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课后测评
展开3.4 二氧化碳
考点目录:
考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考点二、二氧化碳验满与检验
考点三、二氧化碳制取与收集实验装置(实验探究)
习题训练:
考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1.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2020八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3.(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具有可燃性
B.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4.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红
C. ①④变红,③不变红 D ④变红,③不变红
5.(2019八下·三门期末)如图的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要使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这一操作是基于二氧化碳具有的________性质。
6.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收集CO2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
Ⅰ.描述产生的现象: ;
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2NaOH+CO2===Na2CO3+H2O),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考点二、二氧化碳验满与检验
1.(2019八下·黄岩期末)证明汽水饮料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B. C. D.
2.(2020八下·柯桥期末)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 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 B 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 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D.装置C 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 CO2不支持燃烧
3.(2020八上·温州期中)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4.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图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指出图中小试管A的作用 。
(3)怎样判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
考点三、二氧化碳制取与收集实验装置(实验探究)
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得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结合状况不同
2.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CO2,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 B. C. D.
3.(2019八下·天台期末)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
(2)再挤压左侧滴管,发现白磷停止燃烧,原因是________。
(3)双球管中发生的分解反应是 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2019八下·仙居期末)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过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锻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缓慢通入25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________毫升。
5.(2020八下·温州期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用排水集气法能否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呢?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装水
(1)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装置
(2)当集气瓶中收集到半瓶二氧化碳时,关闭止水夹,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集气瓶中液面升高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
(3)气体收集过程中,能观察到集气瓶中液面逐渐下降。小红认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会减慢收集的速度。为了检验她的猜想,则应增设的一组实验为________
6.(2020八下·仙居期末)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作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法收集而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1/3体积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收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1)你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说出理由。
(2)要使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7.(2020八下·青田期中)如图为实验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甲烷,甲烷应从________端(选填“a”或“b”,下同)通入;若选用F装置用于排水法收集甲烷,瓶中先装满水,甲烷应从________端通入。
(2)甲同学用B和D装置制取CO2气体,在收集CO2的时候如何验满?________;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呢?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乙同学认为,也可以用G和D装置制取CO2气体,而且比甲的装置更好,你认为乙同学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如果实验室用G装置来制取O2,该装置还能够达到乙同学认为的作用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8.(2019八下·滨江期末)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再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测定CO2的质量,他们想出了以下 A、B、C 三种方案,请填 空以帮助他们完成设计方案:
A.可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减小量。
B.可称量吸收 CO2前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容器质量的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量。C.选用右下图________ 装置可测量产生的 CO2的________,再利用此时 CO2的________,可计算 CO2的质量。图中瓶内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 。
9.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甲 乙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 溶液检验CO2的原因______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________。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 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
10.小李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
A.蒸馏水
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应尽量缓慢,其目的是________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
11.二氧化碳是一种奇妙的气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三分之一的稀盐酸(1∶1),取一支试管用排空气法收集CO2,集满,另一支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CO2,集满。发现 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中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
⑤向大试管内加入5粒石灰石再倒入三分之一的盐酸(1∶1)
(2)实验时用大试管与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制取该气体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装置还可以制取 气体,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说明为什么可用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制该气体 。
(3)用试管进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主要出现了如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不可多选或错选) 。
(4)小刚在做完实验后,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三 研究植物的呼吸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三 研究植物的呼吸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专题5呼吸作用实验探究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专题5呼吸作用实验探究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32氧化与燃烧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32氧化与燃烧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专题4光合作用实验探究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专题4光合作用实验探究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