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 押课标卷物理第21题(原卷版)-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押课标卷物理第21题(原卷版)-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102 kgB.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押课标卷理综第21题 题号考情分析考查知识点分值预测知识点第21题2017年高考考纲把动量列入必考内容后,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中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是本部分的重点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命题方向呈现多样化.[来源:学,科,网Z,X,X,K]在2020年高考备考中应引起重视.[来源:学科网][来动量6预计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第21题会以动量知识为主。(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 C.1.6×105 kg D.1.6×106 kg如图所示,间距为、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有一阻值为的电阻,一质量为、电阻也为的金属棒横跨在导轨上,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以初速度沿导轨向右运动,在金属棒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端电势比端高B.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C.金属棒运动 的位移为D.金属棒运动的位移为1.冲量计算的四种方法[方法一] 求恒力的冲量,直接用I=Ft计算.[方法二] 方向不变的变力冲量,若力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函数(F=F0+kt),则力F在某段时间t内的冲量I=(F1+F2),其中F1、F2为该段时间内初、末两时刻力的大小;方向变化的,变力冲量一般用I=Δp求解.[方法三] 用Ft图中的“面积”求方向不变情况下的变力冲量.[方法四] 用动量定理I=Δp求冲量.2.动量定理(1)文字表述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2)公式表述①Ft=p′-p②I=p′-p③F1t1+F2t2+F3t3+……=p′-p④I1+I2+I3+……=p′-p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1)最常见的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任意两时刻系统的动量相等,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2)任意两时刻系统的动量相等,表达式p=p′.(3)系统总动量增量为零,表达式:Δp=0.(4)一个物体动量的增量与另一个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表达式:Δp1=-Δp2.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2)系统所受内力远远大于系统所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3)系统在某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该方向动量守恒. 1.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B球在前,A球在后。mA=1kg,mB=2kg。经过一段时间,A、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碰撞类型属于A.弹性碰撞B.非弹性碰撞C.完全非弹性碰撞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初速度为零的某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第1s内与第3s内质点动量变化量之比为1:3C.第1s内与第3s内质点动量变化率之比为1:3D.第1s内与第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3.在冰壶比赛中,某队员利用红壶去碰撞对方的蓝壶,两者在大本营中心发生对心碰撞如图(a)所示,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两冰壶质量相等,则( )A.两壶发生了弹性碰撞B.碰后蓝壶速度为0.8m/sC.碰后蓝壶移动的距离为2.4mD.碰后红壶所受摩擦力小于蓝壶所受摩擦力4.如图,两滑块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直线相向运动,滑块 A的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2,方向向右,滑块B的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A.A和B都向左运动B.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C.A静止,B向右运动D.A和B都向右运动5.如图所示,站在车上的人,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初始时,人、车、锤都静止。假设水平地面光滑,关于这一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连续敲打可使小车持续向右运动B.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当锤子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时,人和车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D.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7.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小车处于静止状态。烧断细线后,由于弹力的作用两小车分别向左、右运动。已知两小车质量之比m1:m2=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开后两车速度大小之比为1:2B.弹簧弹开后两车动量大小之比为1:2C.弹簧弹开过程m1、m2受到的冲量大小之比为2:1D.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m1、m2做功之比为1:48.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mA∶mB=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若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9.如图所示,用传送带给煤车装煤,平均每5 s内有5 000 kg的煤粉落于车上,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很小,可认为煤粉竖直下落.要使车保持以0.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对车应再施以向前的水平力的大小为A.50 NB.250 NC.500 ND.750 N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体积相同的两个小球A、B,质量分别为m=0.1kg和M=0.3kg,两球中间夹着一根压缩的轻弹簧,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同时放开A、B球和弹簧,已知A球脱离弹簧的速度为6m/s,接着A球进入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0.5m的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PQ为半圆形轨道竖直的直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弹开过程,弹力对A的冲量大于对B的冲量B.A球脱离弹簧时B球获得的速度大小为2m/sC.A球从P点运动到Q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1N·sD.若半圆轨道半径改为0.9m,则A球不能到达Q点11.如图所示,A、B两个矩形木块用轻弹簧和一条与弹簧原长相等的轻绳相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绳为非弹性绳且可承受的拉力足够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木块A和木块B的质量均为m.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压力将木块A缓慢压缩到某一位置,木块A在此位置所受的压力为F(F>mg),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撤去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速度最大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A、B的冲量相同C.当B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大小为,D.全过程中,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质量为M、内壁间距为L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井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 B.C. D.13.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B(可视为质点)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A球质量为1 kg,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如果两球间距离小于L时,两球之间会产生大小恒定的斥力,大于L时作用力消失。两球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球质量为2 kgB.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为0. 15 NC.t=30 s时,两球发生非弹性碰撞D.最终B球速度为零14.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3m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铁块A放在长木板右端。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射入木板并留在其中,铁块恰好不滑离木板。子弹射入木板中的时间极短,子弹、铁块均视为质点,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获得的最大速度为B.铁块获得的最大速度为C.铁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子弹、木块、铁块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5.如图所示,A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弧形轨道,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小车B紧靠弧形轨道的右侧静止在水平光滑地面上,弧形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且恰好在小车的上表面,一质量为m的滑块C自弧形轨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块C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它们的速度为,滑块相对于小车的滑行距离为d,滑块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C可视为质点,从滑块开始下滑到滑块与小车相对静止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对滑块的摩擦力做功等于μmgd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μmgdC.滑块C到达弧形轨道末端时速度为D.a点与弧形轨道末端的竖直高度为16.如图,C是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块右端有固定档板的长木板,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A和B,三者的质量均为m,滑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木板 静止,A以初速度v0从C的左端、B以初速度2v0从木板中间某一位置同时以水平向右的方向滑上木板C。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B曾以v0的速度与C的右档板发生过一次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则对整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A的最小速度为v0B.滑块B的最小速度为v0C.滑块A与B可能发生碰撞D.系统的机械能减少了40%17.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入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B.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D.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押课标卷物理第25题(原卷版)-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组合场模型,“电偏转”“磁偏转”的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押课标卷物理第22题(原卷版)-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m/s2,0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押课标卷物理第21题(原卷版)-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新课标卷),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