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弘文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弘文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10分)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 。
(2)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 。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诗句是: , 。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满目凄凉的诗句是: ,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 。
2.(4分)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站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一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盗,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这本书被誉为“ ”。
(2)结合文段分析蝉的特点。
3.(4分)成语积累。
(1)巧妙绝
(2) 肩接踵
(3)因地 宜
(4)长途 涉
4.(2分)请从下列对联中选出一副可以作为婚联的对联( )
A.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B.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
C.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D.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5.(3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 利益固化的藩篱,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①勇于突破
②坚决破除
③不断推进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6.(4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2022年9月11日,湖南省第13届运动会(成年组)在邵阳举行。这是邵阳首次承办全省大型综合性赛事。这一赛事,也是一次邵阳820余万人民携手共赴的“文明之约”。面对信任和重托,开放崛起中的新邵阳举全市全力,用满腔热情和扎实行动,办好一场漂亮的省运会,展示市民新风彩,展现城市新风貌。
7.(3分)这则通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一处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通知
ㅤㅤ亲爱的各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在八年级开展“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请同学们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竞答活动。
ㅤㅤ此致敬礼
校学生会
2022年12月22日
(1)修改标点错误:
(2)修改语病:
(3)修改格式错误:
8.(4分)我国是海洋大国。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某班将开展以“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实施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维权巡航执法的时空覆盖率,有方保障了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材料二】在各国海军中,每艘军舰通常以一个海军基地为“母港”,结束任务后回到这个“家”。与陆军、空军基地相比,各国的海军基地都占地更广,功能更复杂。军舰在这里加油装弹,补充物资,检查修理;海军官兵在这里得到充分休整和训练。
【材料三】为全面遏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国海洋管理部门通过健全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蓝色海湾”“生态岛礁”重大工程建设等措施,加快了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
【材料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份
收入
项目
海洋渔业
(亿元)
海洋生物医药业
(亿元)
海洋电力业
(亿元)
海洋旅游业
(亿元)
2016年
4641
336
126
12047
2017年
4676
385
138
14636
2018年
4801
413
172
16078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我国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二、阅读理解(41分)
9.(13分)文言文阅读。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委而去之
②亲戚畔之
③空乏其身
④发于声
(2)翻译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请用“/”符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并列举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10.(4分)课外拓展。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莺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2)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11.(10分)现代文阅读。
父爱没有残缺
(1)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她还小的时候,她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极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2)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3)不知道是因为人们可怜父亲是个残疾人,还是因为父亲爱笑,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当她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总会张开那并不结实的臂膀,想要抱抱她。她则故意绕开他的臂膀。毕竟父亲张开臂膀,半蹲在小店门口的样子太“不堪入目”了。但是,父亲丝毫没有责怪她,还一个劲地和人讲,我闺女越来越有个性了,太像自己啦。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在意她此时心里在“咬牙切齿”。
(4)当然,父亲和她从未真正深情地拥抱过,更不要说,她主动扑到父亲怀里,像一般女孩儿那样撒撒娇。
(5)她从不把自己的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
(6)在她 8 岁的时候,父亲的右腿病得严重,不得已到医院进行了一次矫正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不过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需要借助一根拐杖才可以行走。这时候的他,走路的样子更加难看了。
(7)也就是这年暑假,她和同学在躲猫猫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滑到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她紧紧抓住一株灌木,进退不得。父亲闻讯赶来,看着峭壁上的她,使劲爬到了峭壁顶端,蹲了下来,伸手去抓她的手臂。可,无论父亲如何努力,手也够不着她的手臂。
(8)她几乎绝望了,她恨透了父亲,换做任何正常人,绝对会够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她感觉死亡之神向自己靠拢。“快,抓住拐杖。”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她抓住拐杖,他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
(9)她本以为父亲会责怪她,可是父亲没有,脸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原来,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
(10)后来,母亲和邻居把父亲抬到了医院。医生说,他右腿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将终身依靠拐杖行走。母亲狠狠地瞪着她:“你啊——你”。父亲脸上依旧堆着笑,只是气若游丝:“不怪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听着父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她的心哆嗦了一下。抓起父亲的手,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爸爸”,扑在父亲的身上。
(11)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只是每天放学,胡同的小店门口,她不再拒绝父亲展开的臂膀。
(12)她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她把自己锁在小屋里。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笃,笃,笃”的拐杖叩击地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刺耳。这声音一直响到清晨,出门去,顺着胡同越走越远。
(13)“要不,报名去参军吧。”第二天傍晚时分,父亲推开她的屋门,手里举着一张报名表,说。她茫然。
(14)“知道自己考砸了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一回事是接受自己考砸了。当我小时候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吗?后来我长大了,我知道命运将要留给我一个永恒的伤疤,而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我唯一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的人才可以看到阳光。只有自己对着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自己微笑;你对命运微笑,命运也就对你微笑。”父亲给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要去上一个普通大学还是去参军,想通了告诉我。”最后,她决定参军,还顺利通过了体检。前往军营的那一天,她坚持不要父亲送,她怕父亲跟不上送别的队伍。
(15)就在她踏上军旅专列的那一刻,一转身,她发现了父亲。父亲就站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那斜倚的拐杖,似乎也笑了,撞击着她的心灵,朦胧了她的视线。
(16)她知道自己已经接过了父亲微笑的生活,心里那些脆弱的地方日渐坚强起来。她知道,以后每一天的军旅生涯,有了父亲的微笑,她不再觉得有多苦,不再恐惧。
(17)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概括。
(2)选文开篇为什么要极力写自己对父亲的反感,请分析其作用。
(3)文章以“父爱没有残缺”为题有什么好处?
(4)有人说,父爱如山,坚强、伟岸、温馨而又含蓄,亲切而又遥远;苍翠、挺拔、慈祥而又率直,温情而又隽永;坦荡、坚韧,深远而宽广,真挚而又厚重!请你写出你和父亲之间难忘的一件事,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2.(14分)现代文阅读。
乡宴
ㅤㅤ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ㅤㅤ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ㅤㅤ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ㅤㅤ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ㅤㅤ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ㅤㅤ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ㅤㅤ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ㅤㅤ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ㅤㅤ⑨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ㅤㅤ⑩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⑪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⑫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⑬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⑭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2)与第三段“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相照应的句子是: 。
(3)理解第⑦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的含义。
(4)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第⑧段和第⑪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5)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
三、写作(45分)
13.(45分)作文。
ㅤㅤ人生是条航船,让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导自己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了吗?
ㅤㅤ根据以上内容,以“做自己人生的船长”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得使用试卷中的素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2022-2023学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弘文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10分)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此中有真意 , 欲辨已忘言 。
(2)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3)《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诗句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满目凄凉的诗句是: 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人恒过 , 然后能改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答案:
(1)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意“郎”的书写)
(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注意“摧”“鳞”的书写)
(4)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注意“深”的书写)
(5)人恒过 然后能改(注意“恒”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4分)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站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一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盗,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 昆虫记 》,作者是 法国 (国家)的 法布尔 (人名),这本书被誉为“ 昆虫的史诗 ”。
(2)结合文段分析蝉的特点。
【分析】《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个文段,描写的是蝉和蚂蚁两种昆虫的故事,选自法国生物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可知,蝉喜欢唱歌和喜欢饮树的枝叶;根据“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和作者的评论“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劳的生产者却是蝉呢”可知,蝉是一位勤劳的生产者。
答案:
(1)昆虫记 法国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2)“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蝉喜欢唱歌;“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蝉是勤劳的生产者。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4分)成语积累。
(1)巧妙绝 伦
(2) 摩 肩接踵
(3)因地 制 宜
(4)长途 跋 涉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解答】答案:
(1)伦
(2)摩
(3)制
(4)跋
【点评】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4.(2分)请从下列对联中选出一副可以作为婚联的对联( )
A.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B.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
C.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D.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解答】A.“东风”“春雨”“万象新”等语言标志说明这是一副春联。
B.“盛世”“新春”等语言标志说明这是一副春联。
C.“珍藏本”“未见书”等语言标志说明这是一副行业联。
D.“同心永结”“比翼齐飞”等语言标志说明这是一副婚联。
故选:D。
【点评】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3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机制弊端, 利益固化的藩篱,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①勇于突破
②坚决破除
③不断推进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
第一空,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推进:推动前进。结合第一空后的语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语境辨析,“推进”符合语境;第二、三空:破除:除去,消除;打破: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约束;突破:超过;打破。读第二空后的语句“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一语境辨析,“破除”符合语境;结合第三空后的“藩篱”这一语境辨析,“突破”符合语境:
故选:C。
【解答】答案为:C。
【点评】平时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要学会结合语境,从词义、程度、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搭配、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辨别。
6.(4分)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2022年9月11日,湖南省第13届运动会(成年组)在邵阳举行。这是邵阳首次承办全省大型综合性赛事。这一赛事,也是一次邵阳820余万人民携手共赴的“文明之约”。面对信任和重托,开放崛起中的新邵阳举全市全力,用满腔热情和扎实行动,办好一场漂亮的省运会,展示市民新风彩,展现城市新风貌。
【分析】本则新闻报道了第十三届省运会(成年组)在邵阳开赛事宜。
【解答】本题考查新闻概括。答题注意要点齐全和字数要求20字。首先结合材料寻找时间:2018年9月11日、地点:邵阳、事件:13届运动会,然后结合字数进行删减,完善答案。
答案:
第十三届省运会(成年组)在邵阳开赛
【点评】概括信息方法:
1、提取中心句法。注意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
2、整体归纳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抓关键词句及反复出现的词句。
3、组合要素法。用最简洁的文字采用近乎一个词加一 个词再加一个词的形式来表示。
4、分层归并法。理清层次,提取要点,概括层意。
7.(3分)这则通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一处格式错误,请找出并修改。
通知
ㅤㅤ亲爱的各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在八年级开展“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请同学们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竞答活动。
ㅤㅤ此致敬礼
校学生会
2022年12月22日
(1)修改标点错误: 把“《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2)修改语病: 在“专题学习”后面加上“活动”。
(3)修改格式错误: “为了更好地落实”等内容应该另起一行,缩进二字。
【分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中的“读古诗•长知识”是活动主题,不用书名号,要用引号。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将在八年级开展‘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缺成分,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后面加上“活动”。
(3)本题考查通知的格式。“为了更好地落实”等内容应该另起一行,并且缩进二字。
【解答】答案:
(1)把“《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中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2)在“专题学习”后面加上“活动”。
(3)“为了更好地落实”等内容应该另起一行,缩进二字。
【点评】病句修改口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8.(4分)我国是海洋大国。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某班将开展以“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实施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维权巡航执法的时空覆盖率,有方保障了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
【材料二】在各国海军中,每艘军舰通常以一个海军基地为“母港”,结束任务后回到这个“家”。与陆军、空军基地相比,各国的海军基地都占地更广,功能更复杂。军舰在这里加油装弹,补充物资,检查修理;海军官兵在这里得到充分休整和训练。
【材料三】为全面遏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国海洋管理部门通过健全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蓝色海湾”“生态岛礁”重大工程建设等措施,加快了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
【材料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份
收入
项目
海洋渔业
(亿元)
海洋生物医药业
(亿元)
海洋电力业
(亿元)
海洋旅游业
(亿元)
2016年
4641
336
126
12047
2017年
4676
385
138
14636
2018年
4801
413
172
16078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材料二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我国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选择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
【解答】(1)根据题意,要选择出的材料与我国的海洋事业的发展无关。
材料一,表现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的加强,与主题相关;
材料二,以作比较的方法,突出各国的海军基地都占地更广,功能更复杂的特点,与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无关;
材料三,介绍中国海洋管理部门在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中采取的举措,与主题相关;
材料四,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表现的是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与主题相关。
故选:材料二。
(2)从材料中找出表现我国海洋建设过程中取得成就的相关句子,再分点概括即可。材料一,主要表现“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材料三,主要表现“加快了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材料四中各年份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海洋经济在渔业、生物医药业、电力业、旅游业等方面各年均呈逐年增长之势。
答案:
(1)材料二
(2)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我国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不断加快;三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在渔业、生物医药业、电力业、旅游业等方面的年收入均逐年增长。
【点评】要解答好材料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二、阅读理解(41分)
9.(13分)文言文阅读。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委而去之 离开
②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③空乏其身 财资缺乏
④发于声 流露
(2)翻译句子。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请用“/”符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并列举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分析】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弃城而逃。去,离开;
②句意: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
③句意:使他的身处贫困中。空乏,使……财资缺乏;
④句意:流露在言谈中。发,流露。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域,限制。以,凭借。之,的。句意: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②重点词有:入,在国内。拂,同“弼”,辅佐。句意: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国家,国家常常会灭亡。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故可断句为: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并补写论据。语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是: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至于具体的事例,可从古今中外的历史的材料中选取。如:周武王姬发伐商纣;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等,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答案:
(1)①离开;②同“叛”,背叛;③使……财资缺乏;④流露。
(2)①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②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国家,国家常常会灭亡。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得道多助”事例: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最终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失道寡助”事例: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却不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10.(4分)课外拓展。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莺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2)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能力。《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为宋代的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解答】(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的赏析。
ABD.正确。
C.有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滩鸥鸳”,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营被吓得京慌失措的情态;
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诗词用词的精妙,可从词中的景、情入手来赏析。
因为船行很快,所以才会惊飞那些水鸟,作者没有想到在水光深处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水鸟,所以也非常吃惊,“惊”字一写鸟的惊慌失措,一写人的吃惊。“惊起一 滩鸥鸳。”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鸳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答案:
(1)C;
(2)“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鸳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翻译:
《如梦令》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点评】学习古诗要注意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重陶。
11.(10分)现代文阅读。
父爱没有残缺
(1)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她还小的时候,她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极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2)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3)不知道是因为人们可怜父亲是个残疾人,还是因为父亲爱笑,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当她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总会张开那并不结实的臂膀,想要抱抱她。她则故意绕开他的臂膀。毕竟父亲张开臂膀,半蹲在小店门口的样子太“不堪入目”了。但是,父亲丝毫没有责怪她,还一个劲地和人讲,我闺女越来越有个性了,太像自己啦。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在意她此时心里在“咬牙切齿”。
(4)当然,父亲和她从未真正深情地拥抱过,更不要说,她主动扑到父亲怀里,像一般女孩儿那样撒撒娇。
(5)她从不把自己的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
(6)在她 8 岁的时候,父亲的右腿病得严重,不得已到医院进行了一次矫正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不过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需要借助一根拐杖才可以行走。这时候的他,走路的样子更加难看了。
(7)也就是这年暑假,她和同学在躲猫猫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滑到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她紧紧抓住一株灌木,进退不得。父亲闻讯赶来,看着峭壁上的她,使劲爬到了峭壁顶端,蹲了下来,伸手去抓她的手臂。可,无论父亲如何努力,手也够不着她的手臂。
(8)她几乎绝望了,她恨透了父亲,换做任何正常人,绝对会够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她感觉死亡之神向自己靠拢。“快,抓住拐杖。”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她抓住拐杖,他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
(9)她本以为父亲会责怪她,可是父亲没有,脸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原来,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
(10)后来,母亲和邻居把父亲抬到了医院。医生说,他右腿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将终身依靠拐杖行走。母亲狠狠地瞪着她:“你啊——你”。父亲脸上依旧堆着笑,只是气若游丝:“不怪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听着父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她的心哆嗦了一下。抓起父亲的手,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爸爸”,扑在父亲的身上。
(11)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只是每天放学,胡同的小店门口,她不再拒绝父亲展开的臂膀。
(12)她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她把自己锁在小屋里。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笃,笃,笃”的拐杖叩击地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刺耳。这声音一直响到清晨,出门去,顺着胡同越走越远。
(13)“要不,报名去参军吧。”第二天傍晚时分,父亲推开她的屋门,手里举着一张报名表,说。她茫然。
(14)“知道自己考砸了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一回事是接受自己考砸了。当我小时候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吗?后来我长大了,我知道命运将要留给我一个永恒的伤疤,而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我唯一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的人才可以看到阳光。只有自己对着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自己微笑;你对命运微笑,命运也就对你微笑。”父亲给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要去上一个普通大学还是去参军,想通了告诉我。”最后,她决定参军,还顺利通过了体检。前往军营的那一天,她坚持不要父亲送,她怕父亲跟不上送别的队伍。
(15)就在她踏上军旅专列的那一刻,一转身,她发现了父亲。父亲就站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那斜倚的拐杖,似乎也笑了,撞击着她的心灵,朦胧了她的视线。
(16)她知道自己已经接过了父亲微笑的生活,心里那些脆弱的地方日渐坚强起来。她知道,以后每一天的军旅生涯,有了父亲的微笑,她不再觉得有多苦,不再恐惧。
(17)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概括。
(2)选文开篇为什么要极力写自己对父亲的反感,请分析其作用。
(3)文章以“父爱没有残缺”为题有什么好处?
(4)有人说,父爱如山,坚强、伟岸、温馨而又含蓄,亲切而又遥远;苍翠、挺拔、慈祥而又率直,温情而又隽永;坦荡、坚韧,深远而宽广,真挚而又厚重!请你写出你和父亲之间难忘的一件事,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她小时候嫌弃父亲,放学回家时,故意绕开父亲的拥抱;老师家访时,她骗老师说父亲是卖酒师傅;暑假时,拒绝其他同学来自己家里玩,但是在她掉下悬崖时父亲用拐杖把她拉上来,自己却再也不能站直,高考失利后告诉她要微笑面对生活,表现了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解答】(1)本题考查形象分析。联系“她从不把自己的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可知父亲善解人意:没有拆穿她对老师的谎言,还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因他懂得女儿的自尊,所以从不到学校去找她,不在老师面前说自己是女儿的父亲;联系“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她抓住拐杖,他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可知父亲疼爱孩子:他为救女儿而让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在女儿高考失利时他彻夜不眠;联系“当我小时候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吗?后来我长大了,我知道命运将要留给我一个永恒的伤疤,而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我唯一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的人才可以看到阳光。只有自己对着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自己微笑;你对命运微笑,命运也就对你微笑”可知父亲乐观开朗:微笑面对自己的残疾;善于教育引导孩子:在女儿高考失利时,他并没有责骂,反而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引导孩子要乐观对待。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联系“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可知“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她还小的时候,她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极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凸显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更利于突出女儿的悔恨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题目。联系“父亲就站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那斜倚的拐杖,似乎也笑了,撞击着她的心灵,朦胧了她的视线”“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可知题目“父爱没有残缺”是对比,用父亲身体上的残缺,衬托出父爱的伟大。
(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身经历,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示例:小时候父亲对我要求一直很高。一次数学考试,我95分,但是是第一名,我兴高采烈给他看,他却一本正经:“别太高兴了,这5分丢哪儿去了?”我心一下子沉下来,心中不满,你对我要求太高了吧!长大后,我才明白:父亲不表扬我,是怕我骄傲,是深沉的爱。父亲像是一本书,年幼的儿女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之后,懂得什么叫的时候,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才能读懂父亲的那颗真诚的心。
答案:
(1)①善解人意:没有拆穿她对老师的谎言,还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因他懂得女儿的自尊,所以从不到学校去找她,不在老师面前说自己是女儿的父亲。②疼爱孩子:他为救女儿而让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在女儿高考失利时他彻夜不眠。③乐观开朗:微笑面对自己的残疾。④善于教育引导孩子:在女儿高考失利时,他并没有责骂,反而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引导孩子要乐观对待。
(2)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凸显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更利于突出女儿的悔恨之情。
(3)对比,用父亲身体上的残缺,衬托出父爱的伟大。
(4)示例:有一件事情,让我难过了很久。因为不小心我摔伤了腿,走路极疼,于是我求父亲接送我上下学,但他拒绝了。他说:“不就摔伤了点,又没骨折,能走就自己走!不要凡事都依赖别人。”于是我咬着牙,忍着痛,怀着忿,坚持了两个星期,直到伤愈。直到长大后,母亲告诉我那次我摔伤,父亲其实很担心,每天我上下学,都悄悄地跟着我,怕我出事。我听完,一下子楞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凭泪水渐渐充盈我的眼。父亲像是一本书,年幼的儿女常常读不懂父亲,直到他们真正长大了之后,懂得什么叫的时候,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才能读懂父亲的那颗真诚的心。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2.(14分)现代文阅读。
乡宴
ㅤㅤ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ㅤㅤ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ㅤㅤ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ㅤㅤ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ㅤㅤ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ㅤㅤ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ㅤㅤ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ㅤㅤ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ㅤㅤ⑨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ㅤㅤ⑩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⑪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⑫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⑬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⑭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2)与第三段“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相照应的句子是: 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
(3)理解第⑦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的含义。
(4)请分别从不同角度赏析第⑧段和第⑪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5)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
【分析】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开篇介绍做乡宴的厨师“大师傅”,以及我们村里的大师傅;第二部分(⑤~⑫),具体描村里的大师傅为堂哥准备、制作婚宴的过程,以及婚宴后自我评价;第三部分(⑬~⑭),写许多年后我的婚宴是请了外庄的大师傅完成的,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遗憾,并表达对大师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结合本文的首段内容来看,开篇点题,揭示文章的内容,并用简单的八个字,深深吸引读者兴趣。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写作手法的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根据这一理解,可以看出下文与此句照应,表现大师傅动作娴熟自然的句子是⑪段中的“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在理解句子字面义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分析出其深层内涵。这句话出自“大师傅”之口,他将“为人处世”的道理比作做乡宴,认为做人和做菜一样,不能只能只注重表面功夫,要有“底味”。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①结合句子“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具体内容来看,此句主要写了此时的一系列声音,用了排比的修辞,声音的和谐悦耳,表现了婚宴的热闹、菜品的丰盛。
②第⑪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是对大师傅完成婚宴后的神态描写,“长舒一口气”,表现了他此时的放松心理,同时那汗珠,也表现了大师傅的劳累与辛苦。
(5)本题考查开头段的作用的分析。文章开篇写“大师傅”,介绍他们做菜时的特点,其实都是为下文具体写我们乡村的“大师傅”在堂哥婚宴上的表现作铺垫,并使文章内容丰富,所以并没有跟题。
答案:
(1)开篇点题,揭示文章的内容;统领全篇;奠定全文感情的基调;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2)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
(3)为人处世如做乡宴,注重本色底味;做人要有人味,一个人如果只注重做表面功夫,他只能是一个浮夸的人。
(4)①运用排比修辞,写出了婚宴“备宴”时的热闹、欢快景象;喜宴菜品的丰盛;厨师精湛、娴熟的烹饪技艺。
②运用神态、肖像描写,写出了大师傅满意、放松的心理以及他的辛劳。
(5)不离题。开篇大量的内容写做乡宴的“大师傅”,为下文写大爷做乡宴作铺垫;使文章内容更充实,突出主题。
【点评】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句式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三、写作(45分)
13.(45分)作文。
ㅤㅤ人生是条航船,让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导自己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了吗?
ㅤㅤ根据以上内容,以“做自己人生的船长”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得使用试卷中的素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分析】本题是有材料的命题作文,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意味着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它包含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对生活勇敢承担的责任。“做自己人生的船长”的立意,可以写出自己的自信,写出自己的努力奋斗的意志和豪情,以及对未来的畅想和憧憬,像一个勇敢的人勇于接受每一次暴风雨的来临。每一个人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我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人生之船开向成功的彼岸。屈原、司马迁、贝多芬对自己人生的坚持,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后世人对他们的尊敬。现代的青年人更应有一种意识到自我的坚定和执着。贴近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应该更有实际意义一些。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辉煌或是沮丧,都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参考立意:1.自己的人生,自己主宰。2.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里。3.人生的目标,由自己确定。4,一个人要有搏击风浪,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
【解答】
做自己人生的船长
人生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或随波逐流,或长风破浪。我愿意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长风破浪。
我是自己的船长,战争的硝烟使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远处传来的号角声,马蹄声,哀嚎声使我心如撕裂,我伫立在城墙之上,望着我的越地,已物是人非。随着一声胜利的号角,我的越地也随之消亡。我成了俘虐,我的命运犹如扁舟在海上摇荡。不,我不能像这样,我的命运要由自己主宰,我要夺口我所失去的一切。干是,我甘愿非自种则不食,非妻织所不穿。于是,我甘愿为吴王鞍前马后卒,尝其粪便以信之。于是,我甘愿卧薪尝胆,礼贤下士。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犹如船在海中平息了风浪,我做了自己的船长,使我重得江山,使我得到臣民爱戴。
我是自己的船长。我走了,带着我的理想走了,我不愿和你们同流合污,而你们又何曾懂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呢?我走了,潇洒地走了,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我愿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我的真实生活,我因满足而开心。每值秋季,簇簇香菊幽幽的在院中绽放,夜晚依菊而眠,闲暇时,便以香菊沏茶,远眺那南山美景,尽收眼底。到夜幕降临之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生活岂不美哉,岂不妙奇?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无悔的选择,倘若和你们汲取名利,哪里能领略这样的美好呢?在人生的航船中,我可以高喊:“我就是自己的船长!”
我是自己的船长,面对国人的麻木,统治者的腐败,外敌的欺辱,我用笔写下“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我要用笔唤醒国人沉睡的感情,我要用笔怒斥统治者的昏庸,我要用笔刺穿外敌的心脏。我就是这样,无论面对怎样的打击,我会一直笔耕不息。从《狂人日记》到《孔Z记》再到《阿O正传》,每一篇,每一笔都是用自己满腔的愤怒和革命的激情汇集而成的,我要把黑点洒向他们,要让他们看清自己的心。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我告诫自己:“要做自己人生的船长!“
飘摇中,做自己的船长,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不被海水吞噬,才能乘长风破大浪。
【点评】考生化身勾践、陶渊明、鲁迅三位历史名人,用第一人称论述如何做自己人生的主宰,紧扣题目“做自己人生的船长”。立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共1页。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8页。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宁夏固原市原州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选择题,填空题,名著阅读,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课内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