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数学下学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章末检测卷(一)-高一数学下学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章末检测卷(一)-高一数学下学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文件包含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章末检测卷一-高一数学下学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章末检测卷一-高一数学下学期考点精讲+精练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平面向量章末检测卷(一)说明:1.本试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3. 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试卷自己保存。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向量,,且,则( )A.15 B. C.16 D.2252.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则的面积为( )A. B. C. D.3.在中,B=60°,,,则AC边的长等于( )A. B. C. D.4.若O为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且满足,则的形状为(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5.已知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点为的中点,若,则( )A. B. C. D.6.已知四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O,E为的中点,若,则( )A. B. C. D.17.已知向量,的夹角为120°,,,则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A. B. C. D.8.已知为的一个内角,向量.若,则角(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向量的夹角的范围是.B.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在一条直线上.C.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的运算结果是向量.D.若,则10.已知向量,,则( )A.当时,∥ B.的最小值为C.当时, D.当时,11.已知A,B,C,是三个不同的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A,B,C三点共线12.已知向量,均为单位向量,且,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四边形中,,则该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14.已知平面向量,,不共线且两两所成的角相等,,则___________.15.已知平面向量,,若,则k的值为___________.16.已知,,,则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1)若,求的坐标;(2)若,求与的夹角. 18.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角;(2)若,且的面积为,且,求和的值. 19.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1)若,,求;(2)若,试判断的形状. 20.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其中,且.(1)求角的大小;(2)求周长的取值范围. 21.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1)求角;(2)若点在边上,且,求面积的最大值. 22.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时,可以选取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与.现测得,,.在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50.5°.(1)求与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2)求塔高(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