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课后测评
展开9.1.5应用题(课后)
1.你会购买学习用品吗?
(1)一把剪刀比一本《诗歌选集》便宜多少钱?
(2)小军有10元钱,他想买一把剪刀和一个订书机,够吗?
【答案】(1)5.8元
(2)不够
【分析】
(1)根据题意,用一本《诗歌选集》的价钱减去一把剪刀的价钱就是便宜的钱数;
(2)求小军想买一把剪刀和一个订书机这两样学习用品,他有10元钱,够吗,用这两样学习用品的钱数同10元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9.6-3.8=5.8(元)
答:一把剪刀比一本《诗歌选集》便宜5.8元。
(2)3.8+6.5=10.3(元)
10.3>10
答:不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2.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40千米
【分析】
先将时间换成用24计时法表示,然后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计算出汽车的行驶时间,最后用总距离除以行驶的时间即可。
【详解】
下午6时3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8时30分;
18时30分-9时30分=9(小时)
360÷9=40(千米)
答: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先计算出汽车行驶的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一辆汽车上午9时15分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48千米,下午4时15分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336千米
【分析】
从上午9时15分到下午4时15分,经过的时间是7小时,每小时行驶48千米,速度乘时间得到路程。
【详解】
下午4时15分是16时15分;
16-9=7(小时)
48×7=336(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336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的行程问题,这里准确计算出经过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4.买12套这样的衣服,应付多少元?
【答案】1128元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把一件上衣的价格和一条裤子的价格相加,求出1套这样的衣服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每套衣服的价格乘12,求出买12套这样的衣服,应付多少元即可。
【详解】
(56+38)×12
=94×12
=1128(元)
答:应付1128元。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5.4名老师带三年级两个班学生去牡丹园开展研学活动,每班有35名学生。
(1)买学生票花了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一个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840元
(2)问题:买成人票花了多少钱?;96元
【分析】
(1)根据加法的意义,两个班学生的人数为35+35=70名,学生票的单价为12元,进而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即可求出买学生票花了多少钱;
(2)问题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35+35=70(名)
12×70=840(元)
答:买学生票花了840元。
(2)问题:买成人票花了多少钱?
24×4=96(元)
答:买成人票花了96元。(答案不唯一)
【点睛】
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分清楚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6.唐河县扶贫助农活动中,一个果农收获了一批苹果,你能根据他的描述,知道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吗?
【答案】1472千克
【分析】
根据题意,用每箱苹果的千克数乘装的箱数,就是已经装箱苹果的质量,再加上剩下的68千克,就是这批苹果的总质量。
【详解】
26×54+68
=1404+68
=1472(千克)
答:这批苹果一共有1472千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时,注意计算顺序。
7.新华书店搞促销,下面的书买四套送一套。
【答案】28元
【分析】
根据题意四套送一套,一次买5套,就便宜了140元,即可求出一套便宜多少钱。
【详解】
据分析可得:
140÷5=28(元)
答:平均每套便宜28元钱。
【点睛】
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题意,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8.校医带700元买防护服。买了8套同一种防护服,剩60元。每套防护服的价钱是多少?
【答案】80元
【分析】
用带的钱数减去剩下的钱数,求出花费的钱数。再除以防护服套数,求出每套防护服的价钱。
【详解】
(700-60)÷8
=640÷8
=80(元)
答:每套防护服的价钱是80元。
【点睛】
本题先求出花费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
9.如图,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多少元?
【答案】7.7元
【分析】
用一支钢笔的价钱减一支铅笔的价钱即可,因此用8.9减1.2;
【详解】
8.9-1.2=7.7(元)
答: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贵7.7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1)5天一共卖了多少千克苹果?
(2)平均每天卖了多少钱?
【答案】(1)120千克
(2)192元
【分析】
(1)从图上可得:5天一共卖了20箱苹果,已知每箱苹果6千克,用20乘6,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每千克8元,先算出5天一共买了多少钱,再除以5,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20×6=120(千克)
答:5天一共卖了120千克苹果。
(2)120×8÷5
=960÷5
=192(元)
答:平均每天卖192元。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和平均分意义的掌握和运用。
11.10元钱买两支笔怎么买?应找回多少钱?
铅笔 | 钢笔 | 圆珠笔 |
0.7元/支 | 5.6元/支 | 3.5元/支 |
【答案】答案不唯一
【分析】
依据加法的意义,求两支笔单价的和即可得解;用10元钱减去商品的单价之和,即可得解。
【详解】
(1)买一支铅笔和一把钢笔:
0.7+5.6=6.3(元)
10-6.3=3.7(元)
答:买一支铅笔和一把钢笔一共要付6.3元,应找回3.7元钱。
(2)买两支圆珠笔:
3.5+3.5=7(元)
10-7=3(元)
答:买两支圆珠笔要7元,应找回7元钱。
(3)买一支铅笔和一把圆珠笔:
0.7+3.5=4.2(元)
10-4.2=5.8(元)
答:买一支铅笔和一把圆珠笔要付4.2元,应找回5.8元钱。
(4)买一支钢笔和一把圆珠笔:
5.6+3.5=9.1(元)
10-9.1=0.9(元)
答:买一支钢笔和一把圆珠笔要付9.1元,应找回0.9元钱。
(5)买两支铅笔:
0.7+0.7=1.4(元)
10-1.4=8.6(元)
答:买两支铅笔要1.4元,应找回8.6元钱。
【点睛】
此题主要依据加、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12.这本《故事大王》多少元?
【答案】9.1元
【分析】
将两个小朋友的钱加起来就是这本《故事大王》的价钱。
【详解】
3.5+5.6=9.1(元)
答:这本《故事大王》9.1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94数学问题课后解析版docx、94数学问题课后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92空间与图形课后解析版docx、92空间与图形课后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915应用题课前解析版docx、915应用题课前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