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3日生物独立月考卷7
展开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2月3日高三生物独立月考卷7
生物学试题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科学研究发现,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垃圾袋”仅由磷脂分子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
C.“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组件”是蛋白质
D.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负相关
2.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为15%。假如一位伤患者每天摄取的蛋白质经代谢全部以尿素(化学本质为CO(NH2)2,氮的百分含量约为46.67%)形式排出,排出量约30g。该患者每天摄取的蛋白质的量接近( )
A.150g B.93g C.67g D.45g
3.叶肉细胞内合成的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中合成)会逐渐转移至筛管-伴胞(SE-CC)中,蔗糖进入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在甲方式中,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如图1所示),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的通道,细胞质可在其中流动。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图2所示)。采用甲方式的植物,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在乙方式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入SE-CC。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从产生部位运输至相邻细胞至少穿过2层生物膜
B.蔗糖在韧皮薄壁细胞和伴胞之间的运输没有载体蛋白参与
C.蔗糖通过SU载体进入SE-CC不消耗ATP,属于被动运输
D.H+泵的活动可以为蔗糖进入SE-CC提供动力
4.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质由TOC和TIC蛋白系统输入叶绿体。TIC236作为TIC系统的一种蛋白,向膜间隙延伸与TOC系 统结合,构成蛋白质穿越双层膜的关键桥梁(如图所示)。据 研究推测,TIC236可能是某种蓝藻的蛋白质演化而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入叶绿体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上合成 B.叶绿体内的蛋白质全部参与光合作用
C.减少TIC236的表达会降低叶绿体蛋白质的输入速率 D.TIC236是叶绿体来自蓝藻的唯一证据
5.细胞内部与外部通过细胞膜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当细胞内部环境恶化到一定程度时会触发细胞分裂、凋亡过程,其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细胞内部环境,范围0~1,0为最差,1为最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细胞分裂的进行,细胞内部环境的恶化程度增大
B.细胞分裂、凋亡是内部环境恶化程度决定的被动过程
C.若某细胞发生突变,使B点右移、A点左移则该细胞可能变成癌细胞
D.若细胞内部环境经常处于略低于B的状态,则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
6.红色面包霉的菌丝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对白色显性。下图表示其生活史,合子分裂产生的孢子是按分裂形成的顺序排列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子代菌丝体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能直观验证分离定律
B.子代菌丝体基因型为A或a
C.若囊中A、a孢子比例不为1∶1,可能是因为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
D.若囊中第一、二个孢子基因型为A,第三、四个为a,最可能是减数分裂中发生交叉互换
7.为研究某种植物3种营养成分(A、B和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3个突变植株(M1、M2、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
植株(表现型) | 自交一代植株数目(表现型) |
野生型(A低B低C高) | 150(A低B低C高) |
Ml(A低B低C高) | 60(A高B低C低)、181(A低B低C高)、79(A低B低C低) |
M2(A低B低C高) | 122(A高B低C低)、91(A低B高C低)、272(A低B低C高) |
M3(A低B低C高) | 59(A低B高C低)、179(A低B低C高)、80(A低B低C低)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Ml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高B低C低)植株,与M2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高B低C低)和(A低B低C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1:1
B.从M2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低B高C低)植株,与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1:1
C.M3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
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A高植株与B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A和B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C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A、B和C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
8.染色体数目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特征之一。为探究KLF14基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科学家检测了正常小鼠和KLF14基因敲除小鼠体内不同染色体数的细胞占有丝分裂细胞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显著,★★代表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体细胞小鼠染色体的数目是40条
B.KLF14基因对肿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促进作用
C.KLF14基因缺失可能会引起染色体不均等进入子细胞
D.KLF14基因表达蛋白可能参与检测和纠正细胞中DNA损伤
9.虽然生存是繁殖的前提,但不能繁殖的生存对进化来说是无意义的,因而繁殖(基因延续)是更本质的。现代综合论在修正达尔文学说和重新解释自然选择原理时,以“繁殖”代替“生存”,用来衡量适应,“最适者生存”变为“最适者繁殖”,并且用适应度(Fitness)这个新概念来定量地表示适应的程度。适应度(相对适应度)常记作W,是指某个群体内某种基因型机体存活并将其基因传递至下一代的相对能力(与其它基因型比较),是衡量个体存活和生殖机会的尺度。规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的基因型机体的相对适应度(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生育力,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对)适应度越大,基因型机体存活和生殖机会越高,计算公式为(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表示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选择系数是指某一基因型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相对适应度,它反映了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常记作S,计算公式为。若一个群体由AA、Aa、aa三种基因型(每种基因型个体的生育力相同,)的个体组成,AA、Aa、aa的比例为3:1:1,他们的后代数分别为1030、1260、140,则AA的选择系数S是( )
A.0.30 B.0.70 C.0.48 D.0.52
10.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兴奋过程和肌细胞收缩的机械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如图所示,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将信息传递至Ca2+释放通道;L管对Ca2+的释放。钙泵是一种Ca2+依赖式ATP酶,可以分解ATP获得能量使Ca2+逆浓度梯度转运,从而实现L管对Ca2+的回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一肌接头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化
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则肌细胞接头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D.静息状态时,①处的Ca2+浓度高于②处的
11.科学家将一批莴苣种子交替暴露在红光(R)和红外光(FR)下,处理后置于黑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种子的萌发率如下表。对这一实验结果,科学家研究发现其机理如下图。已知光敏色素有Pr型(吸收红光)和Pfr型(吸收红外光),Pr与Pfr在不同光谱下可以相互转换,且莴苣种子对红光更敏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表可知,种子的萌发率与最后一次光照的类型密切相关
B.Pr在吸收红光后转变为Pfr,而Pfr吸收远红光后转变为Pr
C.黑暗下生长的莴苣中,光敏色素以非活性的Pr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D.Pfr传导的信号可能影响核内赤霉素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12.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藻类固定的太阳能与污水中的有机物
B.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C.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
D.图示过程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13.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
B.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
C.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
D.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
14.花椰菜(2n=18)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如图1所示。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培育杂种植株所用的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和细胞膜流动性原理
B.图1过程①是在无菌水中进行,过程②是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
C.图2中属于杂种植株的是4和5,1可能是花椰菜
D.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比,可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15. 大肠杆菌在紫外线照射下,其DNA会以很高的频率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含有胸腺嘧啶二聚体的DNA复制时,以变异链为模板形成的互补链相应区域会随意掺入几个碱基,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如图1所示。图2为大肠杆菌细胞内存在的两种DNA修复过程,可见光会刺激光解酶的合成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后的大肠杆菌在可见光下比在黑暗时更容易出现变异类型
B.内切酶能切割与胸腺嘧啶二聚体直接连接的磷酸二酯键
C.DNA修复机制的存在使得大肠杆菌经紫外线照射后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若该DNA分子未被修复,则复制3次后会形成4个正常DNA(不考虑其它突变)
16.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 klx,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左移动
C.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6 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片比F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长
17.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而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
B.Ⅱ3和Ⅲ6的基因型不同,III3的出现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C.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51
D.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17
18. 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正常生长和盐碱、干旱等逆境条件下生长所起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向野生型拟南芥中转入基因E可使其细胞中GA含量降低(突变体),再对两种类型拟南芥进行不同实验,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为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物质,其化学本质全是有机物
B.GA含量低有利于拟南芥在逆境中生长
C.突变体拟南芥中GA和ABA的含量均比野生型低
D.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
19. 2020年2月,东非地区发生25年来最严重蝗灾,民众深陷缺粮窘境,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据甲图分析引入鸭后,蝗虫种群K值为N1
B.乙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段呈J型增长,若蝗虫最初有N0只,每天增加3%,第t天种群数量为N0×1.03t只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导致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20. 某研究小组欲采用小型发酵罐(如图)进行果酒的主发酵中试研究。中试是指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要在夏季发酵果酒,常需要对罐体进行相应升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的空气进气量不宜太大
C.不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D.为了缩短发酵时间,确保品质稳定,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先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单一菌种,再将它们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为研究赤霉素(GA3)溶液对叶片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的影响,科研人员以“红富士”苹果树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涂抹幼果。一个月后,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给植物连续提供13CO2,4h后停止标记,分别于24h、48h、72h后测定叶、果中13C光合产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GA3浓度/mg·L-1 | 13C含量/mg·g-1 | |||||
24h | 48h | 72h | ||||
叶 | 果 | 叶 | 果 | 叶 | 果 | |
0 | 2.45 | 0.27 | 0.83 | 0.32 | 0.68 | 0.34 |
100 | 2.41 | 0.32 | 0.72 | 0.39 | 0.57 | 0.43 |
200 | 2.38 | 0.43 | 0.66 | 0.52 | 0.51 | 0.56 |
300 | 2.40 | 0.36 | 0.69 | 0.41 | 0.61 | 0.44 |
400 | 2.44 | 0.29 | 0.75 | 0.34 | 0.62 | 0.36 |
(1)下列关于本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分为5组,每组选取1棵苹果树进行实验,苹果树的生长状况要保持一致
B.实验前需要进行疏果、摘叶处理保证各组苹果树有相同的叶果比
C.实验中对照组幼果不涂抹任何物质,实验组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涂抹幼果
D.进行13CO2标记实验时需要在开阔、通风、透气的环境中进行
(2)右图是“红富士”苹果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卡尔文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五碳化合物是__________,光反应的产物可用于卡尔文循环的__________阶段。
②每同化1个13CO2分子需要消耗__________个ATP和__________个NADPH,同化3分子13CO2的过程中产生的GAP的去向有__________。
(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果实中13C含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光合产物一般以____________形式运输。
(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仅能运输到果实,还可能运输到__________等器官。浓度为_______GA3显著促进了13C光合产物由叶向果的运输。
22.(17分)真核生物中的非整倍体变异是指整倍体中缺少或额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的变异类型。在叙述非整倍体时常把正常的2n个体称为双体。双体多一条染色体使其中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三条称为三体;使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成四条同源染色体,称为四体。
(1)上述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整倍配子和正常配子(n)结合,或由它们相互结合便产生各种非整倍体,非整倍配子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减数分裂异常所致。现有一基因型为Aa(2n)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雄配子,则同时产生的其它三个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四体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够形成______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
(3)三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理论上说,这些类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以AAa为例,如用作母本,其所有配子类型均能正常存活,其配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作父本,由于n+1的雄配子不育,故其可育配子的实际比例是_______________。若A对a完全显性,则AAa自交后代的预期表现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以利用三体系统(7种野生型三体)把基因定位到某一条染色体上。例如在大麦(2n=14)中发现一个新的隐性突变,要把这个新的隐性基因定位到某条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分)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行为。大量实验和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协同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最大适合度)。回答下列问题:
(1)协同进化,即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与竞争进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和多样性。
(2)竞争关系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在竞争或协同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是一定的,这使其形成了一定的能量投资策略——“生态成本”权衡策略,即投入某一方面的能量多,必然会影响投入另一方量。一般生物在以下方面需要有能量的投入与消耗:①生长、_____________;②抵御不良气候等。
(4)竞争会导致物种的形态、生理特征发生改变,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器官层面分析,动物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的“军备竞赛”式的竞争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6分)亚洲棉的光籽(无短绒)和毛籽(有短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探究棉绒的遗传规律并揭示其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利用表型为光籽的不同突变体与野生型毛籽棉进行杂交,统计F1自交结果如下表:
组别 | 亲本 | F2表型及比例 |
① | 突变体甲×毛籽棉 | 光籽∶毛籽=3∶1 |
② | 突变体乙×毛籽棉 | 光籽∶毛籽=13∶3 |
③ | 突变体丙×毛籽棉 | 光籽∶毛籽=9∶7 |
据表可知,突变体甲光籽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②组F2光籽棉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推测③组F1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综合三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2)研究发现,8号染色体的~880kb至~903kb区间与突变体甲的光籽表型相关。根据野生型毛籽棉的该区间设计连续的重叠引物,提取突变体甲和野生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PCR,产物扩增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分子量较大的扩增产物与点样处的距离较__________(选择“大”或“小”填写),推测8号染色体上第__________对引物对应的区间(简称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突变体甲光籽出现的根本原因。
(3)研究者对杂交组合①的F2进行扩增,证实甲的光籽表型与区间M密切相关。得出此结论的扩增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图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4)研究者从野生型和突变体甲中克隆出区间M后,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导入棉花原生质体,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图。内参基因REN是为了排除转化效率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图中LUC/REN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说明突变体甲的区间M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且其作用的发挥与区间M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基因GaFZ的表达会影响棉花短绒的发育,检测发现突变体甲GaFZ蛋白结构与野生型一致。综合上述研究推测突变体甲光籽表型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2月3日高三生物独立月考卷7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B 3.D 4.C 5.B 6.C 7.A 8.B 9.A 10.C
11.D 12.A 13.C 14.B 15.D 16.B 17.C 18.C 19.C 20.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未经标注则每空1分)
21.(14分)(1)B (2) RUBP 还原、再生(2分) 3 2 形成蔗糖和淀粉或RUBP的再生(全答得2分)
(3) 光合产物(从叶)运输到果实(2分) 蔗糖 (4) 根和茎(全答得2分) 200mg·L-1
22.(17分)(1)染色体数目变异 (2) n+1、n-1、n-1或n-1、n、n(2分) n-1(2分)
(3) 双体、三体和四体(全答得2分) (双体:三体:四体=)1:2:1 A:Aa:a:AA=2:2:1:1(2分)
A:a=2:1(2分) 17:1(2分) 让该隐性突变株做父本,分别和所有的7种野生型三体杂交(1分),F1再进行自交,(1分)观察并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1分)(若该突变基因位于三体上,则F1为AAa和Aa,F2中出现部分自交后代显性:隐性=17:1)(共3分)
23.(13分)(1) 不同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协同进化
(2) 相互抑制(相互制约,最终达到稳定平衡),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分)种群密度
(3)发育和繁殖(全答得2分)
(4)捕食者的攻击器官更发达,而被捕食者的防卫器官更发达(全答得3分)
24.(16分)(1)基因的分离 3/13 光籽:毛籽=1:3 基因与性状
(2) 8号染色体的DNA 小 6 基因突变
(3)毛籽性状的扩增结果与野生型相同,光籽性状的扩增结果与野生型有区别(2分)
(4) 区间M 长度和方向(2分)
(5)突变体甲区间M突变后,促进了下游基因,如GaFZ基因的表达(2分),进而抑制(“影响”不给分)了棉花短绒的发育,(1分)导致出现了光籽性状(共3分)(关键词:“促进下游基因表达”,“抑制”)
【期中真题】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卷生物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卷生物试题 PDF版,共9页。
2021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1届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PDF原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