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下课件PPT+教学设计+同步练习整册
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公开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4课《青藏地区》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x、第六单元第4课《青藏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第六单元第4课《青藏地区》第1课时试卷doc、视频1青藏高原风景mp4、视频2青藏铁路助力雪域高原走向新跨越f4v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六单元青藏地区第1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读右图,回答1-2题。1.图中( )A.A是西藏自治区,C是青藏铁路 B.B是西藏自治区,C是青藏铁路C.B是青海省,D是塔里木河 D.A是青海省,D是雅鲁藏布江2.沿C铁路线能看到的景观是( )A.黄土深厚,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B.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梯田C.成群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D.平坦广阔,有成群的三河马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能正确反映青藏地区人文特征的是( )①天山牧民赶着牛羊“转场” ②那达慕大会上,人们骑马、摔跤③青稞基地里,藏民辛勤劳作 ④牧场里,藏山羊、藏绵羊在欢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青藏牧区的藏民一般居住在方便拆卸与搬运的、用厚重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这是为了( )①抵御严寒 ②避免烈日照射 ③适应游牧生活 ④防止野兽侵害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下列有关青藏高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C.日照时间短,气压高,气温低 D.地面崎岖,只有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6.下列自然景观中,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7.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A.热量较丰富 B.降水更丰沛 C.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土壤更肥沃8.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交通二、非选择题1.川藏铁路的建设,将为西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川藏铁路示意图。材料二:川藏铁路全长1 629千米,计划2026年全线通车。线路台阶式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14 000米。铁路沿线,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昌都卡若遗址等藏羌文化、佛教文化星罗棋布,与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观浑然融合。(1)川藏铁路会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从地势、土壤、气候等角度) 材料三:川藏铁路沿线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还是“老少边穷”地区。以前,由四川进入西藏的交通主要依靠川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2)综合材料二、材料三,从人文因素角度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1.A 2.C 3.D 4.D 5.B 6.A 7.C 8.D9.(1)经过四川盆地(或:成都平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铁路沿线经过高寒缺氧、地震频发地段,地势起伏大(或:山高谷深),有大面积冻土,地质条件复杂。(2)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沿线地区的经济有待发展;川藏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第一课 规则的演变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71《规则的演变第1课时课件pptpptx、71《规则的演变第1课时试卷doc、71《规则的演变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4课《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课件pptx、第六单元第4课《青藏地区》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第六单元第4课《青藏地区》第2课时试卷doc、视频震撼的拉萨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 青藏地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青藏牧区,位置和范围,新知详解,青藏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海拔高空气稀薄,冬寒夏凉,畜牧业,自然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