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课件PPT+教案+记录单+素材整册
- 14 金属 (课件+教案+记录单+视频) 课件 14 次下载
- 15 塑料(课件+教案+记录单+视频) 课件 6 次下载
- 17.云量和雨量(课件+教案+素材) 课件 6 次下载
- 18 风向和风力(课件+教案+视频) 课件 7 次下载
- 19.天气和气候(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课件 5 次下载
三年级下册16 测量气温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下册16 测量气温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6测量气温pptx、16测量气温doc、为什么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wmv、气温的测量wmv、测量气温有讲究wm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测量气温 【教材分析】本单元借助工具观测气温、降雨量、风向和风力等气象要素,采用定量的方式描述天气与气候特征。能够解释并举例说明天气、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说明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观测获取相关的气象数据,据此分析、发现常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本课是单元第一课,要使学生会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知道气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在分组实验中测量出气温的不同,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探究百叶箱的制作原理。【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并从测量气温的标准化要求去认识百叶箱的设计原理。对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而言,学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需要付出努力,探究百叶箱设计原理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2.通过分析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科学探究: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水泥地和草坪上气温的差异 。科学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根据气温来选择合适的衣着以及做出合理地应对。【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气温计并测量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水泥地和草坪上气温的差异。【教学难点】 百叶箱制作原理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气温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气温与生活1.图片出示一张学生冬夏穿着对比图。 (1)谈话:聊聊身上穿的衣服,为什么这样穿?学生交流。 (2)教师: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气温最高,什么季节气温最低?学生交流。 教师:一天之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学生交流。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知道了气温,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什么。3.激疑:怎样知道气温是多少?学生讨论。[设计意图: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灵活处理使用教材,让教材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将教材中气温与生活的联系内容调至第一环节,更利于学生从生活出发,激发兴趣。 ]二、气温计的认识1.谈话:如果我要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就要使用气温计,那我们来看看气温计长什么样。2.活动一:我会观察。(1)观看视频讲解。学生质疑,师生讨论。(预案:学生会质疑液泡外的保护装置,相机讲解气温计使用注意事项。)(2)安全指导。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3)明确观察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按顺序完成学习任务:
① 连一连: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4) ②填一填: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用符号表示是什么?3.活动二:我会读写气温。(1)指导学生使用气温计读写气温。 ①认识了气温计的零刻度。我们来细细看看气温计的中间刻度部分,拿出气温计模型,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位置非常特别,也非常重要的数值?引导学生关注0。
②教师把气温计模型的液柱拉到0℃,请学生说写作和读作,教师板书示范。
③学习零上温度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10℃、23℃,学会看整十的刻度和数格数的方法。带着学生一起梳理零上读数的方法——零上温度,从零开始往上数。结合抽拉气温计模型的练习,让学生来抽拉。小组每人一次抽拉的机会,请两个学生上来演示抽拉。
④学习零下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5℃、-12℃,学会看5这条刻度线和零下数的方法,总结——零下温度,从零开始往下数。
(2)完成学习单上的读数练习,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单,请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纠错,再次巩固方法。4.教师小结:运用气温计精准测量温度,可知冷与暖,帮助我们及时采取生活措施。重点指导学生气温计的读数。[设计意图:气温计的读数是完成后续教学的关键,本环节从观察气温计的结构和气温计读数方法两部分来教学,细致的指导学生学会气温计读数,为实际测量气温做好准备。]三、气温计的使用1.激趣:学会了读数的方法,我们来想不想看看气温计上显示的今天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多少?想不想亲自去测量一下室外气温?2.观看视频讲解。请学生上台演示读取气温。3.出示测量区域,猜猜各自测量区域气温的高低填写在记录表中。4.提出校园气温测量要求。(1)室外注意安全,队伍安静,分工合作,完成回教室。(2)按指定区域测量,不得去其他组观察。(3)及时记录测量的读数。5.指导分组实验。教师全视野管理,全过程巡视,点面结合指导测量。6.汇报实验结果并小结。背阴的地方温度较低,草坪上的温度较低。7.激疑:气温测量结果不同,哪块区域的气温才是正确的气温呢?[设计意图:使用气温计实际测量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先猜测不同区域气温的高低,再去测量验证猜想,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的指导中,指明每组的测量地点,强调小组分工合作,规范和要求是各组完成测量任务的保障。]四、探究百叶箱1.讲解:为了获得标准气温,气象局采用百叶箱测量气温。2.阅读材料。3.交流阅读后对百叶箱的了解。4.出示百叶箱模型。学生观察:百叶箱的形状、颜色、构造……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5.结合测量数据,师生交流解释百叶箱的制作原理。[设计意图:学生测量出不同区域的气温有差异,有了疑问,这个疑问的答案恰恰就是百叶箱制作原理。这部分知识对三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只能视学情酌情处理。通过角色扮演和评比激励,促进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文献)了解百叶箱的设计原理,通过知识内化探究百叶箱对标准测量的意义,有效突破难点。]五、拓展拓展:百叶箱的其他制作原理,如颜色的选择,开门的朝向等。[设计意图:百叶箱的制作原理很多,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要指出百叶箱箱底要离地1.5米,要安放草坪上,箱内要保持阴凉的原因,其他原因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去查阅资料或者实验去探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 【板书设计】16.测量气温 【课后反思】 附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16 测量气温优秀作业课件ppt,文件包含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6测量气温》课件+作业设计+视频pptx、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6测量气温》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3.测量气温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33测量气温课件pptx、33测量气温教案doc、33测量气温习题doc、测量气温记录单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四年级上册16 常见的岩石说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6常见岩石pptx、16常见岩石docx、岩石分布mp4、常见岩石特征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