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训练题
展开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考点目录:
考点一、氧循环
考点二、碳循环
考点三、温室效应
考点四、碳氧循环的联系
习题训练:
考点一、氧循环
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自然界中氧循环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2.两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这个“活命空气”属于氧气,C符合题意。
3.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微生物氧化分解
【答案】C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生物的呼吸作用、各种燃烧现象及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都要消耗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解答】通过分析题图可知,A处发生了氧气转变为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变化,说明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而生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氧化分解都需要消耗氧气,也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氢燃料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但产物是水而非二氧化碳,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4.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是氧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是________ (填名称)。
(2)臭氧(O3)和氧气从物质组成上看,相同点是都由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
(3)图示大气中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________ (填编号)。
(4)大气中氧气除了供给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外,主要是与某些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写出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水和二氧化碳;氮气
(2)氧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
(3)①⑤⑥
(4)CH4+2O2→燃烧→CO2+2H2O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通过分析题中信息,可以初步得出答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自然界中氧循环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解答】(1)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图示中氧循环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水和二氧化碳。(2)从物质组成上,氧气和臭氧的共同点是:都由氧元素组成;从分子构成上,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3)图示中大气中氧气的三种主要来源是臭氧的分解、水的分解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4)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二、碳循环
1.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由图中可知,转化1是光合作用,转化2是呼吸作用.X是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A不符合题意;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B不符合题意;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血液的pH将减小,C符合题意;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2.(2020八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错误的是( )
A.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气体 B.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气体
C.食物为草食动物提供含碳元素的物质 D.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A
【解析】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大自然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但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说法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氧气,故说法正确。
C、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是一类有机物,含有碳元素,所以食物为草食动物提供含碳元素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D、微生物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实际上就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说法正确。
3.(2020八上·宁波期末)二氧化碳(CO2)中有碳,有机物中也有碳,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绿色植物在自然的碳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 )
A.动物、细菌和真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B.细菌和真菌、动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动物、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细菌和真菌、动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碳循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图中所示:①是动物;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③是光合作用;④是呼吸作用
【解答】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自养,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图③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而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图④;①表示的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4.(2020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图中乙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选填“动物”、“绿色植物”或“微生物”)。
【答案】(1)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
【解析】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解答】(1)丙通过③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2)乙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乙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
5.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________;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________。
【答案】(1)石油;天然气;C+O2 点燃 CO2 (2)CO2+H2O=H2CO3 (3)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解析】本题考查碳循环相关知识。在正常情况下,碳的循环是平衡的,但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已经脱离碳循环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了出来。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这就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气温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解答】(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点燃 → CO2。(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6.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在图甲中①~④线上补加“箭头”(其他箭头已画出),以正确表示碳循环的各种变化关系。
(2)图甲说明大气中CO2产生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的燃烧。
(3)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有________和被海洋吸收。
(4)如图乙是大气中的CO2含量按目前速度上升的直线图。根据该图估计:到2050年,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这比2000年CO2的体积分数0.035%增加了________。
(5)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________。根据图甲CO2产生和消耗的途径,请你提出两条建议: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1)
(2)化石燃料
(3)植物的光合作用
(4)0.043%;0.008%
(5)温室效应加剧;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析】本题为分析题,结合碳循环及温室效应相关知识分析,可以得出答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的作用,从而产生“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解答】(1)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①②③都是产生二氧化碳,④是吸收二氧化碳。(2)产生CO2比重最大的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3)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被海洋吸收。(4)从图中可查出2000年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0.035%,2030年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40%,30年增长了0.005%,可算出50年增长0.008%,20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0.043%。(5)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温室效应加剧。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从加快吸收和减少排放两方面考虑,如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考点三、温室效应
1.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这是不对的温室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大量的温室气体(CO2、CH4、N2O HFCs、PFCs 、SF6)排放有关,O3是防止紫外线辐射的;
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错在不可能消除,只能减弱温室效应;
其他说法都正确
2.(2020八下·青田期末)下表所示是四种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表中的数据必须和其他资料相结合,才能推断哪种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加的主要因素。那么,还需要收集( )
每一气体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 | |||
二氧化碳 | 甲烷 | 氧化亚氮 | 氟氯碳化物 |
1 | 30 | 160 | 17000 |
A.这四种气体来源的资料 B.植物对这四种气体吸收的资料
C.这四种气体分子大小的资料 D.大气中这四种气体含量的资料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虽然单个分子造成温室效应的相对值中二氧化碳气体最小,但是如果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很多,那么最终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很多,因此还需要收集机大气中四种气体含量的资料,才能最终确定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故D正确,而A、B、C错误。
3.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 应”。他们查阅的有关数据如表一:
| CO2 | 空气 |
25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比热 | 0.684千焦/(千克·℃) | 0.72千焦/(千克·℃) |
0 ℃,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密度 | 1.96克/升 | 1.29克/升 |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相同温度计的橡皮塞(如图所示)。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支玻璃瓶中的温度,并记录如表二:
时 刻 | 9:23 | 9:28 | 9:33 | 9:38 | 9:43 | 9:48 |
甲瓶温度(℃) | 13.0 | 19.8 | 23.5 | 26.0 | 26.4 | 27.0 |
乙瓶温度(℃) | 13.0 | 19.0 | 22.8 | 25.0 | 26.0 | 26.5 |
时 刻 | 9:53 | 9:58 | 10:03 | 10:08 | 10:13 |
|
甲瓶温度(℃) | 27.0 | 27.8 | 28.0 | 28.0 | 28.1 |
|
乙瓶温度(℃) | 26.5 | 27.4 | 27.9 | 28.0 | 28.1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照射相同时间,根据表二中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 其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3)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
(4)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或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同)
(5)实验使用了纯净的CO2(或该实验没有模拟地球的大气的情况)
【解析】(1)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用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的方法检查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
(3)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回答。
(4)结合表一给的信息分析回答。
(5)该实验使用的纯净的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
【解答】(1)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的方法检查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若火焰熄灭,则说明已集满。
(3)由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甲瓶比乙瓶升温快,最后两瓶温度趋于一致。
(4)由表一可知,二氧化碳与空气这两种气体的比热容和密度都不相同,比热不同,相同质量吸收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密度不同,相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不同。所以该实验中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 其他的可能原因是两种气体的比热不同(或瓶中气体的质量不同)。
(5)该实验使用的纯净的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所以得出温度的变化不科学。
4.(2018八上·杭州期中)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 ① |
② | ③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________,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
(2)该小组用图③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________(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她。请提出二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________。
【答案】(1)CH4;温度 (2)空气;低于 (3)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少开车;控制人口增长
【解析】(1)阅读表格中间关于“温室效应”的材料,确定图②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灯泡照射一段时间后,通过比较二者的温度即可;
(2)要研究温室效应,应将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对比;左侧二氧化碳温度升高的大,气体压强大,那么左侧的液面就低于右侧的液面。
(3)可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能力、节约化石能源等角度思考。
【解答】(1)根据表格中资料可知,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甲烷,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温度;
(2)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空气。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低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少开车;控制人口增长。
考点四、碳氧循环的联系
1.(2020八下·拱墅期末)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C
【解析】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大自然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但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呼吸作用,既涉及到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故说法正确。
B、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大自然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但又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等而增加,所以说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C、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碳元素碳和氧元素的循环,而不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故说法错误。
D、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故说法正确。
2.(2020八下·仙居期末)“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它是________(填“水循环”、“氧循环”或“碳循环”)。
(2)图中①②代表各种生物参与碳循环的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过程①是________作用。
(3)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把CO2通入一个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1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与氢气反应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合成塔内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答案】(1)水循环 (2)光合 (3)CO2+3H2CH3OH+H2O
【解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解答】(1)水循环是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碳循环、氧循环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2)图中①是水和二氧化碳进入绿色植物中,该过程是光合作用;
(3)由题干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水,配平方程式即可;
3.(2019八下·长兴期末)如图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B是________。
(2)图中控制两种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________,它也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散失的通道。
(3)以下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填字母)。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各占50%
C.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加剧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答案】(1)呼吸作用 (2)气孔 (3)B
【解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在叶的表皮上有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3)在自然界中,氧循环与碳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氧循环和碳循环,保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恒定,维持了整个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答】(1)由图可知,B生理活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是呼吸作用。
(2)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3) 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在生物圈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0.03%,氧气约为21%,故B叙述不符合事实。
4.(2020·杭州模拟)“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 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1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水分子 (2)A,C (3)①⑥ (4)3H2+CO2 CH3OH+H2O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3节 化学方程式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3节 化学方程式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334化学计算-难解析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334化学计算-难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浙教版第3节 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第3节 化学方程式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333化学计算-基础解析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333化学计算-基础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32氧化与燃烧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32氧化与燃烧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