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复习课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720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复习课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720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复习课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720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复习课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8章《力》复习课,共6页。
第八章 力 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掌握力的三要素,能运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力的三要素;(3)注重理解各种力的概念,区分静摩擦与滑动摩擦。2.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力;(2)经历测量力大小的实验,让学生熟悉测量仪器的用法。(3)通过对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设计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再用概念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实践中去;(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了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猜想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和交流,进行评估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理解各种力的概念,区分静摩擦与滑动摩擦教学策略:先认识特殊力,再认识一般的力,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摩擦问题中,静摩擦运用力的平衡知识来分析,滑动摩擦运用压力和粗糙度来分析。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策略:在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要注意分析现象中的物理过程,抓住其中所体现的物理知识,回答问题时要答在点子上。三、设计思路通过对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分析,贯穿本章知识要点进行复习。通过实验,梳理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掌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个人与小组竞争中进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布条等。2.演示实验器材:木块、弹簧测力计、布条等。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引入星球的运动、动物的奔跑、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八章力。 明确力无处不在,它左右着宇宙万物的一切活动。课件展示各种生活现象,突出主题。授课一、力什么是力?如何知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例如:木块静止放在桌面上,请大家分析木块受哪些力的作用? 请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出木块所受到的力。 木块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反之桌面有没有受到木块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二、重力分析木块受到的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重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重力的方向如何?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怎样测量?重力的表示符号及单位? 三、弹力分析:木块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支持力是怎样产生的? 支持力是弹力的一种。什么是弹力? 出示弹簧测力计,请说明其工作原理。 设计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书 四、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未动),观察弹簧测力计有无示数? 分析木块在水平方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怎样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讨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为什么? 若是静止放在斜面上的木块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为什么? 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其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学生: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学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重力和支持力 学生活动,相互纠错 学生:桌面受到木块的压力 学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学生:重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竖直向下 重心弹簧测力计;G;牛顿(N) 学生:桌面学生:由于桌面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学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力。 学生: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 学生评价补充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补充、纠正。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静摩擦力是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学生:没有;因为木块没有运动的趋势。 学生:有;因为木块有斜向下的运动的趋势。 学生: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学生活动 学生:归纳总结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注意力的三要素的正确表达 由支持力联想到压力、拉力,它们都属于弹力 强调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引导学生区分静摩擦与滑动摩擦 明确一个是有运动的趋势,一个是在运动过程中。 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印象。 课堂反馈例1:电线下端吊着一盏电灯,叫灯受哪些力的作用?说出每个力的施力物体,画出这些力的示意图。例2:如图,质量为3kg的物体被200N的水平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不动,此时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多大?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是多大?若将水平压力减小为100N,此时物体刚好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学生分析:地面附近的物体都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作用。除重力作用,电灯还跟电线接触,与电线之间有力的作用,所以电灯还受到电线的拉力 学生自主分析评价 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明确力的三要素。电灯静止,重力与拉力大小应相等,因此,画力的示意图时,重力的线段与拉力的线段应一样长。 明确受力物体;强调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重力相平衡,与压力大小无关。 本课小结 学生回答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注意正确的评价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本节课是第八章力学复习课。先复习了一般的力,再复习特殊的力(弹力、重力、摩擦力),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抓住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这一主线,着重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这一教学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全面掌握这一章的重点知识。在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要注意分析现象中的物理过程,抓住其中所体现的物理知识,回答简答题时要答在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