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9-燃烧(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9-燃烧(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9-燃烧(含解析) 一、单选题1.(2022·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D“热胀冷缩”现象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A.A B.B C.C D.D2.(2022·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3.(2022·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4.(2021·甘肃甘南·统考中考真题)冬春两季我省极易发生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使火焰与森林中的可燃物隔离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人工降雨能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不能在森林中生火、燃放烟花爆竹5.(2021·甘肃甘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一: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支持燃烧B. 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C. 实验三:探究质量守恒定律D. 实验四:测量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6.(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H2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燃料,点燃时无需验纯7.(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探究 Fe、Cu、Ag的活泼性 D.探究水的组成 8.(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起火时,可用干冰灭火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9.(2021·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实验1探究铁锈蚀是否于水有关B. 实验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C. 实验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实验4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10.(2021·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C.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11.(2020·甘肃天水·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探究燃烧的条件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D.探究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溶液 二、填空题12.(2022·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1)图1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图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3)图3是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观察到___________(选填“a”“b”“c”)处的磷先燃烧。(4)指出图4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___。13.(2021·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至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抗新冠肺炎疫情。在此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进入人群密集或封闭场所应佩戴合格口罩,医用口罩的中间层是聚丙烯熔喷布,起过滤病毒作用。熔喷布所用的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合成”或“天然”)材料。口罩贴合鼻梁部位的铝条很柔软,属于__________ (填“纯金属”或“合金”)。(2)适当运动和合理膳食可增强人体抵抗力,早餐饮用牛奶,主要增加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3)用75%的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失火,可用湿布扑灭,其灭火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4.(2020·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1进行粗盐提纯的蒸发操作时,发现液滴飞溅,是缺少了仪器______。(2)实验2通过实验现象对比可知,铁生锈与______有关。(3)实验3是验证燃烧条件的环保装置,通入O2后,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4)实验4探究Cu和Z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_(填编号)。①稀H2SO4 ②FeCl2溶液 ③CuCl2溶液 ④ZnSO4溶液15.(2020·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详解】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释,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由于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制品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子大小没有改变,选项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2.A【详解】A、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煮沸,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合金的特性为抗腐蚀,则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不符合题意;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C、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质状态不同,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符合题意;D、“人要实,火要虚”,是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故选C。4.B【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能将可燃物与火焰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山风带入冷空气,虽能带走部分热量,但温度降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反而提供了大量的氧气,不能使林火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人工降雨,水汽化时吸热,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正确;D、森林中含有较多的可燃物,因此不能在森林中生火、燃放烟花爆竹,防止引发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降低。5.D【详解】A、实验一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能够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能够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C、实验三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能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实验四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6.C【详解】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可降解塑料能够降解,所以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不纯点燃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使用前要验纯,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为:C。7.A【详解】A、左侧试管中铁钉有水无氧气,铁钉不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有氧气无水,铁钉也不生锈,无法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选项正确;B、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探究燃烧条件之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可探究燃烧条件之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选项错误;C、在相同条件下,铁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银片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即铁>铜>银,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选项错误;D、水电解实验中,电源的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A。8.C【详解】A、图书档案起火时,可用干冰灭火,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掉,不损坏图书档案,选项正确;B、盖上锅盖时,能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实现灭火,选项正确;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D、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来灭火,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原理,选项正确;答案为:C。9.C【详解】A、实验1一边是潮湿的铜丝棉,一边是干燥的铜丝棉,且用了干燥剂吸收挥发的水蒸气,观察到潮湿的铜丝棉生锈,干燥的铜丝棉未生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B、实验 2中两个瓶内均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石蕊小花一个干燥,一个湿润,观察到干燥的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B正确;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 C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浸有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棉球显红色,若二者发生反应,则棉球会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C。10.A【详解】A、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说法错误;B、“釜底抽薪”蕴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说法正确;C、物质燃烧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燃烧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燃烧,说法正确;D、篝火晚会时架空火柴,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材充分燃烧,说法正确;答案:A。11.B【详解】A、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该实验只能验证铁生锈需要氧气。缺少将干燥的铁钉放到干燥的试管内,用橡皮塞塞上试管口,没有验证水对铁生锈的影响,该选项能够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对照试验,一个溶质是碘,一个溶质是高锰酸钾,且溶质的质量相同,溶剂都是汽油,所处的温度相同,溶剂质量相等,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对照试验,一个放二氧化锰,一个不放二氧化锰,且放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相同,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B12.(1)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2)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3)a(4)酸液四周飞溅,容易伤人 【详解】(1)图1实验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图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3)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因此只能观察到a处的磷先燃烧;(4)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切不可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以防酸液飞溅,造成伤人事故,容易伤人。13.(1) 有机合成 纯金属(2)蛋白质(3) 隔绝空气(或隔绝氧气) 【详解】(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熔喷布所用的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口罩贴合鼻梁部位的铝条,属于纯金属,所以很柔软,故填:有机合成;纯金属;(2)早餐饮用牛奶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故填:蛋白质;(3)用75%的酒精进行室内消毒时,若不慎引起失火,可用湿布扑灭,其灭火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酒精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隔绝空气(或隔绝氧气);。14. 玻璃棒 水 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④【详解】(1)实验1进行粗盐提纯的蒸发操作时,发现液滴飞溅,是缺少了仪器玻璃棒。(2)实验2通过实验现象对比可知,铁钉与水、空气接触能生锈,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说明了铁生锈与水有关。(3)实验3是验证燃烧条件的环保装置,通入O2后,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还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4)①铜不与稀H2SO4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比较二者的活动性,故①符合题意;②铜不与FeSO4溶液反应,锌能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比较二者的活动性,但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故②不符合题意;③锌能与Cu(NO3)2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比较二者的活动性,但硝酸铜溶液是蓝色,故③不符合题意;④铜不能与ZnSO4溶液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能比较二者的活动性,故④符合题意;故选①④。 15. 天气炎热,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 清除可燃物 森林中禁止明火【详解】(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天气炎热,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故填:天气炎热,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2)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填:清除可燃物。(3)在深林中不要随意使用明火,故填:禁止明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广东省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燃烧、灭火、海洋资源(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30-灭火(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33-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