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677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677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677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共9页。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很多农村织户依据棉花、土布的比价,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或采用机纱、改进生产工具。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B.“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C.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D.传统自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2.大帆船贸易是西班牙16世纪中后期开通的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其贸易路线和往来商品见下表。这一贸易( )A.将明清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促使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C.是早期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致使西班牙完全垄断了对中国的贸易3.19世纪晚期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指数1871——1873年为100)年代进口贸易净值指数出口贸易净值指数1871—1873年1061001101001881—1883年126118.910898.21891—1893年219 206. 6167151. 8 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A.自主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B.民族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C.外贸状况总体呈现出超态势 D.与外部经济联系日趋紧密4.如图所列为世界某一发展趋势中的重要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〇 贸易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〇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〇 欧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A.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世界各大洲之间贸易的扩大 D.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5.如表为二战后主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对比表。表中两个时段的数据变化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 )国别1950~1973年1973~1978年日本14.11.1西德7.60.9法国6.11.3美国4.32.5 A.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B.经济实力对比出现根本变化C.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D.经济调整难以克服固有矛盾6.2022年美联储在6月、7月以及9月连续3次加息75个基点,利率由1.75%达到了3.25%, 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欧元、英镑、日元等经济体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主要反映了( )A.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 B.世界金融体系亟需调整C.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薄弱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7.下表是美国贸易禁运国家名单(部分)时间国家1951年朝鲜1962年古巴1965年巴基斯坦1975年土耳其1980年伊朗1996年利比亚 据表可推知美国贸易禁运政策( )A.配合了冷战战略的实施 B.缓解了国内滞胀危机C.破坏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8.斗茶始于唐代,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较新茶优良次劣,排名列序,是为斗茶,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据此可知( )A.政府实行严格的榷茶制度 B.斗茶的目的是将新茶贡献给天子C.斗茶风俗促进了茶叶技艺的提高 D.茶叶贸易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9.如表为唐朝雇佣契约样文的分类。这反映出当时( )按照雇佣契性质和劳动形态分类雇主对劳动者实行承包任务式的雇佣契劳动者由主人代理与雇主签订的雇佣契某物品租价抵充雇价的雇佣契被雇者代雇主服官役的雇佣契僦(租赁)雇契 A.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B.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C.私营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D.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10.俄乌冲突初期,卢布大幅贬值。为打破这一困局,2022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政府、中央银行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不友好国家”从4月起必须用卢布支付天然气的费用。随后,卢布由最低时的1美元兑150卢布,一度突进到1美元兑52卢布。俄罗斯此举( )A.有助于规范国际能源交易结算 B.表明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C.完美应对了当下各种国际挑战 D.有助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11.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12.唐宋时期对奴婢、牲畜等“活口”交易有严格规定。《唐律疏议》规定:“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立券之后,有旧病而买时不知,立券后始知者,三日内听悔。三日外无疾病,故相欺罔而欲悔者,市如法,违者笞四十,若有病欺,不受悔者亦笞四十。”该法律规定( )A.维护了买方曲合法权益 B.有利于市场交易的规范有序C.推动了坊市制度的瓦解 D.推动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13.下表是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1870—19131913—19501950—19601960—1970法国1.6(%)0.7(%)5.0(%)5.8(%)英国2.2(%)1.7(%)2.8(%)2.7(%)美国4.3(%)2.9(%)3.2(%)4.0(%)德国2.9(%)1.3(%)7.7(%)4.8(%) ①1870—1913美国、德国增长迅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1913—1950英国、法国增长缓慢主要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③1913—1950美国增长率高于其它国家,罗斯福新政是原因之一④1950—1970四国增长突出得益于国家干预和减少政府公共开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4.14、15世纪,非洲东海岸的基卢瓦(位于今坦桑尼亚)居民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学家还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国瓷器。基卢瓦的商人进口这些商品,将从内陆地区获得的黄金、奴隶和象牙卖出。这反映出基卢瓦( )A.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B.参与印度洋贸易圈的商业活动C.同宋朝政府有着直接贸易往来 D.贩卖奴隶到美洲以换取奢侈品15.据调查,1905-1906 年,北京市场上的日用杂货只有少部分土产品,多数是来自上海、广东、天津等口岸的进口机制品,种类繁多,常见的生活用品包括火柴、洋灯、钟表、棉布、衣服、毛巾、手帕、洋伞、文具、皮包等。这表明当时的北京地区( )A.民众生活受到世界市场影响B.受列强资本输出波及较明显C.对外开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于停滞 二、材料分析题16.【中国古代及近代对外贸易】材料一 明清两朝不仅与亚洲各国,而且与欧美一些国家也发生了贸易联系,其海上贸易可谓全球化了。例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海贸易后的几十年里,向中外商人开放的大大小小港口计有一百多处,逼及沿海南北,而以广东最多。清代商船的数量不断增加,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也不断增加。如1758~1767 年的10年间,贸易总值为288045650两,而1828~1937年的10年间增至为784864050两。明清时期的航海贸易,中国之所以占绝对优势,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宋代已经达到的高水平上惯性向前发展的结果,由于生产力水平较高,手工业品工艺精湛,中国输出的商品不仅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而且物美价廉。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总的趋势是以禁为主,实际上,随着政策的时宽时严,对外贸易从未间断,有时还出现了较大发展。郑和的航海活动震动了西太平洋和印度详沿岸各国,各国统治者纷纷遣使"执圭棒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使中国所特有的朝贡贸易发展到了极点。这在客观上对中国私人海上贸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时外贸易的特色》材料二——摘编自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1936年中国近代对外贸易进口商品的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早在14世纪时就运抵西方。17、18世纪,瓷器成为在欧洲流行的“中国热”的典型商品,主导着欧洲流行社会,东方的设计风格与物品样式被融入洛可可风格之中。瓷器能够轻松融入欧洲文化,离不开生产者们灵巧的双手。在1683年后,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师对景德镇作坊进行了改革,推动了新式釉彩的出现。景德镇作坊还进行了部门化改革,画坯师傅只负责自己所辖的特定形象——花、鸟等的绘制工作,没有一片陶瓷是由单个人来完成的,这使亚洲生产者面对欧洲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和精英市场时, 能够批量供应欧洲产品。—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是中西瓷器贸易的高峰时期,据《竹园陶说》载:“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 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制成彩瓷,售之西商”。欧洲人把瓷器看作是伦理规范、和谐共融与美德风度的化身,他们通过中华物品的万花筒得以窥视自己内心中对人类尊严和高尚的追求。随着华瓷在西方民间的普及,瓷器不但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的必需用品,而且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18世纪80年代,欧洲对中国粗瓷器的需求增多,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制瓷业开始遇到欧洲新兴制瓷业的竞争。这种竞争首先影响到高档华瓷的出口,因为欧洲制瓷业在“迎合西方顾客的情趣和交货迅捷”方面占有优势。——摘编自吴建雍《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瓷器成为欧洲“中国热”典型商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西瓷器贸易的新变化。
参考答案:1.C2.C3.D4.C5.D6.B7.D8.D9.A10.B11.C12.B13.A14.B15.A16.(1)特点∶明清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和贸易额不断增加;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仍占绝对优势;中国海外贸易受西方排挤但仍具有竞争实力;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以禁为主,但时有放宽;中国传统朝贡贸易在明清时期发展到极点。(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西方国家对中国奢侈品的需求;中国传统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任答两点即可)(2)趋势∶开埠初期占主导的鸦片逐渐减少;19世纪90年代以后以棉纺织品占较大比重;20世纪20年代以后进口商品呈现多样化。(任答两点即可)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但在客观上对我国经济近代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17.(1)原因:新航路开辟;中西贸易的发展;瓷器制造技术精湛;产品种类丰富;生产出现专业化分工;适应欧洲市场需求。(2)变化:瓷器贸易规模扩大;瓷器在欧洲成为普通日用品;欧洲对粗瓷的需求量增加;高端华瓷出口量下降;欧洲制瓷业竞争力加强。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