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734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734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734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 填空。(1)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逢入京使》(3)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4)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5)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木兰诗》(6)最近,玲玲观看了电影《长津湖》,面对惨烈抗战历程,玲玲想到了《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为抗美援朝捐躯的战士们的崇敬之情。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咀(jǚ)嚼 谰(lán)语 目不窥园 大庭广众B. 模(mú)样 粗拙(zhuō) 锲而不舍 不以为然C. 处(chǔ)理 憎(zènɡ)恶 家喻户晓 酣然入梦D. 诘(jié)问 校(jiào)对 群蚁排衙 言外之义3. 综合运用“天下家国”——关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1)以下是A同学观看冬残奥会后的心得感想,请你帮他斟酌一下。__________。阅读比赛,是要从他们也许并不完美的动作中发现力与美,从他们坚毅的神情、顽强的拼搏中感受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奖牌争夺从来不是最大看点,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才是这个赛场永恒的主题; 。因为每一个登上冬残奧赛场的运动员,都活在健全人眼中的励志故事里。只要你愿意,才能听见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所希望的与人相处的方式和所盼望的这个世界的模样;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生命中的高光时刻,让他们知道,在他们或艰难或快乐前行的路上,我一直都在。①划线处的语句有一处关联词使用不当,请修改。②以下三个句子插入上文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 )①这更是一个需要真心感受的盛会②这是一个需要仔细“阅读”的赛会③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倾听的运动会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2)B同学准备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讨论题,请参与他们的讨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如果为这个简洁短句的结尾,加上一个符号:1.省略号;2.问号;3.感叹号,你会选择哪一个标点呢?请选择并说明你的理由。我选择:理由:(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Bing Dwen Dwen),它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因备受欢迎而令市场出现“一墩难求”的现象。C同学准备收集喜欢“冰墩墩”的100条理由,请你给他提供至少一条理由。二、阅读理解(43分)(一)(4分)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写乡思,诗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B. 笛声“暗飞”,似乎是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C. “此夜”一句指深夜诗人在缥缈的笛乐中,听到有人在摘折柳枝的声音。D.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情真意切,扣人心弦。5. 有人认为“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句,朗读时重读应该落在“满”字,为什么?(二)(1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答题卖油翁(欧阳修)①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6. 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见 其 发 矢 十 中 八 九7. 解释下列加点字。①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______③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 ④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8. 翻译句子。我亦无他,惟手熟尔。9. 本文以卖油翁熟练的酌油之技来展示 _____________(成语)的道理,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的卖油翁和______________的陈尧咨形象。(三)(9分)阅读《台阶》选段,完成下面小题。①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②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③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了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10. 父亲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11. “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中的破折号能不能删掉,为什么?1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13. 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尴尬的笑”?(四)(16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棉花是亲吻大地的云张钧博①我总觉得,姥姥家的棉花田,真像是一朵辽远的云。仿佛那燕儿掠过的天空是面镜子,把那上面的云儿,都映到人们的手边了。②这片地,不过一亩多,种棉花的时间却比我的年龄还大得多。姥姥回忆,还在生产队里的时候这一亩多地就长起了棉花。当时分完口粮地,恰好还剩东坡的一块闲地,便分给了姥姥家。然而,东坡没水井,土也是松松散散,肉眼看见的荒凉。姥姥无奈地笑笑:“种棉花吧,就当天爷爷把云彩给咱带手边儿来了。”③当时姥姥姥爷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生产队长欺负姥爷是个小年轻,时常是一天卖力流汗下来,十分的工分只给结六七分。姥爷气不打一处来,要和队长理论,姥姥拉住他:“谁叫咱们刚成家辈分小呢,说不定是他嫉妒你身子壮呢。”姥爷听了哈哈大笑,继而也就消了气。④我时常想,姥姥温和的脾气,就仿若那蓬松的棉花,生活的苦难刚刚碰触,就立马被她的温和所包围了。而每一朵棉花,都是天际的云在亲吻大地,姥姥就像那云一样,拥有柔软、豁达的心境。⑤姥姥家的棉花田里一年能收三四十斤棉花,姥姥手巧,棉花晒干后,用弓子打成绒子,蓬蓬的,手感好得很。打好的绒子,有的做被子,有的做棉衣,再取极少的一丛,拿去点煤油灯。原本无人认领的荒地,竟也被姥姥种出棉花,给贫瘠的日子点缀上许多温暖。⑥姥姥是极爱孩子们的,听闻邻居谁家的孩子出生了,便取些棉花,做成一双漂亮的虎头棉鞋,两只虎眼精神得很。邻家的大娘总是乐呵呵地收下嘴里不住地念叨:真好,真好。⑦先前过年,日子总归不如当今好,但即便再拮据,姥姥总是要给母亲和舅舅一人做上一身崭新的棉衣,让他们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也能“雪”(方言体面之意)得不行。这些带着姥姥体温的棉花,为原本灰暗的生活织上了一层云,点上了一盏灯。⑧再后来,生活逐渐好起来,姥姥姥爷已多年不种地,但那片棉花地却依然留着,姥姥说:“年纪大了,多了种不动,这一亩棉花,权当活动手脚吧。”⑨“种棉花哪里是活动手脚这么简单的事?”我偷笑。怕是姥姥忘不掉过往,忘不掉那段拿着棉花织成云朵,拿着生活的苦难织成笑靥的日子;忘不掉那段即便有大涝大旱,收成惨淡,也强打起微笑与家人一起对抗苦难的日子。抑或者,姥姥自己就是一朵亲吻大地的云吧。⑩每一朵棉,都是心怀悲悯的云,在亲吻大地。它们长在麦稻不亲的荒地,默默地消磨着这片大地的苦难,为它带来生机和希望。(刊载于2021.4,人周刊网)14.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叙事中以物——棉花为线索贯穿全文,并暗含着对姥姥的理解和爱。B. 文中的“棉花”既是实指田地种植的棉花,又象征着姥姥柔软、豁达的心境。C. 第⑨自然段写“我”偷笑姥姥年纪大了,还以为种一亩棉花是简单的事。D. 文章语言充满诗意,既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又能从中获得生活的启示。15. 赏析下面的句子。我时常想,姥姥温和脾气,就仿若那蓬松的棉花,生活的苦难刚刚碰触,就立马被她的温和所包围了。16. 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写两点即可)17. 请说说文章的标题“棉花是亲吻大地的云”好在哪里?18. 请结合文章主旨,理解第⑩段文字的深层含义。(五)名著阅读(4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祥子一共买了两辆车,第一辆因______,第二辆因______被卖掉。(2)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后面问题。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节选自《骆驼祥子》)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请简要回答。三、作文(40分)20. 做不了大海,那就做条小溪;做不了月亮,那就成为一颗星星;成为不了别人,那就做好自己。别人很好,我也很棒!以“我也很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
答案 1. ①. 独坐幽篁里 ②.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③.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④. 朔气传金柝 ⑤. 安能辨我是雄雌 ⑥. 将军百战死 ⑦. 壮士十年归2.B3. (1)(1)只要你愿意,就能听见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愿望。(2)C (2)示例 我选择:省略号理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永无止境,任重而道远,对全世界美好未来的憧憬等。示例 我选择:问号理由:能否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谐共处一起奔向未来,我们还面临着挑战与考验,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团结,携手奋进。示例 我选择:感叹号理由:表达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决心,乐观豪迈之情等。 (3)示例:①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②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③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冰墩墩”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④“冰墩墩”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言之有理,能切合“冰墩墩”形象特点即可。)4. C 5. “满”,遍布的意思,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体现作者感触之深,思乡之切。6.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7. ①. 矜:自夸,自吹自擂 ②. 忿然:气愤的样子 ③. 但:只,不过的意思 ④. 遣:打发 8. 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奥秘(诀窍),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9. ①. 熟能生巧 ②. 沉稳从容(神闲气定/不卑不亢) ③. 恃才傲物(骄横暴躁)参考译文:陈尧咨善于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但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10. 父亲要强、有责任感、人老不服老,特别是在儿女面前,在没有完全垮下时,我是插不上手的。 11. 这里是声音延长,表示强调加强质问的意味。 12. 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面上写扁担折断的声音,实则写出父亲为自己的衰老,挑水上台阶居然闪了腰内心的痛苦和愤怒(有点出沉重的叫声指父亲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即可)。 13. 造高台阶;父亲不是个张扬的人,在实现了最高的追求后,并没有感到地位真正提高,受到真正的尊重,心里感到不自在,不踏实(意对即可)。14. C 15.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姥姥温和的脾气比做蓬松的棉花,形象的写出了姥姥面对生活的苦难时乐观豁达的心境。 16. (写出两点即可。)①乐观、豁达:生产队分地分到荒凉的闲地,姥姥宽慰生气的姥爷;②手巧能干:姥姥将棉花打成绒子,做成被子、棉衣、点煤油灯,给贫瘠的日子点缀上许多温暖;③淳朴善良、爱孩子:姥姥将棉花做成一双漂亮的虎头棉鞋,送给邻居出生的孩子;④要强:日子再拮据,姥姥总是要给母亲和舅舅一人做上一身崭新的棉衣,让他们在大年初一的早晨,过得体面。 17. 文章的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别致,具有文学气息,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棉花;暗示文章的主旨。 18. 结尾段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棉花的赞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同时,棉花也象征着姥姥柔软、豁达的心境,通过棉花表达作者对姥姥的爱。(意思相近即可)19. (1) ①. 战乱被逃兵抢了 ②. 置办虎妞的丧事 (2)虎妞;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20.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4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