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 八上 1.7赛龙夺锦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8609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花城版音乐 八上 1.7赛龙夺锦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8609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花城版音乐 八上 1.7赛龙夺锦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8609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音乐八年级上册★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教学设计
展开《赛龙夺锦》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给本节欣赏课指引了方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弘扬民族音乐,了解广东音乐,理解音乐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段赏析《赛龙夺锦》,感受广东音乐的美,并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后取得胜利的愉快心情,感受赛龙舟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律动、表现、合作等过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节奏、力度、速度、情绪等要素,初步了解音乐所表现的“赛”和“夺”,通过对音乐的分段分析与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民族管弦乐中的乐器;能够演唱《赛龙夺锦》部分旋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根据音乐进行简单动作创编,尝试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
三、教学分析
《赛龙夺锦》是花城版音乐教材《走进音乐世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赛龙夺锦》是广东音乐,是何柳堂的代表作。乐曲描绘民间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情景,表达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鲜明的节奏、昂扬的音调,借鉴西洋作曲技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手法,是我国传统乐曲中少有的。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本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体验,应引导学生学会从音乐要素上分析音乐,并发挥想象,然后让学生自导自演,切身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情感等在音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模拟紧张的比赛现场,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产生深刻的共鸣,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更深层次感受音乐与理解音乐,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钢琴、小鼓、镲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听音乐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初步了解《赛龙夺锦》每段音乐主题所表现的不同场景。
难点:休止符的运用与正确演唱,感受并领悟音乐要素所产生的变化,体验音乐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六、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 景 导 入 | 1.播放东莞赛龙舟的图片 | 欣赏赛龙舟的图片 | 通过对本土民俗的了解,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比赛现场的气氛。 | |
2.提问端午节相关知识:在图片中,你看到什么?还能感受到什么呢? | 谈谈对本土民俗赛龙舟的了解与感受 | 在相互的交流中,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由来及端午节习俗。 | ||
3.敲击小鼓,渲染气氛 “我们的龙舟比赛准备开始啦!”
|
进入热烈的比赛氛围 |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热烈的比赛氛围 | ||
完 整 欣 赏《 赛龙夺锦 》 | 1. 播放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赛龙夺锦》 | 完整欣赏乐曲 交流对乐曲初听感受 |
通过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力度与速度。 感受音乐所呈现出的热烈欢快气氛。
通过对音乐中乐器的辨听,提高学生分析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了解民族管弦乐的分类
| |
2.提问:视频中,你熟悉哪些乐器?简单介绍民族乐器的分类 | 听辨乐曲主要演奏乐器 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类 | |||
3.简介作品与作曲家 | 了解作品 | |||
1.播放引子音乐 提问:你能听出乐曲的主奏乐器吗? | 带问题聆听音乐 | 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他们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 ||
2.交流:如果用这段音乐塑造人物形象?你认为可以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为什么呢? | 相互交流,分析乐曲 谈谈对音乐要素的发现 | |||
3.师生模仿武将登台亮相的动作 | 学习武将登台亮相的动作 |
通过教师的弹奏、范唱与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参与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引子部分。
通过哼唱、亮相动作、击鼓等表现手段来表现引子音乐雄壮有力的气势,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提高音乐感受力。 | ||
4.用钢琴弹奏引子音乐 | 随琴声哼唱引子音乐
| |||
5.师生充当鼓手,根据引子的节奏击鼓,长音频繁敲击
| 二位学生敲镲,其他同学拍腿,模仿鼓手打鼓的动作,体验鼓手的英雄气概 | |||
分 段 赏 析 《 赛 龙 夺 锦 》第 一 音 乐 主 题 |
| 带问题聆听 感受音乐弱起节奏特点 | 尝试从乐曲音乐要素赏析音乐,进而深入理解第一音乐主题的基本特点。
通过提问、教唱让学生感受休止符的作用,并准确表现休止符,理解第一主题所表示的比赛场景。
通过律动的表现手段来感受音乐主题的节奏特点。 | |
2.交流:旋律是比较平缓的还是比较轻快的,为什么? | 谈谈对音乐要素的发现 | |||
3.教唱第一主题音乐 | 学唱第一主题音乐 | |||
4.解决难点: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 用拍腿打休止的节奏 | |||
5.找出音乐主题中旋律与节奏的特点和规律,介绍模进概念 | 辩听观察 自主发现 | |||
6.钢琴演奏第一音乐主题旋律 | 分组演唱第一、二乐句 | |||
7.交流: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如同两艘龙舟怎样的关系? | 思考问题 相互交流 | |||
8.带领学生随音乐分组模仿划桨的动作
| 参与律动 感受节奏的特点 | 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音乐审生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 ||
第 二 音 乐 主 题 分 段 赏 析《 赛 龙 夺 锦 》 |
| 带问题聆听音乐 感受附点音符 | 通过让学生聆听、学唱,从而让学生感受第二主题音乐节奏的变化,展现了龙舟比赛正在有条不紊的缓缓进行的场景。 | |
2.提问音乐节奏的变化 | 思考问题 相互交流 | |||
3.用钢琴弹奏第二主题音乐 | 学生随钢琴哼唱第二主题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 |||
再 现 音 乐 主 题 分 段 赏 析《 赛 龙 夺 锦 》 | 1. 播放主题再现音乐 | 带问题聆听音乐 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 | 从乐曲音乐要素赏析音乐,进而深入理解再现音乐主题的基本特点。 通过律动让学生模仿12和35两艘龙舟相互追逐的场景。体验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后取得胜利的愉快心情。 | |
2.提问音乐速度的变化 |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 |||
3.钢琴演奏主题再现音乐 | 分12和35两小组演唱 | |||
4.观察音乐主题中旋律特点,猜想12和35小组,哪一组获得比赛冠军 | 观察旋律特点 回答问题 | |||
5.指挥“小选手们”划桨比赛 | 边唱边模仿划桨的动作 | |||
尾 声 音 乐 主 题 分 段 赏 析《 赛 龙 夺 锦 》 | 1.播放尾声主题音乐 | 带问题聆听音乐 |
通过对乐曲主奏乐器的听辨,了解乐器首尾呼应的创作手法,理解乐曲表现比赛圆满结束的场景。 | |
最后吹响唢呐象征比赛结束,结尾再现了前一段的曲调,表现了龙舟在碧波上自由荡漾,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 | 回答问题 | |||
完 整 聆 听 | 启发学生要有团结合作意识 | 完整聆听时加上亮相动作、击鼓律动、演唱等表现形式 | 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段来表现热烈激奋的音乐,享受音乐把听众带进沸腾的龙舟竞渡的艺术境界。 | |
小 结 | 小结全曲特点 | 了解广东音乐基本特点
| ||
拓 展 | 观看混声合唱版《赛龙夺锦》视频 | 感受乐曲的不同形式 | 通过课程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后取得胜利的愉快心情,感受赛龙舟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 |
课 堂 结 语 | 所有人团结互助,为了一个目标拼到底。人生在世,谁也想不到下一分钟是输还是赢,但是,只要不放弃,就一定有机会赢 | 培养不怕困难,坚持就是胜利,奋发向上精神 | ||
尾 声 | 提倡学生课后大家以后多关注广东音乐 | 课后探究 | 锻炼学生自我鉴赏能力。 | |
八、教学反思
快乐课堂,高效教学
记得有一位学者用“看菜吃饭”来形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菜有多少来决定你的饭该怎样吃;制定教学目标后,你的教学过程就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开展的。教学目标不宜定太大,抱负大了,而自己却实现不了。在确定了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项教学目标后,我在思索着,我该如何创建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来完成我的教学?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本课教学,通过听赏、律动、表现、合作等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感受广东音乐美的同时,通过让学生分组演唱12、35音符和划桨律动,模仿12和35两艘龙舟相互追逐的场景。“丰富、有益的课堂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增加了趣味活动后,学生的兴趣浓厚,反应热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了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后取得胜利的愉快心情,感受赛龙舟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在课堂中增加了小鼓、镲表演道具,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趁着学生浓浓的好奇心,结合生活场景,我选择了从音乐入手,通过分段赏析《赛龙夺锦》,引导他们切身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情感等在音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音乐所表现的“赛”和“夺”。八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体验,应引导学生学会从音乐要素上分析音乐,并发挥想象,然后让学生自导自演。 音乐课总不能脱离音乐的本质而空谈吧。过程与方法目标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那种单纯地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又摒弃只注重“感受”而忽略知识技能的片面思想,巧妙地将情感体验和知识技能的传授结合起来。本节课学生了解了民族管弦乐中的乐器;能够正确演唱《赛龙夺锦》部分旋律;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动作创编,尝试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学生能做到这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在教学中,融入模仿武将登台亮相的动作学习来表现音乐中雄伟有力的气势,用拍腿来解决休止符的难点演唱奏,还让学生自导自演,与音乐有“亲密接触”,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有效地融入知识的探究,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式导入,简介二胡外形构造,欣赏二胡演奏曲《光明行》,学生了解二胡作曲家,分段听赏,参与 . 探索,小组讨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花城版情爱 歌曲《草原之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花城版情爱 歌曲《草原之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初步聆听《草原之夜》,整体感知,音乐知识,曲式结构分析,拓展——表演及协作创编,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赛龙夺锦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赛龙夺锦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聆听音乐,分段欣赏,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