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精品精练
展开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后)
1.不能够根据算式36×14=504直接写出结果的是( )。
A.504÷36 B.504×36 C.504÷14
【答案】B
【解析】
根据积÷因数=另一个因数,选择即可。
【详解】
A. 504÷36=14,选项正确;B. 504×36=18144,选项错误;C. 504÷14=36,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要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常常可以用这个关系来进行验算。
2.74÷3=24……2正确验算方法是( )。
A.24×2+3 B.3×2+24 C.3×24+2
【答案】C
【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74÷3=24……2正确验算方法是3×24+2。
故答案为:C。
【点睛】
除法验算方法是,没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3.在两个因数都不为0的乘法中,一个因数是5,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的( )。
A.5倍 B.1倍 C.不能确定
【答案】A
【分析】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当一个因数是5时,积=5×另一个因数,也就是积是另一个因数的5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一个因数是5,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的5倍。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因数×因数=积这个关系式的灵活运用。
4.△和□分别代表两个数,如果△+□=150,△÷□=5,那么△=( )。
A.25 B.30 C.120 D.125
【答案】D
5.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378,商和余数都是14,除数是( ).
【答案】26
6.A÷B=C……D,则A=( )。
【答案】B×C+D
【分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如果A÷B=C……D,则A=B×C+D
故答案为:B×C+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7.一个数加上0,还得_____,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_____,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_____,0除以_____的数,还得0.
【答案】 原数 0 0 任何非0
【详解】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如:87+0=87;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如:109﹣109=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如:8×0=0;
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如:0÷17=0.
故答案为原数,0,0,任何非0.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5=100 ( )÷7=80 ( )×7=210
90÷( )=30 6×( )=480 4×( )=80
【答案】 500 560 30 3 80 20
【分析】
此题分三种类型:求被除数,用商乘除数;求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求一个因数,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因为100×5=500,所以500÷5=100; 因为80×7=560,所以560÷7=80; 因为210÷7=30,所以30×7=210;
因为90÷30=3,所以90÷3=30; 因为480÷6=80,所以6×80=480; 因为80÷4=20,所以4×20=80。
【点睛】
此题考查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要熟练掌握。
9.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4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4减20,得数为35.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答案】某数=220,正确结果=900.
10.6名学生去某景点参观,共付门票120元,每人乘车用4元。
(1)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1)24元
(2)提出的问题:本次参观共花费多少钱?
120+4×6
=120+24
=144(元)
答:本次参观共花费144元钱。
【分析】
(1)6名学生平均花费包括每人的门票费用和乘车费用,可以先用120÷6=20(元)求出每名学生的门票费用,再加上每名学生的乘车费用,据此解答。
(2)根据所给数学信息,可以提出本次参观共花费多少钱的问题。
【详解】
(1)每人的门票费用:120÷6=20(元)
平均费用:20+4=24(元)
答:平均每人花了24元钱。
(2)提出的问题:本次参观共花费多少钱?
120+4×6
=120+24
=144(元)
答:本次参观共花费144元钱。
【点睛】
本题弄清楚“120元门票是包含了6名学生门票的费用”是解题的关键。
11.一辆货车从甲城市开往乙城市,2小时行驶了150km。照这样的速度,货车还要行驶3小时才能到达乙城市。甲乙两座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375千米
【分析】
根据“2小时行驶了150km”求出速度,然后利用速度×时间求出剩下的路程,用剩下的路程加上前2小时行驶的路程即可得到甲乙两座城市相距多少千米。
【详解】
150÷2=75(千米)
75×3=225(千米)
150+225=375(千米)
答:两座城市相距375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关键是求出行驶的速度,进而求出剩下的路程。
12.修一条公路,已修好360米,剩下的长度是修好的3倍。这条公路总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440米
【分析】
根据“已修好360米,剩下的长度是修好的3倍”,求出剩下的长度,再已经修好的长度和剩下的长度加起来即可。
【详解】
360×3+360
=1080+360
=1440(米)
答:这条公路总长度是1440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倍的认识及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时,注意计算顺序。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优秀习题,文件包含81平均数课后解析版docx、81平均数课后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平移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平移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72平移课后解析版docx、72平移课后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括号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括号精品课时训练,文件包含14括号二课后解析版-课前●课中●课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同步试题docx、14括号二课后学生版-课前●课中●课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同步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