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6 《文体特征》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6 《文体特征》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简要概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6 文体特征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开始在自然美的环境下努力追求自身的美,并不断从实践中扩展美的范畴。中国古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已经开始对美进行探讨。殷商之后,社会所倡导的是中和为美,所谓“八音克谐”“神人以和”,是见于记载最早的“和为美”的珍贵资料。到了春秋末期,美的内容从“中和”转为“以善为美”。这种对美的认识从形式美转为内容的美。以善为美的内容,与孔子和儒学思想关系至密。孔子将人的行为美和思想美统一起来,强调“先王之道,斯为美”“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等。对于审美的评价,孔子则主张“中庸原则”。如孔子评《关雎》时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以善为美、提倡中庸的思想影响了春秋末期及其后两千余年的历史。需要提到的是清代古文家姚鼐的观点,姚鼐根据古代阴阳刚柔对立的观点提出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概念,其对近代乃至现代的美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方,最早对美探讨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艺术家。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式,而亚里士多德则把美的一般形式规定为秩序、均称与明确。18世纪英国美学家荷迦兹提出蛇形线条是最美的线条的观点,认为在优美的形体上,蛇形线最多,直线最少,并认为直线只是长度不同而缺乏装饰性。从以上中外人士对美的认识上看,美包涵了民族、文化、习惯等众多的社会因素。但从总体上看,都力求使之和谐。因此人类的审美观始终是围绕着和谐发挥的。审美教育一词源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该书中,席勒全面提出了审美教育的学说,他把审美教育的概念提高到人性和谐发展的高度,并把审美教育与社会团结、和谐与政治自由联系起来,赋予审美教育以深刻的社会内涵。我国审美教育思想源于孔子的仁学观。孔子将人的行为美与思想美统一起来,是美育思想的萌芽。近代审美教育理论在中国的确立得力于王国维和蔡元培。他们在美学和教育学的双重研究中发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把美育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上,确立了我国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审美教育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有其一定的时代性。总体上讲,审美教育就是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陶冶其性情和心灵,塑造美的人格。现代审美教育结合了时代发展的特色,着重培养个体进步的审美观,以求达到个体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因此审美教育的任务可以确定为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摘编自郭墨浪《浅谈审美和审美教育》)材料二:互联网给美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比如它带来的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实和革新着美育理念;它营造的虚拟环境改变着美育氛围和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和艺术手段,催生出全新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群落,更丰富了美育的手段和资源。简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整个美育生态正经历着深刻重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相互渗透融合,这对美育整体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打开手机,连上网络,千里之外的博物馆、艺术馆乃至名山大川近在咫尺,百年之前的图像、声响复现于当下;恢弘巨制的艺术杰作细部之精微一览无余;藏于深宫大院的珍品走入寻常百姓“屏”,日常景象之美的内涵得到专业解读;静止的美术、书法、雕塑流动起来,流动的戏剧、舞蹈、影视却可定格细赏。这不但突破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和观念束缚,而且提升人们接受美的陶冶时间、频次和黏性。随着美育格局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开拓,美育所给予人的,除了情感陶冶、品位塑造外,还有人类意识、天下关怀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欣赏与接纳。借助互联网构造的“万有相通”世界,美育超越个人甚至国家,进入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悟与思考,致力于为人类面临的普遍情感冲突和心灵危机提供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美育生态的重构,为我们把“大美育”的设想变为现实提供可能,并将最终导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之境。(摘编自胡一峰《构建互联网时代美育新格局》)材料三:一般认为,审美活动中接受者所接受的,除了文本本身的符号意义之外,创作者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艺术品味等也会自然而然的借由文本得到隐性传达,所以,艺术家被寄予的文化期望值是高于普通民众的,艺术家的文化身份被认为是精英性的,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在于“高雅”和“经典”,艺术的本质是“唯审美”的,目的是超越“日常性”,以此传递给人们超验性的精神体验。但是,网络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表达的权利,人们的表达途径和言说方式日益多元、日益便宜,之于艺术创作活动而言,只要愿意,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至少能成为一个文本意义的建构者,这种转变对艺术活动的冲击十分巨大,艺术家精英性的文化身份急速退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边界愈发模糊,审美活动由“纯审美”和“唯审美”变成了“泛审美”和“日常审美”,与之前艺术创作追求经典和高雅相比,审美活动变得日趋世俗与庸常。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规范,美学的精神性和超验性被削平,艺术作品模铸思想、规范行为的伦理规约也遭受了失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越是追求高雅,越显得曲高和寡,在“审美泛化”的语境中,越发显得“异常”。(摘编自张爱坤《网络艺术的审美伦理问题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商之后记载的“八音克谐”“神人以和”,是最早的“和为美”的珍贵资料。B.儒学思想用“中庸原则”来评价审美,并形成了“以善为美”的审美内容,影响了春秋末期及其后两千余年的历史。C.中外美学家对美的认识都包涵了民族、文化、习惯等众多的社会因素,总体上都追求和谐之美。D.现代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追求个体和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C[C项,张冠李戴。材料一,“从以上中外人士对美的认识上看,美包涵了民族、文化、习惯等众多的社会因素。但从总体上看,都力求使之和谐”,可见,原文说的是“以上中外人士”,并不是“中外美学家”。]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第二段主要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并指出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B.材料二提到的只有对互联网时代美育生态的重构,才能实现“大同美”。C.材料三指出,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表达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只要愿意,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D.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对人类美育产生的影响,两则材料的观点是相反相成的。B [B项,绝对化错误。原文“为我们把“大美育”的设想变为现实提供可能,”]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妈将她和小孙子的日常生活片段上传至网上,积累了5万多粉丝。B.网络美妆博主经常以直播的方式展示她的美妆过程。C.短视频平台只要绑定手机号即可注册成功,上传视频。D.学生们通过电脑“云参观”线上敦煌莫高窟博物馆。D [材料三的观点为:网络时代创作门槛较低,导致审美活动变得日趋世俗与庸常,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冲击。A、B、C三项都是在较低门槛情况下进行视频创作,符合材料观点。B项没有涉及“创作门槛较低”这一现象,故选B。]★4.请简要概述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 论证结构:递进结构。①先指出互联网给美育带来的变化,引出“互联网时代,整个美育生态正经历着深刻重构”的观点。②接着谈互联网时代的美育突破了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和观念束缚,提升了人们接受美的陶冶时间、频次和黏性。③最后强调互联网时代美育生态重构的深刻意义:为实现“大美育”和美育的理想之境提供了可能。论证方法:举例论证。5.针对材料三中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应对?(6分) [答案] 提升创作者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艺术品味。提升民众的审美素养。加强国家社会的监管力度,正确宣传导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21 《戏剧冲突语言》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鲁迅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10《小说赏鉴语言》含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决战2023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考点5 《文本探究题》含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