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作业含答案,共12页。
全员必做题
1.[2022·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期末考试]显微镜下观察豌豆花药的临时装片,下列观察到的现象与做出的推测不匹配的是( )
2.[2022·石家庄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自2020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款新冠疫苗上市以来,至2022年1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9.6亿剂次,对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所用的Ver细胞是在1962年从非洲绿猴肾脏分离得到的,Ver细胞生长速率快,可连续增殖,并能保持遗传稳定性。以大量增殖Ver细胞为基础而大量繁殖新冠病毒,再经灭活、提纯新冠病毒后制成疫苗,实现新冠疫苗的大规模生产。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Ver细胞进行连续有丝分裂,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
B.Ver细胞在分裂中,发生染色体联会和出现四分体
C.Ver细胞和新冠病毒的增殖相同,都进行分裂增殖
D.Ver细胞为新冠病毒的增殖提供所需的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3.[2022·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动粒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两侧的多蛋白结构(如图所示),负责将着丝点与纺锤丝连结在一起。近期研究发现,纤维冠(crna)主要是由围绕在动粒外层的促使染色体分离的马达蛋白组成,与纺锤丝微管连接,支配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正常情况下,图中所示的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等位基因
B.若动粒外层的纤维冠缺失,可导致核 DNA 无法平均分配
C.纺锤丝变短导致着丝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两极
D.有丝分裂后期,秋水仙素能作用于动粒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
[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细胞周期同步化是指自然发生或人工造成的使细胞群体处于同一细胞周期同一阶段的过程。胸腺嘧啶核苷(TdR)是一种DNA合成可逆抑制剂(阻断S期,去除后S期可继续进行)。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获得全部处于G1/S期交界处的同步化细胞:①加入过量TdR,处理时间为T1;②移去TdR,加入新鲜培养液,处理时间为T2;③再次加入过量TdR,处理时间为T3;④移去TdR,加入新鲜培养液,将阻断的细胞全部释放,得到较高同步化的S期细胞。若用T eq \a\vs4\al(G1) 、TS、T eq \a\vs4\al(G2) 和TM分别表示细胞周期G1期、S期、G2期和M期所用时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3<T eq \a\vs4\al(G1) +T eq \a\vs4\al(G2) +TM
B.TS<T2<T eq \a\vs4\al(G1) +T eq \a\vs4\al(G2) +TM
C.T1<T eq \a\vs4\al(G1) +T eq \a\vs4\al(G2) +TM
D.该实验仅适用于T eq \a\vs4\al(G1) +T eq \a\vs4\al(G2) +TM小于TS的细胞
5.[2022·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二诊]在雄性动物的性腺组织中,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在同一分裂时期的是( )
A.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的加倍
B.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纺锤体的出现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逐渐消失
D.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发生基因重组
6.[2022·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周期性变化是核DNA均等分配的结构基础
B.图中核DNA数量减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和核膜重新形成
C.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7.[2022·新泰一中质检]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D段表示________期,根据图2判断CD段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1中GH段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HI段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1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段,图2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1的________段。
(4)图3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中最先出现的是________;若某细胞属于图3中的类型c,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8.[2022·河东区二模]小鼠(2N=40)是常用的实验动物,研究人员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培育出了雄性小鼠A和小鼠B。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第一极体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则在正常情况下,图中所示的卵母细胞应含有________个核DNA,从8细胞胚中取出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
(2)若提供精子的雄鼠基因型是XbY,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基因型是XBXb,第一极体和8细胞胚取出的细胞中均检测到基因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小鼠B的过程,需要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小鼠B的性状与小鼠A的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选做题
9.[2022·山东省青岛市高三4月练习]科学家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粘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将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如图一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而划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粘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图一中甲、乙、丙、丁细胞分别对应图二中的a、c、b、e细胞类型
C.图一中乙、丁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D.图二中c类型细胞也可以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的细胞
10.[2022·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二模]人类的两个精子同时与一个卵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一般不能发育。在特殊情况下,这样的受精卵能够恢复分裂能力,形成三极纺锤体并最终分裂成3个二倍体细胞A、B和C (如图)。若A细胞的染色体由1个父方染色体组和1个母方染色体组组成,并且A、B细胞继续发育形成了一对双胞胎姐弟,C细胞因不含有母方染色体而发育失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雌原核的每条染色体中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
B.雄原核1和雄原核2中的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
C.细胞B中的2个染色体组不可能都来自于父亲
D.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可有效避免图甲现象
11.[2022·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三诊]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有随体,其余染色体无随体。不考虑任何变异,下列关于人类精子形成过程中的随体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精原细胞的随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
B.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减半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在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时加倍
D.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每个精子中含有5条有随体染色体
12.[2022·山东省济南市历城高三模拟]如图1为根据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相关数据绘制的数学模型。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多种物质的调节,其中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2所示的调节过程。
(1)失活的CDK2-cyclinE将导致处于图1中AB段的细胞比例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研究发现,CDK2-cyclinE 参与中心体复制的起始调控,如果中心体复制异常或细胞未能协调好中心体复制和DNA复制的关系,将形成单极或多极纺锤体,进而驱使染色体异常分离。
①中心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简述细胞周期中,中心体的数量及行为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资料分析,纺锤体形成异常可能引起______________变异。请从细胞周期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角度,阐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精确分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如果在前期Ⅰ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使SC结构破坏。在前期Ⅰ晚期,联会复合体解体消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SC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DNA、RNA
B.SC形成于减数分裂前期Ⅰ
C.SC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基因重组有关
D.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能合成某些DNA
E.SC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发挥重要作用
13.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在高等动物Z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经历时间依次为G1期8 h、S期6 h、G2期5 h、M期1 h。HU(羟基脲)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对S期以外细胞的分裂进程无影响,但可以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使其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可看作G1期细胞)。科学家利用Z细胞和HU做了如下实验。每组设置多个重复样品。
①A组:培养液+Z细胞+HU(用生理盐水配制)。
B组:培养液+Z细胞+生理盐水。
②培养14 h后,统计A、B两组中各时期细胞所占百分比(第一次统计)。
③将A组培养液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10 h,再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HU。
④培养12 h后,统计A、B两组中各时期细胞所占百分比(第二次统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2)G1、S、G2三个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融合细胞进入S期的时间将比G1期细胞进入S期的时间________(填“不变”“提前”或“延后”)。
(3)①设计一张表格,预测A、B两组第一次统计的结果,并将其填入表中。
②预测A组的第二次统计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训练(五)
1.解析:一个四分体由一对同源染色体组成,故7个四分体共有14条染色体,A正确;豌豆无性别分化,不存在性别决定,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交换可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此时染色体仍有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答案:B
2.解析:Ver细胞生长速率快,可连续增殖,连续增殖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Ver细胞连续增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无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形成,B错误;Ver细胞有细胞结构,进行有丝分裂,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在活细胞内复制增殖,C错误;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可以在Ver细胞中增殖,Ver细胞可以为新冠病毒提供增殖所需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苷酸(合成RNA),D正确。
答案:D
3.解析:在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图中所示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等位基因,A错误;由题分析可知,纤维冠主要是由围绕在动粒外层的促使染色体分离的马达蛋白组成,与纺锤丝微管连接,支配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若动粒外层的纤维冠缺失,则导致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受影响,可能导致核 DNA 无法平均分配,B正确;动粒负责将着丝点与纺锤丝连结在一起,纺锤丝变短不会导致着丝点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体的形成在有丝分裂前期,D错误。
答案:B
4.解析:加入过量TdR,S期细胞被抑制,其他细胞沿细胞周期运转,最后停在G1/S期交界处,则处理时间T1≥TG1+TG2+TM,C错误;移去TdR,再加入新鲜培养液,进行释放,使所有被积累在G1/S期交界处和停留在S期的细胞都通过S期,处理时间TS<T2<TG1+TG2+TM,B正确;再次加入过量TdR,细胞群体通过G2、M和G1期的运转,最终被阻滞在G1/S期交界处,处理时间T3≥TG1+TG2+TM,A错误;将阻断的细胞全部释放就得到较高同步化的S期细胞,该实验仅适用于TG1+TG2+TM大于TS的细胞,D错误。
答案:B
5.解析:中心体的复制在间期,染色体的加倍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纺锤体的形成在前期,B错误;对植物来说,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逐渐消失都在末期,但动物细胞不会有细胞板出现,C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也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D正确。
答案:D
6.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纺锤体、核膜和核仁会发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是子细胞中核DNA均等分配的结构基础,A正确;题图中核DNA数量减半发生在分裂期,先是核膜的重新形成使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核DNA数量减半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B正确;DNA的复制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的S期,因此利用药物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开始急剧增加,表明此时正在进行DNA的复制,但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D错误。
答案:D
7.解析:(1)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图1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即12条。(2)图1中GH段同源染色体消失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1中的FG段;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1的HI段。(4)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其中类型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类型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类型e为精细胞,则三者中最先出现的是b;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的细胞,应该为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 12 (2)细胞质分裂 0
(3)FG HI (4)b 次级精母细胞
8.解析:(1)进行体外受精的卵母细胞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由于小鼠体细胞染色体是40条,所以图中所示的卵母细胞应含有40个核DNA;从8细胞胚中取下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40条。(2)由于第一极体和8细胞胚取下的细胞中均检测到有基因B,说明卵细胞和第一极体都有B基因,又因为提供卵母细胞的雌鼠基因型是XBXb,可判断产生的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3)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小鼠B的过程,需要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利用小鼠A通过克隆技术获得小鼠B,主要采用的是核移植技术,即小鼠B的细胞核基因来自小鼠A,而细胞质基因并不是来自小鼠A,因此其性状与小鼠A不完全相同。
答案:(1)40 40
(2)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细胞核 小鼠B的细胞核基因来自小鼠A,而细胞质基因并不是来自小鼠A
9.解析:由题可知,粘连蛋白可以将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粘连蛋白被水解意味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图一中甲、乙、丙、丁细胞分别对应题图二中的a、c、b、d细胞类型,B错误;题图一中乙、丁细胞的名称分别是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题图二中c类型细胞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相等,可以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正确。
答案:D
10.解析:精子入卵后被激活的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雌原核的每条染色体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父本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的类型有X、Y两种,雄原核1和雄原核2中的染色体组成不一定相同,B错误;并且A、B细胞继续发育形成了一对双胞胎姐弟,C细胞因不含有母方染色体而发育失败,说明A、B细胞含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C细胞中无母方的染色体,C正确;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D错误。
答案:C
11.解析:根据题意,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的一个部分,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随体在间期会随染色体复制而复制,A正确;在不考虑任何变异情况下,人体细胞中的13、14、15、21和22号染色体为有随体染色体,说明体细胞中有5对(10条)有随体染色体,经染色体复制后,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随体数量加倍为20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随体10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虽然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有随体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各含一个随体)分开形成两条有随体染色体,但其随体数量没有发生改变,还是10个;再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每个精细胞中应有随体5个,B、D正确,C错误。
答案:C
12.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失活的CDK2-cyclinE使细胞周期停在G1期,不进入S期,即AB段的细胞比例下降。(2)①中心体由一组(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在细胞周期中中心体变化如下:在分裂间期复制倍增,进入分裂期后,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随着细胞分裂的完成,每个子代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②据题干信息“若中心体复制异常或细胞未能协调好中心体复制和DNA复制的关系,将形成单极或多极纺锤体,进而驱使染色体异常分离”可知,若纺锤体形成异常可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能精确分离的原因为:染色质在分裂间期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期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据题干信息“如果在前期Ⅰ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及“用RNA酶处理可使SC结构破坏”可知, SC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DNA、RNA,A正确;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又据信息“如果在前期Ⅰ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可知,SC形成于减数分裂前期Ⅰ,且其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基因重组有关,B、C正确;由信息“如果在前期Ⅰ早期抑制DNA合成……”可推知,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能合成某些DNA,D正确;“(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故 SC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不存在,E错误。故选ABCD。
答案:(1)下降 (2)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倍增,进入分裂期后,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随着细胞分裂的完成,每个子代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 染色体(数目) 染色质在分裂间期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期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3)ABCD
13.解析:(1)DNA复制的时期是分裂间期的S期,所以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2)G1、S、G2三个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由于题中所述蛋白质(启动信号)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故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融合细胞比G1期细胞提前进入S期。(3)①A组培养液中加入了HU,而HU能抑制DNA合成,使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同时阻止其他细胞进入S期而使其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可看作G1期细胞),因此培养5+1+8=14 h后,处于S期细胞占的比例为6÷20×100%=30%,其余细胞均处于G1期(G1/S期交界处),所占比例为70%。B组培养液中没有加入HU,细胞正常分裂,因此培养14 h后,各时期的细胞所占比例仍然与原来的比例相同,即G1期细胞占8÷20×100%=40%、S期细胞占6÷20×100%=30%、G2期细胞占5÷20×100%=25%、M期细胞占1÷20×100%=5%,据此可绘制出表格。②第一次统计结束后,将A组培养液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10 h,则A组中处于G1期和S期的细胞均经过S期,处于G2期或M期或G1期,然后再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HU,培养12 h,则所有细胞都处于G1期(或G1/S期交界处)。
答案:(1)S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提前
(3)①表格如下
②所有细胞都处于G1期(或所有细胞都处于G1/S期交界处)
选项
观察到的现象
推测
A
7个四分体
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14条
B
每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彼此相同
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C
同源染色体相应片段交换
发生基因重组
D
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移向两极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时期
各时期细胞所占比例
组别
G1
S
G2
M
A组
70%
30%
0
0
B组
40%
30%
25%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5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5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h),分裂期,4%,C植物分裂期所占比例为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