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714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714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714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7140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7140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87140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2 动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
展开题型分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是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中考卷一般会提供有关生活体验的情景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背景,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主要考查方向有①掌握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注人体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之下各大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建构相关的知识网络是应对学科内小综合试题的关键方法。②掌握人的发育过程及遗传和变异等。
题型一、呼吸作用
例题1.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的变化,同学做了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人体内的气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推断,通人的气体为人体呼出气体的试管是 。
(2)分析图乙得出,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
(3)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年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运动员的肺活量大于普通人。由此分析,正常情况下,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是 。
例题2.2020 年,我国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战斗在疫情的最前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在救治重症肺炎患者时,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如图)功不可没,图中“氧合器”模拟 这一呼吸过程,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例题3.(2022九下·舟山月考)小金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葡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 44.1克⋅升-1 。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_______,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1)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
(2)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例题4.(2018·浙江模拟)如图为科学兴趣小组运用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
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化,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结合该实验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中着色液会向左移动的原因是 。
(2)结合实验及数据,装置2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 。
(3)酵母菌在1h~3h间所进行的呼吸类型及强度变化分别为 。
题型二、酶的作用
例题1.(2020九下·宁波月考)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 。(某些操作可多选)
(2)最简便的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是收集并稀释唾液,收集唾液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3)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 B 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
例题2.(2022九下·长兴开学考)材料一1773年斯帕兰扎尼等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一块肉装在由金属丝制成的小笼里,然后让鹰吞食这个小笼,让小笼进入胃里,过一段时间,将小笼从鹰体内取出。科学家观察到的现象是肉块明显变小。
材料二普劳特研究发现胃内存在盐酸,认为盐酸是分解食物10所用。
材料三1834 年德国生理学家施旺经过实验和分析发现并证明,胃腺里有一种物质,将该物质与酸相混合,它分解肉类食物的能力远比酸的单独作用大得多。
材料四1836 年施旺将此物质从胃液中提取出来,并用氯化汞处理了提取物,终于制备出一种被证明是有效成分的沉淀物,取名为胃蛋白酶。
(1)材料一说明胃 (填“能”或“不能”)进行化学消化。
(2)材料三证实了普劳特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研究pH对胃蛋白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在适宜的温度下,以蛋白块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施旺发现胃蛋白酶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填字母)。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跟药品的选择无关
C.科学的发现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例题3.(2022九上·西湖期末)为了探究酸碱性对人体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金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人体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3支洁净的试管,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C,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
步骤二:向A试管加入 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和1毫升唾液;向C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
步骤三:将上述3支试管放入 中恒温处理;
步骤四:10分钟后,往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请设计该实验的记录表格
【实验结论】实验后观察到只有C试管不变蓝,则实验结论是
例题4.(2021九上·新昌期末)胰酶肠溶片是一种助消化药,含多种消化酶,用于胰液缺乏导致的消化不良症。为了不影响疗效,本品需要在4℃左右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小明和同学们以胰酶肠溶片和蛋清为原材料,探究“胰酶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胰酶肠溶片处理后,获得胰酶液备用;
②将蛋清加入沸水搅拌,配成蛋花液,冷却备用:
③取三支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3号,按下表进行处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胰酶肠溶片需要在4℃左右的低温条件下保存,是为了 (选填“抑制”或“促进”)酶的活性 (2)请补充表格中“?”处的内容: 。
(3)设置1号试管的作用是 。
(4)plH也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如图所示为pH对胰蛋白酶催化作用影响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本实验中pH应设定为 。
题型三、激素的作用
例题1.(2021九上·平阳期中)赤霉素是一种植物激素,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多次喷洒能促进茎的生长而使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据研究发现,这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细胞壁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大会降低植物的伸展性,而赤霉素能减弱甚至清除钙离子对细胞壁生长的影响。小明想用实验来验证赤霉素和一定浓度钙离子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
(1)实验中小明可以通过观察 记录来比较植物生长的速度。
(2)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和钙离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蒸馏水,植物幼苗若干。
例题2.(2020·三门模拟)在20世纪初,一旦患上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很高,严重的口渴、消瘦,随后出现脱水,直至死亡。1920年加拿大的兼职教师班廷在研读前人关于糖尿病的研究成果时,深陷迷茫:为什么切除动物胰腺会引起糖尿病症状并且一两周内死亡?是否有一种内分泌物与糖尿病相关?为此班廷和他的团队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实验,从而揭开了血糖代谢之谜,寻找到了有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以下是班廷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曾做的几个经典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正常健康的狗尿液未检出葡萄糖,无糖尿病人的症状,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
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检测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实验三:将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观测发现糖尿病症状没有缓解。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 。
(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出现实验二现象的原因: 。
(3)小科同学认为实验三说明胰腺细胞提取液不能缓解糖尿病症状,小研认为还需补充实验,请给出小研的实验思路 。
例题3.(2021八上·杭州期中)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为研究葛根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小白鼠30只、葛根膳食纤维、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
①随机选10只小白鼠为甲组,另外20只制成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② ,并进行数据统计。
③甲组和乙组小白鼠每天灌喂5mL蒸馏水,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的葛根膳食纤维,连续灌喂17天。(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④17天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选取 的30只小白鼠。
(2)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 。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例题4.(2019·温州模拟)当今社会肥胖者日趋增多,而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利用糖尿病大鼠进行实验。实验时,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后,再测定大鼠服药前后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空腹时的肝糖原含量,数据见下图a、b。
说明:a、b图中N表示正常大鼠、M表示糖尿病大鼠、T表示新药T处理的糖尿病大鼠。
(1)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
(2)结合a、b图分析,新药T能治疗糖尿病的原理是 。
(3)已知某治疗糖尿病药物,患者服药半小时后产生药效。图c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结合图c解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服用该药的时间在餐前半小时,
1.(2020·丽水模拟)兴趣小组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频率影响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金鱼的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每分钟金鱼 张合的次数来测定;
(2)在2号的基础上另设4号组,将原加热水升温改为用水浴锅隔水加热升温。4号组与2号对比,哪一个组的设计更合理? ;
(3)实验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
2.(2019·温州)为了探究温度对蟑螂呼吸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一只健壮的蟑螂放入30°C的密闭容器内(如图甲),利用传感器测定10分钟内容器中温度值和氧气含量;10分钟后,将冰袋放置在容器两侧,使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并测定随后20分钟内的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方案二: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相同密闭容器中各放入一只健壮的蟑螂(如图乙),利用传感器测定30分钟内的相关数据。多次重复实验。
(1)该实验通过 反映蟑螂呼吸作用的快慢。
(2)与方案二相比,方案一的变量控制有什么优点? (例举一点)
(3)根据方案一所得数据(如图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图丁中画出了甲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大致变化趋势,其中合理的是 。
3.(2022九下·萧山开学考)已知酶的活性会受温度、酸碱度的影响。请回答: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 ②向各试管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37℃温水、沸水、冰块中保持5分钟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④②④③⑤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④③⑤D.①③②④⑤
(2)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
第3步:将两只试管放入37摄氏度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如果硫酸根离子不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则实验改进后两支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2021八上·椒江期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某因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几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提出改进建议: 。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时 ,本实验应重复进行3-5次,目的是 。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
的结论是: 。
(4)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
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任意添加激素,能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任意添加激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D.有些婴儿出现性早熟现象可能和食用这些家禽和家畜的肉蛋有关
5.(2021八上·乐清月考)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犬分别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
②将垂体前叶切除,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显著减少,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③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犬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
④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同实验②相同。
根据上述①~④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 ,实验②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 ,促进甲状腺分
(2)实验③、④证明下丘脑通过 (选"激素"或“神经”)调解从而间接控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3)请试着补充完整下丘脑激素调节机制模型(方框内填写“垂体”或“下丘脑”或“甲状腺”)
6.(2020八上·温州期末)温州学校的某一位生物教师在“学习强国”完成答题一项时,看到这样的内容:“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的眼睛生在两侧,在鱼体长到大约 3 cm 长的时候,眼睛开始发生移位, 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专家分析,这种外形的不对称,是其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缘故。为此该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探究题:探究比目鱼的眼睛位置变化是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将三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甲、乙、丙,每天记录比目鱼生长发育的情况(如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1)本实验设计中,有一处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指出并加以完善 。
(2)完善实验方案后,请你推测乙缸内的实验现象: 。(3)在饲养正常的蝌蚪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可使蝌蚪提前变成苍蝇大小的青蛙。结合这两个实 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7.(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褪黑素(MT)是一种激素,它对人的睡眠有较大影响。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褪黑素对睡眠是否有促进作用”,选取30只月龄相同、体型相似、健康状况良好的小白鼠,随机等分成A、B两组,分别喂食0.5毫克/千克、1.0毫克/千克的MT,放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段时间,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每组用了15只小白鼠,而不是1只,目的是 。
(2)为了使研究更严密,应该设置对照组C,则C中“ ”应填 。
(3)如果要研究相同剂量的MT对不同月龄的小白鼠是否有相同的影响,实验方案应该是: ,分别喂食相同剂量的MT放在相同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睡眠发生情况。
8.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右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1)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
实验时,先将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残留的氧气和 。
(2)55℃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 的催化作用受到了温度影响。
(3)35℃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可能是 的原因。
9.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三个玻璃缸编号为甲、乙、丙,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三缸中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少于5只),保持水温22﹣25℃;
c.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探究实验中,甲乙形成一组对照,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 .
(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 蝌蚪的生长发育
(3)食盐加碘、多吃海带和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紫菜均为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的分化.
(4)海洋同一水域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藻类植物,影响这些藻类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5)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 .青蛙与水稻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多了 这一层次.
10. 分析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
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部分萎缩,只有内部的一团团细胞﹣﹣胰岛活着,这时,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实验三:将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进切除了胰腺的狗的血液内,其糖尿病症状得到了缓解.
实验四:将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其糖尿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1)实验一和实验二进行对照,变量为 .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测可答: .
(3)从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现象中可获取哪些有用信息? .(写两点即可)葡萄糖浓度 /克⋅升-1
葡萄糖分解速率/克(升⋅分钟)-1
A组
33.6
0.7
B组
38.1
___________
时间(h)
0
0.5
1
1.5
2
2.5
3
3.5
4
装置1中着色液向左移动的距离x(mm)
0
10
20
25
30
33
35
35
35
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的距离y(mm)
0
0
0
2
6
12
15
20
30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①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②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③
碘液(滴)
1
1
1
④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⑤
观察现象
处理方法
1号
2号
3号
加入蛋花液
5毫升
5毫升
5亳升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5毫升清水
5亳升胰酶液
5毫升煮沸过的胰酶液
静置60分钟
37℃
37℃
37℃
实验结果
不变
蛋花液消失、澄消
?
组别
实验开始时(毫克/升)
17天后(毫克/升)
甲
914
910
乙
3234
3139
丙
3247
1182
分组
实验材料及处理
水温/℃
呼吸频率(次/分)平均值
1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1000毫升温水
25
97(每条金鱼测3次)
2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毫升温水中加热水
35
97.5(每条金鱼测3次)
3号
3条金鱼,小鱼缸,温度计,在1000毫升温水中加冰块
15
35(每条金鱼测3次)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号
2毫升
0
1毫升
2滴
2号
2毫升
1毫升
0
2滴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步骤
甲缸
乙缸
丙缸
①
分别加入 5000 mL 海水
②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小比目鱼 1 条
③
每天分别加入等量鱼食,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④
不加任何制剂
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
加入适量的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制剂
现象
比目鱼体长到3cm时眼睛开始移位
比目鱼体长到3cm时眼睛未发生移位
组别
剂量/(mg/kg)
实验动物数量/只
入睡动物数量/只
睡眠发生率/%
A
0.5
15
8
53.3
B
1.0
15
12
80
C
“ ▲ ”
15
时间/液滴数
/温度
第1 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6
16
22
22
22
35℃
10
24
32
32
12
55℃
0
2
2
2
2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成青蛙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
专题01 植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植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1植物的新陈代谢探究解析版docx、专题01植物的新陈代谢探究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金属性质与防腐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金属性质与防腐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5金属性质与防腐探究解析版docx、专题05金属性质与防腐探究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物质转化相关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物质转化相关探究-【赢在中考】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压轴题(浙江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6物质转化相关探究解析版docx、专题06物质转化相关探究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