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2020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出现日环食现象,日环食带始于非洲中部,结束在西太平洋。下图是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2. 日环食发生时地球所在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可知,图中的天体体统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两级的天体系统。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出现日环食现象,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①处,这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日食现象,主要依据图的信息作答。
秋季,农作物收割以后,部分农民会在田间燃烧秸杆(如左图)。现环保部门已出台禁止燃烧秸杆的规定。右图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3. 读右图,燃烧秸杆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增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环保部门出台禁燃规定,其原因是燃烧秸杆会( )
A.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 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 促使当地气候变干 D. 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右图可知,① 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削弱作用 ,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燃烧秸杆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燃烧秸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和烟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D正确,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不明显,A错误。增加土壤肥力,B错误。对气候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燃烧秸杆的影响,主要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下图是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珠穆朗玛峰位于下列哪两大板块交界处附近(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珠穆朗玛峰所在山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板块张裂抬升 B. 板块挤压隆起
C. 岩浆冷却凝固 D. 冰川搬运堆积
7.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中可使用的技术有( )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数字地球
【答案】5. A 6. B 7.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板块为亚欧板块,②板块为太平洋板块,③板块为印度洋板块,④板块为非洲板块,珠穆朗玛峰位于①亚欧板块和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A①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珠穆朗玛峰所在山系为喜马拉雅山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亚欧板块和③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遥感的主要作用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无法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进行精确的测量,A错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导航,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可以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进行精确的测量,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查询、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无法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进行精确的测量,C错误。数字地球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遥感(RS):拍摄图像;获取“面”的信息;侧重“看”。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定“点”的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侧重“想”。
下图是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从①→④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9. 影响自然带从①-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地形 C. 热量 D. 水分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显示,从①→④的变化,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符合题意;图中从①→④的变化,没有表现出自然带由从沿海向内陆、随海拔高度而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排除B、C;图中从①→④的变化,表现了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因此不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排除D。故选A。
【9题详解】
图中自然带从①-④变化,主要是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而形成,因此影响自然带从①-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热量,C符合题意;洋流、地形、水分没有明显图示变化规律,因此洋流、地形、水分不是影响自然带从①-④变化的因素,排除A、B、D。故选C。
【点睛】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它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的有规律变化,又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新的人口迁移现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我国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迁人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宜人 B. 环境优美 C. 经济发达 D. 婚姻家庭
11.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 减轻就业压力 B. 缓解交通压力 C. 提升科技水平 D. 提供丰富劳动力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工资水平高,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迁入。C正确,故选C。
【11题详解】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D正确。加重了就业的压力,A错误。增加交通的压力,B错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对科技推动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即可。
下图是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国家与其城市化进程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美国——初期阶段 B. 中国——中期阶段
C. 英国——初期阶段 D. 印度——后期阶段
13. 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环境恶化 ②住房紧张 ③城市中心区衰落 ④交通拥挤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美国和英国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所以应处于后期阶段,故AC错。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期阶段,故B正确,D错。
【13题详解】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属于加速阶段,和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治安混乱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故A正确。而城市中心衰落是逆城市化问题,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故BCD错。
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19世纪,早期钢铁工业靠近大煤田,如德国鲁尔区。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转向靠近大铁矿,如我国辽宁鞍钢。二战后,钢铁工业转向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如我国上海宝钢。下表为“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20世纪初期开始,钢铁工业的布局转向靠近大铁矿得益于( )
A. 基础设施的完善 B. 市场规模的扩大
C. 冶金技术的进步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15. 二战后,许多钢铁工业从靠近原料、燃料产地转向靠近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用水紧张 B. 环境污染严重
C. 大型运输船舶出现 D.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答案】14. C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从表格的数据可知,20世纪初期冶炼1吨钢铁所需的煤炭为2吨,用铁矿石量为1.8,相对19世纪初期,煤炭的需求量大幅减少,而铁矿的需求量减少较小,导致钢铁工业的分布以靠近铁矿为主。这一转变过程,得益于冶金技术的进步。C正确。基础设施的完善、市场规模扩大和交通运输的改善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对原料、煤炭需求量的减少,再加上大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在一些交通便利的海港附近也形成了一些大型钢铁工业,一方面可以方便进口原材料,另一方面可以方便产品出口,C正确,水资源不是影响分布的主要原因,A错误。环境污染不会随转移而降低,B错误。钢铁工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钢铁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从表格的数据分析来回答即可。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正式投入运营。新机场发展定位是立足北京,对接津、冀,面向世界。下图是北京周边地区交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影响大兴机场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质地貌 B. 自然资源 C. 科学技术 D. 社会经济
17. 大兴机场建设意义体现在( )
A. 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B. 有效缓解北京市区交通压力
C. 远离京津城区减少大气污染 D. 加快能源的跨区域调配速度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大兴机场位于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区,客源广、市场需求大,与周边城市距离近,方便乘客到达,拥有完善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便于客流、物流集散,地价较低,所以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故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大兴机场建设的定位是立足北京,对接津、冀,面向世界,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故A正确,有效缓解北京首都机场的压力,故B错,虽然远离京津城区,但还会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故C错,能源调配主要是通过管道、汽运和铁路运输,而不是航空运输,所以不会加快能源的跨区域调配速度,故D错。故选A。
某支付平台推出线上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可利用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在平台上积系低碳府需用攻领养虚极树,虚拟树长成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会为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种植实体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具有耐严寒、耐贫瘠、耐旱的胡杨树,最适合种植在我国的( )
A. 塔里木盆地 B. 长江三角洲 C. 东南丘陵 D. 四川盆地
19. “蚂蚁森林”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改善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 ②彻底解决我国的荒漠问题
③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具有耐严寒、耐贫瘠、耐旱的胡杨树,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树种,在湿热的气候条件和黏重土壤上生长不良,它要求沙质土壤。塔里木盆地为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沙质土壤,因此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适合种植胡杨树的地区,A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属较湿热的气候,且土壤以黏重土壤为主,胡杨树在此环境下生长不良,因此长江三角洲、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不是我国最适合种植胡杨树的地区,排除B、C、D。故选A。
【1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用户可利用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在平台上积系低碳府需用攻领养虚极树,虚拟树长成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会为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种植实体树,因此“蚂蚁森林”活动可以改善种植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①、③、④符合题意;“蚂蚁森林”活动虽然可以增加荒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但对我国庞大的荒漠面积来说,面积较小,因此不可能彻底解决我国的荒漠问题,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荒漠化的主要治理措施——兴建防护林,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措施。
下图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 增加发电量 B. 河流梯级开发
C. 发展旅游业 D. 形成“工业走廊”
21.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效益包括( )
①降低地震频率 ②促进航运发展
③改善生态环境 ④减少洪水频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据图可知,田纳西河发展水电、航运、养殖、防洪、灌溉、旅游均围绕着水资源综合开发进行,可知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应该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而梯级开发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B正确,发电、旅游、工业发展是开发带来的效益,不是核心,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是流域开发的核心,而梯级开发首先是进行大坝的建设,大坝建设调节了河流径流,实现了防洪、养殖、灌溉、航运、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地震不是开发与治理的内容,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根据关联图的信息进行分析,组织答案。
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该阶段主导产业包括( )
A. 食品加工、石化工业、电子装配
B. 煤炭加工、服装制造、制糖工业
C. 玩具制造、钢铁工业、精密仪表
D. 电子信息、精密仪表、生物制药
23. 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 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总产值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
A. 劳动力数量增加 B.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C.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D. 原料导向型工业数量增多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从图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不断上升,电子信息、精密仪表、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部门,D正确。ABC选项中有些是原料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故选D。
【23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90年代后,珠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大幅上升,而轻纺工业比例下降,从而可得知工业产值的增加,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有关。C正确,高新技术不需要劳动力的数量,A错误。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直接原因,B错误。从图可知,原料导向型工业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工业发展。从图上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下图是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劳动力成本 C. 市场需求 D. 矿产资源
25. 80年代,产业转移促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A.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B.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C. 产业结构趋向单一 D. 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答案】24. B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图示产业转移是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图中显示,该产业转移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发达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益下降,因此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因此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产业转移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而科技水平和市场需求,发达国家更具有优势,因此科技水平和市场需求不是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排除A、C;矿产资源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因此矿产资源不是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B。
【25题详解】
图中显示,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使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加快了当地产业升级,缩短产业升级时间,A符合题意;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入,导致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而不是明显改善,排除B;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入,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类型,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复杂,而不是单一,排除C;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从而使失业人口减少,而不是大量增加,排除D。故选A。
【点睛】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移出地——便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减轻环境压力,但短期内影响就业。移入地——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但加大了环境压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夏季是甲国的 “丛林野火季”。2019年11月起,森林火灾形成的烟尘常飘向乙国,使乙国各地笼罩在烟霾中。
材料二 左图是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右图是甲、乙两国区域图。
(1)写出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①____气压带,②____风带。常年受③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____ (填“海洋性”或“大陆性”)气候。
(2)将甲国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乙国的风带是____ (填数字序号)。
(3)④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____ (填“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作用。
(4)K城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受____ “暖流”或“寒流”)影响,____风携带大量暖湿水汽,在山地____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
【答案】 (1). 赤道低 (2). 东南信(或信) (3). 海洋性 (4). ③ (5). 降温减湿 (6). 暖流 (7). 东南信(或东南) (8). 迎风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涉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②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且为东南风,所以是东南信风带。③是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据图可知甲国是澳大利亚,乙国是新西兰,林火形成的烟尘飘向乙国的风带是西风带,所以字母是③。
(3)④洋流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K城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加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携带大量暖湿水汽,位于大分水岭的东部,在山地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富地形雨。
27. 下图是沿海某地地质地貌及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水循环的类型,按发生的领域属于____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
(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填“背斜”或“向斜”)。甲、乙两处岩层中,____处岩层由于受____ (填“张裂”或“挤压")作用,岩性坚硬,可作为建筑材料。
(3)形成丙处海崖洞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的____作用。丁处的岩石是____ (填“岩浆岩”或“沉积岩")。
(4)过度采伐乙处山区的森林,容易造成____导致附近河流含沙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加剧水旱灾害。
【答案】 (1). 海陆间 (2). 雨水(或降水) (3). 背斜 (4). 乙 (5). 挤压 (6). 侵蚀 (7). 岩浆岩 (8). 水土流失 (9). 增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等,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详解】(1)从图可知,该水循环的类型属于海陆间循环,图中河流的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
(2)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因岩层上拱,甲乙岩层中,乙处的岩层由于受挤压力的作用,岩石坚硬,可作建筑材料。
(3)海浪的侵蚀是形成丙处海蚀崖的主要外力。丁处的岩石形成主要是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4)过度砍伐乙处的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28. 季风区水稻的种植约有7000年历史,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下图是世界部分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 (填“甲”或“乙”)区域。
(2)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填“乳畜业”或“商品谷物农业”)。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耕作业气候优势是____。
(3) 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人口稠密,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大量的____,另一方面人多地少,导致农业生产规模____。 甲区域农业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____但商品率低。
(4)针对甲区域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有(双项选择)。( )
A.提高科技和机械化水平 B.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D.增加农药和化肥施用量
【答案】 (1). 甲 (2). 乳畜业 (3).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4). 劳动力(或市场) (5). 较小 (6). 高 (7). A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和生产特点。根据所学的农业地域类型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水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故甲(东南亚)为主要水稻分布区。
(2)丙位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形成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丙相比,甲发展耕作业的气候优势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
(3)甲区域是位于东南亚,人口稠密,为水稻种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但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该区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产高,但人口多,商品率低。
(4)甲区域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因此,提高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应采取的措施。AB正确。
29. 下图是某地1968年和2015年区域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1968年至2015年,该区域城镇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城镇数量____,城镇规模____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____的比重来表示。
(2)读图简析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①资源条件:靠近____,资源丰富;
②交通条件:附近有____交通便利;
③环境因素:离城区远,位于城区盛行风向的____地带。
(3)读图,该区域交通发展的特点是:交通运输方式____,交通运输线路密度____,形成网络化。
【答案】 (1). 增多 (2). 扩大 (3). 总人口 (4). ①煤矿、铁矿 (5). ②铁路公路 (6). ③下风 (7). 多样化 (8). 增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为载体,涉及区域城市化发展、工业区位和交通发展变化等问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由两个图对比可知,1968年至2015年,该区域城镇数量增多,城镇规模明显扩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2)读图可知钢铁工业区附近有煤矿,所以靠近煤矿,资源丰富,附近有铁路和公路,所以交通便利,离城区远,该区域的盛行风向是西北风,所以位于城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市区的污染小。
(3)读图可知,该区域1968年和2015年对比,在河运和普通公路的基础上,增加了高速公路和铁路,所以发展的特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交通运输线路密度有所增大,形成网络化。
30. 阅读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比较(2006年)”
材料二 下图是东北地区农业区域图
(1)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和 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形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其中D为耕作农业区, 为林业区, 为畜牧业区。(后两空填字母)。
(2)A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生态系统,至少说出其两项生态效益。
(3)C区域近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4) D区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结合图表,说出该区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答案】(1)平原 B C
(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3)过度放牧
(4)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生产规模大;地区专业化水平高;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粮食总产量高。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形类型、农业类型分布、湿地生态效益、荒漠化的成因、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及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和东北平原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形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图中显示,其中D为松嫩平原地区,为耕作农业区,B为大兴安岭山地,为林业区,C为内蒙古高原草原地区,为畜牧业区。
(2)A为三江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生态系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沼泽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节当地气温和降水)、涵养水源(蓄积水源)、调节径流(削洪补枯)、蓄洪防旱(削减洪峰、提供灌溉水源)、降解污染物(利用沼泽水体和生物自我净化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等生态效益。
(3)读图可知,C区域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当地畜牧业放牧量超过了当地合理载畜量,导致草原破坏,草地退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这是当地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读图可知,D区为松嫩平原地区,由于开发较迟,当地人口相对稀疏,题中表格数据显示,我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人均耕地远大于东南部平原省区,当地人均耕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粮食生产规模大,粮食总产量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较高,人均生产粮食量大,从而导致该区域粮食商品率高。
3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垃圾中的固体废弃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食物链等途径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危害人体健康。左图示意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右图示意某城市露天垃圾集中堆放处。读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2)读右图,说出露天垃圾集中堆放处的布局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 固体废弃物与人体健康”为研究课题。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相应方框中,补充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①分析、归纳数据资料 ②确定研究计划、步骤 ③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
【答案】(1)从上到下 ① ③ ②
(2)靠近河流污染水源;靠近农田污染耕地靠近景点影响美观,降低环境质量;布局不均匀。
(3)② ③ 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涉及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材料可知,垃圾中的废弃物会通过水、大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由图中的箭头可知,污染物可以进入水体后直接被饮用或通过灌溉和养殖进入生物体,也可以进入土壤后,通过种植进入生物体,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所以表格中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是①③②。
(2)据图可知,露天垃圾集中堆放处靠近河流,会污染水源,附近有农田,污染耕地,靠近景点,影响视觉的美观,会造成大气污染,滋生细菌,蟑螂和老鼠等,降低环境质量,分两个地点堆放,布局不均匀。
(3)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选择课题后首先要确定研究计划和步骤,然后要紧扣主题搜集资料,资料收集途径可行有效,调查、收集资料目的要明确,再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最后撰写调查报告,完成课题研究。所以根据表格信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是②③①。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三产业比重上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