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
展开图形的相似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2.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运用其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难点:类比全等图形性质的运用,进行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相似的引入微课,主要描述相似图形的具体事例,以及生活中的应用,适合做一章的引入资源.
下面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们答出它们形状相同,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相似图形的描述性定义,并提醒学生相似图形不仅包括平面图形,还包括立体图形.
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设计意图:从生活走进数学,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丰富的人文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得出相似图形的描述性定义,促进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的好习惯.
(二)深入探究
1.加深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相似与平移,旋转,轴对称一样,也是一种图形变换,利用这种图形变换可以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例如,放映电影时,投在屏幕上的画面就是胶片上的图形的放大;实际的建筑物和它的模型是相似的;用复印机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所得的图形,也都与原来的图形相似.如下图每一对图形中的两个图形相似,其中较大(小)的图形可以看成是由较小(大)的图形放大(缩小)得到的.
【数学探究】相似图形,此交互动画主要介绍相似图形及其相关性质
相似的本质是形状相同,而大小是否相同不是它的本质特征.飘扬的五星红旗上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而四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图形.
得出:全等是相似的特例.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从全等到相似,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研究相似可以类比研究全等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以在学生们的知识体系中搭起了一座桥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本节课我们研究特殊的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
(1)学生自学得出相似多边形的定义.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2)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比为1时,两图形全等.
(3)几何语言表示(以四边形为例):
如图,在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中,
,,,,
,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相似.
(4)线段成比例
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即它们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5)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相似吗?为什么?
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是相似的,因为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到: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都相似.
(6)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自己制定研究方案.各组派代表阐述本组方案,其他同学或补充或提问.在集体的力量下,学生们很快能达成共识,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观察—猜想—验证.通过观察相似多边形的图片,猜想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存在某种关系.但是在验证猜想时,可能会产生分歧,有人想到用实验操作的办法,量一量,算一算,简单且直观;有人想到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更严密.
学生们用课前发给每个小组一套的相似多边形图片(其中包括两个相似三角形,两个相似四边形,两个相似五边形),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最后上台展示研究成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运用测量、重叠、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的同学几乎不会遇到困难,即使测量时出现一点误差,在同组同学的合作下,也能很快解决.运用推理论证的同学大多会感到束手无策.就现在学生们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对“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一结论给出严格的证明,但对特殊的相似图形,如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可以证明.
如在正三角形ABC与正三角形DEF中,
学生可以得到∠A=∠D=60˚,∠B=∠E=60˚,∠C=∠F=60˚,.
师生共同总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7)相似多边形的判定
教师引导学生: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设计意图:教师给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学生亲身经历相似多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数学操作活动的经验.相似多边形性质的证明,把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推理论证应该是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
(三)例题解析
【例】如图,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角α,β的大小和EH的长度x.
解:因为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所以它们的对应角相等,由此可得
α=∠C=83°,∠A=∠E=118°.
在四边形ABCD中,
β=360°-(78°+83°+118°)=81°.
因为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
所以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由此可得
,即.
解得x=28.
设计意图:通过求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角,巩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例2.如图所示的两个五边形相似,求a、b、c、d的值.
设计意图:考查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求相似图形中的边长.
解:由图示可知两个图形的相似比为.
∴,,,.
解得a=3,b=4.5,c=4,d=6.
(四)课堂练习
1.图中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相似图形的认识.
2.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概念的理解.
3.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和判定.
4.下列各组数中,成比例的是( ).
A.-7,-5,14,5 B.-6,-8,3,4
C.3,5,9,12 D.2,3,6,12
设计意图:考查线段成比例的概念.
5.如果,那么等于( ).
A. B. C. D.
设计意图:考查运用比例的性质求值.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 B.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C.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设计意图:考查相似多边形的判定.
7.在比例尺为1︰1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 cm,求两地的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考查比例尺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答案:
1.第一幅图中的两个人相似,后面两幅图中的两个人不相似.
2.相似.
3.相似.由已知条件可知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
4.B 5.D 6.B
7.解:设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cm,则
.
解得x=300 000 000.
300 000 000 cm=3 000 km.
答: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000km.
六、课堂小结
1.相似图形的概念
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和相似比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并运用其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七、板书设计
27.1图形的相似
一、相似图形的定义
二、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相似比
三、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图形的相似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图形的相似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中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