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时长:6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区域( )
A. 都有明确的界线 B. 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 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D.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 图b中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 土壤 B. 地形 C. 热量 D. 水源
【答案】1. D 2. 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及其特征分析
【1题详解】
根据题干提示,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但不是都有明确的界限,受人为因素影响,内部的特定性质是相对一致,不是绝对一致,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图a所示区城为甘肃省,在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当前限制河流下游地区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水源。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折,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依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 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 GPS-RS-GIS B. RS-GPS-GIS C. GPS-RS-GPS D. RS-GIS-GPS
4.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 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 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3. D 4.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题详解】
农民利用RS技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利用该系统对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犯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因此依次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RS-GIS-GPS,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存储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可以用于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结合题干分析,D符合题意,故选D。
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地区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有( )
A. 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D. 市场需求量大
6. 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 )
A. 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B. 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D. 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宁夏枸杞质地优良的自然原因。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形成了品质优良的枸杞,B选项正确;科技创新,市场需求不是自然原因,AD选项错误;温带大陆性降水少,且该地没有黑土分布,C选项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宁夏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宁夏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农业发展中过度开垦易导致土地荒漠化,B选项正确;该地降水较少,A选项错误;不合理灌溉将导致土地盐碱化,C选项错误;酸雨的产生主要与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关系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B。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区位指向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8. 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9. 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7. B 8. A 9. C
【解析】
【7题详解】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8题详解】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9题详解】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点睛】本题组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面上升
B. 水土流失
C. 不合理的灌溉
D. 荒漠化
11.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A. 宁夏平原
B. 三江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密西西比河平原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所以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故该题选C。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太阳辐射强烈且需灌溉集约农业区,宁夏平原降水量少,需要引黄河水灌溉,且蒸发旺盛,易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三江平原纬度较高,蒸发弱,且春季有积雪融水,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B错误;成都平原为湿润区,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C错误;密西西比河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迁移农业为主,不易发生次生盐碱化,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次生盐渍化是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低、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渍化。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1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考查森林的主要功能。“三北”防护林主要指的是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的环保功效是防风固沙,故D项正确;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减弱噪声是城市森林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故A、B、C项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涵养水源,减弱水土流失,故A项正确;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空气不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故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森林的作用
河流中上游、坡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平原农田周围——保护农田、繁衍物种
荒漠地区——防风固沙
园林区——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 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C. 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D. 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15.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 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B. 植被破坏——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
C. 沙丁鱼减少——大坝阻碍了沙丁鱼的洄游产卵
D. 酸雨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答案】14. B 15. C
【解析】
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14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并不稳定,B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田纳西河的大坝主要修建在中上游地区,沙丁鱼主要在沿海地区洄游,并不受影响,C错误。故选C。
卡普阿斯河发源于某岛的西部山岭,自东向西流,在坤甸西南的一大片沼泽三角洲处分为两条支流注入南海。卡普阿斯河全长1143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在其干支流上修建了一些大坝工程,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都相当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卡普阿斯河干支流上修建大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发展养殖 B. 蓄水灌溉 C. 防御洪涝 D. 发展旅游
17. 卡普阿斯河河口三角洲形成大片沼泽的原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③降水众多,植被茂盛 ④冻土发育,土层深厚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发展养殖,不是水库的主要功能,A错误;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不需要蓄水灌溉,B错误;卡普阿斯河流域内地形以平原、沼泽为主,水流流速慢,全年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干支流上修建大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御洪涝,C正确;发展旅游,不是水库的主要功能,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卡普阿斯河河口三角洲地处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旺盛,①错误。卡普阿斯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面易积水,②正确。该地处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③正确。该地地处低纬,气温高,无冻土分布,④错误;②③正确。选D。
【点睛】卡普阿斯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的变化决定了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美国与日本相比( )
A. 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B. 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 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D. 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19. 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B. 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 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D. 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答案】18. C 19. A
【解析】
考查不同国家的能源利用率。本题难度小,认真阅读图片,注意“单位GDP能源消耗”即可。
【18题详解】
从图中看,美国与日本相比,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C正确;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快,A错误;日本能耗一直都较低,B错误;美国单位GDP能耗高于日本,因此能源利用率低于日本,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采用粗放式的生产,能源利用效率低。A正确。B、C、D与“单位GDP能源消耗”无关。故选A。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 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
是 ( )
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
【21题详解】
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3.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22. C 23. 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我国能源自给率变化,能源跨区域调配。
【22题详解】
联系我国能源供需情况分析,中西部能源丰富,自给率应接近或大于100%,东部能源短缺,需求量大,自给率应小于100%,东部对应Ⅳ,D错。我国能源自给率应该是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平均值,进口量增加,说明自给率呈下降趋势,对应Ⅱ,B错。西部经济落后,原来开发能源较少,随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开发与跨区域调配,当地的供给率应有所上升,西部对应Ⅲ,C对。所以Ⅰ为中部,A错。所以选C。
【23题详解】
联系“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能源起点分布,天然气主要是从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输出,②对。而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④对。青藏地区水能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开发难度大,输出少,③错。东北的大部分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只能“稳定东部、开展西部”, ①错。A对。
【点睛】注意利用图中的数值,我国能源自给率应该是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平均值,近年来进口量增加,说明自给率下降。中西部资源丰富,应接近或高于平均值,西部开发,使西部自给率呈上升趋势。东部能源需求量大,自给率最低。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能源开发状况,判断能源输出地区。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
完成下列各题。
24. 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
A 气候变化 B. 交通改善 C. 河流整治 D. 政策支持
25. 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 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注意材料中在政府引领下,说明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D对。区域气候变化不大,A错。河流整治、交通改善不是特色农业基地的主要形成原因,B、C错。故选D。
【25题详解】
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②对。人口在当地就业,不利于提高人口迁出率,①错。经济发展,利于加快交通运输建设,③对。外迁人口减少,利于降低老龄化人口比重,④错。B对。故选B。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停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 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 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 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 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7. 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 研发中心 B. 一般零部件厂
C. 核心零部件厂 D. 整车厂
【答案】26. B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于在中国建零部件厂之后,故A项错误。中国的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存在投入和产出的工业联系。整车厂和零配件厂相距较近,中国的整车生产使用中国生产的零配件,可减少运费,从而成本降低,故B项正确。汽车制造厂是资金与技术指向型工业,而不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项C错误。普通零配件厂在一定地域建立,目的是为该区域内整车厂提供零配件,以减少生产成本,而不是为全球整车厂提供零部件。故D项错误。
【27题详解】
试题分析:日本控股的整车厂需要许多零配件生产厂,但出于核心技术保密的需要,其中部分核心零部件与主要研发机构仍在日本。但突发的大地震造成了在日本的核心零部件厂停产,造成中国的整车生产由于产自日本的核心零部件不能供应而被迫停产。研发中心主要是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转化为具体的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由此可知,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停产是由于日本核心零配件供应链断裂造成的,故B、D两项错误。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 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 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 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29.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 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 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 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答案】28. A 29. B
【解析】
考查区域工业化进程,产业转移的影响。
【28题详解】
据示意图的工业类型判断,珠三角发展的企业类型依次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是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故A正确,B错误。在珠三角发展资源密集型企业时,污染小;在中期,印染厂建立,污染重;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污染程度低,故C错误。珠三角的发展是由于改革开发政策和经济规律的反映,不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
【29题详解】
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印染厂对水资源的污染,故B正确。产业转移可以加快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产业转移必然导致劳动力空间的重新分布,但不一定是严重的失业;产业的升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高。故A、C、D错误。故选B。
.
30.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回答下题。
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中,c指的是( )
A. 制造和生产环节 B. 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 加工和组装环节 D. 市场和运输环节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右图中,a环节是加工和组装环节,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和东南亚有着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 b是制造和研发环节,c美国、日本和西欧是经济发达地区,他们掌握着IT产业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A、C错误,B正确;图中没有表示出市场和运输环节,故D错。故选B。
二、非选择题(25分)
31. 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请写出实施西气东输的三大原因。
【答案】(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4)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区域特征及意义。
【详解】(1)结合图示了解我国的四大工程,包括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结合地图可知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
(2)四大工程中南北或东西方向跨度大即气候变化大;由图可知青藏铁路全部位于青藏高原,西气东输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东西方向跨度大,故气候变化大;青藏铁路全部位于青藏高原,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
(3)四大工程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向上海供应能源,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极大缓解了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有利于环境保护。
(4)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我国能源资源是西多东少,但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故能源需求是东多西少。实施西气东输的三大原因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必须使用0, 图中a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共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形成放射状河流的穹窿构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