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精品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排序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下册 2.6蚕的一生 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蚕的生命周期大约( )天。A.56 B.30 C.282.蜻蜓的一生经历的阶段有( )。A.卵、幼虫、蛹、成虫 B.卵、幼虫、成虫 C.幼虫、成虫3.要知道蚕的出生、成长、繁殖、死亡过程中发生哪些事情,最可靠的办法是( )。A.养蚕,观察蚕 B.看有关蚕的书籍、图片 C.听大人们讲蚕的事情4.蚕的一生从破壳到死亡,大约为( )天。A.30 B.56 C.1505.早在( )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并用蚕丝做成丝织品了。A.1000 B.2000 C.40006.一个蚕卵就是一个新生命,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天。A.28 B.36 C.567.蚕的一生经历了( )种形态变化。A.三 B.四 C.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B.现在人们还不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C.蚕吐丝结茧后就会立即死亡9.饲养蚕宝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明在饲养蚕宝宝过程中哪些做法不对(多选)( )。A.及时清理蚕沙B.什么时候想起了就给它喂食,这几天桑叶不好找,换成莴笋叶吧C.蚕吐丝结茧前给它准备结茧网。D.有时间了就观察,没时间就不观察E.及时收集蚕不同时期的粪便、蜕的皮等,方便研究10.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 )。A.都一样 B.各不相同 C.无法判断11.蚕的一生是从( )开始的。A.孵化 B.幼虫 C.蛹12.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生中所处的时期是( )。A.成虫 B.幼虫 C.受精卵13.通过长期的饲养观察,你发现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整个生命周期大约为( )。A.28天 B.56天 C.90天14.下列昆虫中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阶段的是( )。A.蜻蜓 B.蚜虫 C.蝴蝶15.蚕由蚁蚕变成蚕蛹的过程中要蜕( )次皮。A.4 B.5 C.6二、判断题16.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17.通过养蚕活动我知道,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18.蚕的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19.蚕蛾的交配、产卵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 )20.蚕一生要经历的生长变化顺序是:幼虫—卵—蛹—成虫。( )三、排序题21.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请根据图片,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蚕的生长变化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四、简答题2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出此时蚕的状态或行为。( ) ( ) ( ) ( )23.把蚕的各个形态的名称(蚕、蛾、蛹、卵)写在对应的图片括号内。五、综合题如图所示,从小蚕孵出开始,小蚕的身体在不断发生变化。24.我们可以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25.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留下许多生命的活动的痕迹。根据下图的提示回答蚕相应的生命活动。 ①桑叶被吃过 ②蚕房有粪便 ③发现蚕蜕26.用棉签轻轻触碰蚕的幼虫的身体,你会发现蚕幼虫身体对外界的刺激有_______。27.蚕的口器与蚊子的口器不同,如下图所示蚕的口器适合_______,蚊子的口器适合_______。28.有一项实验证明:如把蚕的头部放入水中,身体留在外面,蚕不会死。相反,如把蚕的身体放入水中,头部留在外面,蚕就会死掉。这是什么原因?
参考答案:1.A2.B3.A4.B5.C6.C7.B8.A9.BD10.B11.A12.B13.B14.C15.A16.√17.√18.√19.√20.×21. ② ④ ③ ①22. 蚕卵 蚕蛹 破茧 产卵23.24. 拍图 画图 写观察日记 制作标本25.①捕食②排便③蜕皮26.反应27. 咀嚼桑叶 吸食血液28.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主要作用是呼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科学6.蚕的一生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6.蚕的一生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5.月球——地球的卫星精品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排序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