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5806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以诗证史,北宋五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理气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心学开创者陆九渊,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寻踪身边理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从唐诗悟理学兴起之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面对儒学困境,唐宋学者结合实际不断思考和探索,在理性分析、深层思考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生命的观点基础上,将分析、思考所得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从而在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学根本),并能治理国家(儒学目的)的新儒学。
概念: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三教合一)
二、从史事悟理学复兴之成果
北宋五子创立理学: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思想体系。
1、宇宙万物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理直气壮”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依据——道统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 (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核心——“正君心” 目的——排斥佛教、道教思想,重建儒学信仰
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异与同”
材料一:传说,王阳明到金山寺游玩,见一房门紧闭,好奇之下不顾知客僧人苦劝,执意开门,结果大吃一惊。原来房中有位圆寂的老和尚与王之面容极其相似,身后墙上还有一首诗:“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黯然良久,知其乃自己前世,留下诗句曰:“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佛法对理学的影响:王阳明“心学”之本源,心外无理,理在心中。
材料二:据《王阳明全集.年谱》记载: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岁,在越……是年,为宋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龙山公(王阳明之父)于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
王阳明否定程朱理学之理是外在的,探究世界根本原理的途径是向外格物。
材料三: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王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王:“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理?”当时是大热天,王叫贼脱去衣服,贼脱光了上身衣服,王说:“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地说:“这好像不太好吧。”王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是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去私欲而恢复良知本性。
三、以今事悟理学思想之选择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试要求,一理学的含义,清《三教图》,相关链接,平遥古城的布局,鹅湖之会,陆九渊,外在的理,内在的心,3强调知行合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北师大版第2课 宋明理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3课 宋明理学精品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发明本心,龙场悟道,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理,借鉴发扬批判抛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