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
展开专题11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济南的冬天之美。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悟作者对济南山水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印象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寒气逼人?冰天雪地?
那么在作家老舍先生的眼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济南的冬天会有什么不同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来欣赏一下济南冬天!
【知识梳理】
一、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写作背景
本文的写作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老舍25岁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赴英国伦敦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开伦敦回国的途中,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又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沐浴在济南温暖宜人的冬季里,作者感到惊异和陶醉,于是发自肺腑地写出了《济南的冬天》这一经典美文。
二、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
地毯(tǎn) 着落(zhuó) 一髻儿(jì) 宽敞(zhɑnɡ) 贮蓄(zhù)
济南(jǐ) 看护(kān) 澄清(chéng) 镶(xiāng)
- 词语解释
响晴:晴朗无云。
温睛:温暖晴朗。
设若:假如。
安适:安静而舒适。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贮蓄:储存,积蓄。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三、文本解读
济南的冬天 老舍
原文 | 文本解读 |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解:“没有风声”写出济南冬天风的柔和。]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句解:“响晴”突出济南冬天天气的晴朗。]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句解:“温晴”是文眼,也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所写济南的山、水都突出了这一特点。]【1】 第一部分(①):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句解:“睡”“唤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城温暖可爱的特点,营造了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句解:写出了济南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句解:想象,赋予山以人的性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句解:“慈善”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印证了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2】【3】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句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披雪矮松的美丽风姿。]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句解:“一道银边”,照应前文“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一句,再次突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特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句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草色和雪色相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无比喜爱之情。]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句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夕阳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形象地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可爱的情态。]【4】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解:将城外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济南城外远山淡雅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5】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句解:“不忍得”,将水人格化,生动地写出水的温柔多情,突出了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句解:“蓝水晶”这个比喻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清亮、明丽。]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6】 第二部分(②~⑥):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第三部分(⑦):总结全文,抒发喜爱、赞美之情。 | 【1】文题为《济南的冬天》,作者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热带地区冬天的气候? 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地区的气候进行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做铺垫。 【考点:分析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对比手法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一种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对比的作用在于突出对比双方某一方面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答题格式】将××与××对比,突出了××,更好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
【2】第③段在写山时,为什么还写了济南人的表现? 写济南人在冬天“面上含笑”的表情,“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并不着急”的心理,正好印证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3】概括第3段的段意。 写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冬天的山景,突出其“温晴”的特点。
【4】第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雪后的小山的? 按照空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秀美景色,突出了雪后小山的娇美情态。
【5】这一段用了两个“卧”字,试探究一下“卧”字在文中的作用。 “卧”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小村庄和雪写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安闲、舒适;同时,又与第②段中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6】这一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哪些特点? ①暖: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②绿:以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水的绿。 ③清亮:通过写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以及澄清的河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如同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来表现水的清亮。
|
四、总结归纳
- 内容主旨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主要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现给读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热爱之情。
2.写作特色
❶布局合理,层次井然。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一句简明有力而又耐人寻味的话结束全文。
❷善用修辞,情景交融。
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生动贴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把“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比喻成“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蓝汪汪的天空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了羞的少女,秀美动人;“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这些都表现出济南的冬天动人的山水景色及孕育着的无限生机。
【专项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藻(zǎo) 奇迹(jì) 狭(xiá)窄
B.看(kàn)护 慈(cí)善 矮(ǎi)松
C.济(jǐ)南 暖和(huo) 着(zháo)落
D.发髻(jī) 镶(xiāng)嵌 澄(chéng)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水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B.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敝。
C.水藻真绿,把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温晴”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写济南的山水景物,都与此相关)
B.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突出了小山的娇美)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情态,烘托出一种恬适的氛围)
D.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温暖、多情)
4.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A.比喻 拟人 拟人 比喻
B.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C.拟人 拟人 比喻 比喻
D.拟人 比喻 比喻 拟人
5.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
冬天是响晴的。
B.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用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出济南冬天风的柔和和天气的响晴。
B.文中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冬日山景、冬日水色等三幅图画。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时,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阳光、小山、小雪、绿水等。
D.作者写冬天的水色,先写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其鲜亮色彩,再以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
二、课内阅读
(一)(2021·广西河池·七年级期中)现代文阅读,完成小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
1.第①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第③段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请各举一例说明。
3.词句品析。
(1)画线句子“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选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而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2021·广东广州·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5.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朗读下列语句时重音和停连处理不恰当的一句是( )
(“∨”是停顿符号,“∧”是连读符号,“•”是重音符号)
A.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B.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6.填写表格,梳理选文所写景物及其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段落 | 主要内容 | 景物特点 | 作者的思想情感 |
第③段 | (1)_______ | 暖和安逸 |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景的(4)
|
第④段 | 薄雪覆盖下的山 | (2)___________ | |
第⑤段 | 济南城外的远山 | 淡雅 | |
第⑥段 | 济南的水 | (3)_____________ |
7.同学们就文中语言的品析,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充完整。
小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朗读这句话你会重读哪个词语呢?
小优:(1)我会重读“______”,因为
小明:“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写得也很好。因为它使用了
(2)____的修辞手法,
8.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拓展提升
(一)(2021·山东济南·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北方的冬天
①没有雪,似乎就不是冬天。南方的冬天,除了山区,一般城市里是不见雪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有的人去过人造的冰窟,大夏天的,一张门票几十块钱。那叫雪吗?混杂着煤灰一样的杂质,了无生机。看的人太多了,踩的人太多了,雪就没了形状,没了精髓。逗人玩呢。
②看雪还是要去北方。进入冬天,雪就成了北方唯一的风景。城市里白雪皑皑,山野上苍茫一片,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尤其是在林区,倘若大雪遮天蔽日地下上几天几夜,清早忽然起来,顺着窗户霜花的缝隙,猛地发现雪停了,世间万般寂静,无声无息。连鸟叫都没有——那么冷的天,鸟如何抵挡得了?
③若是孩子,心里就乐了。孩子们要结伴去上学;他们穿得像熊似的出门,路上的雪太厚,厚度和他们的个子几乎一般高,一不小心,掉进雪里,却没什么恐惧。孩子,都希望自己满头满脸都是雪,跟白胡子老人似的。当然,一般都小心翼翼,手牵着手,顺着树根走,无风,说不上有阳光,天却是晴的,抬头望去,干枯的枝头都挂着雪,像棉花糖。孩子们的小拳头捶在树干上,雪受到惊吓,都纷纷扬扬地落了,如柳絮飘飞。孩子们笑着,松开了小手,手舞足蹈,声音惊着了寂静的林区,树上的雪都矜持不住,更洋洋洒洒。
④雪地并不很滑,不像结冰的地面,而孩子们穿的棉鞋大都是胶鞋底子或布鞋底子,有阻力。学完功课的孩子们不安分了,边走,边玩雪球,打雪杖。戴着棉手套,团出小雪球,狠狠地朝对方头上、脸上掷去,一般打不中,但打中的话,很疼,却没人哭;追着闹着,偶尔完全击中脸、甚至精确到鼻子,那可惨了,谁闯的“祸”谁去收拾。
⑤那是内蒙古小兴安岭的冬天。经历过那样的冬天,后来不管到哪里,都找不到冬天的感觉了。即便有一点,又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够味儿。比如兰州和济南的冬天属于干冷,也下一点雪,却很短暂,又及时地消融;又不会完全消融,夜晚彻底结冰。而广州或者深圳呢,雪是见不到的,仿佛那是另外世界的风物。
⑥北方的冬天总归是有雪的,尤其是农村,外面大雪飘飘,如梦如痴,城里的亲戚回到乡下,和爹妈兄弟姐妹们坐在热炕头上,孩子们则见缝插针地躺了坐了。旺火上煮上热茶,烧上烈酒,炖上一大锅猪排骨——其他调料都不要,有点盐就够。一大口烈酒下肚,胃都滚了;不喝酒的喝茶,东北人唠嗑,西北人喧话,都一个意思,再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和偶尔门开时捎进来的雪花——感觉,好极了。
(有删改)
9.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北方的冬天?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
10.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城市里白雪皑皑,山野上苍茫一片,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戴着棉手套,团出小雪球,狠狠地朝对方头上、脸上掷去,一般打不中,但打中的话,很疼,却没人哭。
11.文章第1段运用何种手法描写南方的冬天?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12.本文和老舍《济南的冬天》都写了北方冬天的情景,但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不够味儿”。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意和老舍《济南的冬天》,简要阐述理由。
(二)(2020·浙江·杭州市公益中学七年级期中)阅读《一日的春光》,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去了。
②天下事都是如此——
③去年冬天是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④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的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院里的桃花开了,可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淡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⑤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⑥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⑦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⑧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⑨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⑩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⑪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⑫春在眼前了!
⑬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⑭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定格为永远的春天!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⑮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⑯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⑰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13.根据行文思路,将文中描摹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补充完整。
景象:黄尘漠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棠怒放
情感:盼望、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从修辞及表达效果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1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16.本文第三小节以及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写了北方的冬天,请分析两段文字中冬天特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上的不同。
材料: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济南的冬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学案,共2页。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第4讲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新九年级语文暑假课(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4讲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新九年级语文暑假课(统编版),文件包含第4讲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新九年级语文暑假课统编版解析版docx、第4讲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新九年级语文暑假课统编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