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致大海》导学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8746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闪烁 ( ) ②絮语 ( ) ③迷惘 ( )
④喑哑 ( ) ⑤覆没 ( ) ⑥山脊 ( )
⑦束缚 ( ) ⑧塑造 ( ) ⑨喋喋 (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迷惘:
②徘徊:
③喑哑:
④徒然:
⑤喜怒无常:
『整体感知』
1.本诗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
2.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有什么特征?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诗歌第 1、2 两节和第 14、15 两节都是写诗人和大海的告别,其内容与感情有何区别?诵 读时应怎样区分?
【参考答案】
『字词积累』
1.①shuò ②xù ③wǎng ④yīn yǎ ⑤fù ⑥jǐ ⑦fù ⑧sù ⑨dié dié 2.①迷惘: 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②徘徊:a.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b.比喻犹疑不决。c.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 伏。
③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④徒然:a.白白地;不起作用。b.仅仅;只是。
⑤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发怒。形容人情绪变化不定。
『整体感知』
1.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 1、2 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 (第 3~13 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 (第 14、15 节):再次告别大海,照应开篇,表明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 的心声。 2.①诗人笔下的大海是“自由”“翻滚起伏”“闪烁壮观”“幽静”“深沉”“有力”“倔强”的, 同时也是“沉郁”“喑哑”“任性”“喜怒无常”的,它壮阔雄浑,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 力、壮丽的景色,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和魅力,它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性格中的任何一面。 ②诗中的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 自由的元素!” 即提示了这种 象征意义。大海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性格中的任何一面,这正体现了大海的自由精神。 3.第 1、2 两节,诗人向大海告别,诗人笔下的大海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出它的美,并召唤 世人;而诗人也有崇尚自由的精神,但并不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地展示,不能随心所欲地应和 大海的召唤,因为这个愿望得不到实现而苦恼,所以他听到的是大海“忧郁的絮语”“沉郁 的吐诉”。这里的忧郁和沉郁其实就是诗人的情感。
经过第 3~13 节的思考、回忆与联想,诗人尽管在精神上感到忧郁和渺茫,但并没有绝望, 因为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声响充斥,所以他在第 14、15 两节告别大海时,表示 永不忘记大海的形象和声响,决心把大海的精神带向自己足迹所将要到达的地方,永远不会 忘记自由,会为自由勉励自己,为自由奋斗不已。这里诗人的情感是激昂的,意志是坚定的, 情绪是高涨的。
诵读时,节奏、旋律,语速、语调,要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相协调。第 1、2 两节要舒缓,
第 14、15 两节要激昂、坚定。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总体感知,学习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2* 致大海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13 (迷娘(之一)*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13.2* 致大海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