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公开课课件ppt
展开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1)作者:① 。
(2)内容:共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3)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2.《天工开物》
(1)作者:② 。
(2)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
(1)作者:③ 。
(2)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知识点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
(1)修建: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④ 、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2)地位: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⑤ 修筑的。
(3)作用: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
(1)修建: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布局:明朝北京城有⑥ 、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⑦ ,是北京城的核心。
(3)特点: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知识点三 小说和艺术
1.小说
书名 | 成书时间 | 作者 | 地位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元末明初 | ⑧ | 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
《水浒传》 | 元末明初 | ⑨ | 优秀的长篇小说 |
《西游记》 | 明代中期 | ⑩ |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
2.艺术
(1)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⑪ 等。
(2)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⑫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⑬ 》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自我检测】
知识点一 科技名著
1.郭沫若诗云:“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材料中的“夫子”是指( )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扁鹊
2.这是明代的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涉及种植、纺织、熬盐、制糖、制陶、冶铸、制造车船、造纸、采矿、兵器、酿酒等数十个行业领域,被欧洲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知识点二 明长城和北京城
3.明朝建立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目的是( )
A.划定北部边界
B.防止匈奴的南下进犯
C.彰显明朝强大国力
D.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临洮—辽东 B.鸭绿江边—嘉峪关
C.临洮—山海关 D.山海关—嘉峪关
知识点三 小说和艺术
5.下面的一组邮票取材于(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牡丹亭》
6.明代著名戏剧《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其作者是( )
A.汤显祖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施耐庵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①李时珍 ②宋应星 ③徐光启
知识点二 ④鸭绿江边 ⑤明代 ⑥宫城 ⑦故宫
知识点三 ⑧罗贯中 ⑨施耐庵 ⑩吴承恩 ⑪徐渭 ⑫汤显祖 ⑬牡丹亭
【自我检测】
1.C 2.D 3.D 4.B 5.A 6.A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备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x、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一科技名著,轻视忽略,明长城,北京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篇章,科技名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科技名著总结,第二篇章,建筑奇观,明长城结构,第三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