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1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学案
展开微专题1 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
1.内环境及稳态调节要点归纳
(1)内环境各成分的判断
(2)组织水肿的原因
(3)内环境中的“存在与不存在”“发生与不发生”
2.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过程
(1)理清以下丘脑为中枢的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过程
(2)掌握血糖调节的过程
3.免疫调节要点归纳
(1)关注免疫中的3个“三”
(2)两大免疫过程(―→初次免疫;二次免疫)
(1)溶菌酶杀菌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为第一道防线,血浆中的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
(2)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3)B细胞活化的条件:
①两个信号的刺激(病原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②细胞因子的作用(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4)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靶细胞膜表面分子(信号)的刺激、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刺激。
(5)靶细胞凋亡: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②④。
①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2021·全国甲卷,4A、B)
②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2021·河北卷,17A)
③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2021·河北卷,17C)
④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2020·全国卷Ⅰ,3A)
⑤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体温维持在38 ℃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020·山东卷,18B)
⑥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019·全国卷Ⅲ,5D)
⑦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2018·全国卷Ⅱ,3C)
2.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②④。
①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病毒与细胞毒性T细胞抵抗病毒的机制相同。(2021·山东卷,18B)
②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低下。(2021·海南卷,5C)
③新冠疫苗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2021·广东卷,13)
④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2020·浙江卷,5D)
⑤细胞毒性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2018·江苏卷,9A)
考向1 围绕机体稳态调节,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2021·重庆卷,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血浆、组织液到达靶细胞
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C.体温的改变与组织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无关
D.血浆渗透压降低可使红细胞失水皱缩
答案 A
解析 静脉滴注后,药物首先进入血液,运输到全身组织,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进而到达靶细胞,A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B错误;体温的改变,与机体的散热和产热有关,而产热就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有关,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C错误;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红细胞吸水,D错误。
2.(2022·河北邢台市调研)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当航天员处于太空的失重环境中时往往难以保持平衡,身体下部的血液还会流向身体上部引起浮肿,促使机体排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员身处太空时,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会增多
B.航天员在太空中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控
C.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是在下丘脑的调控下,由多个器官共同完成的
D.人们在观看神舟飞船发射升空时心跳加快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有关
答案 A
解析 航天员在太空时会出现排尿增多的现象,推测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会减少,A错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B正确;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水盐平衡的调节还需要垂体、肾脏等多个器官共同参与,C正确;当人比较激动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多,从而会出现心跳加快等反应,D正确。
3.(2021·河北卷,10)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 C
解析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①②③三条途径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故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A正确;途径②中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途径③中迷走神经作用于相应内分泌细胞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途径①中血糖浓度过高时,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途径③中血糖浓度过高时,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
考向2 结合免疫调节,考查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4.(2022·湖北卷,16)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
B.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C.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D.进行肾脏移植前,无需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
答案 D
解析 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的结果,而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即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A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即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所以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血浆置换术可以去除受者体内原有抗体,避免激发免疫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C正确;实质脏器移植中,供、受者间ABO血型物质不符可能导致强的移植排斥反应,所以在肾脏移植前,应考虑捐献者与患者是否为同一血型,D错误。
5.(2022·广东湛江调研)抗体是机体抵抗外来感染的关键,其产生受到辅助性T细胞的调控。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促进细胞质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使转录因子bcl6基因的表达增强,促进分化形成辅助性T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抗体
B.辅助性T细胞过度活化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C.AMPK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活性降低
D.二甲双胍间接作用于细胞中的转录因子bcl6基因,调控其表达
答案 C
解析 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A正确;辅助性T细胞过度活化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B正确;据题干信息“二甲双胍……辅助性T细胞”可知D正确;AMPK磷酸化后活性增强,C错误。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学案含答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p2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免疫调节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免疫调节学案,共2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学案,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