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上册前门情思大碗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曲苑寻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曲苑寻珍》是人音版17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曲艺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格的现代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南方地区最为流行的苏州弹词新编唱段,是弹词开篇的优秀作品之一;《丑末寅初》这个唱段是北方地区最为流传的京韵大鼓传统唱段。本课时以京韵大鼓及苏州弹词的经典唱段为主要内容展开,让学生逐步了解两种经典曲艺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曲艺是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可谓曲种众多,各具特色。但同戏曲、民间歌曲等民族音乐的命运一样,因受新形式音乐的冲击,这种广为流传的大众艺术而被冷落、被淡忘。尤其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对曲艺艺术很少接触,所以对曲艺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喜欢。基于学生的这种情况,在本课的学习中,力求能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古老而优秀的民族艺术,感受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几种曲艺片段的欣赏,能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
(二) 欣赏《丑末寅初》片段,体会京韵大鼓依字行腔的演唱特点,感受体验京韵大鼓曲调风格及唱词的“雅俗”之美。
(三) 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感受苏州弹词细腻委婉的音乐风格及歌曲所抒发的革命者浪漫主义情怀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四) 通过对京韵大鼓及苏州弹词的演唱形式、唱腔音乐等的体会,能够区分苏州弹词和京韵大鼓两种曲艺形式。
重点:了解曲艺的特点,感受京韵大鼓与苏州弹词的艺术特色。
难点:感受《丑末寅初》与《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分别学唱几句,感受两种曲艺音乐的韵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鼓、快板、三弦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用天津快板向同学问候,引出曲艺。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的关系,并引出曲艺。)
二、欣赏教学
(一)、出示课题及曲艺音乐的概念
1、师:曲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曲苑一起去了解一下这瑰丽多姿的曲艺音乐。(在《曲苑杂谈》的主题曲中出示各种曲艺表演图片)教师唱“评书、相声,说唱艺术”,曲艺其实就是一种说唱艺术。
2、出示曲艺概念:曲艺音乐又叫说唱音乐,主要是通过“说”和“唱”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和叙述故事情节的。
(二)曲艺的种类
1、请学生说说类似天津快板的曲种还有哪些?(相声、评书、评话、快板等)
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说”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这种类型归为“板诵类”。
2、介绍曲艺种类。
教师简单介绍:除了板诵类之外,大多曲艺具有说唱结合的特点,出示其它种类。
(设计意图:学生大致了解曲艺的不同种类,鼓曲类、弹词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牌子曲类、杂曲类、走唱类及板诵类。)
(三)欣赏苏州弹词
1、听一段苏州话,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地方的语言。
(设计意图:感受苏州方言的特有魅力,让学生知道除了音乐外,语言也是区分不同曲种的重要标志。)
2、教师自弹三弦用苏州语音唱《蝶恋花.答李淑一》片段
设问:这是哪个曲种?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回答,可以从伴奏乐器、语音特点、演唱风格等来分析,初步说出苏州弹词的特点。)
师归纳:柔软的吴语,优美的音乐,曲折婉转的唱腔形成了这一南方曲艺代表——苏州弹词。表演时演员自弹三弦或琵琶,演唱与伴奏如影随形,通过说、噱、弹、唱来叙述故事,这种形式的曲种归为弹词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3、介绍《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体会词中所抒发的革命者浪漫主义情怀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4、学生学唱一句《蝶恋花.答李淑一》音乐,体验唱腔的韵味。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让学生感受唱腔与方言的融合,深入体验苏州弹词的韵味,进一步了解苏州弹词秀丽委婉的特点。)
(四)欣赏京韵大鼓
1、聆听《丑末寅初》片段,设问:
(1)有哪些伴奏乐器?(鼓、板、三弦、四胡为主)
师:演员自己打鼓击板掌握节奏和速度,这一类曲种我们归为“鼓曲类”。
(2)哪个地方语音?(北京语音,屏幕出示京韵大鼓。)
(设计意图:初步体验京韵大鼓音乐,了解京韵大鼓的伴奏乐器及语音特点,并知道京韵大鼓为鼓曲类曲艺。)
2、介绍京韵大鼓的发展历史
师:“京韵大鼓”最初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清朝时流行于河北河间府一带,是贫苦农民农闲时在乡村庙会打板击鼓说说唱唱,以求得微薄的生活来源,清末明初,有艺人陆续进京,之后“鼓王”刘宝全等艺人把河北口音改为北京口音,有机会多方交流,吸收融合了“京戏唱腔”、“梆子腔”等艺术成分,逐渐形成了风格新颖独特的曲艺曲种,成为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说唱艺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介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
师:京韵大鼓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提一位表演艺术家,她叫“骆玉笙”,艺名“小彩舞”,9岁学唱京剧老生的唱腔,17岁改学京韵大鼓,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同时她把京剧老生唱法中的颤音唱法融入其中,加强了唱腔的旋律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骆派”,被誉为“金嗓歌王”,主要代表曲目有《丑末寅初》、《剑阁闻铃》、《子期听琴》、《重整河山待后生》等
4、欣赏骆玉笙演唱的《丑末寅初》视频片段
师:丑末寅初是指凌晨三时左右,全曲分九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丑末寅初”时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景,赞美了中国人民勤劳善良的美德,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古朴鲜活的画卷。
5、分析《丑末寅初》第一段,引导学生感受唱词之美
师:《丑末寅初》各段唱腔自成起落,作为艺术珍品,它的创作手法独具魅力,均为上句起腔,下接一连串的垛句,末句落腔,组成“起——平——落”的结构。
师:何为“垛句”?曲艺中为了描绘事物,通过说书人抑扬顿挫的语气非常流畅地咏诵出来,用以烘托气氛,感染听众,同时会运用顶真、叠字、排比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平添文雅之气,正所谓“文人听之不觉粗俗,百姓听之不觉高深。”
6、学生学唱《丑末寅初》的唱腔,感受唱腔之美
(1)先念一下歌词,感受北京语音的声调。
(2)跟老师学唱第一句,比较唱腔与唱词的关系。
(3)让学生了解板腔体,跟着拍板去演唱。
师:京韵大鼓唱腔属于“板腔体”,在一个基本曲调唱腔的基础上加以板眼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念”和“唱”实践活动,体验京韵大鼓“依字行腔”的特点。)
(五)师生小结京韵大鼓与苏州弹词的异同点
师:我们欣赏了我国南北两地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它们同属板腔体,又各具特色,在06、08年分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比较二者在唱腔风格、表演形式和主要伴奏乐器上有何异同。
(六)曲艺音乐的发展史
图片展示,教师介绍。
师:曲艺音乐历史悠久,远在战国和汉代就已经出现用散文(说)和韵文(唱)相结合的文体形式,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当时社会的繁荣,说唱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清以来有了更多的曲种,新中国成立后,说唱艺术有了一个统一而稳定的名称“曲艺”。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个曲种。
说说家门口的曲艺:
我们宁波就有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宁波评话、三北小锣书等曲种。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曲艺艺术历史悠久,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七)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
1、欣赏绍兴莲花落片段,边欣赏边思考曲艺音乐的特点。
2、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
(八)听一听,辨一辨
1、欣赏东北二人转片段,让学生判断是什么曲种。
2、欣赏曲艺联唱《丑末寅初》,分辨京韵大鼓、苏州弹词、河南坠子、铁片大鼓四个曲种。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演唱形式、音乐特点、伴奏乐器、语言等来区分不同的曲艺品种。)
三、教师小结
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发展,有些曲种得以保留,但有些曲种却渐渐没落。鲁迅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老师觉得只有民族的最优秀的,才能走向世界,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得以发展。
四、延伸拓展
近年来也有许多作曲家,巧妙地吸收了曲艺音乐的曲调去创作一些歌曲,如《茶馆小调》
《前门情思大碗茶》、《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曲中结束今天的这堂课。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演奏念故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演奏念故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拓展知识,小结本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音版绣红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音版绣红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夜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夜莺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