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3.7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析(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3.7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析(讲练)-最新备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20页。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与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析
【考点呈现】
1.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2.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通过图表、微课及文本等资料,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2.综合思维:通过图表资料及相关视频资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利用生活实例,理解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考点】
一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
10°~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二)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典题精研】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图1为该山所在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遥感卫星探测的5000米高度处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纬度变化图。
(1)依据图1等降水量线,概括该地区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
(2)分析图2中云含水量两个峰值的形成原因。
(3)如果该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将产生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两个峰值区对应的下垫面为湖泊或冰川,提供的水汽较多;海拔高,与5000米高空相距较近。
(3)预防森林大火;增加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
【分析】(1)由图可知,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在湖泊和冰川处发生弯曲,表明湖泊和冰川处降水较多。
(2)结合图1和图2可知,图2中两个峰值区与图1中的湖泊和冰川位置相对应,而湖泊和冰川海拔较高,离5000米高空较其他区域更近,向大气提供的水汽较多,故形成了两个峰值。
(3)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人工增雨能增加该区域的水资源,增加生态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预防森林大火,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二 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析
(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气候形成因素分析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最热(或者最冷)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
(2)海陆位置
①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②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性质不同,对气候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4)地形地势
①山地由于地势的影响,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①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还有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②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
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2.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
带
热带雨
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
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
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大陆内部、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亚寒
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影响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3.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热量带
位置
0°~30°为热带,30°~40°为亚热带,40°~60°为温带(受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影响,实际分布略有差别,如我国的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约34° N,而日本的为40° N)
海陆
位置
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大陆西岸;季风气候仅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
(2)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区域自然特征主要受气候类型影响,如典型植被、典型动物、水文特征、土壤等。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只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再如斑马是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3)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表判断气候类型
①从文字材料或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获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其判读关键是从气候资料统计图中读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及降水。
②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及方法
第一步:根据温度确定所属半球。
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8月
1~2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2月
7~8月
谷形(凹形)
第二步:判断其所属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最冷月
均温值
>15 ℃
0~15 ℃
15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6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8页。
这是一份1.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7页。
这是一份1.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讲练)-【高考君】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新高考专用),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