种常用的保温材料进行研究,考查了密度、短文的阅读,题目有一定难度。
    42.(2022•北京)小京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时,先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54 g。再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20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2.7 g/cm3。

    【分析】(1)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读出金属块与水的体积,减水的体积,即为金属块的体积;
    根据ρ=计算出密度。
    【解答】解:(1)由图甲知,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4g=54g;
    (2)由图乙知,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为6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60mL﹣40mL=20mL=20cm3;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ρ===2.7g/cm3。
    故答案为:54;20;2.7。
    【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密度的测量,首先会使用天平,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43.(2022•长沙)篆刻爱好者小庆收藏了一枚印章,为了鉴别印章所用石料,他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印章的密度。

    (1)图甲是他在实验室用天平测量印章质量时的场景,请指出他操作的不当之处: 游码没有归零和用手直接拿砝码 。
    (2)改为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枚印章的质量是  14.4 g。
    (3)小庆把印章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求出这枚印章的密度为  2.88 g/cm3。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要归零;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使用手直接拿放砝码;
    (2)印章的质量由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和读出;
    (3)印章的体积由量筒中水的体积和放入印章后的总体积算出,最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得印章的密度。
    【解答】解:(1)图中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没有归零;天平使用时,要使用镊子向盘中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放;
    (2)读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4.4g,
    则印章的质量m=10g+4.4g=14.4g;
    (3)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cm3,放入印章后的总体积为35cm3,则印章的体积V=35cm3﹣30cm3=5cm3。则印章的密度:ρ===2.88g/cm3;
    故答案为:(1)游码没有归零和用手直接拿砝码;(2)14.4;(3)2.88。
    【点评】本题考查用天平测固体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所了解,对密度的公式要学会运用;测量固体密度的基本程序是先测出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体积。
    44.(2022•晋中)暑假,小明和同学们到灵石红崖大峡谷旅游。导游介绍说,峡谷泉水富含矿物质,密度比普通水大很多。小明装回一瓶泉水,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实验,测量泉水的密度并与普通水进行比较。
    (1)把天平放到  水平台上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将适量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泉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泉水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你认为这样测出的泉水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泉水和普通水,分别测出它们的  质量 ,这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分析】(1)测量之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先根据空烧杯的质量和水与烧杯的总质量求出倒入量筒内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泉水的密度表达式;
    根据将水从烧杯中倒入量筒时有一部分水沾在烧杯壁上可知,倒入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小,据此利用密度公式分析解答;
    (3)同一瓶子内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判断的方法。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题意可知,量筒内泉水的质量:m=m2﹣m1,
    则泉水的密度表达式:ρ==;
    由于将水从烧杯中倒入量筒时有一部分水沾在烧杯壁上,倒入量筒内水的体积偏小,由ρ=可知,质量m一定,体积V偏小,密度ρ偏大;
    (3)由题意可知,同一瓶子内泉水和普通水的体积相同,由ρ=可知,可以通过测量它们的质量,来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质量相等则它们的密度相等,否则密度不相等。
    故答案为:(1)水平台上;零刻度线;(2);偏大;(3)质量。
    【点评】本题测量泉水的密度,考查天平的使用、密度的计算、误差分析和比较液体密度的方法,难度不大。
    45.(2022•山西)山西竹叶青酒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草本健康酒,它以汾酒为基酒,配以名贵药材加工而成。有同学认为竹叶青酒与酒精的密度相同。是这样吗?于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测量与判断。
    (1)把天平放到  水平台上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 处,调节  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2)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②将适量竹叶青酒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竹叶青酒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④竹叶青酒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你认为这样测出的竹叶青酒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其他小组的同学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酒精和竹叶青酒,分别测出它们的  质量 ,也能判断它们的密度是否相同。
    【分析】(1)使用前的调节: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2)由步骤①②可知竹叶青酒的质量,由③可知竹叶青酒的体积,知道竹叶青酒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竹叶青酒的密度;由于把酒从烧杯倒入量筒中时由酒残留在烧杯壁,会导致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3)同一个瓶子装满酒精和竹叶青酒,可知它们的体积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只要知道它们的质量关系就可以判断它们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1)把天平放到水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由步骤①②可知,竹叶青酒的质量m=m2﹣m1,
    竹叶青酒的密度ρ==;
    把酒从烧杯倒入量筒中时由酒残留在烧杯壁,会导致所测的竹叶青的体积偏小,而竹叶青的质量是准确的,由ρ=可知,测出的竹叶青酒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
    (3)同一个瓶子装满酒精和竹叶青酒,可知它们的体积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只要知道它们的质量关系就可以判断它们的密度关系,所以需要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
    故答案为:(1)水平台上;零刻度线;平衡螺母;(2);偏大;(3)质量。
    【点评】本题是液体密度测量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的使用、密度的计算、误差的分析,是一道常考题。
    46.(2022•湖北)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  水平 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静止时,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由于天平砝码损坏,实验小组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
    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
    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为2mL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乙所示。
    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22 g(水的密度为1g/cm3),盐水的密度为  1.1 g/cm3。
    【分析】(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前平衡螺母的调节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由于天平平衡,说明20mL盐水与22mL水的质量相等,即m盐水=m水,ρ盐水V盐水=ρ水V水,ρ盐水=ρ水V水/V盐水,据此可求盐水的密度。
    【解答】解:(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知,指针静止时偏左,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由ρ=可得,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
    m=ρV=1g/cm3×22cm3=22g,
    由于天平平衡,说明20mL盐水与22mL水的质量相等,即m盐水=m水,
    ρ盐水V盐水=ρ水V水,ρ盐水===1.1g/cm3,
    故答案为:(1)水平;右;(2)22;1.1。
    【点评】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是初中物理重要的实验,属于常规考题;要用到等质量法,学生要理解液体的体积固定为20mL,水的体积为22 mL,它们的质量相等,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47.(2022•常德)小明想知道家里洗衣液的密度,于是与小华一起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  游码 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直到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37g。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洗衣液,测出烧杯和洗衣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洗衣液倒入量筒中,洗衣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3)要精确的测量洗衣液的密度,步骤(2)的实验顺序排列合理是  ②③① (只写①②③的序号)。
    (4)实验测得洗衣液的密度是  1.1×103 kg/m3。
    【分析】(1)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使用之前要进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对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为使横梁平衡,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分析实验步骤中对洗衣液的体积测量结果造成了影响,可确定对密度的影响,并可据此调节实验顺序。
    (4)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已知烧杯和洗衣液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烧杯中洗衣液的质量;已知洗衣液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求出洗衣液的密度。
    【解答】解:
    (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若先测烧杯与洗衣液的总质量,再将洗衣液倒入量筒测体积,最后测烧杯的质量,这样既不影响洗衣液体积的测量,同时烧杯中残留洗衣液也不会影响质量的测量结果,洗衣液的密度比较精确,因此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②③①。
    (4)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洗衣液的体积为V=50mL=50cm3;
    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洗衣液的总质量是m1=20g+50g+20g+2g=92g;
    空烧杯的质量为m2=37g,
    烧杯中洗衣液的质量为:m=m1﹣m2=92g﹣37g=55g,
    洗衣液的密度为:ρ===1.1g/cm3=1.1×103kg/m3;
    故答案为:(1)游码;左;(3)②③①;(4)1.1×103。
    【点评】通过此实验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读数、密度的计算、以及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操作顺序的合理安排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48.(2022•临沂)临沂是农业大市,被誉为“山东南菜园”,为提高蔬菜的品质及产量,可向蔬菜喷洒密度在1.03~1.05g/cm3之间的叶面喷施肥。小明用固体颗粒肥料和水配制了叶面喷施肥,为了确定配制的喷施肥是否符合要求,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需先  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适量叶面喷施肥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为  78.6 g。
    (3)将烧杯中的喷施肥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喷施肥的体积为  40 cm3。
    (4)将倒空后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分度盘指针如图丙所示,此时应  向右移动游码 ,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37g。
    (5)小明所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为  1.04 g/cm3。
    (6)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喷施肥的密度是  准确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分析】(1)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使用之前要进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对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4)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当右盘加最小砝码,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5)配制的喷施肥的体积V等于在量筒中的示数;配制的喷施肥的质量等于烧杯和配制的喷施肥的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
    【解答】解:(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
    (2)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烧杯和配制的喷施肥的总质量是:m1=50g+20g+5g+3.6g=78.6g;
    (3)由图中示数可知液体的体积是40cm3;
    (4)天平平衡后,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5)量筒中配制的喷施肥的体积V=40cm3,
    配制的喷施肥的质量m=m2﹣m1=78.6g﹣37g=41.6g,
    配制的喷施肥的密度:ρ肥===1.04g/cm3;
    (6)先测量烧杯和喷施肥的总质量,再测量喷施肥的体积,最后测量烧杯的质量,求出喷施肥的密度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1)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2)78.6;(3)40;(4)向右移动游码;(5)1.04;(6)准确。
    【点评】此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和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误差的分析,是初中物理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
    49.(2022•江西)某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  水平 工作台面上,将  游码 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如图所示,是测量过程中的某一场景,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10g砝码, 添加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 ,直至天平平衡,读出物体的质量。

    【分析】(1)天平使用前调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按“左偏右调”的原则),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游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解答】解: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将10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总质量较大,接下来的操作是:取下10g的砝码,换用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故答案为:水平;游码;添加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我们需要熟练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属基本能力的考查。
    50.(2022•连云港)小明的奶奶过生日时,爸爸给奶奶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明想测量这条金项链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小明应先  将游码归零 ,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金项链的质量是  57.6 g。
    (3)将金项链浸没在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项链的体积是  3 mL。小明计算出这条金项链的密度是  19.2×103 kg/m3。
    (4)爸爸提出不用量筒,用图丁的弹簧测力计也能测出这条金项链的体积,他设想将金项链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将金项链浸没在水中(但不沉底)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两次示数之差可以计算出金项链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然后通过浮力计算出金项链的体积。你认为爸爸的测量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  不可行,由于金项链的体积为3cm3,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只有0.03N,也就是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仅为0.03N,而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所以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 。
    【分析】(1)应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调节平衡螺母;
    (2)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根据图示的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
    (3)读取量筒中的体积时,应求两次量筒示数之差,最后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金项链的密度;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金项链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结合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进行分析。
    【解答】解:(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向左侧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示可知,金项链的质量为:50g+5g+2.6g=57.6g;
    (3)读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其示数为13mL,金项链的体积为:V=13mL﹣10mL=3mL=3cm3,
    金项链的密度为:ρ===19.2g/cm3=19.2×103kg/m3;
    (4)不可行,由于金项链的体积为3c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10﹣6m3=0.03N,也就是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仅为0.03N,而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所以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
    故答案为:(1)将游码归零;(2)57.6;(3)3;19.2×103;(4)不可行,由于金项链的体积为3cm3,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只有0.03N,也就是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仅为0.03N,而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所以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固体密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包括天平、量筒的读数,以及运用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有一定的难度。
    51.(2022•德阳)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  天平 平衡。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  32.6 g。

    【分析】(1)根据天平的调节与使用解答;
    (2)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读取游码所对刻度时,以左侧为准。
    【解答】解:托盘天平在使用前,要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图中天平平衡时称得的物体质量是:m=20g+10g+2.6g=32.6g。
    故答案为:天平;32.6。
    【点评】此题考查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52.(2022•成都)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 。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  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 。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  减小误差 。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
    【分析】(1)为了选择合适量程的测量工具,测量之前估测被测物体的物理量;
    (2)取用砝码要用镊子,用手取用砝码会使砝码生锈,造成以后称量不准确;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以提高实验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解答】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先估测物体质量,可以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同时在测量过程中添加砝码可以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以减小试加砝码的次数,另外还能锻炼自己的估测能力;
    (2)砝码和游码都是金属制成的,我们是手上有汗渍,能使砝码生锈,造成称量不准确。故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取、放砝码以及调节游码时,都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或拨;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同组同学可以协助小周同学,如: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等。
    故答案为:(1)避免被测物体的质量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2)为了保护砝码和游码;(3)减小误差;(4)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点评】本题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考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在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相互协助,以提高实验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53.(2022•重庆)学习化学后,小明对老师配置的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很感兴趣,于是找来天平、烧杯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  水平 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的  零刻度线 处,然后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使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50.4g;再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  低 处相平,量筒中液体体积V= 40 mL。
    (3)再次将天平调平衡,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如图乙),m2= 102.8 g。
    (4)根据ρ=  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用m1、m2和V表示)。
    (5)若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溶液溅到了量筒的侧壁上,会导致所测溶液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1)天平的正确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天平上翘的一端移动;
    (2)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根据图甲确定量筒的分度值读出液体的体积;
    (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
    (4)量筒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等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减去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5)由于量筒壁上有液体残留,使测出的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偏小,而所测质量是准确的,根据公式ρ=分析密度测量值的变化。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图甲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量筒中液体体积:V=40mL=40cm3;
    (3)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100g+2.8g=102.8g;
    (4)量筒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m=m1﹣m2,
    则硫酸铜溶液的密度:ρ====1.19g/cm3;
    (5)由于量筒壁上有液体残留,使测出的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偏小,而所测质量是准确的,由ρ=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水平;零刻度线;左;(2)低;40;(3)102.8;(4);(5)偏大。
    【点评】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54.(2022•锦州)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把石块放在天平的  左 盘中,用镊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46 g;
    (3)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20cm3,则石块的密度是  2.3×103 kg/m3;
    (4)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2;
    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3;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 •ρ水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分析】(1)称量前天平的调节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并调节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称量物体质量时,左物右码;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根据ρ=求出石块的密度;
    (4)砝码生锈会使砝码的质量增大,再根据砝码质量的变化推断测得物体质量的变化,由密度公式判断所测密度的偏差;
    (5)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由丙、戊两图可得石块的体积;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丁图与丙图相比增大的浮力,由漂浮条件可得石块的重力等于增大的浮力,从而可求出石块的质量,知道石块的质量和体积可求出石块的密度。
    【解答】解:
    (1)图甲中分度盘的指针右偏,则平衡螺母应向左调,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时,需将石块置于左盘中;图乙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g=46g;
    (3)测出石块的体积是20cm3,则石块的密度为:
    ρ===2.3g/cm3=2.3×103kg/m3;
    (4)砝码生锈后质量会增大,这样用较少的砝码或少移动游码就可以使横梁恢复平衡,因此所测石块的质量会偏小,而体积没有偏差,由密度公式ρ=知所测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小;
    (5)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由丙、戊两图可知石块的体积为:V=S(h3﹣h1);
    丁图与丙图相比,增大的浮力:ΔF浮=ρ水gΔV排=ρ水gS(h2﹣h1);
    由漂浮条件可得石块的重力:G=ΔF浮=ρ水gS(h2﹣h1),
    由G=mg可得石块的质量:m=ρ水S(h2﹣h1);
    则石块的密度为:
    ρ石===•ρ水。
    故答案为:(1)左;(2)左;46;(3)2.3×103;(4)偏小;(5)•ρ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常规方法(天平与量筒)测固体的密度,也考查了用浮力知识测固体的密度,其中后一种方法是难点,看懂图示、灵活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此问的关键。
    55.(2022•娄底)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了鹅卵石密度的测量。

    (1)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明用天平称量鹅卵石的质量时,在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此时小明取下最小的砝码,下一步操作是  B (选填“A”、“B”);
    A.调节平衡螺母
    B.调节游码
    (3)当横梁再次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鹅卵石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是  2.7×103 kg/m3。
    (4)小亮的鹅卵石放不进量筒,他用烧杯和水也测出了鹅卵石的密度,他的实验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如图丁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使鹅卵石浸没水中,在烧杯壁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④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内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⑤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m1、m2、m3和ρ水表示)。
    【分析】(1)天平在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则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则平衡螺母向左调;
    (2)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放入最小的砝码,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说明右边已经更重,此时不能移动游码,因为移动游码相当于继续往右盘加小砝码,接下来应该是把最小的砝码取下,再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后,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示数;
    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时,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和量筒中水的总体积与量筒中水的体积之差;
    知道鹅卵石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4)鹅卵石的体积的测量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鹅卵石浸没在水中做标记,当鹅卵石取出,往烧杯内加水到达标记处,鹅卵石的体积和加入水的体积相等,知道加入水的质量和密度,求出加入水的体积,即鹅卵石的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鹅卵石的密度。
    【解答】解:(1)由图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左边,则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当加入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右,说明砝码质量偏大,此时应取下最小砝码,适当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故选B;
    (3)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m=20g+5g+2g=27g;
    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30mL,量筒中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V2=40mL,则鹅卵石的体积V=V2﹣V1=40mL﹣30mL=10cm3;
    鹅卵石的密度:ρ===2.7g/cm3=2.7×103kg/cm3;
    (4)加入水的质量为:m水=m3﹣m2,
    加入水的体积为:V水==,
    鹅卵石的体积为:V=V水=,
    鹅卵石的密度为:ρ===。
    故答案为:(1)右;(2)B;(3)2.7×103;(4)。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读数方法,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鹅卵石的密度。
    56.(2022•乐山)物理实验小组为了测量小物块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左 (选填“左”或“右”)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托盘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  32 g。
    (3)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是  60 mL,用细绳系住小物块沉入水中,待完全浸没后量筒中液面上升至80mL处,则小物块的体积为  20 cm3。
    (4)通过上述数据可求得小物块的密度为  1.6 g/cm3。
    (5)小红同学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该情况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然后观察指针位置,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回到分度盘中线;
    (2)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和游码显示示数(左侧为准)之和;
    (3)量筒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当小物体沉入水中,液面上升到80mL,所以小物块的体积为两次体积之差;
    (4)由ρ=计算可得出小物块密度;
    (5)小红同学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测量的质量会偏大,根据密度ρ=,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偏大。
    【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线,当指针右偏时,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天平的读数为砝码质量和标尺刻度之和。质量为30g+2.0g=32g;
    (3)量筒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分度值为2mL,体积为60mL=60cm3;当小物体沉入水中,液面上升到80mL,所以小物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4)小物块的密度ρ===1.6g/cm3;
    (5)小红同学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右盘中砝码有一个缺了一角,测量的质量会偏大,根据密度ρ=,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偏大。
    故答案为:(1)左;左;(2)32;(3)60;20;(4)1.6;(5)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综合性比较强。
    57.(2022•泸州)小明在家庭实验室里对一方形物块的密度进行探究。
    (1)他先将物块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感觉比较轻;再将物块放入水中,发现能漂浮在水面且不吸水,从而表明了该物块的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2)他从家庭实验室找来烧杯、量筒、记号笔、足够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细针,来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物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用记号笔在烧杯水面处作标记A。
    ②用细针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用记号笔在此时烧杯水面处作标记B,如图乙所示。
    ③从水中取出物块,在量筒中倒入90mL的水。
    ④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至标记A处,此时量筒内剩余水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  50 mL,由此可计算出该物块的质量为  40 g。
    ⑤继续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至标记B处,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40mL,由此可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为  0.8×103 kg/m3。
    (3)小明反思其探究过程,在确认读数准确的情况下,从水中取出物块会带出少量水,导致测得物块的体积  偏大 ,质量  偏大 (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1)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
    (2)由图可知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由③从水中取出物块,在量筒中倒入90mL的水可求得倒出水的体积,即为甲图中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可求得物块的质量,再根据题意求出物块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其密度。
    (3)在确认读数准确的情况下,从水中取出物块带出少量水,导致测得物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分析其质量变化。
    【解答】解:(1)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可知,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且ρ物<ρ液。
    (2)由图丙可知,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50mL,则倒出水的体积V排=90mL﹣50mL=40mL=40cm3,
    由F浮=G排=G可得,m排g=mg,则m排=m,
    因此物体质量m=ρ水V排=1.0g/cm3×40cm3=40g,
    继续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至标记B处,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为40mL,
    则物块的体积为V=90mL﹣40mL=50mL=50cm3,
    物块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
    (3)在确认读数准确的情况下,从水中取出物块带出少量水,导致测得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大,根据(2)的分析可知,其质量变大。
    故答案为:(1)小于;(2)50;40;0.8×103;(3)偏大;偏大。
    【点评】此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同时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的应用,正确得出甲图中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是关键。
    58.(2022•营口)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居家必备用品。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水平台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  40 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  44 g;
    ④消毒液的密度为  0.85 g/cm3。
    (3)小强测量一个木块(ρ木<ρ水)的密度,由于木块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电子秤、一根细钢针、烧杯和水设计如下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①如图A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②如图B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③ 用细钢针把木块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在水中 ,电子秤的示数为m3;
    ④木块密度ρ木= ρ水 (用m1、m2、m3和ρ水表示)。
    (4)测完密度后,小强发现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2g,则测得的木块密度  不变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
    (2)②量筒中液体的体积等于液面对应的刻度值。
    ③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的和。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等于前后两次质量测量的差值。
    ④知道消毒液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消毒液的密度。
    (3)用电子秤测量烧杯和水的质量,把木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测量烧杯、水和木块的质量,求出木块的质量;用细钢针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测量电子秤增加的测量值,即木块排开水的质量,求出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即木块的体积;知道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4)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2g,质量的差值是不变的,所以密度测量值不变。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对应40mL,所以消毒液的体积为:V=40mL=40cm3。
    ③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m=20g+20g+4g=44g。
    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m'=78g﹣44g=34g。
    ④消毒液的密度:ρ===0.85g/cm3。
    (3)①如图A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②如图B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木块的质量:m木=m2﹣m1。
    ③用细钢针把木块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的示数为m3;
    木块的体积V木=V排==。
    ④木块密度ρ木===ρ水。
    (4)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2g,m1、m2、m3都偏大,m2﹣m1的差值不变,m3﹣m1的差值不变,由密度公式ρ木=ρ水得,木块的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水平台;左;(2)②40;③44;④0.85;(3)③用细钢针把木块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在水中;④ρ水;(4)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比水密度小的木块的密度、实验评估等,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实验综合题。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59.(2022•天津)小芳发现家中的一串珍珠项链能沉在水底,乐于探索的她想测量这串项链的密度。受到“曹冲称象”故事的启发,她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量的水(含取水工具,水的密度为ρ0)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②将项链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体积V2;
    ……

    请你帮小芳完成实验。要求:
    (1)写出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③往大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装有项链的小桶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并记下水面在小桶上的位置;
    ④取出项链,往小桶中加水使桶外水面到达所计位置,用量筒测出桶中水的体积V3 。
    (2)写出珍珠项链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分析】要测量项链的密度,需要测量项链的质量和体积,利用排水法用量筒可以测量出项链的体积,但图中没有天平,不能测量项链的质量,利用漂浮条件求得项链的重力,然后可求得其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解答】解:(1)因为没有天平,利用漂浮条件求得项链的重力,
    则步骤②之后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
    ③往大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装有项链的小桶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并记下水面在小桶上的位置;
    ④取出项链,往小桶中加水使桶外水面到达所计位置,用量筒测出桶中水的体积V3,
    (2)因为装有项链的小桶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量筒测出桶中水的体积V3,即为项链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则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m排=ρ水V3,
    因为漂浮,项链的质量m=m排=ρ水V3,
    项链的体积V=V2﹣V1,
    则项链的密度ρ项链==。
    故答案为:(1)③往大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使装有项链的小桶漂浮在水槽的水面上,并记下水面在小桶上的位置;
    ④取出项链,往小桶中加水使桶外水面到达所计位置,用量筒测出桶中水的体积V3;
    (2)。
    【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测量,此题的难点在于项链质量的测量,没有天平,利用漂浮条件求得项链的重力,然后可求得项链的质量。
    五.解答题(共1小题)
    60.(2022•苏州)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小明找来电子秤、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进行实验。
    ①把  冰糖 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ρ=  (用m、V1和V2表示)。
    (2)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大米,小华用芝麻。你认为  小华 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
    【分析】(1)要测量冰糖的密度,首先测出冰糖的质量,用大米和冰糖的总体积减去大米的体积即为冰糖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得冰糖的密度;
    (2)用芝麻和冰糖混合在一起,由于芝麻的体积小于大米的体积,所以测量结果误差更小。
    【解答】解:(1)要测量冰糖的密度,首先测出冰糖的质量,①把冰糖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总体积为V1;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V2;
    则冰糖的体积V=V1﹣V2,
    冰糖的密度ρ==;
    (2)用芝麻和冰糖混合在一起,由于芝麻的体积小于大米的体积,所以小华用芝麻与冰糖混合比用大米与冰糖混合测出的体积误差更小,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故答案为:(1)①冰糖;④;(2)小华;测量冰糖的体积更准确。
    【点评】本题是测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间接测量冰糖的体积大小。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7/22 21:00:16;用户:赫梦;邮箱:15809233924;学号:43083022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质量和密度(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6质量和密度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06质量和密度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7:压强: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7:压强,共75页。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3:光现象: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3:光现象,共62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