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不求甚解》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14《拿来主义》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我的母亲》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金大力》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咬文嚼字 朱光潜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导语】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的《咬文嚼字》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
【作者】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代表作品:《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1、“咬文嚼字”什么意思?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2、看起来“咬文嚼字”有些贬义,那么朱光潜为什么会用它来作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请同学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个观点,作者选了哪些例子来证明呢?
明确:郭沫若改字 王若虚改句、贾岛“推敲” 苏轼《惠》诗、“套板反应”
4、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么?
明确: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5、具体分析有关文字修改的例子:
郭沫若改字
明确:同样是一种改法,却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原因在于不同情感的句子不可以千篇一律的修改,应分析句子情感,把握句式特点来修改。
6、补充示例: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很显然,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咬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总结:写文章时要求用词准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斟酌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7、补充示例:宋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第一段原来是“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最后修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是修改的更简洁的成功的示例。
总结:文句是否简洁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表述才最符合原文的意味,也就是说咬文嚼字的精髓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8、贾岛“推敲”:你认为应该用“推”还是“敲”呢,说说你的理由。
总结:无论用那个字,好像都有道理,其实就在于不同的字表现的意境不同,每个字所蕴含的意境又是合乎情境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小结:
不知不觉要到下课时间了,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了题目《咬文嚼字》的意思,学习了写文章时要分析情感、用词准确还有合乎情境,下节课我们还将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进一步学习如何咬文嚼字。那课下请同学写一个片段来赏析你所喜欢的语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通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字数不少于400字。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不求甚解 马南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不求甚解 马南邨教案设计,共1页。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咬文嚼字》word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咬文嚼字》word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作者介绍,初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分析内容,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三单元8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三单元8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两句的剖析,归纳作者核心观点,学以致用,小结,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