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北京专用)01
展开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北京专用)01(解析版)
语文
(满分100分)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10题,共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畜养(xù) 处境(chù) 调整(tiǎo) 仆役(pǔ)
B.瞟见(piǎo) 叛乱(pàn) 挑剔(ti) 痕迹(jì)
C.木筏(fá) 消瘦(shòu) 呻吟(yíng) 日晷(guǐ)
D.撒种(sǎ) 哀悼(diào) 稍微(shāo) 徘徊(huái)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在本题中读音全部正确的是B项。A项:处境chù——chǔ 调整tiǎo——tiáo 仆役pǔ——pú; C项:呻吟yíng——yín ;D项:哀悼diào——dào。故选B。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安祥 璀璨 卓尔不群 泌人心脾
B.书藉 耷拉 饱经苍桑 川流不息
C.驻立 黯淡 喜出忘外 郑重奇事
D.浏览 浮躁 刻不容缓 挺而走险
【答案】D
【解析】A.安祥(详),泌(沁)人心脾;B.书藉(籍),饱经苍(沧)桑;C.驻(伫)立,喜出忘(望)外,郑重奇(其)事;D.挺(铤)而走险。故选D。
3.下面四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泪如雨下(如果) B.空中楼阁(天空)
C.微不足道(细小;轻微) D.聚精会神(聚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义辨析能力。BCD无误,A泪如雨下,释义:指眼泪像大雨一样落下,比喻非常悲痛。出处: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如:像……一样。故答案为:A。
4.下列语句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组,把它选出来( )(2分)
(1)丽丽是________三年的三好学生。
(2)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便_________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庐山让我着迷,让我难忘,让我_________。
A.陆续 从容应付 想入非非 B.连续 从容应对 想入非非
C.继续 从容不迫 浮想联翩 D.连续 从容应对 浮想联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和近义词辨析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连续:是一个接一个、不间断的意思。陆续:是表示时断时续、先先后后、有先有后、先后分明。
继续:是连续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的意思。从句中“三年”可知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应该用“连续”
(2)从容应付:从容是指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态度。应付是指对人对视采取措施、办法,一般较为被动。从容应对:指不慌不忙地采取措施、政策应付出现的情况的意思。中性词。从容不迫:意思是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此句中“政协委员”的建议是积极互动采取措施,应该用“从容应对”。
(3)想入非非:意思是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又指胡思乱想。浮想联翩:意思是飘浮不定的想象,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句中庐山让我着迷,是对庐山的喜欢,故应该选用“浮想联翩”。
5.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应填的一组句子是( )(2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的行李和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______________;梦游东南,______________;游走大漠,______________;探访名山,_____________……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②①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结合“踏访古村落”可以想到"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梦游东南”可以想到”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游走大漠”可以想到“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探访名山”可以想到“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故选B答案。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者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C.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D.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两个分句之间用分号,故D选项应改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7.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①狼bèi________ ②呜 yè________ ③dī岸________
④huàn散________ ⑤jiāo贵________ ⑥nèn绿__________
【答案】①狈 ②咽 ③堤 ④涣 ⑤娇 ⑥嫩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尤其注意“堤”、“涣”、“嫩”的书写,不要写错字。
8.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手”的成语补充完整。(6分)
①形容极为兴奋( ) ②形容医术高明( ) ③形容重归于好( )
④形容十分喜爱( ) ⑤形容情深如兄弟( ) ⑥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
【答案】①手舞足蹈 ②妙手回春 ③握手言和 ④爱不释手 ⑤手足情深 ⑥眼疾手快
【解析】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识记能力,并且结合题干要写出带“手”的成语。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诗经·大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也说着(zhuó)手成春。握手言和:有矛盾或争执的双方握手表示和好,现也指竞赛双方不分胜负。爱不释手:因喜爱某物而舍不得放下。手足情深:形容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感情好。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
9.根据积累填空。(6分)
(1)本学期,我们了解了不少外国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其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 ① ,他(她)是一个 ② 的人。课外,你还阅读了《 ③ 》《 ④ 》等外国文学作品。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简单写一写。
过年的时候吃鱼: ⑤ 建筑上雕刻蝙蝠: ⑥
【答案】(1)①鲁滨逊 ②不畏艰险、乐观向上、正视现实、顽强生存 ③海底两万里 ④昆虫记
(2)⑤年年有余 ⑥福气临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1)《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 展现了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坚毅、乐观、勤劳的人。课外读物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填写即可。
(2)根据习俗填写即可。年夜饭上对于鱼的选择取决于它吉利的名字。寓意是:年年有鱼(余),吉庆有鱼(余)。古建筑上雕刻着蝙蝠,有着吉祥幸福的寓意。意思是希望人们的生活幸福。
10.古诗词默写。(10分)
(1)与朋友交, 。 (2)树高 ,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 ______________。
(4) ① ,榕树壮,梧桐 ② 像手掌。 银杏 ③ , ④ 满院香。
(5)冬天,当我看到墙角盛开的梅花时,不由得想起诗句:“墙角 ① ,凌寒独 ② 。”
(6)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答案】 ⑴言而有信 ⑵ 百尺 ⑶人无志不立 ⑷ ①杨树高 ②树叶 ③水杉活化石 ④金桂开花
⑸①数枝梅 ②自开 ⑹渭城朝雨浥轻尘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和识记。注意“志、水杉、渭城、浥”等字的书写。
二、阅读(本题包括11-23题,共30分)
(一)阅读文言文《约不可失》,完成11-14题。(10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2)是日,饮酒乐,天雨( )
(3)岂可不一会期哉( )
【答案】⑴打猎 ⑵下雨 ⑶约定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积累和理解。注意平时课内外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又要注意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实词具体的意思。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猎:打猎。②是日,饮酒乐,天雨: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雨:下雨。③岂可不一会期哉: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期:约定。
1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答案】A
【解析】“公将焉之”的意思是: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焉”意思是:哪里。A项“且焉置土石”意思是:况且把这些土石放到哪里呢?“焉”:哪里。B项“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意思是: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焉”是句末语气词,无义。故选A。
13.翻译下面句子。(3分)
乃往,身自罢之。
【答案】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翻译句子。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乃:于是,就。身:亲自。罢:停止。句意: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
1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 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2分)
【答案】言而有信(讲信用)
【解析】略
【译文】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魏文侯正要去赴约,周围的官员们说:"今天您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魏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的活动。
(二)阅读《母亲的布鞋》,完成15-18题。(10分)
母亲的布鞋
①年轻的朋友阿斐是一名出色的律师,她在工作上的拼搏劲儿,无人能及。看她现在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的超级勤奋,看她今日出类拔萃备受赞赏的表现,没有人知道,她曾经是一个让老师灰心、使父母痛心的孩子,一个迷失的孩子。
②父母在熟食中心经营一个摊位,早出晚归。身为独生女的她,是父母心中一抹璀璨的亮光。父母经济并不宽裕,可是,在生活里,她要啥有啥,穿得好、吃得好、过得好,风和雨,随呼随到。
③阿斐有着一双明亮的眸子,遗憾的是,她患上了“有眼无珠”的“失明症”﹣﹣她看不到父亲的手被莱刀切割而留下的深浅疤痕,她也看不到母亲的手被洗碗液腐蚀而留下的斑驳淤痕。她的眼睛,定格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上。她通宵达旦地上网,玩玩玩、玩玩玩,玩出了一身的疲惫,玩出了一颗涣散的心。她迟到、旷课、怠于学习、不交作业。老师疾言厉色地训她,父母温言软语地劝她。然而,老师硬如石头的语言投落在她心湖上,泛起了几圈微不足道的小涟漪,乍起乍灭;父母软似棉花的话语进入她耳中,化成了两股无关痛痒的轻风,风过无痕。
④那天,学校举行家长日,满身油腻的母亲匆匆赶到学校。老师的投诉,化成了尖利的刀子,把母亲脸上的笑容全都刮走了;赤裸裸地留下的,是被刮伤后的疼痛,是坑坑洼洼的失望。在回家的路上,母亲紧抿着嘴,脸上长出了许多荆棘,尖尖的刺,闪着阴冷的光。
⑤阿斐怎么也想不到,一向温柔如猫的母亲,在迈入家门后,竟变成了一头虎,一头她前所未见的猛虎。只见她蹲下身来,快速地脱了那双黑色的布鞋,顺手抄起其中一只布鞋,劈头盖脸便朝她打过去,一下一下地打,毫不留情地打,啪啪啪、啪啪啪。阿斐没有闪避,任挥飞如雨的鞋子在她头上脸上留痕留印。
⑥之后,母亲抛下鞋子,疾步走入房间,由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她佝偻的背影,灰蒙蒙的,像秋天一棵枝秃叶落的树。痛极惊极的阿斐,明明有着澎湃的泪,却一滴也流不出来。她呆呆地看着那只六亲不认地“耀武扬威”的布鞋,看着看着,浑浑噩噩的脑子,骤然响起雷声,闪过电光。
⑦此刻,这双黑色的布鞋,一只面朝上,一只面朝下,旧,而且破。鞋面和鞋底,已“劳燕分飞”了,丑恶不堪地咧开了口。原本个性分明的黑色,因为多次的洗涤,已变成了暧昧不明的灰色。其中一只布鞋,鞋底还破了一个洞,像一颗冷看世情的眼珠。
⑧母亲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然而,此刻,许许多多的话,却从那双咧开着口的布鞋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阿斐沉滞的目光由那双残破的布鞋慢慢地移到了自己的脚上。她穿着的,是一双名牌运动鞋,189元。那回,在百货公司,她说她要,母亲把鞋子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然后,说:“好鞋,好鞋呀,耐穿。”就去柜台付钱了,没有任何阻挠的多余的言语。
⑨现在,母亲这双残破的布鞋,张着口,对她说话。她听着听着,突然缩着肩膀,抖抖索索地哭了起来,在满室荧荧的灯火中,在满屋沉沉的寂静里,她愈哭愈大声,哭声把原本凝固成团的空气也击碎了。就在这时,一双柔软的手臂,温暖地揽住了她的肩膀。
⑩现在,每当有人和阿斐谈起她的奋斗历程,阿斐总不忘和别人说起这布鞋的故事……
15.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作为写作的线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答案】以“母亲的鞋”作为写作线索 主要内容:母亲教育走向歧途的女儿,严慈相济,帮助女儿走向正途,表现了母亲的不易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
【解析】考查了文章线索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标题“母亲的鞋”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结综和即可。熟读文可知短文写了一位母亲教育走向歧途的女儿,严慈相济,帮助女儿走向正途,表现了母亲的不易以及对孩子无私的爱。
16.第③段中提到“她患上了‘有眼无珠’的‘失明症’”,联系上下文想想,她是真的得病了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2分)
【答案】她不是真的得病了。说她“有眼无珠”“失明”指的是她沉迷网络,疲惫涣散,看不见父母的艰辛,看不见生活的不易,更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解析】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她看不到父亲的手被莱刀切割而留下的深浅疤痕,她也看不到母亲的手被洗碗液腐蚀而留下的斑驳淤痕。她的眼睛,定格在五光十色的网络上。她通宵达旦地上网,玩玩玩、玩玩玩,玩出了一身的疲惫,玩出了一颗涣散的心。她迟到、旷课、怠于学习、不交作业”可知,她不是真的得病了。说她“有眼无珠”“失明”指的是她沉迷网络,疲惫涣散,看不见父母的艰辛,看不见生活的不易,更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17.文章第⑦⑧自然段,分别写到了母亲的鞋和“阿雯”的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案】母亲的鞋和阿雯的鞋形成对比,突出强调母亲的节省以及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解析】考查了写作手法的理解运用。母亲的鞋“旧,而且破。鞋面和鞋底,已‘劳燕分飞’了,丑恶不堪地咧开了口”,而阿雯脚上穿的“是一双名牌运动鞋,189元”,母亲给她买时毫不犹豫。母亲的鞋和阿雯的鞋形成对比,突出强调母亲的节省以及对孩子的无私付出。
18.人们常说“大爱无言”,本文中两次提到“母亲由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那么母亲的爱又是如何表达的呢?请联系文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3分)
【答案】母亲的爱是用行动表达的:母亲对女儿的表现失望用布鞋狠狠打了女儿,女儿大哭后又拥抱了女儿,那双破旧的布鞋也唤起女儿的回忆,使其明白经济并不宽裕的母亲却让自己生活舒适,明白了母亲的辛劳及良苦用心。母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但有时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其实妈妈给我们做的可口饭菜,妈妈的唠叨,都是她表达母爱的方式。
【解析】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对文章主题的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母亲的爱是用行动表达的:母亲对女儿的表现失望用布鞋狠狠打了女儿,女儿大哭后又拥抱了女儿,那双破旧的布鞋也唤起女儿的回忆,使其明白经济并不宽裕的母亲却让自己生活舒适,明白了母亲的辛劳及良苦用心。结合自己的理解可以写母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但有时我们可能感受。其实妈妈给我们做的可口饭菜,妈妈的唠叨,都是她表达母爱的方式。
(三)阅读《好奇》,完成19-22题。(10分)
好奇
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噗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过这种现象,最多只是把壶从炉子上提下来,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便坠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说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 )的,他们的口头禅是“神马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颗( )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其实却视而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其实却( )。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肤浅的认知也注定了他们( )的一生。
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yǐ nǐ)的新世界。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
好奇,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字眼。好奇,是人类发展提升的源泉。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庸庸碌碌,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让你的灵魂插上翅膀;如果你不想你的事业徘徊不前,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为你的航船扬起风帆!
19.根据文意,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的顺序是 。(2分)
A.庸庸碌碌 B.充耳不闻 C.司空见惯 D.麻木不仁
【答案】C D B A
【解析】考查词语搭配。解答时结合前后文语境,选择最适当的词语填空。庸庸碌碌:庸:平庸。指平凡无奇。充耳不闻: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20.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
①第1自然段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好奇心的重要。( )
②第2、3自然段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好奇心的重要。( )
【答案】① × ②√
【解析】考查理解课文内容。
(1)说法错误。第一自然段举了瓦特发明蒸汽机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两个事例来说明好奇心的重要性。
(2)说法正确。第二自然段从反面说明好奇心的重要性,第三自然段从正面说明好奇心的重要性。
2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
【解析】考查文中主旨的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概括总结了好奇心的重要性,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请保持一颗好奇心”,而且这句话反复出现,是文章的主旨。
22.本文用了四位名人的事例来阐述观点,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两个事例。(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①瓦特对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好奇后来发明蒸汽机。②牛顿对苹果成熟坠地的原因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考查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文中找到名人的事例,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三、作文(30分)
23.题目:请以“这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学校;书写要规范整齐。
【范文】
这也是一种幸福
五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玩游戏。暑假期间,我住在姨婆婆家开心极了,心想,这里没人管我,这下可以玩个痛快了。
从刚来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过上了浑浑噩噩的生活。一大清早,我从被窝里爬出,吃了一块面包后,便回房打游戏了。到了中午也草草应付几口便回房了。就这样,我度过了十多天。
终于有一天,姨婆婆发火了。在午饭后我准备玩的时候,姨婆婆跑过来一把将平板收走了,怒气冲冲地对我说:“不许再玩了,平板没收!”当时我特别生气,心中像有一颗火球要爆炸,飞快冲进房间,把自己反锁在里面,气的晚饭也没吃。
到了夜里十点多,我躺在床上特别饿,忽然闻到外面飘过来的一股香味。偷偷走出去一看,姨婆婆正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走过来,看到我后,微笑着对我招招手:“饿不饿?快来吃吧!”我慢慢吞吞走过去,狼吞虎咽地开始吃面了。姨婆婆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头:“慢点吃,别噎着了。这些面够吗?不够再下。”平时姨婆婆7、8点就入睡了。这次她为了不让我挨饿,特意起来给我煮面。我又感动又难为情,放下碗,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吃饱了。”姨婆婆站起身来,端着碗,边擦桌子边说:“没事。你爱吃就行了。”
在我沉迷游戏时,阻止我继续下去;在我饥饿时,给我递上一碗面。这也是一种幸福。姨婆婆对我的爱,我不可以辜负。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沉迷于游戏了。
【解析】考查命题作文。以“这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抓住关键词“幸福”,幸福就是一件简简单单,却能让你感到幸福的小事。一次温暖的问候,一个暖心的微笑,一句严厉的批评都是一种幸福,选择你印象最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写下来。
写作思路:
开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你觉得这是一种幸福?
中间: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结尾: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重庆专用)01: 这是一份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重庆专用)01,文件包含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重庆专用02解析版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重庆专用02原卷版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重庆专用02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重庆专用02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浙江专用)01: 这是一份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浙江专用)01,文件包含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浙江专用02解析版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浙江专用02原卷版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浙江专用02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浙江专用02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01: 这是一份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01,文件包含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江苏专用02解析版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江苏专用02原卷版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江苏专用02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语文-2022年秋季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江苏专用02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