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解析版)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解析版)第1页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解析版)第2页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解析版),共17页。
    【专题导航】
    目录
    TOC \ "1-3" \h \u \l "_Tc22719830" 热点题型一 微观量的估算 PAGEREF _Tc22719830 \h 1
    \l "_Tc22719831" 热点题型二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PAGEREF _Tc22719831 \h 3
    \l "_Tc22719832" 热点题型三 分子力、分子势能和物体的内能 PAGEREF _Tc22719832 \h 5
    \l "_Tc22719833" 热点题型四 物体的内能 PAGEREF _Tc22719833 \h 7
    \l "_Tc22719834" 热点题型五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PAGEREF _Tc22719834 \h 10
    \l "_Tc22719835" 【题型演练】 PAGEREF _Tc22719835 \h 13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 微观量的估算
    1.微观量
    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
    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ρ.
    3.宏观量、微观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分子的两种模型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情况,不同物态下应将分子看成不同的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立方体形,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体的棱长,所以d=eq \r(3,\f(6V,π))(球体模型)或d=eq \r(3,V)(立方体模型).
    (2)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所以气体分子的大小不等于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间.如图所示,此时每个分子占有的空间视为棱长为d的立方体,所以d=eq \r(3,V).
    【例1】(2019·大连模拟)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ml,摩尔体积为Vml,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
    别为m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表示错误的是( )
    A.NA=eq \f(Mml,m) B.NA=eq \f(Vml,V0)
    C.NA=eq \f(ρVml,m) D.NA=eq \f(Mml,ρV0)
    E.NA=eq \f(ρVml,Mml)
    【答案】BDE
    【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NA=eq \f(Mml,m)=eq \f(ρVml,m)=eq \f(Vml,V),其中V应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题目中的V0则表示气体分子的体积,选项A、C正确,B、E错误;D中的ρV0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选项D错误.
    【变式1】钻石是首饰和高强度钻头、刻刀等工具中的主要材料,设钻石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摩尔质
    量为M(单位为g/m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已知1克拉=0.2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eq \f(0.2aNA,M)
    B.a克拉钻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eq \f(aNA,M)
    C.每个钻石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 eq \r(3,\f(6M×10-3,NAρπ))(单位为m)
    D.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为eq \f(M,NA)
    E.每个钻石分子的体积为eq \f(M,NAρ)
    【答案】 ACD
    【解析】 a克拉钻石物质的量为n=eq \f(0.2a,M),所含分子数为N=nNA=eq \f(0.2aNA,M),选项A正确,B错误;钻石的摩尔体积V=eq \f(M×10-3,ρ)(单位为m3/ml),每个钻石分子体积为V0=eq \f(V,NA)=eq \f(M×10-3,NAρ),设钻石分子直径为d,则V0=eq \f(4,3)π(eq \f(d,2))3,联立解得d= eq \r(3,\f(6M×10-3,NAρπ))(单位为m),选项C正确,E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知,每个钻石分子的质量m=eq \f(M,NA),选项D正确.
    【变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g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和地球的总人口数差不多
    B.布朗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造成的
    E.0 ℃的铁和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答案】CDE
    【解析】.水的摩尔质量是18 g/ml,1 g水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eq \f(1,18)×6.0×1023≈3.3×1022个,地球的总人数约为70亿,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受到液体(气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不是物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可能减小,选项C正确;气体分子间距大于10r0,分子间无作用力,打开容器,气体散开是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选项D正确;铁和冰的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必然相等,选项E正确.
    热点题型二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
    两种运动的比较
    【例2】(2019·邯郸市模拟)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
    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危害人体健康,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
    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C.温度越低PM2.5活动越剧烈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2.5中小一些的颗粒的运动比大一些的颗粒更为剧烈
    【答案】BDE
    【解析】“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尺寸远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故选项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故选项B正确;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温度越高,空气分子对颗粒的撞击越剧烈,则PM2.5的运动越激烈,故选项C错误;导致PM2.5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的燃烧,故应该提倡低碳生活,可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故选项D正确;PM2.5中小一些的颗粒,空气分子对其撞击更不均衡,运动比大一些的颗粒更为剧烈,故选项E正确.
    【变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
    【答案】ACD
    【解析】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在液体中的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运动,故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选项A正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由很小逐渐增大,r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r减小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
    【答案】BCE
    【解析】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选项A错误;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选项B正确;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无限远逐渐减小到r=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选项C正确;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 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错误;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E正确.
    6.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
    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
    【答案】ADE
    【解析】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选项A正确;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但不是零,选项B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选项C错误;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越小的,选项D正确;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选项E正确.
    7.(2019·云南昭通质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
    B.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
    D.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E.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CE.
    【解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不是状态量,选项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等有关,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选项B、C正确;相互间达到热平衡的两物体的温度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由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E正确.
    8.(2019·河北保定模拟)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 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决定的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小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2.5必然有内能
    【答案】CDE
    【解析】.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C正确;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PM2.5必然有内能,D、E正确.
    9.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
    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
    尔质量M=1.8×10-2 kg/m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答案】(1)3×1025个 (2)4×10-10 m
    【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V0=eq \f(M,ρ)=eq \f(1.8×10-2,1.0×103) m3/ml=1.8×10-5 m3/ml,水分子数:N=eq \f(VNA,V0)=eq \f(1.0×103×10-6×6.0×1023,1.8×10-5)个≈3×1025个.
    (2)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eq \f(V0,NA)=eq \f(1,6)πd3,可得水分子直径:d= eq \r(3,\f(6V0,πNA))= eq \r(3,\f(6×1.8×10-5,3.14×6.0×1023)) m≈4×10-10 m.
    10.(2019·山东潍坊模拟)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某同学按如下操作:
    a.在量筒中滴入一滴已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出其体积;
    b.在装有水、撒适量痱子粉的浅盘中滴入一滴已配制好的溶液,使薄膜形状稳定;
    c.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将油膜形状描绘在玻璃板上;
    d.将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1)其中有操作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
    (2)已知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体积占比例为k,N滴油酸溶液体积为V,一滴油酸溶液形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
    【答案】(1)a (2)eq \f(kV,NS)
    【解析】(1)要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即在量筒中滴入N滴油酸酒精溶液,测出其体积为V,则一滴该溶液的体积为V1=eq \f(V,N),故有操作错误的步骤是a;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0=eq \f(kV,N),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那么油酸分子直径为d=eq \f(kV,NS).
    已知量
    可求量
    摩尔体积Vml
    分子体积V0=eq \f(Vml,NA)(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分子占据体积V占=eq \f(Vml,NA)(适用于气体)
    摩尔质量Mml
    分子质量m0=eq \f(Mml,NA)
    体积V和摩尔体积Vml
    分子数目n=eq \f(V,Vml)NA(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质量m和摩尔质量Mml
    分子数目n=eq \f(m,Mml)NA
    布朗运动
    热运动
    活动主体
    固体小颗粒
    分子
    区别
    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比分子大得多的分子团的运动,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但它本身的以及周围的分子仍在做热运动
    是指分子的运动,分子不论大小都做热运动,热运动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共同点
    都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加激烈,都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
    联系
    布朗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周围分子做热运动的撞击力而引起的,它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分子力F
    分子势能Ep
    图象
    随分子间距离
    的变化情况
    rr0
    r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表现为引力
    r增大,F做负功,Ep增大
    r=r0
    F引=F斥,F=0
    Ep最小,但不为零
    r>10r0
    引力和斥力都很微弱,F=0
    Ep=0
    内能
    热量
    区别
    是状态量,状态确定系统的内能随之确定.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是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
    联系
    在只有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情况下,物体内能的改变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决定因素
    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物态和分子数有关
    跟宏观运动状态、参考系和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
    量值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可以为零
    测量
    无法测量
    可测量
    本质
    微观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宏观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运动形式
    热运动
    机械运动
    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能的总量守恒

    相关试卷

    16.1分子动理论(解析版)--2024高考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高中物理:

    这是一份16.1分子动理论(解析版)--2024高考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高中物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讲 分子动理论和内能,15_K, 内能和机械能的比较,分析物体内能问题的四点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过关训练专题33 分子动理论 内能(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重难点过关训练专题33 分子动理论 内能(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扩散现象并能解释布朗运动,了解物体内能的决定因素.,02×1023 ml-1;,3×1025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高考 专题33 分子动理论(原卷版),共1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