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师大版4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展开专题7.5 平行线的性质(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特别说明:
(1)“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平行线的性质的一部分内容,切不可忽视前提 “两直线平行”.
(2)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从平行线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关系,是平行线的性质.
要点二、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
的距离.
特别说明:
(1)求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方法是在一条直线上任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2) 两条平行线的位置确定后,它们的距离就是个定值,不随垂线段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理由填写
1、如图,已知EF∥AD,试说明请将下面的说明过程填写完整.
解:EF∥AD,已知
____________
又,已知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解:EF∥AD,(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已知)
,(等量代换)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故答案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点拨】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请把以下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并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理由:
已知:如图,∠1=∠2,∠A=∠D.
求证:∠B=∠C.
证明:∵∠1=∠2,(已知)
又:∵∠1=∠3,( )
∴∠2=____________(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FD( )
∵∠A=∠D(已知)
∴∠D=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
∴____________∥CD( )
∴∠B=∠C( )
【答案】对顶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填空即可.
证明:∵∠1=∠2,(已知)
又:∵∠1=∠3,(对顶角相等)
∴∠2=∠3(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D(已知)
∴∠D=∠BFD(等量代换)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所示,AB⊥BF,∠CDF=90°,∠1=∠2,求证:∠3=∠E.
证明:∵AB⊥BF
∴∠B= ( )
∵∠CDF=90
∴∠B=∠CDF
∴AB∥CD( )
∵∠1=∠2
∴AB∥ ( )
∴CD∥ ( )
∴∠3=∠E( )
【分析】由条件可先证明AB∥EF,则可得CD∥EF,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E.
证明:∵AB⊥BF,
∴∠B=90°,( 垂直的定义)
∵∠CDF=90°,
∴∠B=∠CDF,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
∴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D∥E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
【变式3】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并在括号中填写推理依据:
如图,AD⊥BC于点D,EG⊥BC于点G,∠E=∠3,试说明:AD平分∠BAC.
证明:∵AD⊥BC,EG⊥BC
∴∠ADC= =90°(垂直定义)
∴ ∥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 ( )
∠2=∠3( )
又∵∠3=∠E(已知)
∴ =∠2
∴AD平分∠BAC
【答案】;两直线平等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角平分线定义
【分析】根据AD⊥BC,EG⊥BC,可得,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可得,,由已知条件∠3=∠E,等量代换即可的,即可证明AD平分∠BAC.
证明:∵AD⊥BC,EG⊥BC
∴∠ADC==90°(垂直定义)
∴∥E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等行,同位角相等)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3=∠E(已知)
∴=∠2(等量代换)
∴AD平分∠BAC(角平分线的定义)
故答案是:∠EGC;AD;∠E;两直线平等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等量代换;角平分线定义.
【点拨】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以上定理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证明
2、如图,点E,C在线段BF上,∠A=∠D,AB∥DE,BC=EF.求证:AC=DF.
【分析】根据条件证明△ABC≌△DEF即可得解;
证明:∵AB∥ED,
∴∠ABC=∠DEF.
在△ABC与△DEF中,
,
∴△ABC≌△DEF(AAS).
∴AC=DF.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MN∥BC,BD⊥DC,∠1=∠2=60°,DC是∠NDE的平分线
(1)AB与DE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2)试说明∠ABC=∠C;
(3)试说明BD是∠ABC的平分线.
【答案】(1)AB∥DE,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
(1)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证得∠ABC=∠1=60°,进而证明∠ABC=∠2,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NDE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得∠C的度数,从而判断;
(3)先求得∠ADB的度数,根据平行求出∠DBC的度数,然后求得∠ABD的度数,即可证得.
解:(1)AB∥DE,理由如下:
∵MN∥BC,( 已知 )
∴∠ABC=∠1=60°.(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又∵∠1=∠2,( 已知 )
∴∠ABC=∠2.( 等量代换 )
∴AB∥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MN∥BC,
∴∠NDE+∠2=180°,
∴∠NDE=180°﹣∠2=180°﹣60°=120°.
∵DC是∠NDE的平分线,
∴∠EDC=∠NDC=∠NDE=60°.
∵MN∥BC,
∴∠C=∠NDC=60°.
∴∠ABC=∠C.
(3)∠ADC=180°﹣∠NDC=180°﹣60°=120°,
∵BD⊥DC,
∴∠BDC=90°.
∴∠ADB=∠ADC﹣∠BDC=120°﹣90°=30°.
∵MN∥BC,
∴∠DBC=∠ADB=30°.
∵∠ABC=∠C=60°.
∴∠ABD=30°
∴∠ABD=∠DBC=∠ABC.
∴BD是∠ABC的平分线.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垂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
【变式2】如图:E在的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边上,交于点F,,求证:.
【分析】通过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得解;
证明:过D作,交于点G,
则,;
在和中,
,
∴(),
∴,
∵,
∴,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准确分析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已知:如图,,.求证:BD平分.
【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加上,则利用等量代换得到,于是可判断BD平分.
解:∵(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已知),
∴(等量代换).
∴BD平分(角平分线的定义).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变式4】如图,,,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
(1)线段,,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请你猜想满足什么条件时,,并证明.
【答案】(1),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再根据,,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求出,则答案可解;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求出,即可得出答案.
解:(1).
理由:∵,
∴,.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
∴.
(2)假如,
则.
∵,
∴,
∴.
又∵,
∴,
∴当满足时,.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3 平行线的性质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中实施,当堂达标,思维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函数学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 函数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要点梳理,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