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3 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解析版】
展开3.常考题型:计算题.
力学三大观点对比
例1 (2021·浙江6月选考·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高H=0.4 m的水平台面,台面上竖直放置倾角θ=37°的粗糙直轨道AB、水平光滑直轨道BC、四分之一圆周光滑细圆管道CD和半圆形光滑轨道DEF,它们平滑连接,其中管道CD的半径r=0.1 m、圆心在O1点,轨道DEF的半径R=0.2 m、圆心在O2点,O1、D、O2和F点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滑块从轨道AB上距台面高为h的P点静止下滑,与静止在轨道BC上等质量的小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小球经管道CD、轨道DEF从F点竖直向下运动,与正下方固定在直杆上的三棱柱G碰撞,碰后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与碰前相同,最终落在地面上Q点,已知小滑块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eq \f(1,12),sin 37°=0.6,cs 37°=0.8,g取10 m/s2.
(1)若小滑块的初始高度h=0.9 m,求小滑块到达B点时速度v0的大小;
(2)若小球能完成整个运动过程,求h的最小值hmin;
(3)若小球恰好能过最高点E,且三棱柱G的位置上下可调,求落地点Q与F点的水平距离x的最大值xmax.
答案 (1)4 m/s (2)0.45 m (3)0.8 m
解析 (1)小滑块在AB轨道上运动
mgh-μmgcs θ·eq \f(h,sin θ)=eq \f(1,2)mv02
代入数据解得v0=eq \f(4,3)eq \r(gh)=4 m/s
(2)设小滑块滑至B点时的速度为vB,小滑块与小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因此有mvB=mv1+mv2,
eq \f(1,2)mvB2=eq \f(1,2)mv12+eq \f(1,2)mv22
解得v1=0,v2=vB
小球沿CDEF轨道运动,在最高点可得
mg=meq \f(vEmin2,R)
从C点到E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eq \f(1,2)mvEmin2+mg(R+r)=eq \f(1,2)mvBmin2
其中vBmin=eq \f(4,3)eq \r(ghmin),
解得hmin=0.45 m
(3)设F点到G点的距离为y,小球从E点到Q点的运动,由动能定理
mg(R+y)=eq \f(1,2)mvG2-eq \f(1,2)mvEmin2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x=vGt,
H+r-y=eq \f(1,2)gt2
联立可得水平距离为
x=2eq \r(0.5-y0.3+y)
由数学知识可得,当0.5-y=0.3+y时,x有最大值,最大值为xmax=0.8 m.
例2 (2022·广东梅州市二模)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竖直固定,其末端B切线水平.一质量为m、可看成质点的滑块从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若传送带静止,滑块恰能运动到C点停止;当传送带以速度eq \r(gR)顺时针转动时,滑块到C点后做平抛运动,通过光滑圆弧装置EF无机械能损失地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长木板右端运动到H时与固定挡板碰撞粘连.长木板质量M=2m,板长l=6.5R,板右端到挡板的距离L在R
(2)传送带以速度eq \r(gR)顺时针转动时,试判断滑块离开C点前能否与传送带达到共速;
(3)讨论滑块从滑上长木板到离开长木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克f与L的关系.
答案 (1)2R (2)滑块与传送带能共速 (3)W克f=eq \f(1,4)mg(13R+2L)或者W克f=eq \f(17,4)mgR
解析 (1)传送带静止时,滑块从A到B、B到C,由动能定理得mgR=eq \f(1,2)mvB2
-μmgx=-eq \f(1,2)mvB2
联立解得vB=eq \r(2gR),x=eq \f(R,μ)=2R
(2)滑块到B点的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eq \r(gR),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a
达到共速时滑块的位移
x1=eq \f(vB2-vC2,2a)=R<2R
故滑块与传送带能共速.
(3)滑块与传送带共速后,以vC=eq \r(gR)的速度离开传送带,滑块从C到F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q \f(1,2)mv12=mgh+eq \f(1,2)mvC2
设长木板与滑块达到共同速度v2时,位移分别为l1、l2,
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v1=(m+M)v2
由动能定理知μmgl1=eq \f(1,2)Mv22
-μmgl2=eq \f(1,2)mv22-eq \f(1,2)mv12
联立解得l1=2R,l2=8R
滑块相对长木板的位移Δl=l2-l1
滑块滑到长木板右端时,
若R
得W克f=eq \f(17,4)mgR.
(2022·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4m的长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上表面左端放有质量为m的小物块B;另一质量为eq \f(1,19)m的小物块C用轻质细绳悬挂在O点,C所在的最低点M与B所处位置等高;开始时长木板A的左端距离M点有一定的距离,所有物体都处于静止.现给长木板A一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v0=15 m/s的初速度,当A、B速度相同时B、C恰好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后B、C结合为一个整体绕O点运动.已知B、C结合体通过N点后细绳松弛,N点与O点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A与B和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和μ2=0.4,B、C和BC结合体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求:
(1)开始时长木板A左端到M点的水平距离x;
(2)长木板A的最小长度L;
(3)悬挂小物块C的轻绳长度R.
答案 (1)4 m (2)15 m (3)0.38 m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A的加速度大小为aA=eq \f(μ1mg+μ2m+4mg,4m)=5.5 m/s2,
小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B=eq \f(μ1mg,m)=2 m/s2,
设运动时间为t,A、B速度相等时有v0-aAt=aBt,
代入数据解得t=2 s,所以有x=eq \f(1,2)aBt2,
代入数据解得x=4 m.
(2)A从开始运动到B、C碰撞时,运动的距离为xA=v0t-eq \f(1,2)aAt2,
代入数据解得xA=19 m,
小物块B相对长木板A运动的距离即为A的最小长度,有L=xA-x=15 m.
(3)B、C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为
vB=aBt=4 m/s,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设碰后结合体速度为vM,有mvB=(m+eq \f(1,19)m)vM,
代入数据解得vM=3.8 m/s,
结合体恰好通过N点,在N点轻绳拉力为零,重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设结合体在N点的速度大小为vN,有
(m+eq \f(1,19)m)gsin 37°=(m+eq \f(1,19)m)eq \f(vN2,R),
从M到N,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eq \f(1,2)(m+eq \f(1,19)m)vM2=eq \f(1,2)(m+eq \f(1,19)m)vN2+(m+eq \f(1,19)m)gR·(1+sin 37°),
联立解得R=0.38 m.
专题强化练
1.(2022·河北邯郸市一模)如图所示,倾斜轨道的AB段光滑、BC段粗糙,eq \f(1,4)圆弧(半径OC竖直)轨道CD光滑,整个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倾斜轨道和圆弧轨道通过一小段长度不计的光滑弧形轨道相连,已知AB长L1=3 m,BC长L2=13.75 m,倾斜轨道的倾角α=37°,圆弧轨道的半径R=0.8 m,O为圆弧轨道的圆心.小物体P和Q(均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m=0.8 kg,小物体Q静止在B点,将小物体P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P运动到B点时与Q发生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若P、Q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8,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sin 37°=0.6,cs 37°=0.8,eq \f(125,124)=1.求:
(1)小物体P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体Q运动到圆弧轨道上的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最终小物体Q停在倾斜轨道上的位置到小物体P的距离.
答案 (1)6 m/s (2)33 N (3)12.75 m
解析 (1)小物体P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L1sin α=eq \f(1,2)mv2,解得v=6 m/s.
(2)小物体P、Q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碰后瞬间小物体P、Q的速度分别为v1、v2,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v=mv1+mv2
eq \f(1,2)mv2=eq \f(1,2)mv12+eq \f(1,2)mv22
解得v1=0,v2=6 m/s
由于mgsin α<μmgcs α
故碰撞后小物体P将静止在倾斜轨道上B点.
设小物体Q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L2sin α-μmgL2cs α=eq \f(1,2)mvC2-eq \f(1,2)mv22
解得vC=5 m/s
对小物体Q,在圆弧轨道上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eq \f(vC2,R),解得FN=33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物体Q运动到圆弧轨道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3 N.
(3)小物体Q从圆弧轨道回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仍为vC,设小物体Q沿倾斜轨道向上运动的距离为L3,由动能定理有
-μmgL3cs α-mgL3sin α=0-eq \f(1,2)mvC2
解得L3=1 m
小物体Q停在倾斜轨道上的位置到小物体P的距离L=L2-L3,解得L=12.75 m.
2.(2021·湖北卷·15)如图所示,一圆心为O、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光滑水平面在Q点相切.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以某一速度向质量也为m的静止小物块B运动.A、B发生正碰后,B到达半圆弧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恰好为零,A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与O点等高的C点时速度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
(1)求B从半圆弧轨道飞出后落到水平面的位置到Q点的距离;
(2)当A由C点沿半圆弧轨道下滑到D点时,OD与OQ夹角为θ,求此时A所受力对A做功的功率;
(3)求碰撞过程中A和B损失的总动能.
答案 (1)2R (2)mgsin θeq \r(2gRcs θ) (3)eq \r(10)mgR
解析 (1)设 B到半圆弧轨道最高点时速度为v2′,由于B对轨道最高点的压力为零,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eq \f(v2′2,R)
B离开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
则在竖直方向上有2R=eq \f(1,2)gt2
在水平方向上有x=v2′t
联立解得x=2R
(2)对A由C点到D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cs θ=eq \f(1,2)mvD2
由于对A做功的力只有重力,
则在D点时,A所受力对A做功的功率为P=mgvDsin θ
解得P=mgsin θeq \r(2gRcs θ)
(3)设A、B碰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v1、v2,对B由Q点到最高点的过程,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q \f(1,2)mv22=eq \f(1,2)mv2′2+mg·2R
解得v2=eq \r(5gR)
对A由Q点到C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q \f(1,2)mv12=mgR
解得v1=eq \r(2gR)
设碰前瞬间A的速度为v0,对A、B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1+mv2
解得v0=eq \r(2gR)+eq \r(5gR)
碰撞过程中A和B损失的总动能为
ΔE=eq \f(1,2)mv02-eq \f(1,2)mv12-eq \f(1,2)mv22
解得ΔE=eq \r(10)mgR.
3.(2022·山东威海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两物块P、Q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相距L=0.48 m,P、Q的质量分别为1 kg和4 kg,P与左侧一固定的弹性挡板接触.已知P与水平地面间无摩擦,P与弹性挡板碰撞无能量损失,Q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重力加速度为10 m/s2.某时刻,P以4 m/s的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之发生弹性正撞.求:
(1)P与Q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各自速度的大小;
(2)P与Q第二次碰撞后的瞬间Q的速度大小.
答案 (1)eq \f(12,5) m/s eq \f(8,5) m/s (2)eq \f(36,25) m/s
解析 (1)第一次弹性碰撞后瞬间两物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m1v0=m1v1+m2v2
eq \f(1,2)m1v02=eq \f(1,2)m1v12+eq \f(1,2)m2v22
解得v1=-eq \f(12,5) m/s,v2=eq \f(8,5) m/s
所以两物块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分别为eq \f(12,5) m/s、eq \f(8,5) m/s
(2)设碰后Q的加速度为a
μmg=ma
假设第二次碰撞前Q没有停止运动,有
x+2L=|v1|t1
x=v2t1-eq \f(1,2)at12
解得t1=0.8 s
假设第二次碰撞前Q已经停止运动,有
v2=at2
解得t2=1.6 s
所以第二次碰撞前Q没有停止运动,设第二次碰撞后瞬间,P的速度为vP′,Q的速度为vQ′,则有
vQ=v2-at1
m1vP+m2vQ=m1vP′+m2vQ′
eq \f(1,2)m1vP2+eq \f(1,2)m2vQ2=eq \f(1,2)m1vP′2+eq \f(1,2)m2vQ′2
vP=-v1
解得vQ′=eq \f(36,25) m/s.
4.(2022·山东淄博市一模)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小球B 上,右端与小球C 接触但未拴接,球B 和球C 静止在光滑水平台面上.小球A 从左侧半径为R 的eq \f(1,4)光滑圆弧上的P点由静止滑下,与球B 发生正碰后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之后球C 脱离弹簧,沿水平台面向右运动并从其右端点水平抛出,落入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曲面轨道内.以台面右侧底端的O′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O′xy.已知,台面的高度为 2R,曲面的方程为y=eq \f(1,2R)x2.已知三个小球A、B、C 均可看成质点,且质量分别为mA=km(k 为待定系数)、mB=mC=m,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
(1)若k=1,求该条件下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2)求满足(1)问条件下小球C 落到曲面轨道上Q 点的位置坐标;
(3)当k 取何值时,小球C 落到曲面轨道上时具有最小动能,最小动能多大?
答案 (1)eq \f(1,12)mgR (2)(eq \f(4R,\r(13)),eq \f(8R,13)) (3)见解析
解析 (1)球A在圆弧上下落过程中有
mg(R-Rcs θ)=eq \f(1,2)mv12①
对A、B球碰撞过程有
mv1=2mv2②
当A、B、C三球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对A、B、C系统有
2mv2=3mv3③
Ep=eq \f(1,2)×2mv22-eq \f(1,2)×3mv32④
由①~④式得
Ep=eq \f(1,12)mgR
(2)当弹簧恢复原长时C 球与弹簧分离,对A、B、C系统有
2mv2=2mv4+mv5⑤
eq \f(1,2)×2mv22=eq \f(1,2)×2mv42+eq \f(1,2)mv52⑥
对C球平抛过程有x=v5·t⑦
2R-y=eq \f(1,2)gt2⑧
又y=eq \f(1,2R)x2⑨
由⑤~⑨式得x=eq \f(4R,\r(13)),y=eq \f(8R,13)
即P点的位置坐标为(eq \f(4R,\r(13)),eq \f(8R,13)).
(3)当A球质量为km 时,对A、B系统有
kmv1=(km+m)v2′
对A、B、C系统有
(km+m)v2′=(km+m)v4′+mv5′
eq \f(1,2)(km+m)v2′2=eq \f(1,2)(km+m)v4′2+eq \f(1,2)mv5′2
由以上三式得
v5′=eq \f(2k,k+2)eq \r(gR)
对C球平抛过程有
x′=v5′·t,2R-y′=eq \f(1,2)gt2
又y′=eq \f(1,2R)x′2
mg(2R-y′)=Ek-eq \f(1,2)mv5′2
由以上四式得
Ek=eq \f(1,2)meq \b\lc\[\rc\](\a\vs4\al\c1(\r(v5′2+gR)-\f(2gR,\r(v5′2+gR))2+3gR))
当eq \r(v5′2+gR)=eq \f(2gR,\r(v5′2+gR))
即v5′=eq \r(gR)时动能最小,此时k=2,动能最小值为Ekmin=eq \f(3,2)mgR.力学三大观点
对应规律
表达式
选用原则
动力学观点
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运动细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v=v0+at
x=v0t+eq \f(1,2)at2
v2-v02=2ax等
能量
观点
动能定理
W合=ΔEk
涉及做功与能量转换
机械能守恒定律
Ek1+Ep1=Ek2+Ep2
功能关系
WG=-ΔEp等
能量守恒定律
E1=E2
动量
观点
动量定理
I合=p′-p
只涉及初末速度、力、时间而不涉及位移、功
动量守恒定律
p1+p2=p1′+p2′
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时间
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1 传送带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1 传送带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学生版】,共3页。
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2 板块模型的综合分析【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2 板块模型的综合分析【解析版】,共11页。
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2 板块模型的综合分析【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物理步步高大二轮复习讲义第一篇 专题二 微专题2 板块模型的综合分析【学生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