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相关知识,重要字音,词语释义,任务一重点语句理解,任务三观点探究,课堂小结,读书目的和前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解作者关于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的观点。
分析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
理解文章严密的论证结构。
正确认识读书的意义,端正自己读书的态度。
黑塞(1877—1962),德语作家、诗人。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是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的,并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古老文化的熏陶。少年时期,黑塞不堪忍受僵化的经院教育,中途辍学,先后当过工厂学徒、书店店员。他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刻苦自学,并开始写作。黑塞著作甚丰,被雨果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黑塞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2至1899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与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与哲学书籍。黑塞自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自幼形成的读书习惯,使黑塞对阅读有独特深刻的认识。本文是作者阅读经验的总结。
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随笔的突出特色。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
狭隘( ) 跋涉( ) 慰藉( )麻痹( ) 戕害( ) 卷帙( )孜孜不倦( ) 一摞书( )已臻佳境( ) 逊色( )
戕害:严重损害;伤害。卷帙:书籍(就数量而言)。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望洋兴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可以得到永久的安逸。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相反相成:指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事物,也相互依赖具有统一性。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活动1】阅读文本,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1.“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 这句话中,关于目的的说法矛盾吗?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说“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2.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阐述出来,指出真正的修养的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即它是一个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激励,读书是终生的任务。
3.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这句话并不是说读书的目的是培养个性或人格,作者前面说过,读书不应有任何目的。这句话是说读书的前提是个性或人格,也就是敬重知识、追求心灵的教养和完善,有这样的个性追求的人才能真正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而积累某些知识不是教养。
4.“丛书”头一本是孔子的《论语》,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如何惊异和心驰神往,书中所说的一切对我如何既陌生又正确,既符合我的预感和期望又美好无比。
这句话说的是作者的一种阅读体验,也可以说是阅读的一种境界,那就是共鸣。“心驰神往”“既陌生又正确”“既符合我的预感和期望又美好无比”,是对“共鸣”准确描述。这也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人具备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就容易和作品产生共鸣,通过这样的共鸣,人的思想和意识将会获得一定的提升,再阅读更有深度的作品,会继续共鸣继续提升,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通过阅读不断地提高自己。
【活动2】阅读全文,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任务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活动3】作者为什么说“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8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活动4】作者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这句话如何理解?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正的阅读?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享誉世界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活动5】通读课文,讨论并思考:本文作者强调阅读不在于数量,也就是说主张“精”读,而也有人强调开卷有益,也就是所谓的“博”读,二者是否矛盾?
观点一:不矛盾。读书求知要求既要“精”又要“博”。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还有可能导致失败。学习需要“博”,“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所以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于一些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应该作深入研究。
观点二:读书要精读,泛读没有意义。只有精读,边读边思,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泛读、博读虽然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但是这种零碎的一知半解的东西,没有实际意义。在网络时代,泛读没有网络搜索来得快,如果只是为了获取信息,直接上网搜索就可以了。
【活动6】本文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任务四: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
(1)紧扣中心话题,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文章阐述了阅读的目的、前提、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论述深入浅出,既有理性的思考,又富有感染力。作者善于运用举例论证,以亲身阅读体验说明问题,阐述道理。同时,他的许多论述充满对阅读的感情,很有感染力。另外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例如把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趣味、读书的数量作对比,来论证正确的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
(2)文章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作者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帮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高尚、有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述获得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为前提,指出阅读要秉持“爱的阅读”的态度。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印证了阅读的正确态度和做法。文章论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非常严谨。
(3)善于运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在论述读书的观点时,作者没有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如“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 ,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体育”为喻体,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阐述出来,指出“真正的修养”的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以动态形式呈现的。“真正的修养”是“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的,把修养比作宇宙,体现了修养的持久性、永恒性。比喻手法的运用,将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作者在本文中阐述了对读书的目的、前提、态度等问题的看法。作者认为,阅读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阅读不应有功利目的,而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完善。阅读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并且必须读杰作。
(1)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获得教养的途径:研读世界文学
(3)凭自己的兴趣阅读
(4)教养的前提:个性或人格
(5~6)作者自己迷恋阅读的情形
(7)阅读中国古籍的感受:共鸣
(8)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
黑塞在论述读书的方法态度时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这是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两种读书方法的对比,阐述正确的阅读方法。请你运用对比论证手法写一段议论文字,300字左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试讲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知识卡片,课文探究,内容小结,主题归纳,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说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方的读书观,学习目标,赫尔曼·黑塞,西塞读书观,任务一题目探究,怎样读书,任务二如何展开,如何展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3(*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京地铁书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